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理想样态与建设理路
2021-12-15周应中
摘 要 高职专业质量文化是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践中形成并渗透在师生内心深处的质量意识形态,其建设有利于重塑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观念、转换人才培养质量生成逻辑、优化专业质量治理机制。通过扎根理论研究,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理想样态可以从“一核、四性、十二度”建构,即以“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观”为核心,从目的性、参与性、一致性、适应性四个维度以及十二个方面构建。为实现理想样态,高职院校专业质量文化建设理路是:明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塑造质量发展共同愿景;推动质量价值观念共享,凝聚专业教学团队合力;将质量文化要素嵌入评价,优化专业建设资源配置;推进内部质量诊断改进,增强质量提升动力。
关键词 高职教育;专业质量文化;理想样态;建设理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28-0026-05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质量文化作为“软实力”,在专业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下,需要反思当前专业质量文化的成果及局限性,科学规划与积极培育专业质量文化,将人才培养质量的价值理念内化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促进质量文化达到理想样态。本研究围绕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设,重点对其内涵、理想样态和建设理路开展研究。
一、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动因
(一)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的内涵界定
“质量文化”这一概念最初应用在企业管理领域,一般认为其起源于美国学者朱兰(Joseph M.Juran)的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他在1951年出版了《质量控制手册》,提出“质量文化是人们与质量有关的习惯、信念和行为模式,是一种思维的背景”[1]。这一概念形成后,许多学者对其内涵展开了深入研究,在实践运用中逐步从企业拓展到政府、军队、医院和教育等组织与领域。深入理解质量文化的内涵,可以基于三方面视角。一是广义和狭义的视角。广义的质量文化包括外显的物质、行为、制度文化和内隐的精神文化;狭义的质量文化则单指精神文化。一般选取广义理解,有关其内在结构,相关研究形成了要素观,“三要素观”认为质量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2],“四要素观”则在三要素之外又加上了行为文化[3]。与要素观相对应的是“层次观”,“三层次观”认为质量文化的结构特征由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构成,“四层次观”则又加上精神层,共同构成质量文化金字塔[4]。二是自然形成和主动建设的视角。以企业为例,很多企业一开始根本没有明确的质量文化培育意识,更没有专门的质量文化规划,但并不是说这些企业不会生成质量文化。只要企业进行生产,就会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就会围绕质量问题逐渐生成质量文化,只是这种情况下生成的质量文化是不自觉的,是自然形成的质量文化;当企业有了明确的质量文化意识,开展质量文化的专门规划和培育,对自然形成的质量文化加以改进、提升、完善,甚至是彻底改变、重塑,就会形成主动建设的质量文化[5]。三是积极和消极的视角。质量文化对质量活动的影响,有正有负,既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不利的。根据对质量活动影响的性质,可以划分出积极的质量文化和消极的质量文化。
“质量文化”概念应用于高职院校“专业”这一基层教学组织时,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高职专业质量文化”。根据上述分析以及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基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际,本文将“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定位为狭义的质量文化,界定为:在长期的高职专业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渗透在师生内心深处的质量意识形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质量价值观、质量理念等。而且,本文所指的質量文化,是主动建设的、积极的质量文化。
(二)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的建设动因
1.重塑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观念
高职教育兼具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双重功能,但现实中,两种功能并不平衡,社会功能显性于个体功能,高职专业质量文化更多倾向“绩效本位”和功利性价值取向[6]。因此高职专业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引领,推动质量治理回归人文理性,重塑人才培养质量观念。高职专业建设要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树立“以生为本”质量观。第一,人的内在本质要不断发展,学生接受高职专业教育是为了获得更大发展、谋求幸福生活。第二,发展具有多样性,高职专业教育必须满足就业岗位多样化引起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多样化以及学习者兴趣的多样化。第三,高职专业教育所提供的服务产品要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程度,满足学生将来就业、择业和创业需要。第四,高职专业教育要以学生现有素质为基础, 使学生明确自我进步的幅度和达成目标的程度,提高学习成就的“质量增值”,进而明确自己的发展空间[7]。
2.转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生成逻辑
“在席卷全球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中,‘问责无一例外地成为外部利益相关者以‘提高质量为名对高等教育进行干预的意识形态。”[8]以“问责”理念主导的质量生成行动,遵循的是“外部质量问责”逻辑,并不能真正激发院校和教师在提高质量方面的内在动机,将质量理念内化为院校和教师自发的质量实践,促成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生成。因此在高职专业建设中,亟需转换人才培养质量生成逻辑,通过树立共享的质量目标愿景,建立发现问题和质量改进机制,培育与生成稳定、高效和有特色的质量文化。在“内部质量改进”逻辑下,高职专业师生内化质量理念,激发师生在提高质量方面的内在动机,逐渐实现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方位育人,形成自身特色鲜明的质量文化。
3.优化高职专业质量治理机制
我国高职教育质量保障是从政府到高校的“自上而下”的实施路线。从质量保障的推动者来看,政府最先关注高职教育质量问题;从项目设置来看,政府主导了专业建设的方向和内容;从审批者来看,政府对专业建设项目立项以及各院校专业建设质量给予权威评估。而在高职院校内部,专业建设及质量保障同样采取“自上而下”的实施路线,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扮演决策者、管理者的角色,负责质量战略规划、实施与推进,教师、学生、校友、用人单位等质量主体往往被置于边缘化地位,参与质量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没有被真正激发,师生的质量责任意识共同体很难形成。因此,高职专业建设中,亟需摆脱质量保障对质量主体的文化窠臼,通过树立以师生主体生命成长为核心的质量发展理念和构建多元参与、民主协商的质量治理机制,推动质量文化有效建构,唤醒各质量主体对推动质量发展的责任意识与自觉担当,凝聚各质量主体积极参与质量治理的价值共识,营造出多元质量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质量文化。
