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思考
2021-12-14慕博
慕博
摘要:课程作为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外在表现,能直观反映当前教育的发展方向。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对学生的教育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也在逐渐进行渗透,如何在结合当前教育新发展和新要求的前提下,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也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教学思考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学方法单一,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不够紧密,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往往只是按照教学目标和任务硬性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且由于课堂教学氛围枯燥沉闷,导致很多学生对语文学科逐渐失去了兴趣,严重降低了教学效率,并且对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目标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十分必要。文章先对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就如何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相关对策探讨,以期能够为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虽然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但是有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话语权,忽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教学要求。而且较多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片面,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
2.师生缺乏有效的互动和交流
由于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学生不敢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只能靠自己慢慢消化、吸收。
3.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设计更多还是依靠对教材的研究,很少涉及学生的实际生活,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造成学生语文思维上的脱节,导致其对语文学科的认知陷入一定误区。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1.更新教学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教师要先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脱离出来,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从意识层面进行教学理念的革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要凸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开启智慧大门。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整篇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然后结合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写作技巧和思想感情。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和探討课文颂扬的传统美德。通过转变教学角色,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2.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时,切忌采用单一、片面的教学方式,而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利用,提升教学形式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语文知识。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上册《背影》这篇课文时,教师要从教学方法上创新,可以从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入手,采用拓展阅读和写作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的领悟。课文主要讲述父亲为“我”送行,把父亲对“我”的爱表达得真挚而富有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搜集一些与父爱有关的阅读材料或者作者其他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增加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3.优化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从形式上进行改进,还要从内容上进行不断调整,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学习能力和发展需求的教学计划。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充分与学生生活进行贴合,引发学生的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对学习语文知识大有裨益。例如,在教学教材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这篇课文时,作者分别描述了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以此来表达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对雨的感情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喜爱的,也可以是厌恶的,不对学生的写作形式进行过多干预。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使语文学习更加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深入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通过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语文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旭婷.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改革[J].中国农村教育,2020(6).
[2]李青.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青海教育,201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