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六堡茶产业概况及发展对策研究

2021-12-15张凌云吴潜华覃榆茏

中国农业会计 2021年9期
关键词:六堡茶叶广西

张凌云 苏 敏 吴潜华 覃榆茏

茶产业一头连着千万茶农,一头连着亿万消费者,中间还连接着大大小小的茶企,是为茶农谋利、为消费者造福的产业,是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的产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广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自古就是产茶区,而茶产业更是广西重要的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广西茶叶种类众多,有黑茶、红茶、绿茶、花茶等,品质优良,其中特别以广西六堡茶为优秀代表之一。六堡茶因原产于梧州市六堡镇而得名,属于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沿袭1500多年的广西六堡茶,得名于明朝,兴盛于清朝。在清朝同治年间修编的《苍梧县志》中的“茶产多贤乡六堡,味厚,隔宿而不变”,便是梧州苍梧六堡茶的真实记载。作为中国历史名茶,在清嘉庆年间,就以“红、浓、陈、醇”及其独特的槟榔香味而入选中国24种名茶。历史上,广西六堡茶区所产的茶叶,都在苍梧县六堡镇合口街码头装上“尖头船”,沿六堡河而下,一路经广东封开、郁南县,再到粤港澳地区出口东南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文莱、泰国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这就是当年六堡茶著名的“茶船古道”,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广西农业农村厅及各部门紧紧围绕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以“一带一路”的倡议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中国红”的文化韵味和民族特色为准则,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使广西六堡茶走上复兴之路,将六堡茶打造成一张广西亮丽的名片。2014年六堡茶传统加工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12月广西六堡茶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让广西六堡茶更具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和产业集聚优势,使得广西六堡茶拥有梧州市、桂林市、贵港市、贺州市、百色市、南宁市等12个市48个茶叶主产县超100万亩生产原料基地,产能和产值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结合梧州六堡茶产业发展实践,通过顶层设计,系统谋划,资源整合,以六堡茶为龙头,助力广西茶产业行稳致远,带动广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打造千亿级桂茶产业。

一、广西六堡茶产业基本情况介绍

(一)种植生产情况

广西六堡茶以梧州市为核心代表产区,梧州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文化积淀的历史古城,山川秀美,气候宜人,也是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的发祥地,古代珠江流域和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成为了近现代百年“两广商埠”、“水上门户”,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2019年梧州市适制六堡茶园面积11.8万亩,约占全区茶园面积的9%,比2008年3.47万亩增长了3倍。2020年,广西六堡茶年产量2万吨,同比增加17.65%,比2016年增长了0.8万吨;茶叶直接产值32亿元,同比增加25.49%,比2016年增长了19.2亿元;综合产值85亿元,同比增加25%,比2016年增长了47亿元;税收3 743万元,同比增加9.39%,比2016年增长了2 304万元。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从2016年的15.79亿元上升到26.40亿元,居全国黑茶类第三位,广西茶叶第一位。

(二)六堡茶企业情况

广西六堡茶核心主产区梧州市现有茶园面积超12.7万亩、获得SC认证的企业75家、规模以上企业7家(新上规2家)、出口备案企业6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2户、从业人员4.7万多人、自治区四星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2个、自治区级有机六堡茶综合标准化示范区2个,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6人。

(三)六堡茶园区建设情况

近年来六堡茶特色旅游区不断升级建设,以产城融合发展为核心的六堡镇已被住建部认定为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苍梧县原生六堡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获2019年国家发改委第二批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广西苍梧县六堡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获农业农村部批准创建。2016年苍梧县获“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八集茶园”和“苍松有机茶园”先后摘得全国最美茶园称号;带有浓郁六堡茶氛围的“万盛山六堡茶庄园”已经开始运营。

