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语文园地 做到读写结合

2021-12-16伊文全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1年8期
关键词:园地组词古诗

伊文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并在“语文园地”的学习中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做到读写结合,提高学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和习作能力。

一、在诵读与训练中积累古诗词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了许多古诗词,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的实际,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去阅读《唐诗宋词》和《唐诗三百首》,在阅读中做到理解古诗词的内容,能根据诗词想象景物的诗情画意,并将古诗词说成白话文,在诵读古诗词中提高学生对诗词的分析理解能力,分享诗词之美。

1.结合要求,拓展想象能力。如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在“日积月累”栏目中安排了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鹿砦》,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幽静,做到积累背诵古诗;而第七单元的《语文园地》在“日积月累”中安排了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一诗,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别董大》这首古诗,能借助插图和关键词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歌传达的离别之情,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同时拓展想象能力。

2.有效训练,做到读写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和语文园地中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训练,在读写结合中巩固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积累古诗与背诵古诗词的兴趣。

(1)巧填诗句。教师可以通过出示古诗的上一句让学生吟诵出古诗下一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古诗的巩固训练。如教师出示《望庐山瀑布》(李白)一诗中的上句“飞流直下三千尺”,启发学生答出下一句是“疑是银河落九天”。然后教师让学生结合所的知识进行填空练习:

请根据古诗的上一句,填出古诗的下一句。①野火烧不尽,    。(《草》)②儿童急走追黄蝶,     。(《宿新市徐公店》)③碧玉妆成一树高,       。(《咏柳》)④停车坐爱枫林晚,       。(《山行》)(答案:①春风吹又生。②飞入菜花无处寻。③万条垂下绿丝绦。④霜叶红于二月花)

(2)巧填地名。古诗中有许多带有地名的诗句,学生在学习古诗的同时,还可以记忆一些地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的古诗,设计巧填地名的训练:请读一读古诗句,然后把地名填写在括号里。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④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答案:①黄鹤楼 扬州 ②庐山 ③杏花村 ④苏州)

(3)巧填季节。古诗中有不少内容是与时间有关的,有的古诗句则直接点明作者是在什么季节写出的诗句,了解古诗中的时间对学生结合季节进行合理想象,理解古诗内容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设计读诗句填季节的训练。如: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站上头。(   )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答案:①夏天 ②春天 ③秋天 ④冬天)

二、在阅读与训练中灵活运用词语

“蜂采百花酿蜜,人读群书明真理。”阅读既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明白做人的道理,又能让学生灵活地运用词语,遣词造句,提高习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導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熟记词语,灵活运用。如教师在教学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语文园地》时,可以结合“识字词加油站”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拓展性训练,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与组词能力。

1.形近字训练。下面是六组读音相同的形近字组成,每一组左边的汉字为熟字,右边的汉字为生字,请根据形旁猜一猜生字的意思,再根据意思组成词语。

注——驻 抄——钞 赔——培 堵——赌 煤——媒 芬——氛

(“驻”是“马”字旁,组词——驻军;“钞”是“金”字旁,组词——钞票;“培”是“土”字旁,组词——培土、培养;“赌”是“贝”字旁,组词——赌博;“媒”是“女”字旁,组词——传媒;“氛”是“气”字旁,组词——气氛)

2.量词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清量词。一是要知道量词就是表示数量多少(单位)的词语,做到正确填写数量的单位;二是在阅读中注意记住数量词,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如设计填空练习帮助学生记忆量词:请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歌曲;一(  )羽毛;一(  )翅膀;

一(  )图画;一(  )大树;一(  )书;

一(  )井; 一(  )珍珠;一(  )鲤鱼。

(按顺序填:首、身、对、幅、棵、本、口、串、条)

3.在训练中强化字词的含义。如“高”字在教材、书籍、报刊中时常出现,但由于“高”所处的语言环境不同,所表达的意思就不同。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学习的课文进行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词语的运用能力。

(1)表示由下到上距离大。如“危楼高百尺”(《夜宿山寺》)。

(2)表示从下往上慢慢升高。如“飞机渐渐升高了……”(《飞机遇险的时候》)。

(3)表示声音响亮。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夜宿山寺》)。

(4)表示品质、道德好。如“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我的“自白”书》)。

三、结合词句段提高想象能力

“读书在于积累,词句在于运用。”学生在阅读时通过摘抄、熟记、背诵、运用等就能积累许多词语、俗语、谚语、名人名言、警句等,不但能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增长自己智慧才华,还能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

1.读词语,想人物。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栏目的要求是“积累‘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等8个词语,能联想到相关的人物或故事”“读句子,能感受神奇的想象,并说出其他神话故事中神奇的地方”。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词句段运用”栏目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如读一读下面的词语,说一说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哪些人物和故事。

腾云驾雾 上天入地 神机妙算 各显神通

三头六臂 神通广大 未卜先知 刀枪不入

(如:从“三头六臂”想到了《西游记》中的哪吒。当听到猪八戒说自己是妖精时,哪吒勃然大怒,随即变成“三头六臂”,六只手分成拿着六件兵器朝猪八戒打去。你看这个神话故事多么生动有趣啊)

2.读成语,巧运用。成语是我国的劳动人民、诗人、文学家、科学家、学者在几千年的实践中积累形成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多读成语,理解成语,并在口语交际与习作中灵活运用。如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栏目的要求是:“能和同学交流根据词语想象到的画面”“能用一两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描绘所选事物,并写下来”。结合“词句段运用”栏目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设计以下训练,检验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1)读下面的词语,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鸦雀无声 窃窃私语 悄无声息

(第一组词语形容声音大;第二组词语形容声音小或没有声音)

(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字。

(  )思而行 (  )令(  )申 (  )顾茅庐

三心(  )意 朝(  )暮(  )

(  )十(  )计,走为上计

(  )天打鱼,(  )天晒网

(3)根据意思填成语。

最短的季节。(  )最反常的天气。(  )

最快的速度。(  )最快的阅读。(  )

最难做的饭。(  )最昂贵的稿费。(  )

(一日三秋、晴天霹雳、风驰电掣、一目十行、无米之炊、一字千金)

(4)选人物填成语。

夸父 江郎 塞翁 愚公

(  )才尽。(  )失马,焉知非福。

(  )移山。(  )追日。

(5)照样子,写出能表达下面句子意思的成语各两个。

例:面对死亡,毫不害怕。(临危不惧)(视死如归)

一点声音也没有。        (  )(  )

形容非常高興,快乐。       (  )(  )

做事不认真,不细致,马马虎虎。  (  )(  )

态度可亲,容易使人亲近。     (  )(  )

(鸦雀无声、万籁俱寂;欢天喜地、欢欣鼓舞;敷衍了事、粗枝大叶;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6)歇后语是民间流传的有趣语言。请把歇后语写完整。

矮子踩高跷,(  )

八仙过海,(  )

鸡窝里飞出金凤凰,(  )

(取长补短、各显神通、异想天开)

猜你喜欢

园地组词古诗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园地再现
劳劳亭
我会组词
想一想,填一填
艺术园地
艺术园地
乌云
书画园地
豌豆笑传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