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水电站土地复垦区塌岸预测分析

2021-12-15王广巍

水电站设计 2021年4期
关键词:临江后缘水电站

王广巍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72)

0 前 言

某水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总装机容量360 MW;2020年8月首台机组顺利完成72 h试运行,正式并网发电。水电站正常运行后,考虑生态、环保及地方经济发展要求,施工临时用地需进行土地复垦。复垦区位于库首段临江左岸平台,面积约47.2万m2;水库蓄水后随着库水位周期性涨落,在库水冲刷、淘蚀、磨蚀等作用下,复垦区临江侧覆盖层岸坡发生渐进式、牵引式、不规则塌岸变形破坏现象;同时岸坡已建排水渠多处发生拉裂、鼓包、下错等变形破坏现象[1]。为了保证设计治理方案合理可行,工程质量安全可靠,必须对复垦区临江侧岸坡进行塌岸预测。2020年9月,成都院设计人员与业主、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对复垦区详细进行了地质调查、测绘,并收集水电站已有的勘察成果,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6个剖面,采用“两段法”对复垦区临江侧岸坡塌岸宽度、塌岸后缘高度进行了预测,结合岸坡塌岸变形现状设计治理难度、费用,提出了岸坡治理措施建议[2]。

1 工程地质条件

复垦区位于该水电站库首段临江左岸平台,河谷深切但开阔,为“U”型宽谷,现代河床偏右岸,流向由S8°E转为N75°E;枯水期水位约3 203 m,水面宽约60~120 m,现库水位高程约3 243.5 m。复垦区平台地表坡度约2°~4°,高程约3 257~3 280 m,顺河长度约1 500 m,横河宽约140~200 m,临江侧岸坡坡度约24°~35°,平台与现水位高差约16~36 m。

复垦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赋存、运移于裂隙岩体中,向河谷排泄;据前期钻孔压水试验成果,河床基岩透水率1.64<q≤6.12 Lu,属于弱透水性岩体。松散堆积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冲积含漂砂卵砾石层,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补给,向下游或河谷排泄,复垦区未见泉点出露,未见承压水;据钻孔资料,坝区两岸Ⅱ级阶地含漂砂卵砾石层渗透系数K=10-2~10-4cm/s,具中等透水性。

该水电站地处特提斯造山系(带)东段,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内,紧邻冈底斯-腾冲微陆块南部,区域构造背景复杂。复垦区地震危险性主要来自于坝址所在的加查7.0级潜在震源区以及琼结7.5级潜在震源区的影响,场地5 km范围以内无活动断层分布。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工程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 g,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 s,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综合分析,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好[3]。

2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复垦区位于库首段临江左岸平台,表部为人工堆积层,厚度约14~21 m,由漂卵石、块碎石、砖块、混凝土块等组成,结构松散;临江侧岸坡主要为冲积含漂砂卵砾石厚度一般为50~90 m,临江侧水平厚度约5~10 m,结构松散,向岸坡内结构稍密。

该水电站正常蓄水位3 246 m,水电站蓄水后,库周岸坡的天然平衡条件被破坏,随着库水位周期性涨落,在库水冲刷、淘蚀、磨蚀等作用下,复垦区临江侧岸坡发生严重塌岸变形现象。岸坡变形破坏主要表现为:①临江侧岸坡普遍发生渐进式、牵引式、不规则塌岸变形现象,岸坡临江顶部出现多条顺江裂缝,长度一般1~2 m,张开一般0.5~1.0 cm,弯曲延伸,现场测绘时塌岸仍在继续,可听见块碎石滚落入水声音;②临江侧岸坡已建排水渠多处发生拉裂、鼓包、下错等变形破坏现象,拉裂缝长一般0.5~1.5 m,张开一般0.5~1.0 cm,最大张开可达2.0 cm。③临江侧混凝土护坡局部发生垮塌破坏[4]。

根据现场地质调查、测绘,并对水电站已有的勘察成果分析研究,复垦区临江侧岸坡变形破坏主要受两方面因素控制。①复垦区平台表部为人工堆积层,由漂卵石、块碎石、砖块、混凝土块等组成,结构松散;临江侧岸坡主要为冲积含漂砂卵砾石(Qal3),临江侧水平厚度约5~10 m,结构松散;临江侧岸坡坡度约24°~35°,斜坡遇水或在水的作用下稳定性差,易变形失稳,这是岸坡塌岸变形的内在地质原因。②库水作用是岸坡产生塌岸变形的主要外在原因,一方面水的浸泡作用使岸坡土层软化,力学强度降低;另一方面库水冲刷、淘蚀、磨蚀,消落静、动水压力等作用,导致岸坡产生受库水影响的塌岸变形。

