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角度的中国画教学改革探析
2021-12-15陈琳
陈琳
[摘 要]中国画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精髓,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同时还是树立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为了能够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艺术,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中国画专业。大部分教师在中国化教学中都是以笔墨实践教学为主,这导致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和严肃,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中难免会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积极性会降低。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教育行业的广泛应用,这一局面得以有效改变。本文基于新媒体角度对中国画教学改革进行了探析,详细地阐述了当前新媒体在中国画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及应用方式,并提出了一些改革策略,以期能够营造更加活跃有趣的中国画课堂教学氛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进而为学生学好中国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媒体 中国画 教学改革 应用优势 应用方式 途径
课题:校级重点教改项目《综合类院校美术专业临摹教学改革》(课题编号:2019Z006)。
新媒体在中国画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传统中国画教学中,通常是先由教师讲解作画要点和技巧,再由学生进行笔墨实践。学生画作技法的掌握程度一方面依靠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另一方面则是学生的自我领悟能力。这种传统中国画教学更多的是讲求作画技巧和形似,但中国画注重的却是神韵和意境,而传统中国画教学很难达到这一要求。一是由于学生在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他们的历史文化知识不够丰富和扎实,无法切实地感受到画作之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导致画作虽然形似但却缺少灵韵。二是快节奏的生活之下,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和领悟中国画的内涵,大多数学生学习中国画都是为了掌握一项技能,这导致传统中国画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随着新媒体技术对中国画教学的冲击与渗透,传统中国画教学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学生学习要求了。一方面是新媒体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将中国画的孤本与图像进行融合,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创新,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中国画资源;另一方面是新媒体技术通过视频、音频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沉闷的中国画课堂氛围,使整个中国画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他们对中国画的理解程度更深,且生动形象的视频、音频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和晦涩难懂的作画理论变得简单有趣,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同时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中国画学习兴趣,为提高中国画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打破时空限制,突破课堂局限
传统的中国画教学由于受到课程安排和课时长度的限制,使得大多学生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和精髓所在,而这非常不利于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在中国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够习得其中一部分内容,过长的学习时间容易磨灭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新媒体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一方面是新媒体的应用打破了传统中国画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获取一定的学习资料,而且还可以在课下通过新媒体平台查找自己学习所需要的资料。除此之外,学生还能够通过微信、QQ等聊天软件与老师、同学在线沟通交流,这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路径,同时学生还能够灵活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进而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另一方面是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制作视频、音频等,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简单易理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多搜集一些其他国家地区在中国画方面取得的成果供学生参考,以更全面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3.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的板书和范画挂图是传统中国画教学的标配,刻板的教学形式不仅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使课堂氛圍变得枯燥乏味,时间久了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兴趣和热度会降低,个别学生甚至还会出现厌学的情绪。但随着多媒体在中国画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教学的形式,提高了中国画教学的效果。教师通过幻灯片、视频、音频等将不同风格的中国画作品展示给学生,其中幻灯片的作用还在于能够对画法技巧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慢动作播放,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和清晰地了解中国画的作画技巧。除此之外,新媒体在中国画教学中的应用,能将教师从课堂作画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和观察学生习作等方面,从而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一堂课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将好的学生作品进行投影展示,在促进生生交流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作画自信心。
4.创新教学方式
中国画专业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由教师讲解绘画理论、演示画作技法和个别有针对性的辅导组成一堂完整的中国画教学。在传统中国画教学中,笔墨技法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由于教师对中国画理论方面的教学比较少,这导致学生的作品大多只是形似,缺乏相应的内涵和底蕴。
教师要想创新中国画教学方式,就要先了解当前中国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方面是传统的中国画教学缺乏系统性,对具体画家的画风划分并不明确,而且中国画与其他课程内容相对分离,不能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另一方面是中国画教学方式较呆板,仍以条目式板书为主要表现形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没有有效融合,导致学生对知识点和笔墨技法的掌握不够全面和扎实。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则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方面的突破与创新。教师不再受制于课程教材的编排,而是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进度灵活组合,这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画教学的灵活性,且对学生学习思维的激发也有着显著的效果。二是充实了教材内容。多媒体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将海量资源聚集在同一平台,学生对中国画的了解和学习不再只局限于书本,而是可以根据自己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及时间安排进行学习,这也解放了教师,他们不必再将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课堂示范和范画展示。三是多媒体社交平台加强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沟通频率。传统中国画教学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比较少,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画技法练习,而多媒体教学实现了师生的实时互动,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新媒体在中国画教学中的应用
