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形因子影响下的涠洲岛传统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2021-12-16

中国园林 2021年11期
关键词:海岛民居斑块

潘 莹 白 芮 施 瑛

在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背景下,海岛已成为我国提高综合国力和争夺战略优势的新领域,而良好的聚居环境是海岛建设的基础,因此研究海岛聚落景观在此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关于海岛的研究开展较晚,尽管通过1988─1995年的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和历时8年的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掌握了我国大量的海岛基础数据[1],但数据资料多集中于生态学和地质学等学科方向。既有的海岛聚落研究始于21世纪初,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浙闽两省的舟山群岛、平潭岛和海南岛,研究主要侧重对海岛聚落的演变和可持续发展、居住地形态和民居形式等的探索[2-5],缺乏以自然生态景观、产业景观与居住地景观相结合的整体视角开展的海岛型聚落景观研究。

据“908专项”提供的数据统计,我国约95%以上的海岛面积较小[6-7],与面积较大的海岛(面积超过200km2)如海南岛、台湾岛相比,其特殊性体现在普遍缺乏淡水、耕地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脆弱,以及面对自然灾害具有高敏感性等方面[8-10]。小型海岛的特殊性增加了其开发难度,因此,探索和谐的“人、地、海”关系是目前急需攻克的研究课题。本文即以北部湾涠洲岛为例开展小型海岛的聚落景观研究,面对较不适宜人居的极端海岛环境,涠洲岛先民因何登岛定居?在不同历史时期采用了何种开发方式?受制于地形条件又产生了怎样的聚落景观?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以涠洲岛地形地貌特征为切入点,结合RS和GIS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探讨涠洲岛历史演化进程中的“人、地、海”关系,剖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形成的聚落景观模式。

1 影响涠洲岛聚落形成的地貌气候因子

地貌学(Geomorphology)又称地形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以便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与其所造成的灾害进行斗争的学科[11]38。涠洲岛为火山岛,是我国数量极少的岛屿类型(不足全国海岛总数的1%)[12],在形成过程中被塑造出多样的地貌类型,主要包括南部的火山地貌和北部的海积地貌等(表1)。

表1 影响聚落开发和利用的主要地貌类型[13]

在岛屿南部的南湾,是以火山口为中心的直径约2km的半圆形港湾。在海浪的侵蚀作用下,沿火山口海岸发育坡度近90°、标高20~60m的海蚀崖(图1)阻挡了部分来自西南方向的风浪,使南湾内部海洋动力较弱[14],成为天然良港,较早被岛民开发利用。南湾以北,约至岛中线一带形成了约20km2的低丘型火山地貌,海拔高度高于岛北的海积地貌(图1)。涠洲岛北部有多个曾经与海相通的古潟湖,在地质演变过程中逐渐堆积抬升与海隔绝,形成了低洼海积地貌[13],面积约1.4km2,高程4~6m。

图1 涠洲岛成因分析与火山、海积地貌大致范围(作者利用Aster卫星生成的等高线绘制,地貌类型范围引自参考文献[13],内动力造岛活动引自参考文献[14])

海洋环境和复杂的海岸线地形对涠洲岛降雨量和大风日数的影响显著[15]。该岛的林木资源十分稀缺,且受岛屿面积的影响,导致涠洲岛无法发育河溪,岛上的水资源十分短缺。

涠洲岛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地形条件对产业变化、生产景观要素分布等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影响,岛民基于“南侵北堆”的地貌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海岛生活和生产方式,并伴随历史进程,产生了多样化的土地利用手段。

2 顺应涠洲岛地形的土地开发时序

2.1 顺应港湾和潟湖开发的采珠业

涠洲岛所在的北部湾海域自古便有“珠母海”之称(具备适宜珠贝生长的自然地理条件)。出于封建统治者对珍珠的大量需求和因地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需要,环北部湾的采珠业从晋代起至清代初几乎从未间断。

历史上,环北部湾一带的采珠人先后从广东珠江和滨海地区进入北部湾合浦、钦州一带进行采珠,采珠群体均为“蜑人”(疍民),皆居住于海艇中,并以没水采珠为主要作业方式[16-17]。

疍民通常利用停泊便利、避风条件好的优良港口作为水上聚居点,以方便其生产、生活[18]。涠洲岛南湾的海域以较弱的海洋动力和合适的海水深度,为采珠疍民的栖息、作业和祭祀提供了良好的避风环境。据史料记载,南湾自晋代起便成为采珠疍民的水上周期性作业和聚居区域,并在沿岸的海蚀穴内形成了固定的采珠祭祀场所[19]。

