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病例的胸部CT影像学变化与临床表现相关性分析

2021-12-15吴炅高才良曾文兵杨染秦媛李翔

安徽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危重胸膜天数

吴炅,高才良,曾文兵,杨染,秦媛,李翔

2020年2月8日国家卫健委将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同时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该病毒正式命名为“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并认定这种病毒是SARS 冠状病毒的姊妹病毒。2月21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称保持不变。本研究收集88例治愈出院COVID-19 病人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对其发病早期、进展期、转归期多次胸部CT 影像学表现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COVID-19 胸部CT 影像学动态变化与临床分型及表现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2020年1—2月收治的126 例确诊为COVID-19 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通过采集咽拭子、或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确诊SARS-CoV-2核酸阳性。以下情况不纳入研究:(1)病人死亡;(2)各期的胸部CT 影像学资料不完整;(3)CT 图像质量差影响评价。最终88例纳入分析。其中男性51例,女性37例,年龄(45±15)岁,范围为16~87 岁。既往病史有8 例高血压,6 例糖尿病,6 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 例为孕妇。临床分型按照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入院时诊断轻型6例,普通型53例,重型23例,危重型6例,其后随病情及影像学进展,6例轻型变为普通型,8 例普通型变为重型,2 例重型变为危重型,最终出院诊断普通型51 例,重型29 例,危重型8 例。88 例病人住院治疗后病情好转,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 d),于发病第12~32天相继出院。每例病人或其近亲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检查方法

胸部CT 检查采用德国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16 层螺旋CT,管电压120 kV,自动管电流,螺距1.45,准直器宽度和采集方式16 mm×1.5 mm,机架转速0.5 s,重组层厚1.5 mm,视野431 mm,由肺尖到肺底连续螺旋扫描。88 例病人根据病情轻重及变化3~7 d 检查一次CT,总共346 次胸部CT,每例病人做了(4±1)CT检查,范围为3~6次。

1.3 图像分析

所有影像图像均由2 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放射科医师独立分析,并进行协商讨论取得一致结果。观察分析发病早期(1~7 d)、进展期(8~14 d)、转归期(>14 d)胸部影像学肺部病变的分布、数量、形状、大小、密度、边缘清晰度及随访变化的情况,以及纵隔、心脏、胸膜等改变。统计病人胸部CT各种影像学表现及特征的例数、开始发病至胸部影像学出现好转的天数(影像学好转天数),以及开始发病至出院的天数(出院天数),比较普通型、重型、危重型之间的年龄、影像学好转天数、出院天数。影像学好转标准为原有肺部磨玻璃及实变病灶较前体积缩小、数量减少、密度减低,并且不再复发及出现新的病灶,伴胸腔及心包积液的减少。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3.0 进行统计,计数数据采用例数或率表示,计量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

M

Q

)]表示,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检验水准

α

=0.05。

2 结果

2.1 发病早期

88例病人,6例(7%)发病早期胸部CT 未见阳性病灶,74例(84%)表现为双肺多个肺叶(≥2个)多个肺段(≥2个)受累,8例(9%)为单个肺叶或肺段受累。80 例(91%)为多发(≥2个)病灶,2 例(2%)为单发病灶。大部分病灶(374/492,76%)位于外带及胸膜下、叶间裂旁、纵隔胸膜旁,少部分病灶(118/492,24%)位于内中带。82 例(93%)可见斑片状磨玻璃影;28 例(32%)可见类圆形磨玻璃影;34例(39%)可见斑片状实变密度影;4 例(5%)可见实性结节状病灶,边缘伴磨玻璃影,表现为晕征。

2.2 进展期

88 例病人均可见双肺磨玻璃病灶较早期逐渐增多、增大,密度增高,边缘变清晰,其内纹理增多、间质增厚。76 例(86%)可见纯磨玻璃病灶变为混合磨玻璃病灶,磨玻璃与实变密度相间分布。45 例(51%)双肺逐渐出现斑片状、条片状实变密度影,34 例(39%)原有斑片状实变密度影较前增多。67 例(76%)可见实变以双肺下叶及背侧分布为主,35 例(40%)可见充气支气管征。74 例(84%)可见双肺条索状病灶增多,36 例(41%)可见胸膜下线,以双肺下叶后基底段及背段多见。类圆形磨玻璃病灶逐渐变为斑片状或大片状。单个肺叶或肺段受累表现为多个肺叶肺段受累。单发病灶变为多发病灶。6 例早期胸部CT 阴性病人,双肺逐渐出现斑片状磨玻璃及实变病灶。