1.在临摹课程中的应用
临摹作为中国画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技法之一,是初学者学习中国画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学习中国画表现手法和呈现形式的最佳途径。对初学者而言,临摹有助于个人积累笔法技巧,构建知识体系。传统临摹教学中学生能够临摹的绘画资料比较少,大多是按照教师范本临摹,因此教师的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技法的高低。但是随着新媒体的普遍应用,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临摹教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临摹效果,同时还能够解决学生在临摹时无所适从的问题。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丰富自己的临摹素材,提高自己的笔墨技法。另一方面临摹中的细节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困扰学生的问题,一般来说,教师所展示的实例作品都不大,因而细节方面会比较模糊,这导致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很难把握作品的一些关键细节。而通过投影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利用投影对局部细节进行放大,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看清楚画作细节,从而为整幅画作的临摹奠定良好的基础。
2.在鉴赏课程中的应用
作品鉴赏是中国画教学的内容之一,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国画技法的同时还能够充分感受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但在传统中国画教学中,中国画的作品赏析主要是图片和教师的拓展资料。由于书本内容有限,对于画作的详细解释也仅仅局限于作者姓名及情感表达,而对于作者生平和其他相关的画作内容展示则比较少,这就导致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而在中国画教学中应用新媒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从互联网上找到自己需要的图片及作者的生平简介等,这不仅有助于师生更加地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拓宽师生的视野,在此基础上可以更易于师生和作者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此外,在中国画教学中应用新媒体最大的优势还表现在“立体课堂”,传统中国画教学中展示的都是平面纸质画作,在中国画教学中应用新媒体则可以进行画作的立体展示,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画作的一些细节,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创作课程中的应用
中国画大多以山水为主,讲求心境和意境,创作者要具有一定的创作灵感,而创作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描绘和展现出作品的神韵。但由于传统中国画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不能完全做到及时让学生到校外观察景物和进行绘画创作。但在中国画教学中应用新媒体能够有效地解决时间和空间问题,即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秀美河山的视频和图片,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之中感受山水之美,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基于新媒体的中国画教学改革策略
1.提高学生审美意识,陶冶学生情操
想要学好中国画首先要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中国画作为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精髓,是能够在教学中有效树立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课程之一。目前已经有很多高校开设了中国画课程。但由于地区、高校实力及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学生的绘画水平不一,对作品的鉴赏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教师要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可以借助新媒体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多制作教学音频、视频等,在学生领略精美作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审美意识,陶冶学生情操,为学生日后的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的中國画水平对学生的绘画能力提升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要不断提高和加强对中国画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这里提到的综合素养并不是仅仅指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还有教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及人生阅历和教学经验等。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更好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进而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3.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融合
中国画教学中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理论基础方面主要是加强对学生赏析能力的培养及学生对画家生平的了解和绘画概念的掌握等;实践技能方面主要指学生的绘画技法和创作灵感等。高校在培养中国画人才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音频、视频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作画技巧,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很好地融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方艳.20世纪80年代中国画教学改革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317.
[2]方艳.20世纪80年代中国画的多元化成因探析[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10):48-49.
[3]邢素引.高等美术院校中写意人物画教学现状与教育教学改革探析[J].大众文艺,2015(22):262.
[4]肖晶.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美术学专业工笔画课程教学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1):88-89.
[5]杨承辉.当代水彩画教学改革探析[J].美术大观,2008(6):162.
[6]曙光.关于高校水彩基础教学改革探析[J].艺术科技,2014,27(10):202.
[7]王兴安.融汇开拓——卢沉水墨艺术探析[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18.
[8]赵雪.中国画鉴赏教学的意义与策略探析[J].大众文艺,2015(12):255.
[9]李晓,邓丽娜,胡艳,等.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12):91-119.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陕西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