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流产患者PAI-1、TSP-1、D-D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21-12-16张亚崴张利萍于治芳
张亚崴 张利萍 于治芳
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河北,张家口075000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连续2 次及以上的自然流产,占孕妇妊娠期间流产总数的15%~20%[1]。RSA 常见的病因有父本或母本染色体异常、子宫生理结构异常、病原感染等,但仍有30%~40%的反复流产原因尚不明确[2]。RSA 的发生对育龄妇女造成极大的身体与精神创伤,给其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RSA 也愈加重视。有研究表明,RSA 早期诊断能有效减少RSA 的发生,提高RSA 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RSA诊断方法,对RSA 的预防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3]。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是纤溶系统中调节纤溶活性的重要指标,可保持血管壁通透性,维持血液流动状态,并修复组织。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是发现最早、关注最多的抑制因子,其包含多个TSRs 结构域,可与不同的配体相结合并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在人体生理和病理调节中发挥着重要。D-二聚体(D-dimer,D-D)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与纤溶系统活性和血栓溶解密切相关。本研究选取PAI-1、TSP-1、D-D 三种检测指标,探讨三者在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中的变化,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84 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RSA 组,根据流产次数分为RSA1 组(流产次数>3 次)和RSA2 组(流产次数≤3 次)。纳入标准:①经期规律,内分泌检查结果正常;②夫妻染色体检查正常;③生殖系统发育正常;④连续自然流产≥2 次。排除标准:①患有甲状腺疾病或糖尿病;②2月内使用抗凝或者促纤溶药品;③合并患有其他严重肝、肾、心脑血管疾病。④内分泌、遗传、感染等原因所致的流产。RSA 组平均年龄(29.65±2.27)岁,平均孕周(9.05±2.27)周。选取同时期具有正常分娩史、染色体、内分泌等检查均为正常且本次妊娠正常女性172 例作为正常妊娠组,平均年龄(28.05±2.62)岁,平均孕周(9.65±2.61)周。两组年龄、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实验室检测
两组受试者空腹8 h 后抽取妊娠早期外周血4 mL,以3 000 r/min 速度(r=10 cm)离心10 min,取上清置于EP 管中,置于-80℃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PAI-1、TSP-1、D-D 进行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ThermoFisher 公司,具体实验步骤:①包被抗体:用包被缓冲液稀释特异性抗体球蛋白至最适浓度,每凹孔加0.3 mL,4℃过夜,贮存冰箱;②洗涤:移去包被液,凹孔用洗涤缓冲液洗3 次,每次5 min;③每凹孔加入0.2 mL 用稀释缓冲液稀释的含抗原的被检标本,37℃作用1~2 h;④洗涤:移去包被液,凹孔用洗涤缓冲液洗3 次,每次5 min;⑤加入0.2 mL 用稀释缓冲液稀释的酶标记特异性抗体溶液,37℃作用1~2 h;⑥洗涤:移去包被液,凹孔用洗涤缓冲液洗3 次,每次5 min;⑦加入0.2 mL 底物溶液于每个凹孔,室温作用30 min;⑧加终止剂:每凹孔加2 M H2SO40.05 mL;⑨观察记录结果:目测或用酶标比色计测定OD 值。并统计RSA 组胎儿预后情况,根据结果分为流产组和活产组。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PAI-1、TSP-1、D-D 含量比较
RSA组血清PAI-1、TSP-1、D-D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PAI-1、TSP-1、D-D 含量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PAI-1,TSP-1 and D-D in serum of two groups(±s)
表1 两组血清PAI-1、TSP-1、D-D 含量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PAI-1,TSP-1 and D-D in serum of two groups(±s)
组别RSA 组正常妊娠组t 值P 值n 184 172 PAI-1(ng/mL)38.49±3.38 30.24±2.46 26.178<0.001 TSP-1(mg/mL)3.72±0.61 2.67±0.42 19.020<0.001 D-D(mg/mL)1.69±0.31 1.19±0.27 16.180<0.001
2.2 RSA 组血清中PAI-1、TSP-1、D-D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SA组血清PAI-1与TSP-1 表达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PAI-1与D-D 表达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TSP-1 与D-D 表达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血清中PAI-1、TSP-1、D-D水平的相关性Table 2 Correlation of PAI-1,TSP-1 and D-D levels in serum of women in observation group
2.3 RSA 组PAI-1、TSP-1、D-D水平与预后情况比较
根据RSA 组胎儿预后情况,结果分为流产组(n=98)和活产组(n=89)。流产组血清PAI-1、TSP-1、D-D水平显著高于活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RSA组PAI-1、TSP-1、D-D水平与预后情况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PAI-1,TSP-1,D-D levels and prognosis in RSA group(±s)
