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构建“模型” 思维探究“设计”
2021-12-15滕元斌
摘 要:通过透析2021年中考物理命题最新动态,对一道压轴题的微观思维探究过程展开分析与思考,让笔者感受到 “教的逻辑”与“学的逻辑”急需转变,未来教学将是进阶性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采用“真实情境”导入学习目标,设置“系列任务”和“问题嵌入”,通过一系列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实现深度学习可能代表着未来的一种学习方式.
关键词:中考物理;思维探究;杠杆;项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24-0055-03
基金项目:芜湖市2019年安徽省重点课题“基于项目学习的中学物理深度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KZ19004).
作者简介:滕元斌(1970-),男,安徽芜湖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考研究.
1 试题呈现
2021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第23题是一道思维探究题(如图1所示):在研究物理问题时,常需要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其简化为物理模型.
如图1甲所示,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忽略厚度和宽度,长度不可忽略,用细线将它从中点悬起,杠杆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将它绕悬点在竖直面内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后(如图乙所示)释放,为研究其能否平衡,可将它看成等长的两部分,请在图乙中画出这两部分各自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力臂,并用杠杆平衡条件证明杠杆在该位置仍能平衡.
如图丙所示,一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形木板,忽略厚度,长度和宽度不可忽略,用细线将它从AB边的中点悬起,杠杆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将它绕悬点在竖直面内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后(如图丁所示)释放,木板在该位置能否平衡?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本试卷一改历年安徽省物理中考试题计算与推导题的总体设计,推导题作为初高中物理衔接的重大体现,一直是安徽省中考题的必考题型,而它的分值一直是4分或5分,相对比较稳定;且一般是相对比较容易过渡的公式推导或情境问题解答.而今年一改常态,作为最后一题,有推导、计算、说理与运用,分值在总分下降的前提下还提高至8分,显然,设计者已将它设置成压轴题.从甲图到丁图的思维进阶,是一种必须沉浸其中后方能较全面地完成思考探究的“项目”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升级版的考场科学探究活动.
2 思路剖析
2.1 设计意图
表面上看它只是考查学生杠杆模型与杠杆的平衡条件,但实际上它同时兼顾学生日常思维探究的考查、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生活化问题的思考研究、重力知识、数学中全等和解三角形等知识的实际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学生科学思维的深度学习,通过考后统计分析,笔者认为本试题的难度偏高,区分度较好,是一道力求让学生进行实时现场探究(一个项目)与充分发挥学习用具功能(一物多用)等能力的优秀试题.
2.2 思路一
第(1)小题的回答难度不大,正确率较高,答案是:杠杆在该位置仍能平衡.杠杆两部分各自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力臂如图2所示,设杠杆的长度为L, 所受重力为G,杠杆转过的角度为θ.
解法1:基于对杠杆平衡条件的认识,分析得出杠杆两边可看成两部分,质量均匀,两侧等重(力相等),中点悬起(支点),两侧力臂相等,因此G1×L1=G2×L2,再进一步联想到平时的探究实验,将它绕悬点在竖直面内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后(如图1乙所示)释放,此时力与力臂还是相等的,因此G1×L1=G2×L2 ,所以杠杆在该位置仍能平衡.
解法2:利用数学知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如图2所示,可以直接利用数学知识,易证△AOO1≌△BOO2,因为OO1=OO2=12L,所以L1=L2,G1=G2 =G2,所以可得G1×L1=G2×L2,所以杠杆在该位置仍能平衡.
解法3:由图2可知(利用数学知识,三角函数知识):
L1=L2 =14L·cosθ,G1=G2 =G2.可得G1×L1=G2×L2,所以杠杆在该位置仍能平衡.
评析:解法1、解法2、解法3在思路上有明显层级之分,与学生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解法1更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模式,而从命题建模思想出发,命题人最想得到的是解法3,而本题若只有第一小题,那么上述同学的不同解法区分基本无效.好在本题设计成思维探究题,接下来学生还要面对第2小题的挑战,所以在进行进一步深入思考之后,又会有许多同学在下一步解题中重复上述思路.可见解法1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而解法2与解法3的出现则是数学建模思想的运用,简化问题数学化,更显简捷.从学生思维“项目化”不断进阶的探究而言,最终让学生明白杠杆平衡不一定在水平方向.
