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2021-12-16廖景峰

文理导航 2021年36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廖景峰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中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小学数学教师应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全方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综合素养。文章下面主要分析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并依据小学生的特点与基础,提出实际教学策略,以期促进学生数学素养与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实际策略

现代化的高效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并通过多种新型的教学策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下面主要分析小学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效的综合方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与方法陈旧

即使新課程改革已经逐渐深入到小学课堂的实际教学中,但部分小学数学课堂仍旧存在教学观念与方法过于陈旧的教学问题,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个人学习主动性与兴趣,学生的个人学习兴趣与综合素养得不到实效性的提升,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仅仅对于数学中部分定义、知识的学习有用,但是有更多的小学数学知识是需要学生通过一定的兴趣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与思考才能掌握的,长期处于此种教学理念与策略中的数学课堂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个人学习兴趣,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综合素养,还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与发展。

(二)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

数学科目的特点使得课堂不会如语文课堂一样充满诗意,因此大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一定的互动,学生的个人兴趣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大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实际互动,在课下也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造成师生间的距离较大,不利于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出具体且更具针对的教学计划,从而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综合成效。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实际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个人兴趣与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因此,教师应该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兴趣的良好方式,通过教学游戏、小组讨论、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等多种方式,更好地完成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令学生能够对学习形成一定的主动性,并帮助教师自然地引入新内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综合成效。例如,教师在讲解“圆”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并分析其共同特点,让小学生更好地经历探究数学真理的实际过程,以此极大地发挥出学生个人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成长。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小学生大多注意力不易集中,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无法全神贯注地听完一节课。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目前,大多数的学校都已经配备了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设备进行教学,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视觉与听觉方面的刺激,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在教学小学数学“图形的变换”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大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比较差,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演示相关的图形变换的实际过程,再让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将复杂的知识通过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提升。

(三)灵活应用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同样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现阶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游戏,充分发挥游戏对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先吃透教学大纲与教材,同时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来更加灵活地引入合适的课堂游戏活动,让学生可以在放松的游戏中更好地学习、思考与进一步巩固知识,同时确保游戏可以顺利进行,并尽可能使每个人都能参与进去。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应当合理安排游戏教学在数学课中的时间占比,真正达到在数学课中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例如,教师讲解“比例尺”内容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画一画自己的家”的游戏,通过这样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比例尺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热度的攀升,小学数学教师不但需要重点加强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还应该提高学生自身的问题意识与问题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并大胆提出问题,同时应引导学生独立进行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以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独立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五)引入数学史

数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进行引入数学史也是非常关键的,这能很大程度上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故事、图片、视频等内容来加强学生对数学史内容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学习积极性。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与数学家相关的数学史内容,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给学生进行数学史知识的进一步拓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推动其独立完成学习与思考,更好地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的迁移与联想,通过这样的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水平思维与想象能力。例如,小学教师在讲解小学数学“加减计算”内容时,可以给学生展示古代算盘这一工具,让学生深入感受到古人伟大的思维与智慧,优化学生的数学体验,促进学生对计算内容的理解程度,更好地加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此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从网上独立查找有关数学知识的历史背景,并给班级的其他同学进行一定的展示,通过这样的途径能帮助学生直观且深入地学习实际的数学史内容,加强学生对数学史与相关知识内容的记忆,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成效。

(六)组织数学实践活动

组织数学实践活动的方法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程度与自身的学习自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数学核心素养。有趣高效的课堂实践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沟通,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核心素养。比如,教师在讲解小学数学“统计”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给学生布置统计同学衣服尺码或学生身高体重等实践性较强的任务活动,如此不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时代的发展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主动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结合新课标与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来灵活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综合成效。

【参考文献】

[1]解秀,解红.浅析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方法创新[J].考试周刊,2018.

[2]顾侠.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文理导航,2018(06):30.

[3]此里只玛.分新课改下藏区小学数学方法的创新[J].数学研究,2018.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