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书法的大众审美

2021-12-15刘宗超

大学书法 2021年6期
关键词:团体大众书法

⊙ 刘宗超

书法大众审美中的“大众”是与以书法为主攻的专业群体相对而言的,主要指生活中欣赏书法的广大群众。书法专业群体虽然最早也是来源于社会大众,但是术业有专攻,经过多年的书法学习已经逐渐走上专门化、专业化道路,与大众对书法的审美感知逐渐拉开了距离。书法大众审美与专业群体审美往往有很大不同,它是书法生存的社会环境和舆论基础,是专业创作、专业教育的基础和最终服务对象,也往往是书法创作的根本动力。

一、当代书法大众审美的娱乐化

艺术审美中的大众审美与专业审美的区别往往是悬殊的,曲高和寡的现象自古而然。一般群众和术业有专攻的少数人,在对艺术的审美上往往是有很大差异甚至差距的。不同人的修养、经历、趣味、感受都有不同,大众与专家的审美往往有很大不同。当代书法大众审美呈现出娱乐化特征。好看、好玩、易懂是大众审美的自发要求,不以书法为专攻的社会大众,对书法的历史、代表性作品、作品深入欣赏的途径方法都没有了解,希望他们和专业群体的审美眼光接近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当代书法面对着深刻的古今之变,大众和书法传统的距离日益扩大了。

专业审美与大众审美的分歧在网络时代尤其凸显。2020年1月山东省两会期间,一份《关于山东博物馆匾额更换为书圣王羲之正体集字的提案》,引发网络舆情。由郭沫若草书题款节录而成的“山东博物馆”馆名题字,长期以来不断被人恶搞,负面影响颇大。是否更换匾额,引发网络争议。网友主要有三类意见。网友A:换掉。这几个字不是专门题写的馆名,比较随意,不易被社会公众辨识,容易引起争议。网友B:坚持不换。现在的人太没素质、太没文化,大众审美需要引导。如果屈从大众审美,那审美岂不是越来越低,越来越流俗?不怕恶搞。网友C:建议添加注释牌,让更多的人了解书法以及原先的意义。众多民众和网民对现有题字否定和曲解,甚至连身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的专家也提交更换提案,上演了专业审美与大众审美的一出闹剧。当然,争论的结果是题字一直没有被更换,因为部分人所造成的网络“恶搞”,也已经不同于大众审美问题了,网络“恶搞”只是大众审美中的畸形腐朽文化现象罢了。抖音影像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属于“读图时代”的网络大众文化现象。据2020抖音数据报告,日活跃用户数据截至2020年8月突破6亿,每日平均视频搜索数据截至2020年12月突破4亿。“吼书”“射书”“乱书”“身体书写”“广场书写”之类视频充斥抖音平台,有的纯粹变成恶搞。参与之众促使本来就雅俗交杂的书法大众审美更加不辨美丑高下,与专业审美不可同日而语。

郭沫若 行书 自作诗 选自河南美术出版社《郭沫若作品》

郭沫若 行书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选自河南美术出版社《郭沫若作品》

书法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始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冲击和影响。面对文化总体变迁,这一变化出现了三个“三级跳”。一个是工具之变,从毛笔到硬笔再到键盘。尤其现在手机媒体和自媒体,使用触屏和语音,连写字都不用了。这个变化对书法的发展影响非常大,书法已经不实用,同时它也走入了专业学习的途径,由此造成了书法和生活的脱离;第二个是文字之变,从繁体字再到简体字再到拼音。每个时代的书法家都在写他那个时代所认可的文字,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家学习的是来自于书法经典作品的传统体系,对当代“简化字体系”和语境几乎不关注,甚至排斥,这很不正常;第三个变化是语言之变,从文言文到白话文再到网络语言。这个变化使我们现在写什么都成了一个问题,是写古人的诗文,写自作的古体诗文,还是写自己有时代特点的白话文?每个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当然有各自的理由。由于以上三个“文化三级跳”的出现,书法和生活渐渐脱离,大众和传统书法的距离日益拉大,书法大众审美和专业审美的距离也日益拉大。

