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路径探索
2021-12-15孙雯
孙 雯
(贵州理工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0 引言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已达3 031.5万人,高校大学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群体。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如何利用好这一时期开展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探索如何在疫情应对中正确引领大学生历练成长的有效路径,既是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有利契机。
1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必要性
1.1 特殊时期开展思想政治隐性教育为显性教育提供有效补给
特殊时期的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外在表征符合当下中国社会现实需要及未来发展趋势,满足特殊时期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期待;内在要求符合特殊时期受教育者的可接受规律。开展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契合了特殊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性要求。
1.2 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指明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政教师座谈会上阐明了思政课的重要战略地位[1]。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思政理论课起着“关键”性的引领作用,也蕴含了与其他课程协同发展的深切期待[2]。显性教育注重知识的积累,而隐性教育则将思政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实践活动,通过渗透的方式进行育人[3]。高校育人功能的体现与水平的提高亟需其他课程作为有益补充。
1.3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从个人层面理解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将高校课程划归两类:“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和“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课程。前者传授学生做人的理论、价值和知识,后者传授学科理论知识[5]。疫情防控背景下,仅靠显性教育手段过于局限,亟需更为灵活的浸润式隐性教育手段来拓宽思政教育路径,就学生的关切点找准发力,切实有效地开展思政教育。
2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现状
2.1 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
疫情期间,思政理论课教师利用自己相对熟悉的平台,临时改变授课形式。此前在线课程建设虽已形成一定规模,但仅有部分高校建设完成线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疫情期间大多数高校采用平台课程资源,或将已有资源融入课件及课堂讨论,使用新媒体手段开展教学工作,教学形式发生了改变,但教学内容没有实质性变化。
2.2 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现状
2.2.1 网络舆情教育隐性教育手段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中国网民达8.54亿,手机网民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占99.1%[6]。高校大学生作为手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网络舆情表现出高度关注。就网络舆情教育,高校整体形成以国家治理为主,关注学生主体行为动态和加强防控为重心,实现价值引导为衍生的网络舆情隐性教育。
2.2.2 传统隐性教育手段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包括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隐性教育两大类。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静态教育反应迅速,增设消毒测温、进出扫码等手段;原有的动态教育形式,更多的改由云教育形式进行体现。
课程隐性教育包括课程思政和选修课。就课程思政而言,疫情期间教师将鲜活思政素材有效融入课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以服务社会需要。而相关选修课大多受疫情影响没有开设。
3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注重外在形式,忽略实际效果
疫情期间教师改变的只是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没有实质性改变。教师较关注在线时间,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以及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引导无暇顾及。与此同时,期末考核多以考查形式打分量化评价,教师无法仅就量化考核结果对实际学习效果进行合理评价。
3.2 师生关系淡化
高校被迫进行网络教学期间,有些课程甚至合班教学,缺乏师生交流和情感共鸣,如果不是使用视频功能,学生连老师是谁都不知道,师生关系极其淡化。
3.3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参差不齐
思政教师队伍并非都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其他专业课教师,选修课教师以及辅导员队伍是兼职教师的主要力量,其专业性不强,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全部采用线上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考验教师临时应战的能力。而线上教学并非是简单的时空转换,而是新媒体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7],教师在线教学经验有待进一步积累。
3.4 日常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开展困难重重
一方面,网络空间容易诱发从众效应。据调查,对于未经证实的网络舆情,“只有3%的高校学生会坚定地提出反对意见”[8]。从众效应对网络舆情隐性教育起着消极的作用,部分大学生无法通过正确的情绪表达传递自身思想观念,少数大学生接受的舆情信息甚至是负面的,价值判断出现偏差。另一方面,疫情期间教师对学生无法做到全面监控,部分学生存在目标缺失、自我约束能力下降的问题。