二、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的理想样态
(一)研究方法
建构扎根理论方法由格拉斯(Glaser)和斯特劳斯(Strauss)于1967年提出,是一种运用科学逻辑归纳、演绎、对比和分析资料,逐级提取概念,抽象层次,自下而上、螺旋式凝练、建立理论的研究方法[9]。与其他研究方法不同的是,这种方法不是靠推演研究假设,而是通过分析归纳第一手资料而抽象发展得出理论。由于对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理想样态的研究之前并没有开展过,缺乏可以参考的相关观点,所以本研究采取建构扎根理论的方法,分析归纳资料进而得出结论。
(二)研究过程
1.訪谈
本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对15名研究对象的深度访谈记录。15名访谈对象的身份主要为职教研究专家、高职院校长、教务处长、二级院系负责人。在访谈中,笔者主要询问一些与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相关的开放性问题,比如:您是如何看待质量文化培育在高职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您在自己的研究(管理)中重视专业质量文化培育问题吗?您所在学校有质量文化建设方面的规划(方案)或者专题研究过质量文化建设吗?您理想中高职专业应该形成怎样的质量文化?您是如何看待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生成过程的?每次访谈完成后进行文字转录。
2.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
在访谈录音整理成文字后,开始对文本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将原始资料打散、赋予概念,然后重新组合,目的是明确现象、发展概念、发现类属、提炼范畴,同时收敛研究问题[10]。先是进行初始编码,对与研究问题相关的语句“逐行”“逐句”“逐段”编码。随机抽取并预留3份访谈文本素材(占1/5)以供理论饱和度检验之用,对其他12份原始文本素材进行初始编码,抽取到初始概念399个。然后再根据一定原则将编码结果逐级“缩编”,把初始概念“打破”“揉碎”并根据研究目的及相关原则重新综合。通过对399个初始概念多次整理与分析,不断比较,寻求其中的联结,得到12个范畴:专业建设质量意识的强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清晰度、质量绩效持续改进的自觉度、教师对专业建设的参与度、专业教学团队的合作度、教师专业发展的坚守度、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共享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与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实现的协调度、专业教师对专业负责人领导作用的认同度、专业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实现的支持度、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及行为规范的完备度、质量形象与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匹配度。
3.主轴编码(Axial Coding)
在主轴编码中,对经过初步概念化和范畴化之后得来的范畴进一步分析,发现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联接关系,发展出主范畴。这一过程的本质仍然是在发展范畴,只不过范畴内涵以及概括程度要比开放式编码结果更进一步。通过对12个范畴的内涵分析,不断挖掘各范畴之间的关系,通过进一步整理、分析、归类,赋予类属,一共确定了4个主范畴:目的性、参与性、一致性、适应性。
4.核心编码(Selective Coding)
核心编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到一个能够将所有主范畴紧密串联起来的核心范畴。通过深入分析访谈资料发现,高职专业质量文化涵盖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理念、团队、制度、行为、资源、形象等各个方面,但究其核心就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观。这一结论吻合质量文化“金字塔”理论,“价值是文化的基因,组织价值是大学组织文化的核心”[11],人才培养质量观处于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的最核心层,主导着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渗透在其方方面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观”就是要确定的核心编码,这一编码统领了其他所有范畴,通过主轴编码得到的目的性、参与性、一致性、适应性4个主范畴都围绕着这一“核心范畴”。
5.理论饱和度检验
对预留的3份受访专家的原始文本进行开放式编码,得到60个初始概念,但是通过范畴化发现,这60个初始概念完全可以纳入已经提取到的12个范畴之中,同样可以纳入已经提取到的4个主范畴、1个核心范畴之中。由此可以说明,前面从12份受访专家的原始访谈文本资料通过三级编码提取的12个范畴、4个主范畴、1个核心范畴是完整的,新的范畴及关系并未出现,由此可以证明理论构建的饱和度。
(三)研究结果及讨论
通过专家访谈及其对访谈文本的三级编码,笔者认为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的理想样态可以从“一核四性十二度”建构。“一核”是核心范畴“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观”,高职专业要想拥有积极的质量文化,必须拥有正确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四性”源自4个主范畴,即目的性、参与性、一致性、适应性,是围绕“一核”展开的。“十二度”是编码得来的12个范畴,分别体现了“四性”,是对“四性”具体指向的诠释。基于对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理想样态分析维度的探讨及结论,最终构建出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理想样态模型图,见图1。
具体来说,这一模型包括四个维度:一是目的性。包括专业建设质量意识的强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清晰度、质量绩效持续改进的自觉度三个维度。在有效的高职专业组织中,专业教学团队对人才培养方向和质量目标有十分清晰明确的认识,目的性很强,每一位成员都能清楚地感受到质量目标的存在,为达成目标而努力,并为实现质量绩效而自觉持续改进。二是参与性。包括教师对专业建设的参与度、专业教学团队的合作度、教师专业发展的坚守度三个维度。有效的高职专业组织强调团队导向,注重发展团队成员的能力,重视团队的参与管理。三是一致性。包括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共享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与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实现的协调度、专业教师对专业负责人领导作用的认同度三个维度。一致性是评判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强弱的重要维度,强文化具有高一致性,高一致性保证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共享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与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实现的协调度和专业教师对专业负责人领导作用的认同度都比较高。四是适应性。包括专业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实现的支持度、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及行为规范的完备度、质量形象与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匹配度三个维度。有效的专业组织是一个健康的整体,以人才培养质量目标为核心形成了能够支持的、相匹配的专业教学资源、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及行为规范以及质量形象。
