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1-12-16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麻子川学区董宏福

家长 2021年15期
关键词:轴对称教学效果教学法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麻子川学区 董宏福

当前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已成为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就是多种常见的,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新型教学法中的一种。其实施过程具体为,由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列举事例并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问题探究。这种方法可以在提升课堂效果的同时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合作、研究、思考、思维、学习等多项能力。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未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虽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已了解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也开始着手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方式和思维的影响,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仍未实现教学主体的转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然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缺乏学习参与机会或缺乏参与兴趣,被动接受知识。整体课堂中学生主动探究、主动解决问题的情况很少,这样的现状不利于学生教学合作、提问、思考及其他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和锻炼,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深刻、长久、牢固地掌握教师所授知识。

(二)教学氛围沉闷、方式单一

初中数学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思维、知识基础及教学氛围等具有很高的要求,但目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氛围整体不够活跃、轻松,同时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即使有问答环节也无法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且教学过程缺乏吸引力。氛围沉闷、方式单一的课堂导致教师和学生交流机会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虽然很多时候教师给学生提供讲述、发问的机会,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导致学生回应不积极或者只有少数成绩较好的学生回应,教师因此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实际情况,进而无法及时对教学方式和内容、进度进行安排。与此同时,课堂氛围较为沉闷,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压力和束缚,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

二、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对于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和思想,促使教师进行课堂教授方式的创新。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师生双方进行平等的探讨、研究,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课堂地位,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效果,还有利于师生教学课堂地位的转换。其次,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以学生的兴趣或错误等为引导切入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且学习探究过程中同时兼顾自主探索学习和小组合作两个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剖析问题本质,提升知识学习效果。多次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探究知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引用情境教学法,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初中数学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思维逻辑能力。但是初中阶段正是人思维逻辑能力形成的初级阶段,大多数学生并不具备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所要求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有效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来掌握和理解相应的知识。特别要指出的是,教师必须保证情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创设情境时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现有知识水平,将这些问题与实际教学内容相结合。在引入合理的情境后,再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内容时,为了避免定义过于抽象影响学生理解掌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轴对称图形图片。由具体的图片加上定义解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待学生了解并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以后,再由教师对其进行引导,列举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引导学生回答该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或让学生列举、画出轴对称图形,达到更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给学生分组,提升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合作探究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有两个要点:探究与合作。因此作为教师,必须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在课堂上不仅要进行单人提问、发言,还要给小组预留讨论时间,并引导小组成员进行问题探讨,提升教学效果。分组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讲授任务繁重,课堂上教师除了给自己预留讲课时间,还要给学生留下思考、互动的时间。而分组讨论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完成多人发言的过程,起到“延长”课堂时间的作用。第二,给学生提供更多表现、思考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课堂互动性和主动性。分组讨论中组员之间都是学生,相对教师而言学生之间更可以畅所欲言,小组成员间的互动性和主动性会更强,学习交流效果也更佳。第三,教师分组时要综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课堂表现等众多因素进行均衡分组,每个小组内同时包括主动性强、成绩好、主动性差、成绩差的学生,达到“以优带差”的效果。

(三)抓好正确的指导时机和切入点,进行有效引导

合作探究教学法中保证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是关键。因此作为教师在合作探究教学法中必须学会把握引导时机,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发现学生分组讨论或者探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予以指导和纠正,适时、正确地给学生提供引导工作,提升合作探究教学效果。例如,在全等三角形教学时,学生可能会混淆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作为教师可以提前列举二者的不同之处,及时帮助学生纠错,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效率。

(四)不吝鼓励和表扬,促进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提升

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最好方法便是主动学习,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因素则包括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其中学习信心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学习者一旦缺乏学习自信心,就很可能在学习新知识时产生畏难情绪,出现课堂学习不积极甚至恐惧心理,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在应用合作探究教学法后,要关注不同学生的长处和缺点,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重点对学生课堂表现中的进步点进行鼓励和肯定,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合作探究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教学方法。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对其引起重视并加以正确应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情境教学、组织合理分组、把握引导时机及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等方式来提升运用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轴对称教学效果教学法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轴对称》巩固练习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轴对称”复习点睛
感受“轴对称”的洪荒之力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