《麦田里的守望者》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2021-12-16杨周杰
【摘要】本文旨在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要求,针对《麦田里的守望者》进行专题阅读教学设计。研究表明,整本书阅读已经受到了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广泛重视,但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探索和实践操作仍在起步阶段。本文在紧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选取了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小说成长主题的探究、叙述视角的变化等角度作为整本书阅读教学重点。最后,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理论结合《麦田里的守望者》文本特色,尝试开发适合中学阅读教学的课例。研究过程是从整体到局部,以现阶段公认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定义为起点,规划课程板块整体教学设计,结合文本特色确定再现重构、经验代入、捕捉细节的教学策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注重读写结合的同时,通过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长文本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技巧。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教学;麦田里的守望者;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31-070-03
【本文著录格式】杨周杰.《麦田里的守望者》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J].课外语文,2021,20(31):70-72.
一、《麦田里的守望者》整本书阅读教学价值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大卫·塞林格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展现主人公霍尔顿离开潘西中学后,在纽约游荡的奥德修斯式的三天经历,在全世界青少年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内心的孤独以及青少年心灵成长的历程。通过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深入解读,发现该小说对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的培养具有较高的价值,其中的内容十分适合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
(一)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赏析象征主义与“少年侃”讽刺
《麦田里的守望者》象征主义的运用与独特的“少年侃”讽刺风格对高中生核心素养中的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小说中有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如色彩、猎帽、鸭子等,作为小说的隐藏线索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和主旨的升华,作者通过象征主义手法的探析揭示主人公精神上的迷惘、绝望,突出了主人公心理的矛盾与抗争,最终与成人世界达成妥协和解的过程。其中红色猎帽在小说中出现了三十余次,可以说是霍尔顿重要的精神支柱。“倒戴”的红色猎帽和主人公一样反抗着污秽、虚伪、冷漠的成人世界。红色猎帽象征着霍尔顿的叛逆、冲动、逃避以及挽救孩子们的责任,将其送给妹妹菲比象征着他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另外小说中的颜色也被作者赋予了强烈的象征意义,如红色象征着积极的情感如激进、热情,也象征着消极的内容如血腥、反抗和死亡;小说中的白色、黑色象征着纯真与世俗化。
通过对小说中大量象征主义手法的分析,学生可以根据语境进行推敲,在潜移默化中丰富自己言语材料和言语活动的积累,与曾经的阅读经验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了解物品、颜色、意象中的象征意义,能够使学生产生对象征主义语言的敏感性,掌握不同文本中相同的语言文字运用规律。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探究小说主题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文学经典,它以简单直白的文字表达了孤独与成长的主题。通过对小说主题的思考,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
表层感悟,呈现出青少年成长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书中充满了霍尔顿与成人世界的斗争,既认同了每个孩子都无可逃避要成为一个成年人的事实,也认同了社会是一个充满危险与矛盾的复杂之地。成长中的青年人,对于前方的道路是迷茫的,就像在麦田中狂奔的孩子,他们的思想很有可能变得极端而歪曲,面对物质化的社会,仍追寻精神上的非物質化,完成自我的回归与守望。
学生在阅读本小说时,通过梳理人物或事件发展的演变,挖掘出以霍尔顿为代表的美国青少年的心路成长历程。霍尔顿的形象具有典型性,通过阅读使学生在心中形成自己的人物形象,增强形象思维能力,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
深入解读,体察作家对于现代社会中心灵孤独的体现。塞林格通过一个叛逆少年的视角来观察这个社会,通过他的见闻感受来表现出内心的孤独。受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孤独主题是塞林格整个创作的重心。作品的孤独主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霍尔顿内心的孤独迷茫与引导者的缺位、感情的孤独无着与慰藉者的缺位和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两重叙述视角和隐含作者
塞林格采用了限制性视角、反复循环的叙事方式和丰富的纵横象征系统等复杂、高超的艺术手法建立起自己小说独特的叙事特点。通过对作者写作技巧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从不同角度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叙述和经验的双重自我视角。小说的主要叙事结构是让回家后的17 岁主人公重构16 岁的自己在纽约三天的经历。全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小说的开头第一章与最后的二十六章,主要从叙述自我的视角对发生的事情进行简单概括。中间大段的主体部分采用经验自我视角,以少年的眼光展示在纽约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虽然读者能感受到视角的差别,但作者没有刻意地将二者进行割裂,反而独具匠心地把叙述视角交织在一起。不同时空的霍尔顿在一个场景相遇,通过叙事视角的交织使这一个敏感反叛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隐含作者的存在,引导读者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判断。作者在文中多次将经验自我视角和叙述自我视角交错使用,不仅从多个角度展示事件的经历,而且借霍尔顿的少年语言加入作者自己对时代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由此可见,塞林格的叙事特色能让读者感同身受,在不知不觉当中引起情感的共鸣。小说第二十章,醉醺醺的霍尔顿独自跑到中央公园,本想寻找鸭子,却在外界的寒冷和内心的孤独沮丧中想起了因白血病而早早离开人世的弟弟艾里,想起了自己死亡的场景和艾里的墓碑。在这个作者有意营造的场景中,小说的氛围变得低沉、阴暗、幽深,主人公的心态和思想也悄无声息地发生转变,与之前彷徨迷茫、冲动焦躁、信口雌黄的态度不同。此时的霍尔顿更像是一个经历过无数风吹雨打的成年男性,流露出罕见的成熟和平静。被雨淋湿的墓地和墓前的一束鲜花透露出作者关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带给读者陌生化的阅读体验。
学生通过感受霍尔顿的变化,掌握作者两重叙述视角的运用和隐含作者的存在,体验文学作品中语言、形象之美。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尝试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思所得,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解读人物守望的内涵