4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优化路径
4.1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行
习近平提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9]。显性教育的“显”与隐性教育的“隐”并不是绝对的孤立存在的,两者共同为思政教育服务。一方面,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单一,很大程度上仍依赖授课教师的知识传递,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培养的人更像是“劳动力”的培养,与思政教育所倡导的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相距甚远,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思想认知都无法得到实际关注,这样的教育亟需在课程教学中配套使用隐性教育方法,思考课程设计、考核方式等隐性要素,借力特殊时期新媒体等载体的积极作用,将价值观引领和人格塑造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传统的灌输方式,与启发教育并行。另一方面,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起到强化和巩固显性教育成果的作用。高校要借力“互联网+”大背景,利用线上线下多渠道形式,运用好特殊时期涌现出的生动育人素材,将思政教育内容与相关专业知识有效融合,切实实现校内外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覆盖,弥补原课程教育素材欠缺的困境。此外应充分发挥隐性教育优势,利用学校、社区、家庭等环境因素,帮助学生强化意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将隐性教育贯穿于显性教育这一主线。
4.2 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探索并重
新时期要培养时代新人,势必需要隐性教育为其保驾护航,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全员参与,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探索符合隐性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直面社会问题,显然已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一方面离不开专业课程从交叉学科的视野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例如,被教育者思想政治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往往与其法治意识、伦理道德素养等诸多要素相关,而这些并不是单单从思想和政治方面所能解释清楚的,它需要从其他相关学科的视野加以认知[10]。另一方面,要强化高校的育人功能,还应从课程设计下功夫,在非专业课程上积极拓展学生的专业领域,开设意在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等提高道德修养的课程。在相关理论课程开设过程中应确保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课上讨论交流情况以及课后网上作业完成情况综合评价期末成绩,规避成绩取得靠“点名”与“考试考查”的诟弊;在线授课课程专栏中设置与课程相关的背景知识,并以动画、微课的形式呈现,此环节由学生和教学管理部门进行督促。其次,拓宽课程的自主选择,建立课程数据库,由学生自主选课,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疫情期间校内实践更多地依托网络在线开展,例如号召大学生进行集体观看疫情期间的榜样事迹、在线班团课等,而校外实践应充分利用乡村、社区资源,让学生参与乡村、社区防疫及相关社会实践工作。学校可将学生居家期间参加的实践活动纳入考核体系。学校还可以乡村、社区为平台,共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平台,通过签定双向服务协议,根据地方实际需求结合高校办学优势开展帮扶活动,鼓励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融入社会实践大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增强社会认知,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为实现在实践中隐性融合创造条件。
4.3 坚持学生和教师修为并进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1]。思政教育所昭示的价值体系的信奉和规范体系的遵循,同样离不开情感的推动作用[12]。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高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个人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过程中应加强与学生的良性沟通。在学生总体掌握大量良莠不齐的文献资源的前提下,呈现很多有待思政教师帮助鉴别的问题和有待解释的矛盾。一方面,应加大思政教师队伍的培训培养机制,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思政队伍。另一方面,应改变思政教师考核评价体制,转变原有教师评价中的“麦当劳化”现象,不再唯科研产量和荣誉数量,更多尊重教师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同时提高全员参与思政教育的意识,提高思政工作艺术性,面对突发状况能果断做出决策并化解问题,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实现高校教书与育人的整体功能展示。
4.4 整合校园环境中的隐性教育资源
校园是隐性教育实施的主要阵地,校园氛围以其特有的无意识性形式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随着信息来源越来越广泛,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学生在不受约束的条件下能从多重渠道获取各类知识和信息,各种舆论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多重意识形态的冲击下,高校除了加强网络监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还应对突发状况做出积极回应,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校园先进人物的榜样力量,通过学典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5 结语
思政教育一方面要继续坚持显性教育的主导地位,积极探索与之相呼应的隐性教育优化路径,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继承并发扬显性教育优势,应对不同阶段教育短板问题,最终从理念、实践等多个层次推进显性教育创新和隐性教育手段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