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的研究

2021-12-15□钱

山西农经 2021年13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村民文化

□钱 铖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其专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契合性。作为近年来乡村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社会工作应承担起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

1 乡村振兴需要社会工作的协同参与

1.1 乡村振兴的背景和动力

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得到了巨大发展,同时改变了中国社会结构,尤其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出现了“空心化”和留守群体、农业发展速度慢、产业技术落后、乡村生态环境差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应运而生,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客观要求。

1.2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可行性

随着人们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新的解读,其内涵和要求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社会工作强调助人自助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有效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保持良好的态度。

社会公平是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社会主义倡导集体主义,而集体主义强调社会平等与公正[1]。乡村振兴正是在“二元结构”下城乡差异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背景下提出的。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是缩小城乡贫富差距,首要目标是推进城乡之间的平等。

社会工作有三大专业方法,即个案、小组、社区[2]。从个案工作入手,可以针对性解决村民的问题,激发村民的潜力,使村民个人得到发展,改善人们与社会的关系。从小组工作入手,对于留守群体等弱势群体,可以增强村民之间的联系和协同合作的能力,在村民之间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实现日常生活互相照料、精神情感互相慰籍。从社区工作入手,通过社区活动,形成对社区工作的参与感,培养民主意识,使乡村形成一个共同合作、相互照顾的“大家庭”,提高村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2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困境

2.1 主观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乡村以种植业为主,但传统的家庭式农业规模小,成本高,实际收益低。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青壮年涌入城市,乡村现有的劳动力不足以支撑乡村产业的发展任务。农业是乡村发展的根基,农业发展滞后会制约乡村经济发展。随着乡村人才纷纷涌向城市发展,本土精英流失,乡村振兴的本土力量不足,缺少发展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农业文化,因此中国农民的思维习惯、生活作风、道德修养仍然受小农意识的影响,思想较为落后。农村教育水平有限,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知识比较缺乏,村民主动接触新事物的积极性不高。村民只把乡村当作居住的地方,没有认同感,不愿投身于乡村建设和管理。

2.2 客观因素

我国多数农村的地理位置偏僻,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等问题。首先,教育、医疗条件差,导致乡村文化卫生水平普遍较低。其次,乡村网络覆盖率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力度不够,很多乡村至今没有通网。再次,硬件设施缺乏,导致乡村发展的客观条件不足,乡村发展格局受到限制,村民参与乡村公共生活的积极性不高。最后,乡村发展缺乏资金、福利等政策扶持,外界力量没能真正进入乡村,影响了乡村发展的速度。

3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方法和路径

3.1 社会工作参与社会工作的方法

3.1.1 直接介入

发掘乡村人才,强化本土人才支撑。社会工作要注重发掘乡村本土人才,培养乡村本地精英。本土人才贴近乡村,熟悉乡村的情况,清楚乡村发展的问题,拥有处理乡村问题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本土人才从乡村中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能够贴近村民的想法,能够带动群众,提高村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乡村集体力量。

挖掘个体潜力,提高弱势群体能力。要想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就要从乡村内部入手,引导村民主动解决自己的问题。乡村弱势群体人数多,要帮助其挖掘自身潜力,把握自身优势。一个带动一群,这样才能使乡村的“自动力”有效参与乡村发展。在注重挖掘潜力的同时,更要营造合适的增能环境。在积极的气氛下,弱势群体能得到更多的机会,也能拥有更好的发展条件。

链接外部资源,振兴产业经济。乡村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立足于农村的天然土地、地形地貌等资源,融合一二三产业,打造创意农业,提升产品附加值。不论是推广高新技术还是人力资本,都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只有创造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社会氛围、消除参与障碍,才能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重视文化建设,繁荣乡村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需要寻找一条用文化带动发展的道路。首先是文化脱盲,村民不光要解决识字问题,还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的力量推动发展。其次是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打造良好的乡风[3]。

3.1.2 间接介入

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乡村新格局。提供更多学校和教师资源,完善乡村医疗保健体系,让村民享受到教育和医疗资源的福利。修建图书馆、文化广场、体育广场等设施,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切实改善交通条件。

提高村民积极性,提供村民自治平台。通过建立乡村自组织以及开展有关活动,培养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让村民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乡村建设,在实践中找寻乡村的归属感。

3.2 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

3.2.1 寻求政府支持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管理模式也需要作出改变。在乡村振兴中,社会工作要争取政策资源。社会工作具有服务基层群众的实践基础和专业方法,有足够的经验和良好的服务理念。社会工作者进入乡村实地调研后,根据乡村对社会工作的实际需求,收集信息及相关材料,提出议案。社会工作者应寻找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寻求政府支持。政府可以采用购买社会工作的方式,提供资金和制度保障。政府还可以出台并完善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的政策方针。

3.2.2 培养乡村人才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可以主动返乡创业,深入乡村,带领村民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社会工作者可以链接外部资源,举办关于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的讲座,通过培训提高村民的技能水平。同时,鼓励留守群体发光发热,从事简单的手艺活或者制作特色的小工艺品,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推广销售,从而实现村民自我增能。

3.2.3 发展集体经济

社会工作者可以将国家的政策普及到乡村,帮助村民自主创业、再就业,积极发挥带头作用,调动整个乡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社会工作人员可以构建资源链接网络,促成外界企业与乡村合作,通过招商引资等方法,给农村提供经济或技术支持,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教村民使用网络,利用快速、高效的信息平台,将互联网、旅游产业、生态农产业联系起来,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第三产业模式,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农村发展活力。

3.2.4 开展文化活动

在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中开展社会工作,要考虑各个乡村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在尊重和理解当地习俗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编制方案。社会工作者结合农村本土文化资源,满足农民的主体性需求,鼓励村民成立乡村文化自组织,积极创建各类文体协会,开展文化活动。例如当地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含有乡土特色的项目,可以增强乡村文化自信,体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承,丰富乡村文化精神。

3.2.5 建设基础设施

社会工作中的医疗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应建立健全乡村保健医疗体系,使医疗保障的福利可以体现在每个村民身上。社会工作者可以向政府提出倡议,多修建读书角、体育中心等基础设施。采用专业的方法,通过开展小组活动,丰富村民的活动形式,例如文化类活动可以设计一些歌舞会、体育类活动可以举办健身操比赛等。

4 结束语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实施,乡村的发展前景更加美好。不论是乡村经济发展还是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工作都能更好地参与。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可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工作模式,为实现社会工作的多样性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村民文化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年味里的“虎文化”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谁远谁近?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