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吉他在美育教育中的价值构建

2021-12-14吴连群

乐器 2021年12期
关键词:美育教育艺术价值

摘要:自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正式颁布,美育教育正在全国范围全面推进。本文就此展开在美育教育中构建古典吉他教育的分析和推进策略,并归纳构建要点。

关键词:古典吉他  艺术价值  美育教育  价值构建

古典吉他(Classical Guitar),又称为西班牙吉他。琴颈上有12品,主要用于演奏古典音乐,使用尼龙或羊肠弦,在演奏姿势和触弦方面都有严格要求,常用来独奏或重奏。吉他和钢琴、小提琴并列被世人称为世界三大乐器[1]。

英国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大门的三把钥匙是:字母(语文)、数字(数学)、音符(音乐)[2]!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音乐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而学习古典吉他可以培养人的气质,陶冶人的性情,锻炼人的毅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020年10月15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見》[3](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作为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学习古典吉他与其它音乐手段一样,应该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越来越多地被社会所重视。

本文从吉他家族的首端——古典吉他教育谈起,构建古典吉他在美育教育中的价值。

一、古典吉他在中国

古典吉他复杂的对位性与丰富的和声深受人们喜爱,钢琴大师贝多芬在听完吉他大师朱利亚尼的演奏后,有感而发道:“吉他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的交响乐团![4]”虽然吉他自进入中国后一直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但大都仅限于自弹自唱的民谣吉他,其中的古典吉他在国民心中其实还是比较陌生的。

(一)古典吉他的历史悠久

古典吉他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三千年前古埃及的耐法尔、古巴比伦和古波斯的各种古弹拨乐器[5]。在13世纪的西班牙,由波斯语逐渐演化成的西班牙语吉他(Guitarra)一词就已经形成。当时吉他、比维拉琴等乐器所使用的记谱方法还不是现在的五线谱,而是与六线谱类似的图示记谱法。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庚戌年),德国人加上了第六根弦,使现今吉他EADGBE的六弦式定音首次出现。

(二)古典吉他的艺术价值极高

古典吉他因定型于古典主义时期而得名,不仅可以演奏古典音乐,其他不同的音乐风格如弗拉门哥、爵士乐等皆能胜任。古典吉他可以独奏、合奏、协奏和伴奏,从演奏姿势到手指触弦都有严格要求,技巧精深,是吉他家族中艺术性最高、最具代表意义、适应面最广、最有深度、最受艺术界肯定的一类。

(三)我国的古典吉他事业欣欣向荣

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丙午年),古典吉他被清廷乐师法瑟倍雷用于乐队。1958年,林建国先生出版了我国较早的吉他教材《六弦琴演奏法》。改革开放后,吴子彪先生、刘天礼先生、陈志先生等曾通过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设过吉他讲座。目前中央音乐学院以及上海、星海、天津、四川、西安、浙江等高等音乐学府都陆续开设了古典吉他专业。

上世纪80年代初,由崔敏先生任首任会长的中国音协吉他研究会成立。1988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吴志浩先生发起、创办了全国第一本吉他专刊《吉他之友》,并成立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2000年后中国音协又成立了吉他学会至今。1980年代成立省级吉他组织的有广东、河南、湖北、浙江等省份,而较早成立吉他组织的城市则有宁波、潮州、珠海、大连、中山、澳门等。珠海作为四大经济特区首例,于1999年开始筹备成立法人社团——珠海市吉他研究会。

活动方面,1985年杭州举办“十五省市青年吉他大赛”。1987年广东省首届吉他大赛举行。1988年,河南省举办首届金龙杯吉他大奖赛。同一时期,要数1987年在珠海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吉他艺术节”对后世影响最大。到2002年7月28日,也同样是可以写进中国吉他艺术史的日子,已举办了三届的“中国(珠海)吉他夏令营暨吉他大赛”,从第四届正式易名“中国(珠海)吉他艺术节”,现已连续举办了20届[6]。其后,贵州正安、河南郑州等地经常举行吉他节、吉他大赛等活动。改革开放40年,广东为中国吉他事业提供了许多新的思维和新的实践,自2016至2021年,已在“广交会”展馆“广州国际乐器展”同期连续举办了6届“中国吉他产业峰会”。

1920年广州、上海等地开始仿制吉他,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有红棉、美声、金雀、玫瑰等品牌。新世纪以来,仅广东惠阳一地已拥有大大小小的吉他相关企业达200多家,加之从广东迁到贵州正安的50余家吉他厂,两地的吉他产量约占全国的7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目前中国生产的吉他约占世界产量的50%~70%,雄居全球第一。中国正逐步迈向世界吉他制造大国、消费大国[7]!