(四)六堡茶标准等科研体系建设情况

广西六堡茶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平台建设富有成效,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广西六堡茶现有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4项,“茶船古道”团体标准16项。已建有广西六堡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速溶六堡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六堡茶种质创新与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技术中心等4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广西黑茶(六堡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同时还有广西六堡茶产业科研人才小高地、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茶叶创新团队等科研平台。2020年,由梧州市、广西茶叶科学研究所等联合申报的广西六堡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广西六堡茶‘八新双增’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已经启动,拟获资助项目经费4 000万元,按“政产学研用”高度融合方式联合区内外35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对六堡茶品种选育、栽培、加工、仓储和三产融合全产业链进行创新攻关。近年来,伴随着大健康产业市场和黑茶热消费升温,梧州六堡茶企业抓住机遇,扩大生产规模,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同时重视文化建设,提升六堡茶文化品位和品牌影响力,现已形成基地种植规模化、市场销售扩大化、产品质量标准化、文化普及大众化的格局。

二、广西六堡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适制六堡茶茶树良种匮乏

目前六堡茶原料茶园种植主要集中在梧州市苍梧县,而种植茶树品种主要以群体种为主,品种繁杂、发芽时间不一、茶芽参差不齐、产量低(亩产40kg左右)、管理和采摘成本高,利润空间小,导致茶企、茶农种茶积极性不高。一个优良品种从选育到推广少则也要八九年,多则几十年,这样漫长的工作,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梧州市2009年启动六堡茶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初步建立了种质资源保护区和种质资源圃,种质资源调查与利用工作初见成效。目前收集到具有不同性状特征的六堡茶种质资源300余份,通过系统选育形成35个株系,建立六堡茶种质资源圃2个,建立六堡茶种质资源保护区3个,建立野生茶树资源保护区50余亩,挂牌保护野生茶树40余株。但由于人力物力财力所限,育种和推广进展缓慢,断断续续。

(二)毛茶初制加工厂小而散

六堡茶属后发酵茶,需对毛茶原料进行再加工、陈化才能形成成品。由于毛茶初加工设备不足,一方面茶农采收毛茶后,容易腐败变质,影响茶叶品质,另一方面,茶农种植面积不大,一天采收产量小,居住分散,收购成本高,茶企不愿意下乡收购,影响茶农种植积极性。毛茶品质对后期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六堡茶精加工企业毛茶原料来源主要来自六堡镇和区内其他产茶区。而毛茶初制加工厂大部分属作坊式,自动化程度低、品质不稳定且劳动成本高。比较先进的生产线仅苍梧县六堡镇沁怡合作社,该合作社2018年引进一条全自动毛茶加工生产线,每天可以加工鲜叶1 500kg左右,缓解了周边茶农鲜叶加工压力,但是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另外,除2020年1月发布的广西地方标准DB45/T 2071-2019《六堡茶初制场地环境条件》外,尚无相关政策文件对毛茶初制厂的规范和扶持。六堡茶毛茶初制厂建设水平不高,一定程度限制了产业规模发展。

(三)茶叶存储资金压力大

黑茶具有越陈价值越高的特性,六堡茶需要大量的仓储设施进行存放,但是存放时间越长,企业积压资金越大,但目前金融机构的贷款大多数是中短期的,导致企业扩大规模发展生产及流动资金压力巨大。目前,仅有一家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的第三方仓储中心“茶船古道”公共茶仓上线运营,虽然在一定程度缓解了中小企业仓储压力,但还需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服务能力。

(四)品牌价值和知名度不高

主要作为“侨销茶”的六堡茶,在国内省份尤其是北方省份知名度不高。在海外市场中,六堡茶仅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全球范围内市场空白地区还有很多。从区域品牌来看,六堡茶与普洱茶、安化黑茶的品牌价值差距较大;从企业品牌来看,广西六堡茶企业品牌价值与国内著名茶叶企业有较大差距。同时,对六堡茶的历史、生产工艺、储藏、品种、荣誉等方面的特性,以及“茶船古道”历史文化没有系统挖掘整理,没有形成强大的品牌磁场,消费者对六堡茶了解不多,与其他茶类的文化挖掘和宣传力度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六堡茶行业一线从业人员、销售人员、茶艺师真正了解六堡茶历史文化、六堡茶茶艺、品鉴知识的寥寥无几,难以讲好六堡茶故事。

