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

2021-12-14周华碧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

周华碧

摘要:中华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下底蕴厚重深邃,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渗透一些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传统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深度有机融合,让青少年学生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既是大语文观下提升青少年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更是有效提升我国民众整体文化素质的需要。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路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中华传统文化;路径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强大的文化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坚定理想和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软实力。普通高中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和规划人生能力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新世纪以来,中西文化的碰撞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年轻人热衷外来文化、吃西餐、过洋节,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有所减弱。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追求高分,更要注重对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挖掘,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渗透,让学生对此能够有更多了解,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既能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其加深对国家民族文化的了解。此外,传统文化还能帮助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产生全面的认知,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具有重要意义。2.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除了可以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学习基础,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主动性。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学生将更愿意在语文学习中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进而促进自身的全方位发展[1]。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2.1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目的明确地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母语,在传统文化的渗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目的明确地渗透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老师在开展《乡愁》的教学时,把古典文学里关于乡愁的优秀作品拿来与之比较,让学生更深刻地感知远离故乡的那份愁怀。然后介绍作者的生平,通过作者经历来展示出那些和作者一样离开大陆前往台湾的游子的思乡之情,他们希望回到大陆与亲人相聚,而因为两岸的隔离和对立,此时他们无法回到大陆,思乡变成了永远的无奈。通过这些阐述,来让学生感受到热爱家乡的文化情感,从而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历史名人创作出了那么多的思乡作品,为什么“乡愁”是一个不变的主题。为了加强教学效果,老师把《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和《七子之歌》进行同堂教学,从而让学生感知乡愁游子内心深处的爱,是爱让乡愁更浓稠。虽然延长了教学时间,却达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也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愫[2]。

2.2编订特色的校本教材,引领学生濡染国学传统

读经典一如与古人对话。阅读学习校本教材,带领学生走向往圣先哲,咀嚼那些闪耀思想光芒的文字,领悟他们语言建筑的精美哲思。读“修身在其心者”,让学生懂得端正自己心的天平,方可修养好自己的德行;读“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让学生学习到古人处世立身的智慧,懂得行事做人的道理;读孟子“生于忧患”之思想,让学生明白苦难是一个人人生历程的必修课程,从而懂得罹苦难而奋发,遭厄运而振起,处逆境而进取;读老子“上善若水”之文,让学生明白生而为人最好的品德、性情莫过于要像涓流成河的水,恬淡自在、目标清晰、百川归于海,是“泥沙俱下”的无私奉献但却不争高下得失。将这样的国学优秀思想精华与高中语文的晨读、午读以及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就一定能让千年的文化之光净化学生的思想、坚定学生的意志、砥砺学生的精神、奋勉学生的志向,化于心而行于外[3]。

2.3亲近古诗文

首先,进行诵读积累。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诵读是语言积累的重要手段。在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诵读积累的方式,让学生去学习与积累教材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为了保证实施效果,教师务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年龄特点,在每一学期内安排相应的内容,要求学生利用晨读、课间休息、周末假期等空闲时间,对这些内容进行熟读并记忆。如此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他们积累更多写作素材,还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熏陶。其次,开展系列讲座。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所积淀、传承下来的文化是厚重的。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文学典故、成语故事、文学常识等系列讲座的方式引起学生关注,从而激发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便于学生接受。最后,节日熏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重阳节、端午节、元宵节、春节以及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体验、探究传统文化。例如,在端午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在此活动中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有的搜集端午节还有其他的哪些别名;有的整理端午节的来历,了解端午节与哪些人物有关,有什么传统习俗等。待学生完成小组交流后,教师可将他们讨论的结果制作成PPT课件,在课堂上与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教师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主动去进行文化传承[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在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下,展示出了时代变迁,文人的欢快悲伤,凄凉之美,爱国情感,豪放情感……然而,当下的传统文化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整个社会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学生都应关注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绽瑞.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做法[J].新课程(下),2019(12):19.

[2]张玉芳.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J].新课程(下),2019(12):215.

[3]凌得萍.论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新课程(下),2019(12):313.

[4]趙丽.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及价值思索[J].华夏教师,2019(36):76.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注重人文关怀点燃生命之光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中华传统文化与资助育人的“四化一体”融合机制研究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