三、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的建设理路
质量文化是提高专业教育质量的内在精神动力,质量文化建设是高职学校专业质量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的培育与生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由定位、培育、促进、改进等环节构成的系统过程,是在人才培养质量观主导下不断优化、螺旋式提升的过程。基于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的理想样态,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设理路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明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塑造质量发展共同愿景
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理想样态的目的性维度昭示了质量文化“共同愿景”的重要性,质量文化的培育与生成需要“共同愿景”的引导与激励。质量文化“共同愿景”是专业教学团队出自内心的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共同希望,体现的是专业质量发展的目标、策略和使命,对专业质量建设具有引导和激励价值。塑造专业质量文化“共同愿景”的实质是对专业质量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旨在有的放矢地促进专业质量文化建设持续推进。在质量文化“共同愿景”塑造过程中,准确定位和明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十分关键。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方案不能仅仅是写在文本上的,是要“明晰”在专业教学团队每位成员的心中。这要求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一定要经过专业教学团队全体成员的思考与讨论,是集思广益的结果,更是凝聚共识的过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晰”及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过程,本身就是塑造质量文化“共同愿景”的过程,而只有当人才培养目标“明晰”在专业教学团队成员的心中,专业质量文化“共同愿景”得以塑造之时,专业教学团队才能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才能具有质量绩效改进的自觉性。
(二)推动质量价值观念共享,凝聚专业教学团队合力
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理想样态的参与性维度对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出要求。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是推动高职学校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基础力量[12]。从推动质量文化生成和专业内涵建设的视角,高职学校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尤其需要着力推动团队的质量观认同与共享。教师属于知识型专业技术人员,都有着所擅长的专业领域和较强的自我管理意识。因此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必须注重推进人才培养质量观认同与共享,激发知识型员工参与管理的愿望,从而使专业教学团队成员把质量观转化为自己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内在的坚定信念,并形成一定的行为模式。
(三)质量文化要素嵌入评价,优化专业建设资源配置
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理想样态的一致性维度要求高职专业必须依据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并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但现实中,无论是政府还是高职学校自身,虽然都十分重视专业建设,基于专业建设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已经在政府、社会和职业教育领域达成共识,但是目前专业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主要集中在師资队伍、实训基地、教学环境、专业教学资源库、专业教学标准等方面,对质量文化等“软性”指标缺乏关注与考察。比如,Z省开展高职学校“十三五”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提出五方面建设任务:改善专业基础条件、加强专业师资队伍、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专业办学模式、强化专业社会服务[13]。这五方面构成了专业建设任务的一级指标,从这五个一级指标看,没有单设专业质量文化维度,进一步分析每个一级指标的内涵,也没有将质量文化要素渗透其中。质量文化要素,尤其是“精神层”要素,作为专业建设的“软实力”,没有在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任务及成效评价中得到体现。因此,在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培育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将质量文化要素全面嵌入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专业质量文化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特色等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充分发挥评价的驱动力作用。质量文化要素如何嵌入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构,既可以选择某些维度组成一级指标“质量文化”,又可以将其中的某些维度融入各个一级指标中,但是质量文化必须成为高职学校专业建设生态自组织系统中的一分子和成效评价要内化的一部分。
(四)推进内部质量诊断改进,增强质量提升内生动力
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理想样态的适应性维度要求高职专业必须不断推进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通过诊断与改进促进教学资源和质量保障制度与行为对质量文化生成发挥推动作用,增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2015年,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并启动高职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高职学校一般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推进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专业层面的质量诊断与改进是高职学校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重要部分,甚至是核心部分。如果说评估是“个人”与“他人”的比较,诊断与改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则是“个人”的“自省”;评估往往是自上而下的,而诊断与改进则是自下而上的。在专业层面的质量诊断与改进中,专业教学团队就是实施主体,自主、自觉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向着质量目标努力。质量诊断与改进遵循的是“内生质量改进”行动逻辑,是对长期以来我国高职学校质量管理领域受“外部质量问责”逻辑主导的重大改变。而只有真正遵循“质量改进”逻辑,高职学校才能形成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内生动力。
