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2021-12-16甘肃省甘谷县店子初级中学朱奋文

家长 2021年15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教学活动素质教育

□甘肃省甘谷县店子初级中学 朱奋文

一、现阶段中学美术教育教学现状的基本概述

美术课程是艺术课程体系的重要分支,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在课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受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课程整体教学成效未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也停滞不前,造成目前教学现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对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视度不足

伴随新课程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初中阶段学生正面临“中考”,作为非考试科目,美术教育的重要性难以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中随意性较为严重,不仅未能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进行制订,也没有综合考虑学生的实况和学习需求,计划的实施导致教学过程形式化的同时,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培养。

(二)理论与实操的密切度较低

从性质来看,美术课程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它也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科目。在开展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确保课程理论性和操作性的有机结合,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但由于美术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存在不足,再加之教育工作者在开展美术课程教学活动时,过于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控,却忽视了实操和理论的充分结合,整体教学质量因此受到了消极影响。

(三)教学形式单一化、机械化较为严重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自身主观能动性的高低对课程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高低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仍习惯性采取传统的、机械化的教学模式,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兴趣度被不断削减的同时,枯燥的教学氛围也阻碍了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难以得到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学生对优秀作品赏析的机会较少

相比其他艺术课程,在开展美术教育教学中,为确保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教师带领学生定期进行优秀作品的赏析是十分必要的,但许多教育工作者带领学生进行作品赏析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媒体课件或是教材文本,引导学生赏析平面化作品不仅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他们“发现美”的能力,无法使学生体会到美术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导致学生形成固化思维。

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全面培养,是近年来教育工作者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尤其在现阶段教学体系不断优化的时代背景下,“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为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不仅符合现阶段教育教学的要求,对社会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作为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力方面的优势还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美术课程的本质满足了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求

美术课程作为艺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其他文化课程而言,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的“稀缺性”,即一件具有价值的作品往往是作者在无意中创造出来的,是不可复制和模仿的。就目前来看,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确保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是十分有必要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美术课程的本质与创造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具备一定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往往是创新和个性并存的作品。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作为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德育”“体育”和“智育”,“美育”工作的开展极易被忽视,但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力却是十分巨大的,作为“美育”的载体,美术课程的开展质量和效率近年来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对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教育部门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在尊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前提下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优化课程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质量从某方面而言与教育教学计划的规范性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换言之只有确保教学计划的科学制订,才能在确保学生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的同时,落实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目标。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现阶段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由于部分教育工作者对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视度较低,课程计划制订得较为随意,导致教学工作流于形式,对此,教师应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笔墨丹青”这一课的教学时,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讲解课程教学内容时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能力,因材施教,落实好教学规划;在确保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国画中意与境、形与神、感性于理性等关系以及中国画中诗、书、画、印的完美组合,促使学生热爱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提振民族自信心,在中国画高雅的艺术品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熏陶下,上好每一堂美术课。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去进行美术创作,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二)灵活使用教学素材,确保小组合作有序、有效的开展

在美术课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材作为教育工作者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载体,对其进行合理的使用,将对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此外,为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育工作者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化使用,以此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对学生自由创作进行鼓励,并给予他们肯定和支持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为确保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教育工作者还要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并给予他们肯定和支持,由此在不断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确保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时代下中学美术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教育工作者各项教学工作形式化较为严重,预期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为此,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资源,是现阶段中学美术教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确保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改革环节。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教学活动素质教育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