29 例(33%)可见斑片状磨玻璃病灶内网格状间质增厚,表现为“铺路石”征,呈地图样分布。26例(30%)可见胸膜下三角形或条片状磨玻璃病灶,其内间质增厚呈网状,伴或不伴胸膜下条索影及胸膜粘连,形似墙角的蜘蛛网,笔者称之为“蜘蛛网”征。

37 例(42%)重型及危重型病人双肺磨玻璃及实变病灶逐渐增多、增大并融合呈大片状,实变主要位于下叶及背侧,磨玻璃主要位于上叶及前侧。29 例(33%)重型病人双肺累及范围大于25%;6 例(7%)危重型病人累及范围大于50%,2例(2%)危重型病人累及范围大于75%,双肺呈“白肺”改变。7例(8%)胸腔少量积液(厚度≤20 mm),5 例(6%)心包少量积液(厚度≤10 mm),3 例(3%)纵隔淋巴结增大(短径≥10 mm),全部见于重型及危重型病人。

2.3 转归期

88 例病人均可见双肺磨玻璃及实变病灶逐渐吸收缩小、数量减少、密度减低,33 例(38%)可见条索状病灶吸收。重症及危重症病人胸腔或心包积液吸收减少,纵隔增大淋巴结未见变化。84 例(95%)病人出院时双肺残留条索影、浅淡磨玻璃影或条网状间质纤维化病灶,36 例(41%)可见胸膜增厚、粘连或叶间裂牵拉移位。4 例(5%)病人出院时,双肺病灶完全吸收消失。

2.4 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比较

发病早期重型及危重型病人肺部病变的数量较普通型为多,累及肺叶肺段范围较普通型更广泛,29 例(33%)重型及危重型病人早期即可见大片状(长径≥5 cm)的磨玻璃及实变病灶。进展期可见重型及危重型比普通型病人肺部病变进展变化更快,并可见33 例(38%)重型及危重型病人在一段时间内(1~7 d),肺部病变吸收进展交替出现、此消彼长。转归期可见重型及危重型比普通型病人肺部病变吸收好转更慢,36 例(41%)重型及危重型病人出院时仍可见条片状实变影。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人的年龄逐渐增大,影像学好转天数和出院天数逐渐延长(均

P

<0.001),见图1~3、表1。

图1 男,44岁,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1A为发病第3天CT示双肺胸膜下多发三角形及斑片状磨玻璃病灶,其内见血管增粗、间质增厚呈网状,呈“蜘蛛网”征;1B为发病第6天CT示双肺胸膜下条片状磨玻璃病灶较前增多、密度增高,呈“蜘蛛网”征;1C为发病第10天CT示双肺胸膜下条网状磨玻璃病灶较前吸收、密度减低,呈“蜘蛛网”征图2 男,55岁,重型COVID-19:2A为发病第7天CT示双肺多发斑片状、大片状磨玻璃病灶,其内见增粗血管影;2B为发病第10天CT示双肺磨玻璃病灶密度增高,其内实变增多;2C为发病第16天CT示双肺病灶较前吸收缩小图3 男,60岁,危重型COVID-19:3A为发病第8天CT示双肺大片状磨玻璃病灶,其内见间质增厚、支气管壁增厚;3B为发病第16天CT示双肺磨玻璃病灶内网格状间质增厚,呈“铺路石”征,双肺实变病灶增多;3C为发病第24天CT示双肺磨玻璃及实变病灶较前吸收减少,纤维条索较前增多

表1 不同临床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年龄、影像学好转天数、出院天数比较/M(Q)

3 讨论

本研究参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影像学诊断指南(2020 第一版)》,将COVID-19 胸部影像学表现按照发病早期(1~7 d)、进展期(8~14 d)、转归期(>14 d)分为3 期进行观察分析,其中将重症期归入进展期分析。也有其他指南按照发病时间及机体对病毒反应将CT 影像表现分为5 期:超早期、早期、快速进展期、实变期、消散期。

