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研究热点与动向

2021-12-15田富俊郑晓敏

关键词:公共卫生图谱应急

刘 彦,田富俊,郑晓敏

(1.福建农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2.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近年来,由于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地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民众的活动范围和活动空间也随之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各类传染性疾病和疫情的发生及传播,且防控难度也进一步提升。2003年爆发的“非典”(SARS)、2009年爆发的甲型流感(H1N1)及2019年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无疑都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经济稳定和国家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频发和不确定性加大了国家治理的复杂性,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已成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全球范围内的生产生活遭受到了诺大的冲击,国内外各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的关注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吴世文[1]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伪信息的存在及其治理举措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从不同角度对伪信息进行治理的思路;伏绍宏等[2]则从法律制度角度对于如何平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共利益与私权的冲突进行了分析;盛艳等[3]对新冠疫情背景下所衍生的社会风险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目前,学界已从不同角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探究,但针对该主题的研究热点及前沿的分析还较缺乏。故笔者借助 CiteSpace软件,对2003年—2019年17年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挖掘高频关键词,剖析其中涉及到的知识基础、研究焦点及演变路径,从而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发展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笔者以中国知网中的核心期刊为检索源得到样本文献数据,将主题选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并用“或含”的逻辑关系对该领域文献进行精确检索。检索结果显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题研究的首篇论文发表在1997年,在2003年由于“非典”疫情的爆发使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论文大幅增加。由于1997—2003年间几乎没有针对该主题研究的相关文献,因此笔者将文献来源的时间段选取为2003—2019年,在该条件下的检索结果包含1 082篇核心期刊文献。其中,有部分检索结果与该主题研究相关性不大,少部分信息标注不全,剔除这两类文献,选取剩余的986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

1.2 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学是目前普遍运用于文献分析的一种计量方法,其主要是将统计学与数学的知识结合起来用于描述、评价、预测文献的分布以及揭示所选文献中隐藏的规律[4]。而信息可视化是指通过对一切抽象数据进行有效的转换,使得人们能够以一种较为直观的形式对抽象数据有更清晰且深入的认识[5]。相关研究表明, 人类认知过程中80%以上的信息都是借助视觉系统取得的, 视觉信息的处理存在高度并行的特性[6]。CiteSpace软件是由陈超美博士运用JAVA语言开发的一种可用于计量和文献数据梳理与分析的可视化工具[7]。笔者利用该可视化工具对所选取文献中的作者和机构进行分析,同时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及突现词分析,在对相关参数进行适当调整的基础上,展示国内公共卫生事件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

2 研究现状分析

对于文献发表量的研究不仅可以反映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趋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领域文献发表量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图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领域文献发表量变化趋势

2003年“非典”的爆发是促进我国学者开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广泛研究的导火索与助推剂。由图1可知,在“非典”爆发的2003年,我国学者发表了大量主题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期刊论文,这是该主题在核心期刊上发文量最多的一年。总体来说,自“非典”爆发以来,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研究在文献数量上有了很大提升,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另外,地震等自然灾害在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同时还极易衍生出食品安全、动物源性传染病、瘟疫等公共卫生问题,2008年受“汶川地震”这一重大突发事件的触动,学者纷纷对公共卫生进行了相关研究[8-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域的研究也随着整个应急管理体系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呈现更多的研究成果,这使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域的文献数量继2003年之后出现又一个高峰期。上述迹象表明,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伴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频繁发生,致使人们对这些突发事件的关注度不断增加,这也促使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向前发展。近年来,虽然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在数量上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但还是保持一定的研究热度。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将促使该领域的发文量出现爆炸式增长,仅2020年前9个月该领域在核心期刊上发文达498篇。

祝清松等[10]认为高被引文献指在特定时间段内, 被引用频次在该领域文献中排名靠前的文献, 其能够反映该领域的研究动向和重点,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笔者基于CNKI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公共卫生事件”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在检索结果中选择“被引”选项对文献进行排序,并将被引频次超过100次的文献列为该领域的经典文献,如表1所示。