也有以北部潟湖作为珠池的情况。唐、清代文献均描述涠洲岛珠池具有“其底与海通”和“池水乃淡”的特点[20-21],与潟湖地貌特征相符:潟湖因堆积作用的强度和时间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状态,有的有水道与大海相通,仍是咸水;有的则与外海完全隔绝,逐渐变为淡水湖[11]107。此外,史料记载岛西北的古潟湖曾是明代游击军(专门看守珠池的军队)的驻扎点,由此可以推断该区域为涠洲岛另一采珠作业与聚居区域。

涠洲岛因山石嶙峋,薪樵无从取材,直到清初在地方政府的眼中仍然是不宜人居的海岛[22],所以清代之前的主要产业始终围绕采珠业开展。而由晋代至明代末期逐渐形成的采珠聚落,却因清代“迁海令”①的海岛禁防政策而被焚毁。尽管清代以后珠池景观也因过度开发及地貌演变等原因不复存在,但透过汤显祖的诗句“交池悬宝藏,长夜发珠光”②,依然能得知当年珠池景观的盛况。

2.2 顺应古潟湖和丘陵开发的农渔业

清代以后,岭南地区人口规模激增,人地矛盾凸显,迫使部分大陆居民移入海岛,尝试在农耕资源非常匮乏的地区耕作,逐步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岛内定居聚落。尽管清政府对涠洲岛的经营策略长期在封禁与开放之间摇摆,却依然不乏移民冒着被划为“盗匪”的风险来岛垦荒[19]。涠洲岛的移民主要来自广东、广西和福建,以移民使用的方言为区分,可分为粤、客家和闽南三大方言景观格局(图2)。

图2 涠洲岛方言文化景观分布与移民线路分析[底图引自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系统,审图号为GS(2019)3266号]

客家族群在“迁海令”期间开始偷渡迁入,迁入后依然沿用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以务农为主。客家人善于农耕,懂得选择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区域。古潟湖区域经演变形成的淤泥质低洼地土壤较为肥沃,适宜农耕,所以客家移民先后占据了岛屿的古潟湖地貌区进行垦殖(图3-1)。清同治四年(1865年),由法国传教士带领一大批因土客械斗③流离失所的客家人迁居此地,由此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村落群。福佬系和广府系农业移民选择岛上避风条件较好的东南丘陵地貌垦荒,以天然形成的山塘作为农业灌溉补给,建村时间多集中于清道光至同治年间(图3-2)。

明末清初,有少数疍民栖息于南湾,该族群以浅海捕捞和刺钓等传统渔业为生。乾隆年间,沿南湾聚居的疍民已有不少[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部分疍民选择上岸定居,为便利作业,多沿滩涂建村(图3-3)。

图3 农、渔业聚落与地形的关系[底图引自Keyhole系列卫星(美国)https://earthexplorer.usgs.gov/]

2.3 依托海岸线开发的渔农兼业

清同治四年起,单一的开发方式已不足以供给涠洲岛激增的人口,因此可耕地资源不足、靠近海岸线的聚落选择了渔农兼业的开发方式(图4)。据当地居民口述,岛上的渔农兼业以季节性(耕地资源较为富余的地区)或男渔女农(耕地资源匮乏的地区)的方式为主。

图4 渔农兼业聚落与地形的关系[底图引自Keyhole系列卫星(美国)https://earthexplorer.usgs.gov/]

小型海岛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有限,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呈现出对海资源的依赖。由于农业开发对水资源的格外依赖,因此在南北不同的地貌条件下形成了具有差异化的聚落景观。

3 基于南北不同地貌的聚落景观差异

3.1 南北村落选址和斑块大小、密度的差异

涠洲岛高程以南湾沿岸为最高点,整体向西、北、东逐渐降低,其中,北部古潟湖地区地势平坦。结合ArcGIS 10.2可视化分析,发现南北聚落群间有较宽的间距,因此以该间距作为南北分界线,得出南部聚落高程为16.1~52.5m,平均值为29.9m;北部聚落高程为7.9~28.8m,平均值为12.2m(图5)。