本研究发现COVID-19发病早期CT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双肺多叶多段的斑片状浅淡磨玻璃影,边缘稍模糊。部分呈类圆形磨玻璃影,较为特征性。大部分病灶位于外带及胸膜下、叶间裂旁、纵隔胸膜旁,可能是病毒早期易累及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细支气管周围肺实质。而单个肺叶或肺段受累少见,单发病灶少见,考虑与病毒颗粒小,易于弥漫性分布有关,不同于细菌性等病原菌引起的大叶性或小叶性肺炎。少数可见实性结节状病灶,边缘伴磨玻璃影,表现为晕征,多见于年轻病人。极少数病人发病早期胸部CT可呈阴性表现,提示影像学征象可以晚于临床症状,一定要密切结合流行病学史及实验室检查,并及时复查CT。

进展期CT 主要表现为双肺磨玻璃病灶逐渐增多、增大,密度增高,边缘变清晰,其内纹理增多、间质增厚、实变灶增多,由纯磨玻璃病灶变为混合磨玻璃病灶。双肺逐渐出现斑片状、条片状实变病灶,或较早期增多,以双肺下叶及背侧为主,其内常见充气支气管征。双肺条索状病灶逐渐增多,常伴胸膜下线,以双肺下叶后基底段及背段多见。此期病理学机制可能为肺泡腔内聚集大量富细胞渗出液、间质内血管扩张渗出、二者均导致肺泡及间质水肿进一步加重,纤维素样渗出经肺泡间隔将每个肺泡联通起来形成融合态势。

该病特殊征象包括“铺路石”征,为斑片状磨玻璃病灶内网格状间质增厚,可呈地图样分布。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因肺泡内水肿、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和血管充血导致急性肺损伤,常出现此征象,推测COVID-19 的病理机制与其相似。同时本研究发现,COVID-19常常可见胸膜下三角形或条片状磨玻璃病灶,其内间质增厚呈网状,伴或不伴胸膜下条索影及胸膜粘连,形似墙角的蜘蛛网,故笔者称之为“蜘蛛网”征。病灶后期逐渐缩小变形,实变或纤维化增多,形似被毁坏的蜘蛛网。

重症及危重症病人双肺磨玻璃及实变病灶逐渐增多、增大并融合呈大片状,实变主要位于下叶及背侧,磨玻璃主要位于上叶及前侧。重症病人双肺累及范围大于25%,危重症累及范围大于50%。当双肺病灶累及范围大于75%,呈“白肺”改变,提示病人病情恶化,与顾金凤等报道相同。COVID-19 病人胸腔及心包积液、纵隔淋巴结增大少见,主要见于重症及危重症病人,积液常为少量积液。

转归期CT 主要表现为双肺磨玻璃及实变病灶逐渐吸收、减少。部分病人表现为在一段时间内(1~7 d)肺部病灶吸收进展交替出现、此消彼长,其后逐渐吸收减少,与王锦程等报道相同。大多数病人出院时双肺残留条索影、浅淡磨玻璃影或条网状间质纤维化病灶,与姬广海等报道相同,提示转归期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缓慢修复的过程。

本研究发现部分COVID-19 病人入院时的临床分型,随着病情和影像学的进展而发生改变,可由轻型进展为普通型,普通型进展为重型,重型进展为危重型。重型及危重型比普通型病人肺部病变进展变化更快,而吸收好转更慢。普通型、重型、危重型COVID-19 病人的发病年龄逐渐增大,同时影像学好转天数和出院天数逐渐延长。可能是老年病人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病毒更容易损害免疫系统,引起弥漫性肺泡损伤和大量炎性渗出,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而出现呼吸衰竭。本研究统计的普通型、重型、危重型COVID-19 病人的发病至影像学好转天数分别为13(6)、17(3)、24(9)d,发病至出院天数分别为18(5)、23(4)、29(4)d,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不足之处,统计的病例总数不多,特别是危重症病人只有8 例,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补充。同时,每例病人根据病情以及辐射剂量的保护,3~6 d 复查一次CT,没有每天都做,影像学好转天数只能作为大概的参考,而出院天数相对更准确一些。

综上所述,胸部CT 可以很好地观察COVID-19病人发病早期、进展期、转归期影像学的动态变化,帮助临床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危重胸膜天数
胸膜多发孤立性纤维瘤 2例CT诊断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防治
我国雾霾天数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雾霾天数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