从内容上看,所分析的领域主要是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应急管理相关方面所展开的研究。其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是《应急物流》一文,其首次提出了“应急物流”的概念,为后续开展应对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应急管理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另外,应急管理方面的文献被引频次也较高,这与我国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相互呼应的。

3 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3.1 机构分布与合作网络

掌握某一特定研究领域的动态与趋势是科研人员必须拥有的核心素养,也是降低成本和实现创新的首要前提。因此,及时对特定主题的研究机构进行全面、详尽地了解有助于把握研究进展和动向。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且危害性较大,备受学者关注,科研工作者试图从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多种不同的视角进行研究,采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积极探索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另外,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疾病和食品安全等问题,所以国内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的机构主要分布于各疾病防控中心、医学类或设有医学院的高等院校,国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研究机构与地域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表1 高被引文献列表

表2 国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研究机构与地域分布情况

图2 研究机构间的合作网络图谱

由表2可知,发文数量排名前20的研究机构的发文量总和为297篇,约占总发文量的1/3。由此可知,这些研究机构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题的核心研究机构,所在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上海、湖北和广西。其中,东部地区的研究机构数量占55%。由此表明,我国对于该主题的研究受到了经济、社会等因素影响,在地区上呈现不均衡状态。

研究机构间的合作网络图谱如图2所示,节点的大小代表其机构发文数量的多少,节点间的连线代表各机构间交流与合作的紧密度。由图2可知,江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的节点较大,说明这两所机构发表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题的文章数量较多。而图谱中节点间的连线数量较少,存在大量单独的节点,这说明各机构在该领域研究中的联系较少,科研交流合作不够紧密。

3.2 核心作者与作者合作分析

作者在该领域的发文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为该领域所做出的学术贡献。利用中国知网所提供的检索结果,统计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域发文量前10的作者和单篇被引次数前10的作者如表3所示。同时,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该领域发文作者间的合作网络图谱,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在该领域研究中,发文作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协作,形成了知识图谱中的网络结构。结合表3和图3可知,在高产作者中,吴群红、郝艳华、李斌间的合作较为广泛,何凡、鲁宝琴和其余非高产作者形成小范围合作;聂绍发虽与其他高产作者的合作较少,但其与谭莉、廖巧红等

表3 核心作者统计情况

图3 作者间的合作网络图谱

学者形成了一个较小的合作网络;而徐勇、马军等高产作者与其他作者的合作较少。总的来说,该图谱中存在几个大的合作网络,但仍存在较多单个节点和网络结构较小的现象,表明我国学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上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还不够密切与深入,普遍存在缺少合作的现象。未来有待进一步加强学者间的交流合作意识,不断壮大合作网络,共同推进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域的相关研究。

3.3 关键词分布与共现图谱

关键词用于表达文献主题的主要内容,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与提炼。而词频是文本挖掘中所使用的一种加权手段,用于衡量一个词语在特定范围领域内重复出现的次数。对特定领域文献的关键词进行频次分析,有利于获取该领域的高频关键词,进而剖析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主题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提取出高频关键词,如表4所示。

表4 排名前10位的高频关键词

对特定领域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者精准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主题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经过一系列参数调整及可视化分析后,生成该主题文献中关键词的共现图谱,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该领域文献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流行病学研究”等关键词的节点较大,表明这些关键词在文献中出现的次数较多,是该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节点间连线的粗细程度代表两者共现的频率,“流行特征”和“分析”、“政府”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生活变动事件”和“流行病学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关键词的共现频次较多。另外,在CiteSpace图谱中,不同年份的研究热点有所不同,但“应急管理”“风险评估”“传染病”等关键词是该研究领域中学者一直以来都在关注的重点,而“网络舆情”“新媒体”“评价指标”等关键词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

4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题研究的演变趋势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词时区图谱和突现词表分别如图5和表5所示,可知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研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演变趋势,有益于进一步剖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域在不同阶段的研究特点,更好地把握该领域的研究进程,同时能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较为精准的方向指引。

