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忠:以文化创新为翼,助力乡村振兴
2021-12-15陈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文化创新以及文化振兴将在其中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带着这一问题,我们采访了上海交大周武忠教授,请他分享“如果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那么文化振兴就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这句话的内涵。
记者:创新设计学科可以说是拉开了设计时代的新篇章,我们现在提倡文化创新,您在发展创新设计的过程中,有哪些将设计和文化创新相结合的案例?
周武忠: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设计其实和文化创新是紧密结合发展的。比如,五星圣莲的命名和濂溪乡居的品牌创立都是和文化创新密不可分的。大家都知道北宋周敦颐写过一篇有名的文章叫《爱莲说》,其中的荷花在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荷花后来在中国被称为“君子之花”和文章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名言不无关系,这其中体现出的精神就是中国的文化内涵。放到现在国家倡导的廉洁教育中,“清莲”与“清廉”同音,《爱莲说》的廉政内涵就因此得到了更升华的传播。我们发现中国荷花传统品种约达200个以上,随着新品种不断涌现,目前已达500多个品种,但在现有荷花品种里,没有专门为濂溪先生命名的品种。我们为莲系列品种命名,不仅是为了纪念周敦颐和《爱莲说》,更是将荷花文化创新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这对新时代弘扬“清莲”精神,增强中国文化自信有重要的意义。
记者:您刚刚说到设计其实和文化创新是紧密结合发展的,那您创立地域振兴设计、东方设计学理论,是否也和文化创新有关?
周武忠:没错,我们现在讲的地域振兴设计和东方设计其实都离不开文化创新,这也是在大量的实践中获得的理念。为什么这么说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进入规划设计领域,那个时候我创办领导扬州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兼任扬州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直接参与扬州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在那期间,我也曾主持过江苏、安徽、浙江、四川、山东、河北等多地旅游景观的规划设计,在这些实践过程中,我慢慢收获一个理念,那就是“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人”。这是一种宇宙大同的和谐观,即我们在做城乡规划建设的时候要遵循人和自然、人和环境、人和文化的关系,这其实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相通的。
這种理念也一直贯穿在我地域振兴设计的活动中。比如我曾经在主持盐城海通镇规划时,提出过“海通通海,风光无限”的形象口号;在主持常州薛家镇规划时,提出了“中国鲜花小镇”的理念;在做连云港小镇规划设计的时候,我提出利用李汝珍的故乡打造镜花缘小镇,要深挖地脉、文脉、人脉,将《镜花缘》文化融入到小镇建设中,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突出文化内涵、民居特色、旅游景观,形成“一镇一品”的发展格局。可以说这些都是地域振兴设计融入了文化创新的直接体现。
说到为什么要创立东方设计学,其实本质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设计其实一直以来都有“世界设计,中国制造”的困局,我们要想打破困局就一定要走自己的路。那怎么走?就一定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在各类设计中一直都是倍受喜爱的。比如建筑中的飞檐斗拱、书画中的笔墨色彩、戏曲中的脸谱造型,都可以成为设计的元素。但这些东方文化元素一直没有形成系统化,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所以作为交大创新设计中心主任,我觉得我们要做,也有责任去做,为中国文化创新做整合和拓展。我甚至认为东方设计学在不断汲取东方文化营养和民族设计元素的前提下要推陈出新,与世界多元文化相交融,使东方设计学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设计观念。所以从2015年开始,我们就着手一直在完善推进“东方设计学”这一创新型的学科概念,并撰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去传播这一理念。这与中央提出的“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工程”也是一致的。
记者:作为一位乡村振兴的实干家,能否请您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对如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产业效益,提一些指导性意见?
周武忠:迈向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基于新思维、新理念、新思路的伟大战略,必须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以新发展理念去探索一条最适合当代中国的乡村振兴之路。讨论乡村振兴不能单单从乡村着眼,而要从整个国家经济建设着眼,抓住创新需求的痛点去解决“三农”问题。我认为国家创新战略所依赖的创新创意需要探索在“文化+”模式的驱动下发展乡村产业的跨界融合。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将文化创新创意成果深度融入乡村产业,形成以文化为内生驱动力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和新业态,是实现乡村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
2020年11月,我们在重庆举办了“第二届中国乡村文化振兴高层论坛”,提出以复兴中华乡村文化、重塑中华乡村美学为宗旨,强调以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的灵魂,以美学重塑乡村振兴。乡村美学重塑就包括了自然关系、空间关系、物质关系、情感关系和人文关系等乡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从审美的高度去投入乡村发展,以乡村之美为中国文化之根,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由于乡村产业发展涉及资源、环境、经济、宗教、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我认为在实践中关注地域文化多样性,将乡村产业发展与地域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才能提升乡村产业效益。我们应当用人类为中心的整体设计思维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的设计理念,加速‘设计与‘产业·生活·环境的融合创新,建立东方设计学。
另外在乡村产业发展实践中,应以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建立政策建议及产业推进等方面的制度体系,传承、创新并发展以中华优秀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化。让东方设计学成为地域文化多样性转化为产业创新的方法论。
也就是说如何在乡建过程中讲好乡村产业的“东方故事”、展示乡村特质的“东方风格”、体现乡村产品的“东方精神”、营造乡村环境的“东方情调”,着力于本土文化保护+现代创新设计的“东方设计”之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价值不仅在于增强文化自信,而且能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文化复兴、产业创新等提供新理念、新路径。
(陈静,民革上海市委会宣传部部长/责编 刘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