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关键环节 有效落实“双减”

2021-12-15牛保华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双减教研作业

牛保华

“双减”政策一经出台,我校立即推进其落地、落实、落细,通过均衡师资、创新课堂、多元评价、习惯养成、家校协同等途径,努力提升学校教育治理和管理水平,提升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均衡教师资源

学校通过健全组织、形成机制、强化措施,以教师轮岗交流为切入点,围绕一体化的办学目标,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推进教师管理改革。学校充分尊重教师意愿,实行“双向轮岗交流”,在南北两个校区打造教育共同体,进一步聚焦课堂提质增效,既保持“齐头并进”,又注重“特色发展”。

1.师资融合,均衡资源

学校发挥两校区在管理、文化和师资方面的各自优势,推动校区师资力量的融合,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管理效益,使南北两个校区不断融合、共同进步。共同体通过教学联盟、教师研习营、教学沙龙、名师成长工作室、教学竞赛、教学咨询等形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打破时间、空间、学科的局限,实现学科、知识、教师之间的融合,促进教师间的教学交流与经验分享,从源头上减轻学生负担,聚焦课堂提质增效。

2.深度教研,减负增质

共同体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围绕教育教学这个关键环节,实施全过程教学质量管理,通过备课、教学、作业、教研、质量监控、教育教学指导、培训及课题研究、沙龙研讨、课堂教学展示的整体设计和运行,打造新型教学共同体,形成网络教学资源库,积极进行网络教研,进行技术培训,组建学科“云”团队,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提供条件与帮助,提升教学质量,减负不减质。

二、增强课堂实效

学校倡导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优化学习效果,提高作业质量,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建构,共享探究过程,让学习真实发生,让学生学会学习。

1.更新教学手段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更注重创新教学手段,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突出学生主体参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要借助积极有效的方式,相互启发,分享心得、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共识、共享、共进。

2.深度挖掘教材

教师要研读课标,准确把握学科性质,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作业设计作为课题来研究。各学科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开展探究性学习,深入挖掘教材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要素,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3.加强学科教研

教师通过学科教研、年级教研,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教研过程中,教师认真研究学情与教材,提高备课效率,实施因材施教,杜绝超前教学和超标教学。教师在教研和备课时需统筹安排每节课的作业量,在课堂上适当留白,精心安排练习、反馈的环节,及时查漏补缺,科学减少课后的书面作业量。

三、建立三级评价体系

有效的监督与多元的评价,促进了“双减”工作的落地。我校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出发,切实构建“学生—教师—学校”三级评价体系,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1.制定多维评价标准

学校为学生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用增值性评价客观判断不同类型学生的成长。在对学生学业水平进行评价时,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探究能力、社会实践交往能力等,评价标准不拘泥于一刀切、标准化,更加重视和理解学生,重视对学生的发展过程进行多次、长期的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其进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化发展,鼓励每个人做最好的自己。

2.优化评价反馈机制

合理使用各种形式评价作业,如小组互评、学生自评,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对当天的作业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并根据作业情况檢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进度。每学期进行作业展评、作业问卷调查、电话随访家长,了解各班作业设计、批改、反馈的情况,并纳入对教师的考核评价。

3.发挥评价导向功能

综合发挥评价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以适切化、科学化、素养化为标准,开展优秀作业评比活动。加强趣味作业设计。加强扩展作业的科学引导,倡导探究性实践活动,用评价引导学生在积极探究中拓宽眼界,发现知识和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习向纵深发展。

四、培养自律品质

学校重视对学生习惯养成的培养,通过问题归类、分析错因、整理考点,培养学习的习惯;通过角色扮演、绘制阅读鱼骨图等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促进其思维的发展。结合学校体育课安排,确保学生校内外每天运动2小时,以促进其记忆力和专注力的提高,培养其终身运动的习惯。教育学生学会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培养其劳动习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其全面发展,形成健康人格。

五、强化家校合力

1.开设家长课堂,形成育人合力

我校及时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沙龙、专题心理讲座等多种载体,宣讲“双减”政策,详细介绍学校贯彻落实的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以此让大家认识到,分数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成绩也不是决定孩子未来的全部;要重视发展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必备的身体素质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基本技能;要理性规划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协同减负的工作合力。

2.加强亲子陪伴,强调父母职责

父母要合理策划安排,通过有效陪伴,真正提高孩子居家时间的质量。作为最了解孩子的人,家长要更专注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专注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与老师携手,督促孩子完成阅读、背诵、锻炼、实践等作业,更应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使其从小爱阅读、爱运动、爱劳动、爱思考。

3.做好榜样引领,达成“双减”共识

学校应引导家长成为孩子眼中的榜样。真正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当父母发自内心地爱上学习,不断成长,孩子自然能从中汲取正能量。家长应多带孩子亲近自然、接触社会,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加强艺体修养,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本栏责编 再 澜)

猜你喜欢

双减教研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快来写作业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