3 塌岸预测

复垦区受库水冲刷、淘蚀、磨蚀,消落静、动水压力等作用,临江侧岸坡普遍发生渐进式、牵引式、不规则塌岸变形现象。水库正常蓄水位3 246 m,根据临江侧岸坡地层岩性、及其水上、水下稳定坡角,并结合地形,采用“两段法”对复垦区临江侧岸坡进行塌岸预测。调查统计各类土体水上稳定坡角、水下稳定坡角,并与其他水电工程库区类似土层类比,复垦区覆盖层稳定坡角建议值见表1。塌岸预测沿江共计选取6条剖面,编号分别为1-1至6-6,间距约250~300 m,经预测复垦区临江岸坡塌岸宽度一般为25.0~64.0 m,塌岸后缘高程一般为3 258~3 274 m,统计见表2。典型地质剖面示意见图1,复垦区地质平面示意见图2。

图1 复垦区6-6地质剖面示意(单位:m)

图2 复垦区地质平面示意

表1 复垦区覆盖层稳定坡角建议值

表2 复垦区临江侧岸坡塌岸变形统计

该水电站2020年8月首台机组顺利完成72 h试运行,正式并网发电。截至目前电站已经正常运行了1年多,经现场巡视,复垦区临江侧岸坡垮塌宽度、塌岸后缘高程与塌岸变形预测成果基本一致。

4 治理措施

水库蓄水后,在库水冲刷、淘蚀、磨蚀,消落静、动水压力等作用下,复垦区临江侧岸坡普遍发生渐进式、牵引式、不规则塌岸变形现象。经预测临江侧岸坡塌岸宽度一般为25.0~64.0 m,塌岸后缘高程一般为3 258~3 274 m。结合岸坡塌岸变形现状,设计治理难度、费用,提出了四条岸坡设计治理措施建议。

(1)2020年8月水电站首台机组顺利完成72 h试运行,正式并网发电。现库水位高程约3 243.5 m,与天然河床高差约33.0~39.0 m,复垦区临江侧岸坡支护处理施工难度大,且工程费用较高;其次复垦区没有企业、厂矿、居民生活建筑物等设施,建议不再对复垦区临江侧岸坡进行支护处理。

(2)经预测复垦区临江侧岸坡塌岸宽度一般为25.0~64.0 m,塌岸后缘高程一般为3 258~3 274 m。建议复垦区临江侧留有一定安全距离,并设置防护栏杆、安全警示标志,并定期对上述设施进行检查、维修。

(3)复垦区表部设置充足排水渠,将农田灌溉用水合理利用、排放,防止地表水过度下渗。

(4)在水库运行期间,对复垦区临江侧岸坡加强巡视,必要时设置监测仪器,发现岸坡变形异常,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5 结 论

(1)沿江与岸坡垂直选取了6条剖面,采用“两段法”对复垦区临江侧岸坡塌岸宽度、塌岸后缘高度进行了预测,经预测复垦区临江侧岸坡塌岸宽度一般为25.0~64.0 m,塌岸后缘高程一般为3 258~3 274 m。

(2)复垦区临江侧岸坡支护处理施工难度大,且工程费用较高;其次复垦区没有企业、厂矿、居民生活建筑物等设施,建议不再对复垦区临江侧岸坡进行支护处理。建议复垦区临江侧留有一定安全距离,并设置防护栏杆、安全警示标志;表部设置充足排水渠,将农田灌溉用水合理利用、排放,防止地表水过度下渗;在水库运行期间,对复垦区临江侧岸坡加强巡视,必要时设置监测仪器,发现岸坡变形异常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猜你喜欢

临江后缘水电站
里底水电站工程
B737-NG飞机后缘襟缝翼卡阻问题分析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临江富水砂卵石层深基坑降水方案比选与优化设计
波音737NG飞机后缘襟翼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
《水电站设计》2020年总目录
汉调二黄“临江而歌”
机翼后缘连续变弯度对客机气动特性影响
柔性后缘可变形机翼气动特性分析
重庆临江二队明代炼锌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