图5 2003—201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领域的关键词时区图谱

表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领域关键词突现词表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不同阶段研究的重点、热点和方向不仅与各阶段所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息息相关,还与突发事件推动衍生出的相关政策、法规有密切的关系。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域2003—2019年的986篇文献,根据研究热点的演化趋势,可以将该主题在17年间的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

4.1 研究初期(2003—2008年)

由图1和表5可知,2003年的“非典”激发了我国学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领域的研究,即所展现的2003年突现词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应急机制”,且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突现强度达到了9.072 2。2004年和2006年出现的突现词分别为“医院”和“应急管理”。其中,“医院”一词的突现与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有较大关联,而其突现时间比“非典”疫情发生年份滞后一年,可能是与论文发表周期和学者在相关事件研究上的时间滞后性有关。“应急管理”这一关键词虽然在前面几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文献中出现过,但是“非典”疫情结束后我国开始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经过2~3年努力,研究成果开始涌现,故2006年突然增加大量关于“应急管理”的研究文献。由此可知,该阶段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域的萌芽阶段,也是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研究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向西方国家学习借鉴相关经验。如曹广文等[11-13]探讨了该阶段疫情发生所产生的相关状况以及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所暴露出的不足。薛澜等[14-15]则详细剖析了西方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体系与机制,为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借鉴。

4.2 研究中期(2009—2014年)

由图5和表5可知,2009—2014年间的主要关键词有“甲型H1N1”“疾病爆发流行”“应急预案”“分析”“流行病学”“水痘”“消毒”等,突现词为“生活变动事件”“学生保健服务”“组织和管理”“学生”“流行病学特征”“学校”等。由于该阶段暴发了流行性感冒、水痘和风疹等多种流行病,且学校人口较为密集,一旦发病产生的危害较大。因此,该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儿童与青少年的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命安全,还对未来国家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了建设人才资源强国的目标,而儿童与青少年作为国家建设人才强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状况是实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计划的根基。继“非典”之后,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接踵而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需要深入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产生规律、演化机理与应对机制,期间《中国学校卫生》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相关论文,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随着国家“一案三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频发,学界积极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机制、应对方法及治理方略。

4.3 研究现阶段(2015—2019年)

由图1可知,2015—2019年的发文量较之前有所下降,关键词节点在时区图谱中也随之变小,其原因主要是继“非典”发生后,我国没有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因此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热度有所下降。该阶段的关键词主要有“流行病学分析”“社区卫生服务”“卫生应急能力”“传染病控制”“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危险控制”“评价指标”等,主要突现词为“流行特征”。该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流行病学的研究,研究焦点由学校突发事件转向社会性流行病学。此外,由图5可知,现阶段新出现的关键词有“网络舆情”“风险评估”“评价指标”。当前,大数据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研究中的应用已是大势所趋。然而网络在带来数据获取便利性的同时也存在网络谣言的风险,极易引发网络舆情事件。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至关重要。同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再次成为研究热点,学者着力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因素、风险评估与控制、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等内容。

5 结论

(1)以中国知网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2003—2019年研究文献的检索结果为样本,绘制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主题研究的知识图谱,并将这17年间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针对“非典”疫情和应急管理;第二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第三阶段的研究焦点转向流行病的分析,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网络舆情治理、风险评估与管控。

(2)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研究还有较大的深入空间,未来该主题的研究应关注以下几方面:①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口频繁流动,公共卫生事件的诱发因素增加,且其发生往往伴随次生灾害,使得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在借鉴学习西方国家的应对方式方法时,需基于我国基本国情,通过加强风险管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等进一步健全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②注重大数据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域中的运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往往伴随着不确定的因素,且普遍存在较大的风险,仅凭现有的科技条件还无法进行精准预测,因此要善于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快速收集真实有效的信息,及时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提高治理效能与效果。另外,可以深入探索仿真模拟技术,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能力。③强化跨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既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深入研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的社会、经济、文化、政策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又要充分运用自然科学技术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对工具与手段问题。充分整合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优势,基于系统治理思维,强化顶层设计,突破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与能力上存在的瓶颈问题,全面改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不足。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图谱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绘一张成长图谱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