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格局

2021-12-15白红果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农业农村局

江苏农村经济 2021年8期
关键词:村务三资村级

白红果/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农业农村局

江苏省泰州市围绕“强村富民”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级新型集体经济的有效机制和实现形式,坚持因村施策、分类指导,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迸发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截至2020年底,全市1437个村(社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2.39亿元,其中,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2.11亿元。

强化“四个坚持”。全面清查核实各类集体资产存量、结构、分布和经营情况,摸清集体资产家底。一是坚持全面清核。在清核范围上,从账面资产拓宽到账外资产,确保不留“盲区”。二是坚持专业清核。聘请41家会计事务所、29家测绘公司参与清核。三是坚持科目统一。在账实相符上,统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科目体系,做到账表、账账、账证、账据、账实五相符。四是坚持数据统一。在资料管理上,建立集体资产资源信息库,所有清核数据与“三资”监管平台数据实现同步更新。确保清产核资工作该组建的班子“一个”不缺、该召开的会议“一次”不少、该走完的流程“一步”不差、该统计的数据“一点”不错、该处理的问题“一件”不拖,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提供重要保障。全市1437个村级核算单位,核清村级集体总资产178.34亿元,核增50.62亿元;核清村级经营性固定资产15.25亿元,核增2.98亿元;核清集体土地总面积699万亩,其中未承包到户面积279.75万亩,清理合同32450份。

规范“四条路径”。不断探索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模式,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创新各项改革措施。一是规范农村集体资产交易路径。全市共建成市级交易监管平台1个、市(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7个、乡镇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90个,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全覆盖。各地均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要求,因地制宜制定了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明确交易规则、操作指南、交易流程,实行“应进尽进”,阳光操作,强化交易监管,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在全市推广“小型零散项目集中打包竞价”,有效地压缩了权力寻租空间。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线上交易工作,实现了“产权线上登记、交易线上竞价、款项线上交付、合同线上生成”的全流程线上交易模式,充分发挥了线上交易“不聚集、不见面、全留痕、高效率”的优势。截至2020年底,全市农村集体产权交易项目总数73860个,成交总金额92.2亿元,溢价金额4.8亿元,溢价率5.5%。二是强化农村集体财务新型管理路径规范。在坚持农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新路径。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均成立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代理村集体财务报账和会计核算工作。委托代理中心会计全部统一招(选)聘,实行异地交流,全程参与各类经济活动的事前决策、事中监督、事后跟踪。目前,除高港区由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全代理外,其他市区均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会计师事务所财务监理”双轮驱动模式,聘请会计师事务所驻镇参与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各地通过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明确代理中心人员岗位职责、资金支付流程。三是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路径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覆盖全市91个乡镇(街道)、2个乡镇级园区、1437个有集体经济财务核算的村级单位。通过平台的勾稽功能,可以查阅村级明细账,清晰反映资产、资源以及合同订立的情况。各地均制定了“三资”监管平台预警处置办法,规范预警信息管理、信息处置,立足源头防范,推动监督环节由事后向事前、事中前移,确保平台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强化“村务卡”账户公开路径规范。全市所有涉农村(居)均做到“一村一账户”,出台村务卡账户使用管理办法,对村务卡的使用范围、持卡人、支付额度、使用管理、监督管理等作了详细的规定。在全面推行村务卡结算业务的同时,将村务卡银行支付系统与“三资”监管平台、“阳光村务”手机APP无缝对接,实现村级资金账户收支流水实时发送至村“两委”负责人及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民通过手机APP和公开平台实时查询,不断提高村民对村级事务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实现阳光监督“无死角”。

落实“四个支持”。泰州市积极拓宽思路,多途径解决“没钱办事”的问题,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走上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的良性轨道。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要求市(区)财政予以配套,专项用于扶持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2020年投入4000万元)。二是加大结对帮扶支持力度。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业对经济薄弱村进行结对帮扶,要求各挂钩帮扶单位每年投入不少于15万元,帮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与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紫金财险、邮储银行等金融保险机构签订服务三农战略合作协议,鼓励各类金融保险组织积极向农村拓展业务,创新面向三农的各类金融产品,积极引导通过险资直投、集中授信等方式加大服务力度,提升服务水平,有效解决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融资难题。四是加大向上争取支持力度。加强与省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获得省级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项目资金。

把握“三个关键”。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工作中,为探索和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破解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瓶颈制约,泰州市牢牢把握“三个关键”,坚持促强扶弱,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新机制注入新动力。一是选准村集体经济领路的“人”。“十三五”以来,泰州市紧盯集体经济薄弱村“人难选、选人难”问题,对村干部任用进行了多批次全面梳理,深入实施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第一书记”、村干部队伍雁阵培育计划、新乡贤回流工程等多项乡村人才振兴工程,精准配强力量,为经济薄弱村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二是拔掉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根”。多次开展集体经济薄弱村排查摸底,找准“穷根”,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对症下药。对于规模小的薄弱村,进行调整合并、集聚提升。兴化市将613个行政村合并为460个,姜堰区将262个行政村合并为235个。对于空壳式的薄弱村,列为挂钩帮扶重点,“一对一”“面对面”排定帮扶项目、明确长效机制,“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和加大帮扶外力相结合,鼓励其发展集体经济。靖江市投资3.8亿元在6个镇建设农村创业发展基地,建成后年租金收益达1600多万元,可以为该市经济薄弱村增收20万元以上。三是解开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结”。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领域监督检查、审计反馈、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加强统筹调度,强化压力传导,落实主体责任,解开工作“疙瘩”。规范项目建设,加强前期立项指导,提高项目科学性、效益性,避免建后闲置、建后清理;加强过程督查推进,用好扶持项目库、“三资”监管信息平台“一库一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早收益见效;探索简化项目审批、招投标程序、资金拨付等机制,为扶贫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营造良好环境。强化政策落实,确保各类扶持措施盖边沉底、到村到人、入脑入心。坚持改进工作作风,注重工作实效,让基层把精力集中到为民办实事上。□

猜你喜欢

村务三资村级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多举措提升村务监督的有效性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村务监督没有“稻草人”——安康紧盯乡村大小事
广州: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全程上网
关于农村“三资”管理现状及相应对策分析
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