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复习”教学设计
2021-12-16董婉谕
董婉谕
学习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复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指明目标
古人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告诉我们,复习旧知识可以获得新的体会、新的发现,然后你也可以成为一个老师。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周长的复习课。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开门见山,三言两语直接点明学习内容,在很短时间内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心中有数,把握学习方向。
二、系统整理,建立结构
1.整理图形的周长和图形间的关系
复习周长的概念。(周长就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板贴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师:求出周长需要知道什么?
生: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四边形的周长:四边之和。
师:长加宽是什么?
生:长加宽是周长的一半。
师:如果长和宽相等,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变成正方形。
小结:长和宽相等,还可以说邻边相等。对于任意的一个四边形来说,当它有4个直角,它就变成了一个长方形。当长方形邻边相等的时候,它就变成了正方形。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设计意图:从任意四边形入手,使学生体会到周长是一个一般概念,避免学生产生只有长方形、正方形等规则图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式。通过“要求出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把图形特征和图形周长这两个知识点同时融合在学生的思考中,引导学生将头脑中零碎的知识通过自我整理、讨论参与、回忆补充等方式,梳理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2.三个活动巩固提升
(1)围图形
课件:围出周长为18厘米的长方形。你能围几个?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问: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有序思考。
师:为什么长加宽就是要等于9?
小结:关键要找到周长的一半。
(2)拼图形
课件:用两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将它们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可以怎样拼?
要求学生思考讨论:
①拼成的大长方形和原来两个小长方形相比,周长会增加还是减少?
②拼成的大长方形周长怎样计算,你的方法是什么?
師:周长减少了几个几?减少了几个什么?
生:周长减少了2个3,也就是减少了2个宽。
师:计算大长方形的周长,你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汇报方法,方法多样。
师:如果三个长方形拼在一起,周长会怎样?如果四个长方形拼在一起,周长会怎样?
生:三个长方形拼在一起,周长会减少4个宽,四个长方形拼在一起,周长会减少6个宽。
师:通过这个题,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每增加一个长方形,就会减少两个宽。
(3)剪图形
师:有一个长6 cm、宽4 cm的长方形,把它剪成两个长方形。可以怎样剪?剪开以后周长怎么样了?
生:可以横着剪,也可以竖着剪。
生:剪开以后周长会增加。
师:刚才是拼,现在是剪,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拼图形的时候周长减少了,剪图形的时候周长增加了。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围图形、拼图形、剪图形”等灵活多样的变式题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脑、口、眼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了图形变式中的类比联想、探索图形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积累数学实践经验和思维经验,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进而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通过以上三个活动,引导学生对周长的知识进行沟通、求联,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高层次的归纳、概括、提炼,达到构建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目的,沟通了几何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三、全课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完成了什么任务?你对哪里印象最深?
这就是“温故而知新”的道理。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包含了三个目的,其一和开始的导入首尾呼应,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二通过“你对哪里印象最深?”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再次组合思考,使主要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清晰完整的印象;其三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