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
2021-12-16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汉王中心小学李成军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汉王中心小学 李成军
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与数感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此为基础将人文精神渗透到教学环节中,并不断加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众所周知,数学教学旨在传授学生基础数学知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有效的数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科认知。同时,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与积极作用,良好的数学意识与数感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对数学特征的感知能力,使学生明确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对数学学科的重视程度。
例如,低年级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较差,其思维逻辑性不强,对数学问题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生活与游戏中。针对此种情况,教师若想要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就需要结合生活实例开展教学,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如:在教学“十几减几”的计算题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些小棍,在课上计算时带领学生“分一分”,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感觉数棍子比较简单,但转变为数字计算会相对困难。此时,为了帮助学生减轻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事物学习计算问题,并联系数学应用题情景展开思考,将生活实例与数学问题相互结合,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认知结构。
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与探究能力
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其重心即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加强学生的思维锻炼,不断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应使学生明确任何事物都是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的,并引导学生应用变化思维思考分析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使学生更加灵活地开展学习,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发散个人思维。
例如,在讲解数学应用题时,多数教师更加看重学生的解题正确率,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长期发展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对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在多个角度分析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采用多样化的思维方式,不断拓展学生思维面。例如,在教学“小数计算”与“分数计算”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学会不同的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不断拓展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后续教学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三、积极开展数学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
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不佳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计算数学问题时更加认真细心,全面地分析数学问题。同时,教师应注重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在此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讲解“元、角、分”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不同面额的钱币,并设置“超市购物”主题开展教学,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超市售货员与顾客等。在开展实践活动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模拟日常超市购物,并由扮演售货员的同学计算顾客的购买物品金额。通过此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元、角、分”的计算过程,加强他们对此方面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使学生在情境化教学中不断巩固自身的基础知识。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形成理性思维,立足学生的后续发展与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知识体系,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学习惯,进而培养其核心素养。
四、促进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
想要有效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需注重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具体而言,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将其转化为个人学习能力,通过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型的所有题目,并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运用不同思维进行解答,进而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此,教师在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时,应引导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探究其他不同的解决方法,尽量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教师在讲解“除法运算”的相关知识时,在学习中期学生会接触到“连除计算题”,如“18÷2÷3=?”,学生在计算此问题时,会按照顺序计算:18÷2=9,9÷3=3,最终得出答案,也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计算此道题目,将原题目转变为“18÷( )2 × 3 = 18÷ 6 = 3”的方法完成计算。教师通过运用此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乘除法”的掌握与应用,还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在分析数学问题时的思路更加灵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五、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的习惯
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加之个别数学问题存在一定难度,学生在面临此类问题时,会存在畏难心理,并十分依赖教师,不能进行独立的思考与学习,这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极为不利。同时,学生过于依赖教师会使教师浪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学生自身的学习信心也会受到一定打击,不利于后续教学的开展。尽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但教师仍应将指导次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免学生稍微遇到数学难题就放弃思考直接请教老师。当学生遇到问题请教教师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为其指正方向,而非直接告知学生问题答案,以免学生对教师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无法自主独立思考。
六、帮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价值
数学知识是离不开实际生活的,数学教学中的多种问题及现象都与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数学空间、数学关系等。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除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数学判断能力以及运算能力外,更要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实际应用价值的体验,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积极性与求知欲望,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这也是素质教育下小数数学教学必须遵循的核心要求。具体而言,教师在讲解到“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等知识时,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例如装修房屋与设计等。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在带领学生学习“统计问题”时,要求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并提高学生加强节约用水与用电的意识,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七、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加强其核心素养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高度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数学综合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与情感等方面,在整体上推动学生的良好成长。此外,教师应立足多个角度分析数学教学问题,不断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解决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