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课堂游戏教学法运行分析

2021-12-15雷虹

体育时空 2021年17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小学

雷虹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9-030-02

摘  要  随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体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初中阶段的体育中考成绩也在不断提高,这更引起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体育课既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又要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因此开展一堂高效的体育课堂十分重要。

关键词  小学  体育教学  游戏化课堂

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是非常吸引人的,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很强,总想切身体验未知世界,所以才会和同伴一起参与游戏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可以得到放松,心理上可以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但小学体育是一门以活动为主的课程,教师可以设计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教学意义

(一)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

由于目前可以娱乐的活动比较多,所以,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就越来越少。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学生的体质,还会使小学生丧失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甚至会有一些小学生因为体质不佳的原因对体育课产生了抵触情绪。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体育游戏的形式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在比赛过程中收获良好的体验感。这样,小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印象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对体育活动的学习兴趣会越来越强烈,长期坚持下去,学生逐渐把体育活动发展成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也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

(二)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

鉴于体育学科与语文、数学等文化课学科在教学形式、内容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因此,在文化课结束后,小学生的状态往往不适合立即参加体育活动。这样,体育教师就可以合理地利用游戏来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体育比赛中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运动比赛能否更好地服务于体育课,关键在于体育教师在比赛中的素质水平。在众多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开展体育游戏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许多体育教师都认为,在进行体育游戏教学时很容易把课堂纪律弄得乱七八糟,也会有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游戏的教学手段不够好,可有可无,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主要还是要依靠课时教学。这种错误观念的存在显然不符合当今的素质教育观。体育教师通过制定、组织、完善体育类游戏教学,可以收获大量的体育游戏知识,提高体育教学的综合素质,这是毋庸置疑的。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因为学生本身就是非常喜欢游戏,小学生的心理还没有成熟,一定难度的游戏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的话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更认真,而且更有效率,如此也带动了学生运动效率的提高。比如,我在讲解“顶物走与游戏”这一知识点时,考虑到顶物行走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行走方式,学生对其的兴趣也是比较浓厚的,因此我会在讲授开始前将这个运动或者说将顶物走转变成一个游戏,让学生的兴趣得到充分激发。而我将这种运动方式转变为游戏之后,学生各方面的状态都会得到显著提升,而我也会将游戏规则设定为在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加快速度,或者说让学生比试谁顶着物体前进的时间更长,这样的话学生的兴趣就会被充分激发,也为因为游戏的竞争性而更加卖力地参与活动。

(二)运用情境游戏法创新教学方法

运用情境体育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加教学趣味性。但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应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模式,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新课改下,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创新教学模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爱玩爱闹的阶段,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容易被外界的某些事物吸引,难以长时间保持学习注意力,但他们非常热衷于小故事教学。对这一情况,我们的情境游戏教学法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情境游戏主要是指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来建立相关的课堂情境,从而使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课堂上,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借助其他学科的帮助,这样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可以巩固学生的其他学科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教学跑步时,那我们完全可以给学生讲“龟兔赛跑”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不能因为自己的运动能力好而骄傲,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达到最终目标。在学生的注意力被故事吸引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顺势为学生讲解跑步的动作以及注意事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在玩游戏过程中注重讲解,确定学生的主体性

情境体育游戏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在教学过程中本末倒置,体育教学不能只让学生放松,而是要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因此,在开展体育情境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要找准时机,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更多体育知识。

比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组,然后按小组展开相关的比赛,在比赛结束后,把问题解释给学生。必要时,在我们讲解后再安排游戏,这样学生就能自然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从而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此外,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充分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要注意任何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围绕学生展开,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游戏的乐趣,从而调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四)以竞赛形式开展体育游戏活动

体育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丰富体育游戏内容。在体育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体育游戏时间,教师引导学生进行4×400m的接力游戏、大型拔河游戏、跳绳游戏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游戏。在合理安排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体育游戏中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游戏,使学生在体育游戏中以运动技能为基础,赢得比赛。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体质,还能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运动技能。另外,学生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多样化的体育游戏,能使学生在相互竞争中遵守游戏规则,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同学们相互配合,在体育游戏中获胜,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多样化的体育游戏,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五)比赛内容应适合实际情况

运动游戏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教学任务。但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师生之间的良好合作,还需要设备等支持。所以,游戏的内容要与教材、学生发展的特点紧密结合,以达到娱乐和锻炼的目的。假如教师只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需要,这就必然导致教学与实际脱节,不但不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当然要确定与比賽硬件相匹配的比赛,并能鼓励学生学习和改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比如,在射击比赛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发起“手榴弹”比赛,并允许学生携带自己的矿泉水瓶,在比赛中填满沙子,使之成为可用的器材。

三、结语

游戏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在教学中游戏往往是让多个学生参与,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活动,以完成任务为主线,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达到学习目标。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喜欢在体育课上进行一些自主的互动游戏,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开展小学体育课堂的游戏化教学。

参考文献:

[1]杨义山.巧设游戏,创新教学——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1(06):77-78.

[2]王少鹏.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游戏教学的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2021(01):259.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小学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