表3 RSA组PAI-1、TSP-1、D-D水平与预后情况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PAI-1,TSP-1,D-D levels and prognosis in RSA group(±s)
组别流产组活产组t 值P 值n 98 86 PAI-1(ng/mL)40.30±4.29 36.94±3.61 6.610<0.001 TSP-1(mg/mL)2.86±0.53 2.32±0.41 8.287<0.001 D-D(mg/mL)1.82±0.40 1.59±0.29 5.268<0.001
2.4 RSA 组流产次数与PAI-1、TSP-1、D-D水平的比较
RSA1 组PAI-1、TSP-1、D-D水平显著高于RSA2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PAI-1、TSP-1、D-D水平与预后情况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PAI-1,TSP-1,D-D levels and progno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4 两组PAI-1、TSP-1、D-D水平与预后情况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PAI-1,TSP-1,D-D levels and progno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RSA1 组RSA2 组t 值P 值n 82 102 PAI-1(ng/mL)40.95±4.17 37.31±3.54 6.402<0.001 TSP-1(mg/mL)2.93±0.56 2.46±0.45 6.313<0.001 D-D(mg/mL)1.84±0.42 1.61±0.30 4.327<0.001
3 讨论
RSA 是指孕龄妇女发生连续2 次及以上的自然流产,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反复流产原因尚不完全明确。RSA 早期诊断能有效提高RSA 患者的治疗效果,RSA 早期有效诊断方法对其预防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献研究发现,血液中相关因子表达水平与妊娠状态的维持有一定的相关性[4]。
本研究选取PAI-1、TSP-1、D-D 三种检测指标,探讨三者在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PAI-1 是一种单链糖蛋白,能特异性地抑制纤溶酶原的激活[5]。纤溶酶活性受到抑制,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清除作用减弱,诱导血栓形成[6]。D-D 是结构最简单的纤维蛋白溶解产物,在正常人血清中浓度较低,D-D水平下降表明机体存在纤维蛋白溶解作用抑制,是机体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评价指标之一[7-8]。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妊娠女性血液凝固系统的失衡与病因不明的RSA 存在某种联系,部分RSA 患者经治疗改善凝血状态后均成功分娩[9-10]。本研究显示,RSA 组孕妇血清PAI-1、D-D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且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患者血清中PAI-1、D-D 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分析原因可能是,血清PAI-1、D-D水平的上升提示RSA 组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纤维蛋白清除能力受到抑制,造成子宫内膜上皮组织、胎盘绒毛间隙纤维蛋白积聚,脐动脉和毛细血管通畅性降低,血液灌注量不足,导致胎盘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输能力下降,局部微血栓扩张加剧形成梗死灶,最终造成胚胎停止发育或流产[11]。本研究根据胎儿最终结局分组发现,胎儿活产组孕妇血清PAI-1、D-D 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流产组,也进一步说明了孕妇血液高凝状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提示孕妇血清PAI-1、D-D水平检测对于妊娠结局和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TSP-1 是细胞外基质糖蛋白家族中的一员,也是广泛研究的血管抑制因子之一,主要通过TSR 与其相应受体结合,抑制血管生成,调节细胞表面功能,影响细胞迁移和黏附,其在肿瘤复发和转移方面的作用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引发重点关注[12-13]。TSP-1可以通过竞争结合的方式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活性,还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分化,诱导细胞凋亡[14]。动物实验发现TSP-1 在小鼠受精卵分裂早期的表达水平上升,推测TSP-1 可能对于妊娠初期胎盘血管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15]。有文献认为,妊娠初期胎盘血管机能不全是造成流产的潜在原因之一[16]。本研究结果显示,RSA组血清中TSP-1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且随着流产次数的上升,RSA组TSP-1水平出现增加的趋势,提示TSP-1 表达水平上升可引发RSA 组血管生成抑制作用增强,新生血管数量下降,继而造成妊娠中止。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SA 组血清PAI-1、D-D、TSP-1水平两两比较无显著相关性,原因尚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证实。
综上所述,RSA 患者血清PAI-1、TSP-1、D-D水平呈高表达,三者对RSA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本研究认为,临床应对血清PAI-1、TSP-1、D-D水平进行监测,并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降低R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