正如大多数文学经典著作一样,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不仅为世界塑造了一个反抗叛逆的小男孩形象,而且作品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学生提供了不一样的相对完整的文化场域,通过学习不同国家的优秀作品,懂得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这对中国青少年精神成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解读守望内涵
作者所认为的孩童世界的单纯、直率,是不失个性、不失本真的纯粹,是在精神彷徨和物质至上的社会中的希望和自觉,是对假模假式的成人世界的拒绝。人的本性应该是善良的,孩子是这个微弱的光亮,所以最后霍尔顿决定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更是未受到成人世界污染的孩子们的保护者。这不仅仅是霍尔顿的梦想,也是作者的人生理想。作者相信霍尔顿能扛起这份重任,即使他如今只是一个试图超越世俗平庸而又无能为力的孤独少年。正如霍尔顿所说,“我要去守护那些走向悬崖的孩子,把他们抓回来。”麦田旁边的悬崖象征着人性的黑暗、成人世界的虚伪、社会风气的物质化,作者通过霍尔顿三天的言行举止揭开了美国社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本质,也透露出他对社会时代面貌改变的反思、对复杂人性的深入思考以及返璞归真的理想主义情怀。
2.体悟霍尔顿的反抗,坚持内心的道德准则
霍尔顿并没有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如同大染缸般的纽约中被改变。他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因为他内心有着不可撼动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底线。外部的环境越是混乱不堪、危险复杂,他越能发掘内心坚定不移的正确信念。无论是在鱼龙混杂的旅馆,还是在汇集三教九流的酒吧,他都没有忘记自己还是一个成长中的男孩的身份。 我们可以发现霍尔顿独特的少年人生观和当今学生的人生观仍十分相似。他的孤独、迷惑和令人同情,还有他的烦恼、悔恨、失落,甚至是他犯下的错误仍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
二、《麦田里的守望者》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板块整体设计
《麦田里的守望者》整体教学设计分为三个课时:阅读起始课、阅读方法指导课、展示研讨课。这三个课时侧重点各有不同,目标指向也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这样的划分方式能在阅读推进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一条清晰明朗的线索。阅读起始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整体把握小说内容,初步感知人物。以主人公为中心,梳理小说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解决浅层次的理解问题。阅读方法指导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聚焦细节,掌握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和多重叙事角度的变化,欣赏小说的独特语言艺术,解决文本写作的技巧问题。展示研讨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精神,进而引发对自身成长发展的思考。
(二)教学策略建构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阅读时既要有宏观的把握,对小说的脉络有清晰的认识,又要关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细腻情感。因此本文推荐的阅读策略是再现重构、经验代入、捕捉细节。
1.再现重构
经典名著的篇幅一般比较长,有别于节选材料的篇章阅读,学生需要关注阅读材料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例如同一个人物出现在不同的章节中,在阅读过程中会形成不完整的印象,导致对人物乃至小说主旨理解的偏差。科勒在格式塔学习理论中提到:“学习在于发生一种完形的组织,而非各部分的联结。”学生通过提取局部信息,自主重构一个整体,最后使整体的意义大于局部总和。还原小说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再创作的过程,例如填写人物资料卡、设计霍尔顿行程表格。这些活动可以展现出小说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独具特色的时代环境,多层次地反映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从使自己感动的情节、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地阅读品味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有助于学生灵活、积极地解读小说内容。
2.经验代入
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需要读者与作者產生“共鸣”与“冲突”,一方面学生与作品在价值观和情感表达上产生共鸣,与作者产生心灵感应式的链接,获得愉快的阅读体验。而冲突是指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和情感判断与作品所表达的存在分歧和矛盾,无法产生认同,甚至有尖锐的矛盾。冲突与共鸣对于读者来说同样重要,都是经验代入产生的结果。《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记录青少年在社会中短暂成长的故事,如海明威所说的“迷惘的一代”——对现实生活不满却又无能为力的一代人。通过代入式阅读,让学生和主人公共同经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成人世界,在嬉笑怒骂之间同霍尔顿建立跨越时空的联系。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冲突”,避免“消极的共鸣”,一味地追求共情与公理,要求学生体验作家的体验,可能会丧失独立思考与判断质疑的意识。教师要培养学生与作家平等对话的意识,利用冲突与共鸣完成对文本的不断追问与自我反思。最终让学生完成阅读体验与生活实际、文本内容的结合,进行跨文本连接,将学生已有的语文学科经验、生活经验与作者经验相融合。当学生再次回到具体生活场景中,经历过一次虚拟的成长体验,能让学生跳出文本,唤醒学生对现实与自身的思考和感悟,从而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获得更加真切自然的阅读感受。
3.捕捉细节
发现和捕捉细节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但这样个性化的鉴赏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进行有意的引导。细节是学生破解文本密码的工具,在好的作品中,作者通常会设置一个重复出现的场景、意象、人物,帮助读者借助重复形成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重复出现进行暗示,强调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养成“边读边记”“圈画批注”的阅读方法,将反复出现的重点细节标记出来,作为读者捕捉到文中刻意安排的细节时,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手法,实现与作品的深度交流,与作者的深度对话。从细微处见真章,更能锻炼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增强学生对文学语言的敏感性。例如本文中霍尔顿与司机两次交谈提到公园里的鸭子、红色猎帽、菲比的唱片、发色、服饰的颜色等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阅读技巧。通过捕捉细节促使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会迁移到更多的自主阅读中。
参考文献
[1]陈杰.《麦田里的守望者》研究述评[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8).
[2]吴欣歆.阅读整本书,整体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7(1).
[3]余党绪.走向理性与清明——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杨周杰,1998年生,江苏昆山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