总之,质量文化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具有很强的整合性和凝聚力,但是它的生成需要精心培育,是一个漫长且持续的过程。高职院校只有按照目的性、参与性、一致性、适应性四个维度的要求,厘清专业质量文化的建设理路,落实相应建设举措,努力将卓越的人才培养价值理念和质量精神渗透到专业建设的各个层面,持续优化和提升专业建设中各个维度和层面的质量,方能推动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乃至整个专业建设获得新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约瑟夫·M·朱兰,A·布兰顿·戈弗雷,等.朱兰质量手册(第五版)[M].焦权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24.
[2]刘德仿.论高校质量文化之构建[J].学海,2000(5):172-175.
[3]张蓓.高校质量文化构建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2006(12):75-78.
[4]孟现志.新建普通本科院校质量文化建设刍议[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5):102-105.
[5]李正权,孙磊.企业质量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9:3.
[6]周应中.质量文化培育与生成:高职学校高水平建设的核心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0(3):98-101.
[7]陈忠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及其价值取向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8(10):19-22.
[8]苏永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历史演进、全球扩散与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7(12):1-11.
[9][10]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32-336.
[11]别敦荣.大学组织文化的内涵与建设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0(1):1-7.
[12]周劲松.依托工学结合项目,推进高职学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0(3):80-81+96.
[13]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校“十三五”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的通知[Z].浙教高教[2016]106号,2020-10-17.
Specialty Quality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deal State and Construction Strategy
Zhou Yingzhong
Abstract The specialty quality culture is a quality ideology formed in the practice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enetrated into the heart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ts construction is conducive to reshaping the concept of specialty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transforming the logic of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generation, and optimizing the specialty quality governance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study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the ideal state of specialty quality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e constructed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purpose, participation, consistency and adaptability and twelve aspects with“the program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view”as the cor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deal st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rgently need to clarify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specialty quality culture: clarifying the specialty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shaping the common vision of quality development; promoting the sharing of quality values and uniting the joint efforts of specialty teaching teams; embedding the quality culture elements into evaluation and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 resources; promoting the internal quality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and enhancing the endogenous power of quality improvement.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pecialty quality culture; ideal state; construction strategy
Author Zhou Yingzhong, associate researcher of Zhejiang Art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ngzhou 310053)
作者簡介
周应中(1976- ),男,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艺术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杭州,310053)
基金项目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高职艺术院校推进教学诊改的行动研究”(Y202044453),主持人:周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