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专业机电方向技能训练教学模式探讨

2021-12-14陈庆

内燃机与配件 2021年1期
关键词:技能训练机械专业教学模式

陈庆

摘要:虽然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不少中职学校已经在机械专业机电方向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上做出了实践探索,且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容被忽视的问题。所以做好机械专业机电方向技能训练教学,仍然是一件较为紧迫的事情。

关键词:机械专业;机电方向;技能训练;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H-39;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01-0252-02

0  引言

在中职院校中,机械专业有着较高的地位,特别是机电方向的人才,一直是学校重点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当教师利用技能训练对学生的机电方向技能针对性的进行提升之后,不仅能够强化学生所学的相关机电理论知识,更能够让学生在正式踏入社会前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为学生积累更多的机电技能运用经验。文章主要对与内燃机有关的技能训练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路径进行探讨。

1  中职机械专业机电方向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俱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少中职院校仍然使用的是很早之前的机电方向教材,教学内容的滞后与社会对于机电人才的实际需求显得格格不入。也正是因为教材内容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使得学生在参加与内燃机有关的技能训练学习时,会明显的感觉到实践操作的内容与所学的机电理论知识没有特别大的联系。教学内容不及时更新还存在另一大弊端,那就是会让学生跟不上市场的脚步,满足不了汽车企业对于新型汽车技术人才的需求,使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被拉低。

1.2 教学模式落后单一

由于受到了传统机械专业教学模式的影响,不少教师在进行机电方向与内燃机有关的技能教学时,仍然会偏向于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以讲解教材为主,分析课本文字内容和图片(如图1所示),对学生机电技能的实践训练则缺乏关注。一些教师虽然也带领学生进行过机电方向与内燃机有关的技能实践训练,但是几乎都是在讲解完理论知识之后才让学生去实践体验,这种情况下的技能训练,时间通常都不会太久,学生的相关技能很难在短时间的训练下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由于教师没有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电技能训练机会,导致学生的机电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产生了割裂,这就使得学生机电专业素养成长始终无法有较大的突破。

1.3 技能考核不够合理

直到现在,大部分的中职院校对机械专业机电方向与内燃机有关的技能的学生考核还是一刀切的模式,即把学生的学期末考试结果作为评判考核的重要指标,而像学生平常的技能训练态度、技能训练表现以及在技能训练中所展现出来的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则没有过多的关注。传统的技能考核模式是不合理的,因为市场对于机电专业人才的要求已经有了改变,如果一直沿用旧有的考核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素养上将不会得到市场与企业的认可。除此以外,单一的终结性考核模式会挫伤平时认真学习机电方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助长平时不用功,企图通过考试前临时突击机电方向知识的学生的思想歪风。因此,在机械专业机电方向技能训练教学中,设定一个考核方案合理,考核依据科学的技能考核指标显得尤为关键。

2  优化机械专业机电方向技能训练教学模式的路径

2.1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在当前阶段,我们国家的机电技术发展已经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发展的速度也因此变得更快。中职教师要想提升机电方向与内燃机有关的技能的教学实效,就需要在对机电方向知识展开教学前主动的去了解更多的机电领域相关知识,补充与市场发展贴合度高的机电技能。只有教师先对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更新,才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傳递更多更实用的机电专业知识,使学生的机电专业知识储备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机电方向训练时,需要提前为学生从教材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让学生能够针对性的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练习,这样既避免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出现盲从,又可以提升学生的技能训练效率,使有限的机电方向训练时间能够被充分利用起来。

2.2 整合机电方向教学模式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机电方向与内燃机有关的技能训练时,可以将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整合,使学生在单调枯燥的技能训练中能够挖掘出隐藏的学习乐趣。例如教师可以把多媒体技术与学生的技能实践训练进行融合,像翻转课堂、虚拟工厂等都可以加以利用。像这样经过整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机电方向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机电方向工作原理。学生在充分理解机电方向相关原理之后,在进行实践动手操作,能够对机电方向与内燃机有关的工作流程形成更深的印象。学生机电方向技能的训练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支撑,虽然教材上都有具体实验原理图(如图2所示),但不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操作也是无法提升机电素养的。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机电方向与内燃机有关的技能训练时,要利用多元化的训练模式去帮助学生消化理论知识,提升实操能力,如此,机电方向与内燃机有关的技能训练的教学效率才能够得到保障。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最终都需要在社会中去进行实践。以机械专业汽车内燃机相关技能教学为例,中职学校需要首先利用专业的基础课程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然后再利用实践教学去操练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具体操作技巧的能力。学校可以和汽车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给学生提供创造发挥的舞台。

2.3 重视机电方向实验教学

机械专业机电方向的专业知识学习对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很多的操作是需要学生独立去完成的。因此教师必须将学生技能训练教学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落实,尤其是实验教学的部分。在学生实际学习机电方向与内燃机有关的技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制定一个项目,并让学生就项目进行设计规划。教师不要手把手的去教学生如何进行实验,只需要对学生保持关注,在学生遇到难点问题时,及时的在思路上予以点播指导就可以了,这样学生独立思考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获得更多的锻炼的机会。

2.4 完善机电方向教学考核

科学合理的机械专业机电方向技能训练学习考核对检验教学成果与促进学生机电方向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单一的终结性考核不能满足对于新型机电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教师在机械专业机电方向技能训练的实际教学考核中,应当结合学生平时在训练学习中的各方面的表现来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这样不仅能让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也能够让学生接收到被教师肯定的信号,这种信号对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机电方向与内燃机有关的技能练习而言有着极大的帮助,能够对学生起到学习督促作用。

2.5 补充机电专业设施

完善的机电方向教学设备能够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如果学生在机电方向与内燃机有关的技能训练中可使用的教学设备并不充足,那么学生的实践操作学习必然会受到限制。因此,中职院校需要重视机电方向的实训教学,为机械专业补充机电方向专业设施,让学生能够在正式步入社会前接触更多的机电方向相关设备,丰富对机电方向设备的操作经验。当中职学校为学生添置尽可能多的机电方向相关设备之后,学生的训练环境会变得更好,学生在这种良好的实践训练环境中,可以将自己所学的机电方向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的施展,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提升实践操作技能,能够让学生获得机电方向的学习满足感,提升学生的综合机电方向专业水平技能。中职院校还可以和企业展开合作,将学生带到企业,去真实的感受企业的工作环境与气氛,使学生对在校认真参与机电方向技能训练学习的必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技能训练中去。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机械专业机电方向人才的培养需要被中职院校重视起来,作为学生的专业教师,更加需要注重学生的机电方向技能实训练习。教师需要把更多的心思花费在机械专业机电方向技能训练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上,在学生技能训练的教学上保持警惕,尽最大的努力让学生通过技能训练,实现机械专业机电方向知识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转化与结合,使学生的专业素养得到切实有效的增强,为学生迈入社会独自应对工作中的问题打下扎實的专业技能基础,让学生有能力成为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方振龙,陈国才,于福权.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实训基地建设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6(08).

[2]薛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2017(12):39-41.

[3]肖前军,刘宁良.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技能训练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4):119-120.

[4]陈经文.浅谈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19):113-114.

[5]吴良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20,23(02):35-39.

[6]李敏科,陈高锋,朱亮亮.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19):91-92.

猜你喜欢

技能训练机械专业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思维下中职机械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提出问题技能训练初探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紧密对接航空制造产业 创新航空机制专业内涵建设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