图5 涠洲岛高程分析

通过坡度分析可知,分布于0°~3°坡度值区间的聚落北多南少,分布在3°~6°坡度值区间的村落南多北少,仅有少量聚落分布在南部9°~12°坡度值区间内(图6)。

图6 南北聚落坡度值分布差异

南部聚落斑块总面积(TA)为105hm2,平均斑块面积为5hm2;北部聚落斑块总面积为145hm2,平均斑块面积为6hm2。就斑块密度(PD)而言,南部聚落为19.8个/km2,北部聚落为15.7个/km2。结合聚落分布的高程、坡度和聚落斑块面积的数据发现,因北部聚落分布的坡度更为平缓、地形制约较少、可耕地资源更多、人口承载力较大,所以北部平均聚落斑块面积更大,聚落斑块密集程度更低;南部则相反。

可见,涠洲岛南北地貌类型和地势差异与耕地资源和人口承载量关系紧密,成为影响南北聚落斑块面积和密度大小的首要原因。

3.2 岛北顺应古潟湖-丘陵-古沙坝-沙滩形成的聚落景观格局

相较内陆而言,小型海岛可利用自然资源极少,在岛民自发性的聚落营造过程中,形成了适应海岛生存环境的聚落景观格局。

通过KeyHole侦察卫星获取的1964年历史影像数据可见(图7-1),岛北分布了4个较大的古潟湖斑块,斑块大小约0.3~0.4km2。潟湖斑块与聚落分布规律关系紧密,并与古沙坝和沙滩相衔接,构成了古潟湖-古沙坝-沙滩景观体系。古潟湖内部是岛上仅有的稻作景观,在卫星遥感影像的光谱上呈现深灰色,旱田呈现浅灰色。聚落环绕古潟湖边缘布局,构成了岛北4个以潟湖斑块为中心的环形聚落群(图7-2),聚落坐落在水旱农田的交界处,以便同时照料水、旱2类农作物。

由于潟湖-沙坝体系内部风浪环境较为稳定,所以往往被视为良港。尽管涠洲岛古潟湖斑块主体大多已成陆地,但是古潟湖与海相通的浅沟依然可以作为港湾使用。通过卫星影像可见,4个线性浅沟以“之”字形横跨在古沙坝-沙滩结构上,长150~380m、宽65~150m,是渔农兼业的聚落连接岸上农作与海上捕捞的必要通道。

综上可见,岛北聚落景观顺次对应“古潟湖-丘陵-古沙坝-沙滩”结构形成了“农业稻作-聚落-交通水道-滨海港湾”的景观格局,海积地貌影响了岛北景观格局的排列次序,并制约了其生产空间范围(图7-3、7-4)。

图7 顺应古潟湖-丘陵-古沙坝-沙滩形成的聚落景观格局[7-1引自Keyhole系列卫星(美国)https://earthexplorer.usgs.gov/]

3.3 岛南顺应丘陵-火山海岸线形成的聚落景观格局

岛南长度约为8km的海蚀崖是一处明显的地貌断层。分布于此陡坎两侧的聚落与海的距离不同,因此发展出了2种不同的产业类型:坎上聚落距离海洋较远,仅能发展丘陵农业;坎下聚落因近海之利而发展海洋渔业(图8-1~8-3)。海岸地势由海蚀崖逐渐向西降低,并与沙滩相接,使西南区域的丘陵聚落可直达沙滩进行浅海捕捞,发展渔农兼业。

图8 顺应丘陵-火山海岸线形成的聚落景观格局

岛南没有潟湖蓄水,为利用丘陵汇水灌溉农田,岛南丘陵聚落尽可能地选址在相对较高的地区,将农田安排在丘陵低地。丘陵聚落的农业生产主要依赖山塘灌溉或井水补给,西南区域部分聚落用水条件最为恶劣,农业灌溉主要依靠海岸边海蚀龛上的岩层渗水。水资源影响了耕地的分布,在山塘较多、地下水位较浅的东南区域主要分布的是管理相对粗放的旱田,而水资源更加匮乏的西南区域则以人工浇灌的菜地为主。

整体而言,岛南因地势差异性较大,形成了分别依托丘陵和海岸线的2条带状分布的聚落群(图8-4),且分别发展了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的相应产业模式。

4 应对风灾的多尺度适应性景观体系

在北部湾海岸带中,涠洲岛所在的区域大风日数最多。大风主要由大风本体和海岸带地形引起[15,23],由于涠洲岛周边没有遮挡大风的地貌类型,因此岛上的风力相较内陆而言更大,且岛屿地形南高北低,使岛北聚落更易受到风灾的侵害。涠洲岛频发的风灾曾多次对生产、建筑造成大规模的破坏[24],在岛民不断与恶劣的大风环境抗衡的过程中,岛上逐渐形成了区域、聚居地2个层面的防风景观体系。

