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寄放的亡灵:贵州地区岩洞葬考略

2021-12-14李梦蝶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1年6期

李梦蝶

摘 要:岩洞葬是将死者放置于天然溶洞之内。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广泛流传且已传承千余年。岩洞葬的核心文化内涵是祖先崇拜,其所衍生出来的“跳洞”活动是增强族群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而所葬岩洞被看作先民的魂归之地,各种棺画则被视为已逝亡魂在死后世界的所用之物。

关键词:岩洞葬习俗;祖先崇拜;棺画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 621X(2021)06 - 0146 - 07

贵州历史上多种丧葬形式并存,诸如悬棺葬、岩墓、树葬与岩洞葬等,其中部分丧葬形式流传久远,呈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丧葬文化的演化脉络。1据学者研究,荔波县瑶麓瑶族乡,有8个自然村,村内有6种姓氏,除一姓于清朝末年家族改为土葬外,其余5姓将洞葬习俗保留至今[1]。瑶麓瑶族乡共有6处葬洞,均在村寨周围 2 公里范围内[2]。除此之外,在安顺市平坝区齐伯镇桃花村,有一个当地人耳熟能详的“棺材洞”。这是当地刘姓苗族同胞千百年来的洞葬古墓地。截至2014年10月,保存有棺材660具,是目前贵州省内洞葬棺材最多的[3]。厘清棺材洞的源流及其文化内涵,对了解贵州地区民族丧葬文化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一、贵州地区岩洞源流考

岩洞葬是将逝者葬于村寨、山脚与山腰附近的天然岩洞内的丧葬习俗,多为家族集体墓葬。该墓葬形式为云、桂、黔等喀斯特山地独有的葬俗[4]。一般学界将六朝以降的岩洞葬称为“晚期岩洞葬”,商周以前的岩洞葬称为“先秦岩洞葬”。根据目前考古发现,早期岩洞葬多分布于广西境内[5],贵州目前尚未发现。但目前贵州地区发现有300余处史前洞穴遗址,其周边的滇桂山地均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岩洞葬,因此,贵州地区应有极大的可能存在“先秦岩洞葬”。

从考古资料来看,贵州现存年代最早的岩洞葬为——平坝棺材洞。根据出土遗物与碳14年代测定,该洞始于唐代,历经千余年沿用至今。近年在贵阳开阳高寨地区发现数处岩洞葬遺存,多见有宋代与明代的钱币,表明其应始于宋代。根据李飞研究显示,该洞葬或属于“苗族”[4]。

除此之外,贵州黔西南与黔南地区曾发现百余处年代为唐代之后的晚期岩洞葬[4]。从洞葬形式来看,贵州地区的晚期岩洞葬均将逝者放于棺内,搁置于地表,并不掩埋。如平坝棺材洞中棺材有的叠置、有的单层陈放,其中最高的有6具棺材累叠陈放的,不加掩埋。往往此类洞穴较大,洞内所置棺木数具到数百具不等。

棺材的外形,按照时间先后演变,可分为船形棺、圆形棺、方形棺、梯形棺、普通棺五种。年代最为久远的要数船形棺,它始于先秦,盛行于两汉,形如民间节庆制作的旱船,现棺材洞中仅存3具,在贵州几乎绝迹,属于珍稀文物。其次是圆形棺,它的制作方法是将一节大树沿着树干分解成两半,再用刀劈斧削,将木头中央劈空,人死后将尸体装入木头中央空穴处,再将木头合上后用篾条箍紧,搬入洞内。方形棺、梯形棺的制作方法最为简单,主要是将4块木头合成长方体或两头为梯形的棺木。普通棺则为近代以来汉族专业木匠制作的普通棺木,是苗族文化与汉族文化融合的产物。由于该丧葬形式是将遗体置于空气中,任其风干,并注意通风,使洞内保持干燥,因此有学者认为其亦属于“风葬”。

