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安农作物良种推广路径探析

2021-12-15管怀锦江苏省海安市农业农村局

江苏农村经济 2021年8期
关键词:种子公司糯稻海安

管怀锦/江苏省海安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作为2021年中国经济八项重大任务之一,并提出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面对新形势,加快构建海安农作物良种推广新体系,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光荣使命。

发 展

三十年来,海安的农作物良种推广经历了统一供种、连锁服务、良种补贴三个重要阶段后,进入订单种植阶段。

统一供种。1990年,以原南屏乡周济村为代表的一批百亩核心丰产方,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以“两机”配套作业为载体的秋播“六统一”配套措施,提出统一种子处理。1993年后演变成以县“统繁统供”和县乡“联繁联供”两种形式并存的统一供种。通过实施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全县投入1245万元新建供种设施,形成了以县种子站为中枢、乡种子站为骨干的良种繁供体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供种。1998年全县统繁统供种达401.3万公斤,比1993年224.82万公斤增长78.5%。经过多年努力,海安形成了以统一供种为核心的技物结合服务体系,农技服务由产中向产前延伸。统一供种内涵扩充为:统一品种、统一药剂拌种、统一随机播种(种子不分到户)、统一播种量等。

连锁服务。2002年全县成立人、财、物统一集中管理的农技服务集团,统一供种由县、乡两级向县、乡、村三级连锁服务扩展,通过“县乡联合、以乡带村”实现了服务范围的全覆盖。到2012年,连锁供应由县种子公司负责种源供给,各镇负责种款预收和种子调运,采取预约订种与零售相结合的三级连锁供种模式。供种途径有三种:一是村供,108个村级供应点,由专职村农资供应人员向农户收取种子预约定金,并发售种子;二是镇供,65个村级供应点,由村分工干部向农户收取种子预约定金,种子在镇级供应点统一由镇农业服务中心发售;三是镇村联供,26个村级供应点,由村干部收取种子订金,种子由镇农业服务中心派人到村与村干部一起发售。连锁服务历经十年运行,全县种子供应量大幅提升,2012年县种子公司稻麦良种供应515.6万公斤,比2002年增长49%。

良种补贴。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海安农技服务集团2016年停止运作。种子使用者逐步向种植大户集中,大户自主购种的意愿更强;另一方面个体种子经营户不断涌现,县种子公司的主渠道地位逐步下降。市场上稻麦品种出现多乱迹象,制约了海安稻米等产业的发展。面对新情况,海安实行了“良种补贴”新途径:以优质为前提、高产为优先、市场为导向确定补贴品种,给使用补贴品种的种植大户直补,供种价格实行市场化运作,购种者可自主选择供种单位。2018-2020年全市良种补贴投入资金732.24万元,补贴面积99.334万亩,新增经济效益约7421万元,亩新增效益74.71元,投入产出比1∶10.13,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良种补贴显著提升了稻米纯良度,标志海安农技服务由产前、产中向产后延伸。

订单种植。2020年福州市白沙宏运米业有限公司联合海安通扬河米业有限公司与海安豫顺等家庭农场签订2万多亩糯稻订单种植协议。收购方每亩预支140元订金,近300万元;种植方按2.9元/公斤出售500公斤/亩糯稻给收购方。2021年3月23日,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种子公司邀请安徽皖垦种业和海安部分种植大户召开糯稻订单种植恳谈会,2021年订单种植1.1万亩。

启 示

农技推广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农技推广事业发展的保障。海安三十年良种推广体系不断完善,成为千家万户农民应对千变万化大市场的依靠。

良种推广模式的不断更新是海安稻麦单产领先全省的关键。统一供种-集团化连锁服务-实施良种补贴这一良种推广体系的不断更新,使海安良种推广在三十年里始终保持领先位置。海安稻麦单产之所以连续十五年保持全省第一,技术层面的关键在于海安稻麦主推当家品种明确,良种良法配套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推品种占比高。2020年海安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南粳9108占总面积的75.1%。二是主推品种选用准。海安稻麦不同时期选用的主推品种都与全省主推品种高度契合。三是主推品种更新快。海安稻麦主推品种更新领先全省。

订单种植之路任重道远。近年来各地对订单种植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近的有如皋广兴米业订单种植3万亩南粳46,远的有安徽皖垦种业订单种植40万亩皖垦糯。海安2020年订单种植糯稻2万亩。这些尝试表明稻米加工企业和种植大户都迫切需要发展订单种植。但订单种植的发展并不顺利。2020年海安2万亩糯稻订单种植合同,因为对权利和义务界定不清、部分种植户选择的品牌不对路、糯稻的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缺少一个牵头单位和司法监督制约等,最后履行合同的只有70%。发展订单种植,合同双方的利益分配是关键,企业必须坚持优质优价收购才能保证订单种植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大诚信体系建设,可通过对无理由爽约的种植大户取消享受政府相关补贴来约束不守信行为的发生。

建 议

循序渐进发展订单种植。分三步走:第一步自愿组合、小范围试点,第二步形成核心、逐步扩展,第三步辐射带动、形成规模效益。具体操作:由市种子公司牵头三五个自愿参与、诚信信誉好的种植大户,从糯稻订单种植开始试点,以高产优质的皖垦糯1116为抓手,与安徽皖垦种业签定订单种植合同,先试种5000~10000亩,在获得效益、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其他种植户扩展,进而向全产业链辐射,形成产销紧密衔接的订单种植。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2019年秋播,海安将订单种植列入良种补贴范畴,但订单种植实际交易中存在企业压级压价、种植大户见利爽约等诸多矛盾,原因之一在于缺少一个牵头单位。建议由市种子公司牵头,挑选几名有经验的同志组织一个实施小组进行运作。政府视订单种植成功与否和成交量给予其一定奖励,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订单种植进行政策扶持。

规范订单种植入门标准。建议提高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订单加工企业不限定在本市范围,只要对农民提高效益有利的加工企业都可以参与。系统研究、制定规范的订单种植补贴入门标准和操作办法,对订单种植的合同签订、交易票据核查办法等进行明确规定。

加强以品种为核心的技术研究开发。订单种植要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形成效益,而效益的形成关键在于品种和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拿出专项资金,扶持新品种和相关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技术部门要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引种目标,广泛收集品种信息,加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筛选出适应本地种植、经济效益好的优良品种。注重引导种植大户依法引种新品种,不能盲目求新,避免盲目引种不适合本地种植品种造成损失。

依法监管确保合同履约。把好合同签订关。一是确定合同双方是否有不良信用记录。二是制定合同示范文本,由司法部门研究制定规范的合同文本,保证双方利益。三是监督合同履约,维护合法权益。四是双方签订合同后到法院备案。

保障农技推广队伍稳定。出台相关政策,切实解决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聘用的问题。招考部分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切实解决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为订单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种子公司糯稻海安
Child Vaccines and Autism
基于HIROSE模型的种子品牌价值评估实证分析
蝴蝶,你赢了……
种子公司预算管理优化研究
黎平香禾糯稻丰收
海安推进电镀企业治污限期两个月完成整改
水稻杂糯间种高产栽培技术
该谁还钱?
产研一体化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