2.3 思路二
第(2)小题是在第(1)小题的思路之下,进一步拓展,并与实际宽度不可忽略相联系,答案要求学生只要“能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或力的平衡条件简要表述不能平衡的原因即可,对重心位置、力臂大小、力的大小等判断过程不做要求”,而笔者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很有必要.继第(1)小题的解答之后,学生可以运用前面的物理量进行推理或解答,最终得出:不能平衡.
解法1:(杠杆平衡条件法)将木板看成左右相同的两部分,各自所受重力和力臂如图3所示,设木板所受重力为G,由图可知L1 解法2:(二力的平衡法)木板转过一定角度后释放,其受力情况如图4所示. 此时木板的重心已偏向右侧(如图4所示),可知木板受到的拉力F和重力G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木板在该位置不能平衡.木板会绕O点,顺时针转動,直到最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解法3:(整体杠杆法)如图5所示,将木板看成一个整体,此时重心在几何中心,由图可知重力的方向与支点不在一条直线上.
对于一个杠杆而言,只有一个力,且它的力臂不为零,所以杠杆不能平衡.
评析:从学生视角看,解法1更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模式,而从命题人的建模思想出发,最想得到的是学生思维的进阶——发散思维,充分利用题意保持平衡,也就是静止状态.这样能够得出解法2和解法3,可见解法1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而解法2与解法3的出现则是物理建模的进一步推广,让学生在充分运用题意之下,发散出思维的火花,相对而言,解法更直接、更简洁明了.
3 教学启示
通过对中考“压轴题”的解法分析,笔者发现试题在继承历年中考推导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科学思维与核心素养,对学生科学探究、科学推理进行全新的考查,同时注重将物理模型的运用过渡到基础知识、思维能力的综合考查.而从数学、语文角度的学科整合又让我们看到学生考场思维探究的作用和意义.这种考查方式更类似于目前比较流行的项目式学习方式.
3.1 “教的逻辑”转变——情境性
透析目前中学物理日常教学的诸多实践,在落实物理模型教学与学生能力发展教学上,现实与理想依然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对2021年安徽中考压轴题23题解法与考查要求的分析可见,教师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体现建模活动的过程性.让学生充分融入活动过程中,比如当前较热门的“项目式学习”的系列活动、系列任务、系列问题……等过程,就能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合作、研讨及交流中,更充分地体验建模过程的情境性(真实情境).因而作为教的主导者,教师必须转变“教的逻辑”:“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教”,从而能达到落实核心素养的目的.
3.2 “学的逻辑”转变——进阶性
压轴题象征中考的选拔性特征,它要求学生在考场一定时间内,充分体验知识与能力的内化、拓展过程,使学生日常学习中深层次的思维过程得以体现、得到评估,这实际上是一个学习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间断到连续的推理认知发展的过程,未来的物理学习更趋向于思维的进阶.学生一味机械式的记忆,实际上已无法适应这样的考查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转变,达到思维越开放,答案越接近命题的目的.
当前项目式大单元设计背景下的教学实践,体现当下活动设计的基本模式: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小组交流与研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自主评估、主题研讨、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制作学具或“产品”、归纳系列解题方法与策略等全新学习形式,让更多学生在“学的逻辑”上得以转变,最大限度地提升学习效率、学生个人能力与群体层次,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它让学习水平的层次像一个个“台阶”具有一定的梯度,学习的方式不断得以进阶——从简单到复杂、从间断到连续.
总之,根据当前的物理教学实际,学生的认知水平大多停留在记忆、再现这一浅层学习状态,思维得不到提升,能力得不到发展,课堂也是低效的.在项目学习中通过中考压轴题的深入思考,让我们明确,在今后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观念均要紧跟时代(特别是中考)的步伐.当前大量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采用“真实情境”导入学习目标,设置“系列任务”和“问题嵌入”,通过一系列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实现的项目学习可能代表着未来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目的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记忆性迁移,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交流、合作探究来解决开放性问题并完成学科知识的建构.
参考文献:
[1]翟小銘,郭玉英,李敏.构建学习进阶:本质问题与教学实践策略[J].教育科学,2015,31(02):47-5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4]陈琪.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策略[J].读写算,2021(20):61-62.
[5]刘菊贤.科学思维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J].名师在线,2021(18):62-63.
(收稿日期:202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