广西云南等地发现的早期岩洞葬均是在洞中土葬,并以大石遮蔽洞口,与晚期岩洞葬差异较大;二者之间存有何种联系,学界尚无定论。释二者为传承关系,似较为合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并未发现有战国至汉代的岩洞葬,其原因为何?很大可能是秦汉时期随着西南地区的开发,中原丧葬风俗逐渐南移,至东汉时,汉域统治下的地区文化达到高度统一,受此影响,当时西南地区各民族也均一改前习,采用土葬。然自魏晋开始,随着中原地区动乱不断,汉文化在多地区呈式微之势,本土风俗回流,岩洞葬便再度流行。

前揭平坝棺材洞应属于“苗族”,说明苗族先民为贵州最早使用岩洞葬的族群。而从目前所发现大量明清时期贵州岩洞葬遗迹的族属看,当时该地区的瑶、苗等部先民亦已使用此类墓葬形式。不同族属缘何丧葬形式逐渐同一化?或为唐朝以降瑶、苗逐渐向西迁徙,与地方本土丧葬风俗逐渐融合,遂而沿用至今。

关于苗族使用岩洞的起源,至今传说甚多,其主要说法是与苗族迁徙到斯拉河畔的历史有关。人们口口相传是这样的:

苗族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其祖先蚩尤约在4 600多年前,曾与黄帝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境内决一死战。蚩尤战死后,其后人被迫南迁,其中一部分迁到东南部,再迁徙到了贵州。由于怀念故土,居住在斯拉河畔桃花村的苗族刘姓居民过世后便将装殓尸骨的棺材南北向陈列,停放在溶洞里,一直向东遥望着故乡的方向。苗家把棺材存放在溶洞里,向往着有朝一日能够把先人的遗骸抬回故乡进行安葬。桃花村棺材洞巨大的洞口朝向太阳升起的东方,而所有棺材的堆放也一律靠西面东,颇似一种守望的形势。据说桃花一带苗族的先辈辗转迁徙,曾渡过“一条黄水河(黄河)”“一条清水河(长江)”,最后来到崇山峻岭、人迹罕至的黔中定居。因年代久远,迁徙途中往返重复经过的地方太多,已记不清迁徙的路线,认不得回家的路了,只记得是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来的。而后人一直过着“有家难回”的日子,苗族先民们生不能回家乡,死后便选一个朝东的岩溶洞停放他们的棺材,他们集体望着家的方向,希望有朝一日后人能把他们的尸骨带回家乡安葬。

据此可知,苗族岩洞葬为民族文化与当地环境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深受其祖先崇拜的影响。由于苗族没有文字,汉族文献也无从考证。据当地刘姓苗族群众口口相传,第一个葬在棺材洞里的老祖公名叫阿涅。当时桃花一带人烟稀少,周边全是原始森林,阿涅去世后,后人看见老熊山半山上有个溶洞,洞内干燥敞亮,就把阿涅抬到洞里安放。后来,桃花刘姓苗族觉得把老祖公阿涅葬在洞里后万事遂意,于是陆续将过世的老人抬进洞内,棺材愈堆愈多,棺材洞逐渐变成了当地苗族群众的墓地。

二、岩洞葬的文化解读

前已述及,岩洞葬的使用应是民族文化与当地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墓葬分布不难看出,贵州山区多溶洞为岩洞葬创造了环境条件。而岩洞葬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即为当地的民族文化。贵州地区苗族岩洞葬较多,岩洞葬在该地区为何流传甚广?需从文化角度进一步探讨。

现今苗族居住所在多有死洞、生洞以及红岩、白岩等地名。其中白岩与死洞均是岩洞葬,红岩与生洞均为活人居住。苗族穴居之俗,古已有之。如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即载有瑶族“举峒祭都贝大王”相关的跳洞活动。现今不少苗族地区仍然盛行“红岩”与“白岩”相结合的生活方式,如龙里县摆省乡果里寨的果里洞葬内部摆放不同时期四百余具棺木,其对面即为生洞。又普安县德依乡大寨村反背山腰骨糠洞岩洞葬与高坡乡杉坪将军山龙山洞洞葬均是与生洞左右相邻。换言之,岩洞葬文化与苗族的居住文化是有密切联系的。