4.1 区域层面

环海滨种植大面积的防风林是涠洲岛区域层面的防风策略,为抵御东北季风(图9),岛北的防风林带比南部更宽,岛北林带宽度约50~300m,南部仅30~100m。涠洲岛北部为沙质海岸类型,因此在树种的选择上,以耐干旱、耐盐碱的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露兜勒(Pandanus tectorius)为主,南部的岩石海岸带则倾向种植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和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等[25]。区域层面的防风林带有效加固了沙坝和土壤,尤其减少了东北季风给北部农田带来的侵害。

图9 环海滨防风林带(底图引自Google Earth,2013年,空间分辨率30m)

4.2 聚居地层面

沿聚落边缘种植防风林是聚居地层面的防风手段,防风林的形态以圈层结构将聚居地包围。结合1964年的卫星图发现,相较于丘陵较多、避风较好、防风林带分布较为均匀的涠洲岛南部聚落,部分岛北聚落靠近海岸线一侧的防风林带较厚,靠近内陆的防风林带则较薄。

5 利用海岛特有石材的民居景观

涠洲岛与最近的陆地相距约40km,在交通不便的传统时期,岛民只能利用当地材料搭建民居。由于岛上可利用资源稀缺,因此历史上所建的民居类型仅有草寮、茅寮和田泥屋,此类民居的抗风性能较差,在极端天气下极易被狂风摧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岛民开始开凿当地石材建造民居,极大改善了当地人居环境[17]。

用于建造涠洲岛传统民居的石材被开凿于该岛南、北2种不同的地貌,岛民基于石材肌理的特点,将民居分为“火山石”民居和“珊瑚石”民居2类。

5.1 “火山石”民居

“火山石”开凿于涠洲岛南部的海蚀崖,海蚀崖由火山喷发的岩浆堆积而形成,其纹理具有低角度波状层理和大型板状层理特征[26](图10-1、10-2),使建造的民居极富当地特色。但由于“火山石”质地较为疏松、易风化、防潮效果较差,使用率较低,因此目前仅有少量“火山石”民居(图10-3)分布在涠洲岛南部。

图10 活海蚀崖特征(10-1)、人工开凿痕迹(10-2)和“火山石”民居(10-3)

5.2 “珊瑚石”民居

“珊瑚石”民居分布较广,在现存的“珊瑚石”民居中,以北部传统聚落的民居数量最多、维护得最好。通过考察当地开采痕迹发现,“珊瑚石”实为珊瑚碎屑沙滩岩(beach rock),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图11-1、11-2)。该石材是由海浪搬运的珊瑚碎屑在沙滩沉积而形成[27],沙滩岩的肌理也因裸露的鹿角珊瑚而得名(图11-3)。

图11 开凿痕迹(11-1)、沙滩岩特征(11-2)和“珊瑚石”民居(11-3)

“火山石”“珊瑚石”民居的分布情况对应所处地貌环境,体现了涠洲岛“南侵北堆”的地貌特征,在中国沿海民居中具有独特的海洋文化特色。

6 结语

涠洲岛的聚落景观在形成初期受到一定大陆移民文化的影响,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海岛的隔绝性,特别是受岛屿南北地形地貌因素的牵制,自发形成了适应海岛生态的聚落景观。研究发现:南、北农业景观分别利用不同的地形地貌汇水,使农业得以在无地表径流的环境中发展;南、北高程和坡度的不同导致聚居地斑块大小和面积产生差异;南、北防风林带以不同的分布密度和结构抵抗来自多方向的风灾;聚落景观结构与南、北地貌结构关系紧密(表2)。

表2 受地形因子影响下的涠洲岛传统聚落景观特征

涠洲岛的传统聚落景观经历了数千年的反复磨合,其“人、地、海”和谐的开发方式及适应性的景观策略可为可持续性海岛开发与保护的推进提供较为丰厚的历史经验。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注释:

①清政府因洋盗滋扰和反清势力,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颁布“迁海令”,令山东省至广东省沿海的所有居民内迁25km,并将原房屋全部焚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②引自汤显祖《阳江避热入海,至涠洲,夜看珠池作,寄郭廉洲》。

③清咸丰四年至同治六年(1854─1867年),广东发生大规模的土客械斗,战火波及17个州县。土客械斗专指明清时期,中国南方的族群混居地区,各族群(汉族不同民系)之间的激烈冲突,其最高峰是清朝末年发生在广东的土客械斗。“土”“客”二字,分别指先住民和后住民,按当地不同族群到来的先后进行区分。

猜你喜欢

海岛民居斑块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在海岛度假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