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作业设计

2021-12-16张丽华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1年8期
关键词:课堂作业习作作业

张丽华

语文学习离不开作业,作业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方法,规范表达,发展思维,培养习惯,涵养品格。因此,教师要结合语文教材的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科学地设计语文作业。

一、设计课堂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小学生的作业习惯是需要培养的,专注力也是需要训练的。

1.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堂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结合学教学内容,在突出教学的重难点的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作业,做到形式多样,灵活有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完成课堂作业。

2.课堂作业要适宜,留足学生做作业的时间。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作业,留给学生做作业的时间,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评价与反思,及时纠错与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分析教材,做到作业设计有层次性。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要认真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教学内容设计有层次的作业,体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作业设计思路。如《青蛙写诗》(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文的课堂作业设计一是完成课后练习题,让学生朗读课文,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都有谁来帮忙了(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二是圈出青蛙写的诗里的逗号和句号(认识标点,建立句子的概念);三是在读一读中丰富并积累词语;四是完成巩固性作业,即出示带有逗号或句号的句子,让学生进行判断,接着让学生自由选择课后第三题中的词语说一句话(训练学生的语感,初步培养学生说完整句子的能力)。此外,语文的课堂作业一般要包含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词。如《青蛙写诗》一课要求学生会写的生字共有4个,教师要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生字,要强调握笔姿势、写字姿势、书写格式以及训练学生书写时的专注力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设计阅读链接作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定阅读量的支撑,在统编语文教材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阅读链接”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同时注重了阅读方法的迁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设计由读一篇到读多篇的阅读作业。如在教学《军神》(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一文时,可以让学生自读“阅读链接”中的《丰碑》,推荐学生自由选读《金色的鱼钩》《为人民服务》《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黄继光》等文章。一周后,设计阅读实践作业:讲英雄故事。在读一读、讲一讲、听一听的阅读交流活动中,让学生走近英烈,感悟革命精神,丰富和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教育。

2.设计由读一篇到读一本的阅读作业。如《草船借箭》(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一文是根据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写的,在教材的“阅读链接”中安排的是原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同时渗透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如猜读、跳读、速读、细读。然后可以设计读整本书的作业:(1)基础性作业。全班学生一起读《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作业的反馈形式是以四人学习小组交流分享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拓展性作业。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回进行细读并批注。读整本书的阅读作业,要依据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设计,读书的时间可以不一致,有前有后;读书的内容也可以不一致,可以读整本书或只读部分章回;读书的要求也可以不一致,学生能大致了解读的内容或读后有思考就可以了。

三、设计单元作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自三年级上册开始出现“习作单元”,凸显出鲜明的“读写结合”的特征。因此,教师要高度关注语文教材编写的“独到”之处,精心设计单元作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以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谈谈如何设计单元作业。

1.感知课文的表达方法,突出语文要素。(1)在学生学习《海上日出》《记金华双龙洞》在基础上后设计复述作业。课内复述课文内容时要依学情分层安排,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全文复述,其余的学生可以复述课文的重点段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2)设计是阅读分享作业。让学生在学习精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交流互动总结出写景类文章的两个写作要点,一是按一定的顺序来写,二是重点写特别吸引自己的景物。

2.尝试运用表达方法,实现读写结合。(1)设计小练笔作业。学生自由选择参观、游览地点或观察一处景物,然后把自己的观察所得按一定的顺序写出来,实现对精读课文写作方法的迁移运用。既然是小练笔,学生可以写一个片断,也可以写一篇习作。(2)在引入“习作例文”中的过渡句后,可以设计单元习作的分层作业: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尝试写第二篇写景或游记类习作;其他学生可在小练笔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习作框架、过渡句使用及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修改和完善。

四、设计项目式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习语文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教师要突出“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开发课程资源,通过设计项目式作业,让学生的学习结合生活实际,与其他学科融合,并贴近社会,让学生在活动与体验中尝试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项目式作业的设计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在观察自然、关注社会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結合2021年10月即将在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实际,教师设计如下项目式作业:(1)绘制此次会议的路线图,设计会议简介并配上相关的图示;(2)参观昆明动物博物馆和昆明植物园,开展一到两次主题研学活动,写一篇习作“我最爱的植物(动物)”;(3)结合会议内容设计缔约方大会宣传海报等。

项目式作业完成的时间可以灵活调节,可以是一周、一月或是一学期。同时,项目式作业要倡导学生通过合作完成。

2.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的学习实践。项目式作业可以与其他学科融合,以作业的形式促使学生跨学科进行学习实践活动,在实现师生、生生互动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分享成功的愉悦。如坐落在昆明市翠湖公园旁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近期该景点推出讲武堂建筑造型的网红雪糕,深受大家的喜爱。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抓住网红背景下的热点设计项目式作业。(1)主题演讲:“我为讲武堂雪糕代言”(涉及语文、信息技术学科);(2)为讲武堂雪糕设计包装盒,每个包装盒上都附上一位从讲武堂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的小故事(涉及语文、数学、美术、信息技术学科);(3)在自媒体上开展讲武堂雪糕的广告宣传策划(涉及语文、美术、信息技术学科)等。这样的项目式作业涉及多个学科,具有时代气息,能有效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课堂作业习作作业
快来写作业
浅谈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
浅谈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
作业
习作展示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