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国:环卫工的贴心人
2021-12-14邹国英
邹国英
“环卫工人确实苦、确实难,但我是朝阳市第一个大学生环卫工,我要和他们一起,让大家看到扫大街也能扫出个样儿来。”
二十多年来,夏志国的身份从一名一线环卫工到清扫大队队长再到担任环卫局副局长,变化的是职务,不变的是那颗始终努力推动改善环卫工群体待遇的赤子之心。或许,正因为这份赤子之心,夏志国当选朝阳市第九届、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先后获得朝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2021年6月,夏志国又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如今,走在朝阳市的大街上,夏志国仍然是朝阳市环卫工人们熟悉的那个老队长。而他,还能叫出多半一线清扫队员的名字。从具体细微处着手,一个又一个地去解决问题,夏志国用二十几年的坚持闯出了一番新天地。
1996年,夏志国从沈阳建工学院毕业,随后被分配到朝阳市环卫局。
上班第一天,单位发给他两样工具:一把扫帚,一个撮子。夏志国知道,他必须面对现实,“扫”出自己的人生之路。
在别人看来,扫街、撮垃圾是一项简单劳动,但真正干起来,有不少窍门。比如扫地时要学会左右手都会掌控扫把,可以省力;倒垃圾时不能全凭手腕的力量,那样很容易扭伤手腕。他在师傅吴春琴的帮助下,很快掌握了这些技巧,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每天午夜刚过,当别人还沉浸在梦乡的时候,夏志国已经骑着自行车,带着两米长的大扫帚来到清扫场地。因为年轻,最脏最累的活夏志国都抢着干。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他就在清扫大队脱颖而出,成为大队的骨干。2002年,夏志国当选清扫大队大队长。
尽管担任了大队长,可夏志国没有离开清扫一线。清扫大队负责203条街路,19条主干道、35条次干道、149条其他道路,每条街路的情况夏志国都一清二楚。
当上大队长后,夏志国尽其所能地关心爱护队员。那时候,有的一线清扫员每月工资只有150元。他积极向主管部门反映,多渠道争取资金。看到清扫员在街路作业存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险,他与劳动部门、保险公司反复协商,给一线清扫员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多年来,夏志国及清扫大队的职工们,在立足本职岗位奉献社会的同时,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市民的认可。
2003年,夏志国被评为朝阳市“学雷锋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被评为朝阳市“十大杰出青年”;2008年他获得朝阳市 “五一劳动奖章”。
从2010年开始,夏志国悄悄开始了一项让环卫工告别扫帚、手推车的新型清扫机器的研究。
当时,一些大城市的环卫清扫已经用上机械化清扫车。夏志国发现,其中一种清扫车是机器滚动扫帚直接清扫,但会产生扬尘;另一种是边扫边洒水,扬尘问题解决了,但却产生了灰泥。这两种清扫车都有造成二次污染的不足。受吸尘器原理启发,夏志国希望研制一种“以吸代扫”式的机械化清扫工具。
2010年,夏志国拜著名全国劳模尉凤英为师。尉老对夏志国的想法特别支持,找来全国劳模、原沈阳低压开关厂退休高级工程师马洪谦帮助夏志国研制设备。
半年后,夏志国和马洪谦研发了两台“自吸式垃圾分解机”,并开始在朝阳市燕都国际酒店广场试用。然而,这台设备笨重,噪音大,还经常出故障。此后,夏志国研制清扫工具的想法暂时搁置了一段时间。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两年后,夏志国参加了在职研究生学习,恰好遇见教授机械与自动化专业的穆存远老师,夏志国就清扫设备存在的问题向穆老师请教。
穆存远连续多次从沈阳来到朝阳,画图纸,做试验,搞清楚“自吸式垃圾分解机”的原理、结构,最终解决了相关技术难题。后来,夏志国又找到在辽宁建筑设计院工作的同学,将“自吸式垃圾分解机”外形设计成蜗牛卡通形象。
2015年1月13日,621台被称作“城市蜗牛”的自吸式垃圾分解机在朝阳市正式投入使用。
“城市蜗牛”的使用,不但减少了一线工人徒步清洁保洁的安全隐患,还大大减少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扬尘,净化了空气。另外,工人在车内驾驶,减少了大量的风吹日晒,工作起来很体面。
这621台“城市蜗牛”长年工作在保洁一线,成为马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全国环卫行业作出了示范。
夏志国一直有个心愿,那就是让清洁工收入再高一点,更受尊重一点,保障更健全一点。
在辽宁省朝阳市,环卫工人多由临时工、城市郊区农民和“公益岗位”人员组成,年龄在40-50岁之间,工资低。清扫一线,各种车辆擦肩而过,特别是清晨,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由于交通事故赔偿是在患者病愈后才付款,而部分环卫工人家庭困难,拿不出钱垫付治疗费。有的环卫工来不及住院只能回家养病,耽误治疗造成残疾。夏志国为环卫工人得不到及时救治,伤透了脑筋。
2009年,夏志国用被评为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后获得的4萬元奖金,在朝阳市民政局注册成立了“心愿城市道路清扫员援助中心”。目的就是为家庭困难的一线道路清扫员解决他们遇到意外伤害或突发急重病而无钱治疗的问题。
朝阳市总工会了解到“心愿城市道路清扫员援助中心”急需资金后,伸出援手,每年以拨付救助款的方式给予大力支持。市财政、市运营处和社会热心人士也向援助中心发出捐赠,使环卫援助中心有了可靠的资金保障。
截至2021年8月末,援助中心为320名一线清扫员提供了援助,援助资金达170余万元。
城市变干净、变美了,夏志国仍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路上不停努力。他说:“人都希望实现自身的价值,城市变干净了,环卫工人们工作得更有尊严了,我的自身价值就实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