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人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先锋队”
2021-12-16中国农资评论员赵光辉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不久前在《新民晚报》读到一位摄影发烧友写的文章,说他到安徽歙县姬公尖村拍摄柿树,村民老汪在推销自家纯手工柿饼时提醒说:“村里有烘干机加工的柿饼,千万别买。这样加工的柿子,看着干了,其实里面还是湿的,容易变质和变味。”我平时爱吃柿饼,为验证老汪的说法,专门到超市买回软硬两种柿饼做调查,结果发现不论干湿,没有柿饼芯变质变味的。咨询食品领域的专业人士后获知:柿饼内部的高糖分是它保质保味的关键,与水分无关,更跟烘干机扯不上边。
但为什么淳朴的山民会“误会”烘干机呢?这里有市场竞争的原因。从文中看,该村已经有人采用烘干机进行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了,但显然,还与农民对机械化不了解、对工业化排斥的文化认知有关。
2021年是我们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衔接过渡的关键开局年,不论是巩固成果还是开拓振兴,“产业兴旺”都是关键一环、基础一环。而对机械化、工业化的排斥,恰恰是“产业兴旺”的绊脚石,是传统农业无法实现跃升的重要原因。我们以姬公尖村的柿饼产业为例来分析一下。这个村子柿子资源丰富,如何增收致富?首先要提升加工的广度和深度,延长保存、便于运输、提升附加值。其次,通过机械化改变农业作坊的生产方式,实现规模化、品质稳定化。第三,有助于打破自然农业的局限,扩展增收致富空间。设想一下:如果阴雨霏霏、连月不开,自然晾晒还能进行吗?赶上丰收大年,柿子多得市场消化不了怎么办?所以机械化、工业化改变了农业永远靠天吃饭的命运!更不要说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农业还面临着来自其他发达工业化国家农业的竞争。
近两年的采访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工业化提升是很多地方产业扶贫的最大支撑。没有机械化、工业化,产业就无法发展兴旺起来,没有产业哪来产业扶贫、哪能巩固成果?作为与农业、农村、农民接触最多、服务最深的行业,农资人是农业现代化的“先锋队”,要对今年乃至今后五年的衔接工作、振兴目标高度重视;并俯下身去,从改变、提升农民对机械化、工业化的认识出发。既要做好农资营销、技术服务工作,又要帮助农民改变观念、提升心智。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气基础,也是农资行业发展的有益思想氛围。
那我们该怎么做?首先,致富先修路,治人先治愚。对老汪这样的传统农民,我们要帮他开动脑筋、转变观念。在自然农业状态下,老汪家柿树资源转化成财富,最大产量取决于柿园、柿树,最大加工能力取决于他家的晾晒空间。但如果他或者村子里组织起加工企业,柿饼生产能力成倍提升,原料需求与消化、加工生产能力将会突破自然经济的局限。如果品牌足够有影响力、市场营销足够好,农业财富的增加就会跨入另一个天地。
其次,要充分发挥农资行业对工业化文明熟悉的优势,帮助农民在农产品加工增值领域,领会工业化的价值,获得工业化的红利,切实在深加工、工业化方面迈出新步伐。提起工业文明,不一定非要高大上,姬公尖村的烘干机就是工业文明的一道亮光。要因地制宜、绿色发展,从一点一滴帮助农民分享产业进步、产业兴旺的好处。慢慢地,社会中很多传统的、本能的、不假思索冒出来的落后思想观念,就会没有市场。而新生的工业文明、产业兴旺,就会在这个思想更新、理念焕然的新型农民群体的沃土中发展起来。
第三,我们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要懂得,传统农业中很多落后、错误观念改变之难,不亚于中国革命之难。从1921年到1949年,我们只用了28年就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了“三座大山”。但要改变传统农业的思维和运作模式,却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农业现代化还是一个短板,让我们农资人肩负起使命,在巩固脱贫攻坚、实现产业兴旺、实施乡村振兴的伟业中,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