(五)产业规模整体偏小影响力不足

2019年中国黑茶产量达37.8万吨,其中广西六堡茶产量为1.7万吨,仅占中国黑茶产量的4.5%,而同为黑茶类的普洱茶产量超14万吨,安化黑茶产量超8万吨,分别占中国黑茶产量的37.0%、21.2%。现阶段全国已有福建(1 200亿元)、浙江(1 030亿元)率先实现千亿级茶产业打造,相继有云南、湖南、四川、贵州等省提出打造千亿级茶产业的战略目标,其综合产值在2019年分别达到了936亿元、910亿元、726亿元和451亿元,2019年广西六堡茶直接产值为26亿元,综合产值68亿元,销售额过亿元企业仅2家,税收超过300万元的企业仅3家,作为广西最大纳税茶企的梧州茶厂税收不足2 000万元,广西六堡茶在全国茶叶界的地位有待巩固提升。

(六)品牌建设滞后集聚化程度低

广西六堡茶的“茶船古道”历史文化没有如“茶马古道”那般得到系统、延伸性地挖掘整理及开发利用,品牌的文化附加值和厚重感不强,在“2020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中六堡茶以26.4亿元估值在全国排第28位,而普洱茶、安化黑茶和湖北赤壁青砖茶分别以70.35亿元、37.13亿元、30.29亿元排在全国第2位、第8位和第18位。同时广西六堡茶加工集聚区起步较晚,苍梧县原生六堡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广西苍梧县六堡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仍处于建设初期,而湖南安化县和普洱市思茅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化园均在2019年建设完成并带动了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七)科技支撑力量薄弱

当前各级茶叶科技经费投入不足,茶叶专业管理人员缺乏,当地农技部门技术人员大都是兼管其他经济作物产业的,茶叶生产的技术指导主要依靠省、市涉茶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远远不能满足茶产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自治区层面在六堡茶科研方面的投入虽不断加大,但力度和其他茶叶强省相比仍显不足,如云南省从2008年开始每年安排2 000万元经费支持普洱市实施“科学普洱行动计划”,云南农大和普洱学院,湖南省在益阳市建有中国黑茶产业创新技术联盟服务平台、国家黑茶(紧压茶)检测中心等科技平台,这些科研力量让云南普洱茶和安化黑茶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三、广西六堡茶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全面发展六堡茶产业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优化资源整合,强化资金保障,出台更多扶持政策,突出市场导向,稳步推进广西六堡茶高质量发展。发挥广西六堡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区位优势,转变思维,在广西全区地域保护范围内打造一批六堡茶优势产区和主产区,促进六堡茶集群集聚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质量为根本、科技为支撑、政策为保障,按“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路径,充分发挥品牌、品质、生态等优势,强化茶园建管、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品牌管理、促进茶叶营销,创新机制和业态模式,增强广西六堡茶产业发展活力。

(二)加快六堡茶良种选育及标准化茶园建设

历史上制作六堡茶的广西地方群体种有六堡种、桂青种、凌云白毫茶、排旗茶、安塘大叶茶、瑶山茶、南山白毛茶、牙己茶、白牛茶、龙脊大叶茶、六垌茶、修仁茶等,加快从中选育适制六堡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系),并做好扩繁快繁工作,为六堡茶提质增效、产业化生产提供优质原料。同时加快建设集中连片现代化标准茶园,鼓励和支持改种适制六堡茶的优良茶树品种(系),提高茶园良种覆盖率及无性系茶园比例,推广低碳安全高效生态栽培技术、测土配方平衡施肥、茶园主要病虫害零化学农药综合防治技术,开展茶园美化绿化工程,建成一批生态有机、休闲观光、产业融合度高的现代化标准茶园。

