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评王勃
2021-12-16董晓彤
董晓彤
对于王勃这样一位古代的少年英才,曾触发毛泽东一段近千字的感慨,而这也成为毛泽东品评历史人物时所写就的最长的一段批语。
考证生平:“这个人一生倒霉”
这段千字批语的第一部分是关于王勃生平的考证。
在对王勃年龄进行考证之后,毛泽东又叙述了王勃短暂的一生:
他做过沛王李贤的幕僚,官“修撰”,被高宗李治勒令驱逐,因为他为诸王斗鸡写了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在虢州时,因犯法,被判死,遇赦得免。
少有才名的王勃,本应仕途顺遂,然而其短暂的一生却跌宕起伏,最终溺水而亡,不禁令人唏嘘。对王勃的人生经历,毛泽东用充满遗憾又略带感伤的语气写下了这样一句评语:“这个人一生倒霉。”
毛泽东批语的第二部分,是对于王勃诗文创作的评价:
这个人高才博学,为文光昌流丽,反映当时封建盛世的社会动态,很可以读。这个人一生倒霉,到处受惩,在虢州几乎死掉一条命。所以他的为文,光昌流丽之外,还有牢愁满腹一方。
陈说态度:“青年人比老年人强”
也许是惋惜王勃的英年早逝,毛泽东借此又生发出对中国古代早逝英才的怜惜,并作出一番关于“青年”的论述:
以一个二十八岁的人,写了十六卷诗文作品,与王弼的哲学(主观唯心主义),贾谊的历史学和政治学,可以媲美。都是少年英发,贾谊死时三十几,王弼死时二十四。还有李贺死时二十七,夏完淳死时十七。都是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了。
青年人比老年人强,贫人、贱人、被人们看不起的人、地位低的人,大部分发明创造,占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他们干的。百分之三十的中老年而有干劲的,也有发明创造。这种三七开的比例,为什么如此,值得大家深深地想一想。结论就是因为他们贫贱低微,生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如果党再对他们加以鼓励,不怕失败,不泼冷水,承认世界主要是他们的,那就会有很多的发明创造。我们近来全民性的四化运动(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充分地证明我的这个论断。由王勃在南昌时年龄的争论,想及一大堆,实在是想把这一大堆吐出来。
这段批语中提到的王弼,是三国时期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其少时便明察聪慧,通辩能言,官至尚书郎,著有《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等,病亡时年仅24岁;贾谊,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少有才名,文帝时任博士,后为梁怀王太傅,因梁怀王坠马致死愧疚不已,抑郁而亡,时仅33岁;李贺,唐代著名诗人,其出身世家,却仕途不顺,27岁时英年早逝;夏完淳,明末诗人,抗清将领,5岁知书,7岁能文,14岁随父抗清复明,被捕被杀时年仅17 岁。
毛泽东一次性列举这么多英年早逝的历史人物,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惋惜之情,一方面也是为了引出一个重要观点:“青年人比老年人强。”这是因为“他们贫贱低微,生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說敢干”。毛泽东的这一观点,实际上蕴含着辩证法的思想。他发现了“贫贱低微”与“生力旺盛”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二者之间存在因果转化的客观必然。在毛泽东看来,地位低下被压抑的主体,才拥有更多实现内心渴望的动力;而地位较高的主体,则充满惰性和畏惧心理。因此,作为“青年”的前者富有生命力,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而作为“中老年”的后者则唯唯诺诺、思前想后,甚至有时成为时代前进的阻碍。
毛泽东对于王勃其人其文的评批,已经超越了文学的层面,而是将视野投向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一个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一个面向全体青年人的世界,而这样的评批也只能属于政治家兼诗人的毛泽东。
(摘自《党史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