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施教 培养现代农业发展亟需人才
2021-12-16黑龙江农垦农广校红卫农场分校
黑龙江农垦农广校红卫农场分校
红卫农场农广校面向農业、种植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培养不离乡不离土的种植型知识分子,达到提高种植户科技文化水平的目的。
一、主要做法
一是解决“人力短缺”“人力成本较高”“新型无人机械使用知识缺乏”“如何节本增效”等困扰广大种植户的问题,开展技术培训,培育一批业务骨干、种植能手、新型技术应用带头人,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要求,踏踏实实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出贡献。
二是加大对现代农业紧缺急需的新技术、新学科、新产业的农业实用人才培训,向农业现代化种产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基地输送更多的技术和人才,促进农场农业朝着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智能化方向稳步发展。
三是及时做好职工种植户培训工作典型和经验的总结宣传,积极争取上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促进广大职工农民身份更“新型”、技术掌握更扎实、应用方向更专业,发挥科技支撑、技术支撑、人才支撑的强大作用。
二、主要特点
一是切实推进按需施教。由于受到农时季节影响,对职工种植户的学习教育要灵活机动,采取室内与田间相结合、大课堂与单对一相结合的办法,多上实习实践课,确保教学、生产两不误,使职工种植户真正掌握技术知识,让学员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农场共有4名农广校教师,45名农、林、畜、机械技术人员参与农广校教育培训工作,共组织专题培训16次,受训人员达2860人次,建立农技服务站9个,发展万名粉丝网络主播12名,千名粉丝主播54名,解决各类实际生产技术难题420余件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实现水稻平均亩产600公斤、粮食总产33万吨、人均可支配收入2.5万元以上的好成绩。
三是精心选择实训基地。按照上级农广校要求,红卫农场农广校结合实际,精心选出了智慧农业指挥中心、无人农场先行示范区、具有代表性的农业农机示范点等,作为农场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
四是强化媒体资源建设。农场常年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直播、手机客户端等手段,定时或不定时地对职工群众急需的少、新、特知识进行播放培训,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取得成效
一是解疑答惑收获丰。红卫农场农广校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全年通过科普之冬、新技术推广、创业创新等培训班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并且活化培训方式,以“线下+实践+线上”的方式,把农民提出的问题,在培训基地或农民生产田里现场答疑,或者是农广校专家网络诊断答疑,使农民的困惑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大提高了农民对农广校的信任度,农广校成为全场农民不可或缺的种植小助手,全年帮助农民解决各类生产技术问题600多项。
二是转变思维天地宽。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亩产量、亩效益已达到了天花板,为此,红卫农场农广校以节本增效和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对农民进行培训、指导,拓宽农民思路,帮助选择受市场欢迎的适口性好、食味值高的品种进行种植,从单一追求产量向提高市场效益转变,从各户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转变。在农广校指导下,2021年,全场特色水稻种植达41万亩,占水稻面积的75%以上,其中长粒香品种10.4万亩,糯稻30.4万亩,黑稻0.16万亩,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拓宽了销售渠道。
三是提升技能促增收。2021年,红卫农场农广校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地,使全场90%以上的农民学会了熟练使用智慧农业手机App,能够在大数据平台上完成订购种子、肥料,发布供求信息、查看田间数据、学习技术规程、线上专家解答等多项内容,小小手机架起了农民与智慧农业的桥梁,满足了高素质农民对新科技的企盼。2021年,红卫农场农广校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亩减农药用量18%左右,亩节本约13元;亩减少氮肥用量约10%,提高氮肥利用率10%-15%以上,实现亩节本增效50元以上,实打实的效益,大大激发了农民参与智慧农业、无人农场建设的热情,实现了对传统农业的一次全新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