(三)提升六堡茶生产加工能力及茶业装备智能化

实施“产业兴龙头、龙头带产业”战略,支持广西六堡茶地域保护范围内如苍梧县、三江县、昭平县、百色县、灵山县等产茶大县龙头企业配套完善六堡茶生产和仓储设施,引导和扶持企业加大投入,改善加工厂房生产环境,更新机械设备,建设清洁化、连续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现代化茶叶加工厂,加快提升全区六堡茶初加工能力和产品品质,稳步推进六堡茶仓储及精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增强企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应用智能技术变革传统茶产业,重塑供应链是茶业现代化紧迫的战略任务。加快推动传统人工型茶业向智能型茶业转型,创建面向全球化、面向未来生活的现代新型茶产业。重点抓好茶园管理、鲜叶采摘、原料、半成品与成品分拣、全流程加工、包装智能化。创建智能化面向市场需求的产业供给体系与智能化市场,做好面向市场多元需求拼配智能化创新,推进茶产业与社会生活智能互通融合,以适应茶市场区域化、原产地化、个性化及综合功能的新需求,推动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转型升级。

(四)加大六堡茶系统性研究力度

突破六堡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提升六堡茶产品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支持广西茶叶科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在适制六堡茶的良种选育、六堡茶活性成分分析、质量安全评价、陈化与仓储关键技术机理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为广西六堡茶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五)强化六堡茶品牌建设

继续挖掘整理六堡茶的品质、品牌、地域、历史等全方面文化内涵,将“茶船古道”历史文化研究作为广西海丝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六堡茶品牌文化厚重感。围绕“广西六堡茶”地理标志品牌进行全方位统一宣传、打造,筛选一批优秀六堡茶企业形成广西六堡茶品牌框架体系及品牌效应,支持开展广西六堡茶全球行销活动,鼓励全区茶叶企业参加国内外茶叶展销会,做好六堡茶展销和推介活动。

(六)加快六堡茶产业集聚发展

紧抓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重大机遇,结合国家大健康产业和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需要,凝聚力量扶持广西六堡茶博物馆、六堡茶特色科普基地、六堡茶产业文化创意园、六堡茶旅游康养基地、六堡茶培训中心等建设,鼓励茶叶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努力打造一批以广西六堡茶产业为主体的茶旅文相互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村产业经济综合体。

(七)加快六堡茶标准体系建设和质量安全提升

完善“广西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加强相关标准宣传与贯彻,保护六堡茶产品质量特色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指导企业深入学习广西六堡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程,熟练掌握六堡茶工艺技术,并落实到茶叶生产、加工、营销当中,培养企业主体意识,推动并授权企业按标生产、对标检验,以宣贯标准为契机,落实统一加工工艺、统一产品标准、统一宣传推介、统一包装监制、统一品牌使用,提升广西六堡茶品牌核心竞争力;同时推动国家级六堡茶公共技术检验检测研究平台建设进程,支持第三方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促进各类追溯平台互联互通和监管信息共享,助力六堡茶产业健康发展。

(八)加大人才培养与政策扶持力度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发展内生动力,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指导和服务,选派茶叶基层技术人员和企业骨干到茶叶高等院校和先进茶区进行培训,提升茶叶从业人员技能水平。支持广西高校组建茶学专业,培养茶业人才,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申报建设六堡茶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对茶叶种植、加工、营销、茶艺等职业技术培训,加深与国内高水平科研院所、高校交流合作。同时通过自治区本级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本级部门预算(茶叶全产业链开发)等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全区茶产业发展,倾斜资金扶持并优先发展广西六堡茶产业,结合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引领六堡茶产业全面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六堡茶叶广西
《茶叶通讯》简介
广西贵港
参观六堡开茶节游记
《广西戏曲》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香喷喷的茶叶
六堡茶的“茶气”
与茶相逢在六堡
六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