二、当代书法专业群体的审美分歧

大众审美具有趋同性,容易被媒体和专业团体的审美舆论所引导。当专业团体内部存在明显审美分歧时,会直接影响到大众媒体。因此,当代书法大众审美的乱象和迷惑最终还是来自专业团体的审美分歧。

审美和艺术创作是个性化的行为,情况往往是各不相同。但是,可以从理念、模式的角度加以概括。当前专业团体的创作可以归纳为几种不同模式。(1)展览模式。为了能够入展,参展作品必然多方推敲完善,从书体选择、书法取法、字体大小、形式设计、内容选择等方面反复经营,于是流行风造成的趋同效应在所难免。前些年色宣熟纸、拼贴组合、小字铺排成风,近年来逐渐得以纠正,素面生宣、简洁明快、字形渐大,逐渐回到取法经典、回归自然书写的路子上来。(2)风格完善模式。致力于书法创作而又不以入展为追求,完善修养,向往人书俱老的书法家的创作模式。(3)丑书模式。反叛传统经典与美观书写的方式,追求外观形式上的不和谐、不对称、不统一等属性,来自前些年的“流行书风”和“艺术书法”,往往取法民间书风和生拙的碑学书风。(4)现代书法。来自“八五新潮”时期或日本少字数创作模式,偶有小团体展示,作品已不成气候。(5)俗书模式。或不取法书法传统而随意挥写,或字中有画粗俗倒退,或字如排算不晓艺理。(6)表演模式。或大喊大叫,或奇装异服,或行为怪异,纯为引人围观,制造噱头,与书法本体相悖;但借助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吸引大众眼球,博人一乐。以上几种模式,最为主流的是第一种模式,最贴近书法本体的是第二种模式。第三种模式和第四种模式是与主流模式相对的模式,有其存在的价值。第五种、第六种模式是伪书法、伪艺术行为,为主流书法人所不齿,理应被谴责、被淘汰。

以上专业团体审美的分歧,已经深深影响到当代大众审美。现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大众书法模式,根源都可以追溯到相应的专业模式。

三、书法大众审美需要专业团体的大力关注与引导

当代大众书法审美的乱象和迷惑最终还是来自专业团体的审美分歧,因为乱象的始作俑者往往来自专业人士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展示和引导。要提高大众书法审美的整体水平,关键在于专业团体的自身建设和整体审美水平的提高。

专业团体主要包括各级书法家协会系统的人员和高等书法教育系统的人员。

书法大众审美需要协会系统的引导。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各级各类展览最具专业影响力,内部情况却也是非常复杂的,参展书家和协会会员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与大众审美关联度密切。朱培尔在“中国书法当代发展与未来展望”研讨会中讲“我在一些比较正规、级别很高的场所,还拍下来一组‘书法’,这些庸俗的毛笔字,是披着书法艺术的外衣的‘江湖书法’,但却有着很高的社会接受度,有着很多的受众。所以在当下具有这么多书法爱好者、书法读者参与的全媒体时代,怎么提升一般受众的书法审美?怎样改变他们对于专业书法创作的偏见?”书法的大众审美问题值得每一位书协系统的书法家、批评家深入思考。

书法专业教育处于整个书法教育体系的最高端,提升大众审美品位,专业人士责无旁贷。据统计,自书法学专业开设以来,全国共有近130所大学开设书法学本科专业,近9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招收书法硕士生,近30所高校和机构招收书法博士生。这些机构的书法人员无疑属于专业团体,虽然他们在全社会的规模和占比很低,但他们本身的实践模式和审美水平的差异已经很大了。有的认为书法是艺术,有的认为书法是文化,有的认为书法从属于语言文字,观念的不同必然引发书法创作状态的各不相同,审美情况更是各不相同。

由此,专业团体负有不可推卸的审美引导责任。专业团体内部的审美分歧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可以形成主流价值观,自然会波及大众审美,影响到大众审美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对专业团体和人民大众的书法审美来说,属于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二者相互依靠、相互影响,应该共同提高,事实上也能够共同提高。这关键在于专业团体要放弃狭隘的功利主义和清高,真正深入书法艺术的传统经典,让书法回归现代生活,努力创造出具有时代风格的作品,同时俯下身子做好普及工作,书法大众审美的提高才会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团体大众书法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书法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书法欣赏
书法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