二、学习古典吉他的价值

《孝经·广要道》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意指转移风气、改变旧的习惯制度,没有比用音乐教化更好的了。2013年,德国社会经济小组(German Socio- Economic Panel)也提出音乐课带来的影响:“学习音乐所提高的认知与非认知方面的表现,是学习体育、戏剧和舞蹈的两倍之多。”音乐教育已被证明在儿童启蒙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我们鼓励家长让孩子从小学习古典吉他这门乐器,就要了解它的价值。

(一)演奏形式多样,培养音乐鉴赏

吉他的演奏风格多样,可以和小提琴、曼陀铃、尤克里里等各式乐器重奏,跨界组合不违和。吉他便于携带,在大海边、在高山上、在大草原弹一曲吉他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学习吉他需要接触和阅读大量的优秀吉他作品,通过长期刻苦的训练和经典作品的熏陶,不仅可以使孩子情感丰富,情绪开朗,而且还可以提高音乐鉴赏力。

(二)提高艺术修养,增加个人魅力

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能提高其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对培养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更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同时,对孩子自身的文化素养、道德风尚、精神情操、性格的塑造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古典吉他和很多乐器不同,往往掌握以后会伴随终身,从小学到大学,从单位和社交,都可以有吉他的陪伴!

(三)开发琴童智力,培养身体协调

著名心理学家斯帕利的研究成果指出,大脑左半球控制人体的右侧器官,是理性的脑;大脑的右半球控制人体的左侧器官,是创造的脑[8]。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合理利用并和谐发展则可使人聪明起来。吉他的练习和演奏是由人的“眼、口、脑、手、耳、脚”各个器官同时协调配合来完成的“精细工作”,是一种“生动的动态系统”,始终要求听觉专注于十个手指各自独立为前提的配合下,灵敏积极操作琴弦的活动。

儿童学习古典吉他,就读谱来说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进入视奏、练习。在音乐作品中,重复的手法是常见的,以《大教堂》第三乐章为例:有时是整段的重复或略有变化,前后两个乐句也往往使用相同素材,只在句尾有所不同。琴童在划分乐句、乐段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就会发现所记忆的素材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从而提高了记忆的效率。

三、古典吉他教育之现状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艺术培训虽然发展很快但也有不少乱象,社会上的确有不那么专业的机构和教师大行其道,误人子弟的同时还使整个行业的社会评价降低。所以,家长在择师之前了解清楚其背景非常有必要。

(一)社会对古典吉他认识不足

首先是家长对古典吉他的自身价值有误解。40年的改革开放是经济腾飞的40年,国民生活日新月异,对各种事物的要求、需求不可和40年前同日而语。虽然很多家长可以接受一两万买钢琴、小提琴,但这个“价值对应”一到吉他上就失灵了,大家对吉他的价值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物价上。

其次大众容易混淆“乐器级吉他”和“玩具级吉他”的功能。吉他的面板,也叫做“Sound Board”,也就是声板的意思,面板对吉他的音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单板与合板之间的距离在起步上就拉开了差距,而达到乐器级的吉他必须是单板的。我认为,一把合格的吉他起码应该是单板吉他里面的“面单”以上的,当然“全单”更好,三合板的吉他是不推荐使用的。

(二)家长选择教师普遍盲目

很多琴行和艺培机构都是以钢琴或古筝为主业,而将古典吉他作为主业的不多,这就需要家长了解机构的背景,比如开办的时长、推荐教师的技能水平等信息。吉他演奏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如果初学阶段基本演奏方法不正确,抱着“我家孩子试一试”的概念随意找个琴行,一般不会有什么好的成果。靠超低价格招揽学生的所谓“教师”一般不会靠谱,学生一般不可能有什么成绩,家长不仅消耗了孩子的青春,耽误了孩子最宝贵的求知阶段,还浪费了金钱,不止“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古典吉他师资队伍亟待提升

