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析

2021-12-16甘肃省陇西县渭阳乡渭阳小学王斌

家长 2021年15期
关键词:比赛体育教育

□甘肃省陇西县渭阳乡渭阳小学 王斌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的成长发育身体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前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大多数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往往以自己示范教学为主。更有甚者体育教学无目标、无组织、无纪律,不注重体育教学的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存在的错误应该随时帮助其改变,在更变的过程当中,赏识教学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时期的学生身心正处于发展时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希望在学习中获得教师的赏识,从而而获得学习信心。这种赏识教学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并且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育。而怎样把赏识教育科学地运用到小学体育课堂中,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

一、赏识教育的定义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同时,赏识教育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赏识教育并不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赞扬和激励,而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赏识,强化学生本身的积极行为,让学生产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然而教师在教学中对赏识教育达到认识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很多教师觉得赏识教育就是要表扬学生而不是批评学生,其中表扬只是赏识教育的一种方式。现代教师应在注重运用赏识教育方法的同时,应该更加深刻地认识赏识教育的科学内涵。

二、将赏识教育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一)让学生可以对成功和失败有正确的认识

说到体育就会让人们想到竞技体育、奥运体育、娱乐体育、大众体育。体育属于运动类比赛项目,因为其和比赛有关,就一定会有输和赢。所以教育学生要有正确的输赢观,让学生树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理念,不能把输赢作为比赛的唯一目的,既不可以由于一次失败就失去信心,也不可以由于一时的成功而骄傲自满,真正理解范仲淹笔下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例如,在组织篮球比赛或者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时,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比赛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小组内的输赢。让他们通过自由公平竞争,增强自身的团队意识和班级凝聚力。

在比赛结束以后,教师应该给学生讲述一些大型比赛中的输赢的案例,如奥运会中,中国也在各种体育项目中获得了许多金牌,但在成果的对立面也有许多失败。在失败中汲取惨痛教训。这样举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意识到比赛重在参与,享受比赛带来的乐趣,让学生知道自己享受的是比赛的过程,在比赛的时候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而在失败的时候,应该寻找自身的不足之处,在下次比赛的时候不能骄傲和自满,以求能够成功。在比赛的时候用赏识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参赛的队员,让他们树立比赛的信心,从而体现赏识教育的促进作用。

(二)以赏识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团队合作意识

赏识教育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形成。在进行体育比赛的时候,不但要让学生正确地对待成功和失败,还要让学生形成团结协作的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不但能够为学生在学习上提供帮助,而且在以后进入社会之后也有很大的帮助,能够陪伴学生的一生,是他们人生必备的品格。所以团队合作意识从小应该积极培养。人人都渴望在做完一件事情以后得到肯定,得到其他人的赏识,都渴望在做任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做到最好,对于体育比赛而言也不例外。特别是团队的比赛项目队员之间的相互赏识,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对比赛的成败都会起到一个积极作用。

三、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一)教师应该积极准备课程

教师如果想要把赏识教育更好地运用于体育课堂,就应该认真准备课程。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小组去器材室取篮球,最后观察哪个小组取球的速度最快,并且合作完成了,之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表现良好的小组提出表扬,引导其余同学向这个小组学生学习。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也可以为学生备好小游戏,如二人三足这个游戏,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哪个小组合作完成得好,就表明这个小组成员之间知道合作的意义,然后教师对表现好的小组表扬与赏识,其余学生都会学习这个小组的优点,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随机观察及时赏识

如果想更好地运用赏识教育,教师就应该对教学中学生的行为表现随时观察,及时合理地进行评价。如在体育课堂上,若是学生突然摔倒,有学生会及时走到这名学生面前扶起他,教师需要在现场表扬这种学生,主要表扬他们的团结友爱的精神,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余学生就会学习那名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这样学生之间的友谊也会更进一步。在自由活动中,有的道具突然掉到了角落中,这个时候,若是有学生积极把道具放在道具箱中,教师也应该及时表扬学生。

(三)教师要掌握更多学生的情况

有的学生在体育过程中不爱活动,甚至不喜欢和别的同学交流,这是由于他们内向的性格造成的。还有就是学生心理还未发育成熟,在体育活动中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这时教师要想尽办法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然后运用一些教学模式改变学生。例如,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想与其他学生合作,而这个时候,就是要转变以前的教学模式,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师对那些体育上有障碍的同学要鼓励找到他们喜欢的运动项目,表扬和赏识他们,使其树立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特殊,因为其年龄小,心理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运用赏识的语言去激发与鼓励学生,而且引用赏识语言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特征。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好赏识教育能够让学生具有良好体育学习习惯,从而把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成为受益终身的良好品质。

现在的小学生都比较懒惰,对体育课程兴趣不高,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利用好赏识教育让他们对运动有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和理解有关体育教学方面的内容和知识。按照不同学生所具有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的不同,使学生对运动感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责任和使命。因此,体育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同学,认为他们都是社会的有用人才,为他们埋下一粒希望的种子。如,教师可以说:“你表现得真好,以后要继续努力,老师为你感到自豪!”这种赏识的话语,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自身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教师话语的引导作用就体现了出来。

四、结语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全面认识到赏识教育所具有的含义,知道赏识教育运用到体育课堂上对学生产生的主要作用,对教师自己的教学有重要作用。教师要积极进行探究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运用,从而让学生可以在得到体育锻炼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比赛体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选美比赛
比赛
我们的“体育梦”
最疯狂的比赛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