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哪些疾病适合看中医吗?
2021-12-15张艳
张艳
自从西医进入中国后,我国民间就有所谓的中医和西医之争。事实上,二者虽然从思维方式到治疗方法都有差异,但均可为患者服务,让患者重获健康。有些人患病后纠结于自己应该看中医还是看西医,而这主要取决于疾病的种类。
这些疾病可以看中医
1.妇科和男科疾病
妇科方面的疾病,如月经失调、痛经、妇科炎症、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不孕等适合中医诊治。中医认为妇科疾病大多是血虚或瘀滞所致,若能从整体上进行调节,通过活血化瘀、补肾疏肝等慢慢进行调理,疗效较好。此外,中医对男科方面的疾病,比如前列腺增生、早泄等也可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2.风湿病等慢性病
对于风湿病、支气管炎、贫血、肺气肿、肝炎或者脑卒中后遗症等一些比较复杂的慢性疾病,中医使用辨证疗法,注重整体治疗,对脏腑的功能进行综合分析,调节平衡,比如通过针灸或者汤剂来改善症状,可以降低对患者肝肾功能的损害,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更有利于患者抵御疾病。
3.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
中医的治疗手段有很多,除了中药,还可以通过食疗、推拿等方式来进行治疗。中医理疗对于一些骨骼慢性疾病,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的治疗效果非常突出。通过推拿、敷贴中药膏、针刺等方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若再配合使用中药剂方进行调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
患者如果有肩、颈、腰、腿等方面的疼痛也可以通过针灸、按摩、推拿、中药等来促进血液循环,消退炎症,恢复功能。但一定要注意的是,中医理疗如果方式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可能造成身体瘫痪。患者一定要到正规的中医院诊治,切勿随便到街头小诊所进行治疗。
4.脾胃方面的疾病
如果患者有消化不良、腹胀、便溏等脾胃方面的疾病,可以看中医进行治疗。脾胃方面的疾病往往病程较长,且病理较为复杂。胃主降脾主升,中药可以对脾胃的升降进行有效调节,从而调理消化系统,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5.失眠、偏头痛
失眠会引起患者的焦虑症状,进而引发其他疾病,可以通过中医进行诊疗。中医认为,失眠是患者发生了功能性紊乱,因此会从阴阳协调等角度进行辨证治疗。偏头痛也是一种常见病,如果不是因为器质性原因,而是因为功能性的紊乱造成的,也可以看中医进行调理。
6.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一般是因为患者的免疫系统发生了病变,功能紊亂,从而作用于身体的相关部位,产生过敏现象。中医认为过敏是因为患者体内正气不足、邪气入侵,邪不压正所致,因此会对整个免疫系统进行有效调节,辅助正气,同时排出邪气。特别是对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等患者,中医可以帮助其排出邪气,从而治疗疾病。
7.有症状但找不到病因
有的患者有症状但是却找不到病因,比如患者总是感觉身体不舒服,没有食欲、口臭、心情烦躁、虚弱,经常感到乏力、头晕目眩、容易多汗等,或者有忧郁、狂躁、尿频、溏泻、耳鸣、头晕眼花等症状,但是经过各种化验或者检查却找不到病因,这时也可以通过中医进行调理,来改变这种状态。
8.大病初愈患者
有的患者经过一场大病后,身体变得非常虚弱,有盗汗、消化不良、厌食或者晚上难以入眠等症状。这种情况通过中医治疗也对身体恢复有帮助。
9.小儿消化不良等疾病
小儿咳嗽、营养不良、消化不良等,可以考虑看中医进行治疗,比如小儿推拿对于小儿发烧、积食等的改善效果都很不错。
看中医前应该怎么做?
1.保持“原貌”
有的女性患者喜欢化妆。化妆确实能给人带来好气色,但脸上涂抹粉底、嘴唇擦上鲜亮的口红,等于戴上了一个厚厚的面具,不利于医生观其色,也不利于进一步诊断病情。因此,患者在就诊前尽量不要化妆,保持素颜,特别是应保持脸色和唇色的原貌。此外还要注意的是,有的人在刷牙时喜欢刷舌苔。但舌苔也是中医诊断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在看中医前尽量不要刷洗舌苔。
2.注意细节
有些食物或饮料有颜色,会影响患者的舌苔外观,比如花生、牛奶、核桃等的脂肪含量较多,容易使人的舌苔更加白腻;而乌梅、橄榄、话梅、杨梅、可乐则容易使舌苔变黑或者变紫;橘子、橙子、咖啡等食用过多,舌苔容易变黄;喝过烫的水,舌质容易发红等。因此,就诊前尽量不要吃以上食物。
有的患者在进食后脉搏速度会加快。有的患者急匆匆地跑着到医院就诊,其脉搏和面部色泽都会发生变化,容易让医生误诊。因此,患者在看病前不应进食,尽量先休息一会儿,令气息、情绪稳定再就诊。
为了不遗漏症状,患者在去看医生前应准备好病历,并尽量把过去的症状或者不舒服的地方记录下来,以便和医生交流时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病情,让医生能够正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