“好像国外那样从小的时候开始,一直到正规的音乐学院(当然中国当时的条件还有限)系统学习吉他的‘科班’出生的专业教师就凤毛麟角了。另一方面,国人学吉他大部分是从周围的亲朋好友那里开始的,所以那些错误的指法、不良的姿势、古怪的手型就这样代代相传下去了[9]”。这是我在广东《乐器世界》2004第2期《吉他,中国任重道远》中的观点,如今改观并不是太大。大家的共识是要在提高师资素质上下功夫,才能提高整个中国吉他水平。对于吉他教师优劣的判定,不仅从他的“弹”,更应从他的“教”入手。我建议从业者必须通过国家文旅部门或专业院校、协会的技能考试,合格者才能从事相关工作。学琴者不要跟那些仅仅学了几个和弦、弹了几首独奏小品的所谓的“教师”学吉他。成为一个称职的吉他教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领悟音乐的感觉能力等条件。

四、美育教育中的古典吉他创新

对学生来说学琴是一条漫漫长路,对教师来说古典吉他弹奏之技术与艺术也是需要不断锻练的提升之路。本章节就《意见》来谈一谈古典吉他教育在美育中的创新和研究。

(一)吃透政策,勇担使命

《意见》以国家政策的高度推进完善美育课程设置,强調学校美育课程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幼相互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我认为,古典吉他在国家美育教育中的构建,一定要吃透政策,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而学校美育课程建设是重点。以珠海市吉他协会“吉他进课堂”项目为例,为了降低练习难度,增加合奏乐趣,我编写了如《茉莉花》《我和我的祖国》等多首合奏乐谱,学生们短时间内就非常有成就感。这些曲目既凸显艺术学科价值与特点,明确美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又注重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与国家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有效对接。《意见》非常全面地明确了各级各类学校的美育课程定位,古典吉他应有一席之地,从业者理应担负起美育教育构建的使命。

(二)引导启发,因材施教

《意见》指出,要在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上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这说明,合格的吉他教师不能“一招鲜”,要善于做研究工作,针对不同受众分门别类编写教案,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迦纳于1983年《心智的架构》一书当中提出多元智能观点,主张每位学生均有其优势智能,强调尊重个别差异[10]。想要成功地对吉他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就必须从教学手段上进行改变。美育教育可以是小组课、乐团课,乃至个别课,主动权在于教师的课程节奏进度设计,并不局限于某一种形式。

(三)创新模式,综合发力

《意见》强调美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刚性要求”,要在落实“开齐开足”这个底线上逐步实现“上好”的目标,这就需要广大艺术教师“丰富课程内容,提高美育教学质量”。还要把“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这个政策可以说是古典吉他教育乃至整个音乐艺术行业的春天也不为过。围绕这个课题,珠海市吉他协会从幼儿园入手,通过和小学、中学、大学的合作,长年开办一系列的“吉他进校园文艺志愿服务”。还参与“吉他进社区”“艺术点亮人生”“文艺下基层”等活动,普及古典吉他的效果非常好。

五、结语

教师要潜心研究,强化专业,向着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吉他艺术教学体系方向努力,将古典吉他的艺术之美融入到国家美育教育大战略之中!

惟有如此,才能达到《意见》所指出的:“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努力培养心灵美、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的新时代青少年。”真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何飞.古典吉他探源[J].音乐世界,1997年1月.

[2]左佳灵.音乐教育“考级热”初探[C].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2016,中国北京.

[3]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6日第26396期 第4版.

[4]朱利亚尼吉他练习曲全集[A].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07月.

[5]吴连群.吉他新学通[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2.

[6]陈毅艺.南中国吉他事业的推动者[J].澳门:西岸艺术,2017年第28期.

[7]吴连群.中国吉他产业的前景与展望[J].北方音乐,2018(9):126-127.

[8]王学农.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开发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吴连群.吉他,中国任重道远[J].广东:乐器世界,2004第2期(音乐教育):35-36.

[10]田凌晖.多元智能观照下的学生发展观[J].基础教育研究,2002.

猜你喜欢

美育教育艺术价值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潜化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探讨
赏析电影中的音乐
大型黄梅戏《余三胜轶事》艺术成果评析
浅析现代包装插画设计的商业应用
融合与创新:伪满洲国建筑研究
古城墙中所包含的艺术文化解析
浅谈当代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研究
开展创意、释放能量、汇聚智慧
“舞动”的音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