而我们可从苗族传统的“跳洞”节窥知“生洞”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上文周去非《岭外代答》所载,宋代已有“跳洞”传统,于每年十月举行。至明代《炎徼纪闻》中关于“跳洞”记载更为详细:“仲春刻木为马,祭以牛酒,老人并马箕踞,未婚男女吹芦笙以和歌,淫词谑浪,谓之跳月。”由此可知,至明代,跳洞在当时可分为2种环节:一为祭祖;二为男女谈情的娱乐活动。该活动是人们祈求获得祖先庇佑的重要方式。

现今“跳洞”活动仍被不少苗族家族所继承,且人们多遵从传统,活动仍在岩洞中举行,关于其内涵,当地人解释为“开春后三寨八乡的苗族在这里跳洞,是希望求得一年风调雨顺,并求亡灵安息,年轻人趁机交情结友”[6]。即其主要目的即是祭祀祖先,以祈太平。除此之外,祖先崇拜在贵州苗族的日常生活中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贵州苗族有“牯脏节”祭祖传统。以此推知,岩洞葬的文化内涵很可能与祖先崇拜有关。

据清代《牂牁苗族杂咏》所载“丛棺深厝洞横斜,洒酒酣歌鼓乱挝”,1当时岩洞葬内棺木摆放特点与今天类似,多为数十具。因棺木数量庞杂,当地苗族均以家族为单位进行安葬,当地居民不仅知晓不同岩洞葬所葬哪个家族,甚至对洞中不同年代的祖先亦十分清楚。如“龙山洞”岩洞葬即见有罗姓苗族的家族墓葬。这些洞葬外人是不准动用甚至观看的。此类丛葬,逐渐成为维系家族的纽带。

苗族历来认为万物有灵,并认为祖先逝世后会以灵魂形态存在。但苗族所祭祀的“先祖”,并非泛指所有直系或旁系先祖。且当地族人需取得一定资格,死后才能实行岩洞葬。如据学者探访得知,“当地苗族只有家族中年满60岁的已婚老人正常过世后才可享有洞葬”[7]。

据《龙村锁钥》碑所载“龙山洞”苗族罗姓家族岩洞葬碑文:“伏愿遗骸与金玉同坚,冥福与丘山并厚”,可知其洞葬的目的之一便是保护先祖遗体,使其免受动物啃食破坏。因此,岩洞葬多设于人迹罕至且十分隐蔽的地方。“初揽捐银,鸠工好师,诚固封锁,□□佳城”[8],碑文所载“佳城”,当指岩洞葬为祖先尸体及灵魂安息的福地。

现代苗、彝等民族均认为,人死之后,灵魂四处飘荡,需进行一定的仪式,由巫师保护,将灵魂引渡至祖先生活的地方,并在此再生。如高坡苗族在逝者葬于岩洞之前,需请鬼师“念鬼”,其过程是将逝者的祖宗依照辈分以男先女后为宗旨,将各辈行最大者的苗名依次念下来。继而叙述亡者人生经历,最后为其亡魂指引归宿所在以及沿途所需经历的道路。由于苗族并未有“地府”和“阴间”的观念,族人往往认为其祖先是生长于洞穴之中,因此,苗族认为其祖先逝后的居所就在洞中,如苗族称葬洞为“祖灵洞”,而祖先之魂则化身为“洞身”,并降福于子孙后代。以上也是苗族岩洞葬风俗持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在当地苗族的习俗中,人们视岩洞葬为“进城”,土葬则“下乡”。1在苗族的传统习俗中,逝者遗体如进行土葬,则亡灵将无法到达祖居之地。唯有在穴居的露天状态下,逝者亡灵才能到达祖地,在另一世界过着幸福生活[9]。因此,苗族将“洞葬”视为“进城”,则与上文《龙村锁钥》碑所载的“佳城”之说相照应,为逝者最好的归途。

相较而言,平坝桃花村的岩洞葬习俗整体保存较为完好,尚有多个洞穴在使用中。桃花村棺材洞只允许刘姓家中正常死亡的人安葬。非正常死亡如车祸、溺水、上吊、服毒等自杀横死的,以及在医院医治无效死亡的,均不得入葬。洞里安葬的,都是桃花村鹅抱蛋、新寨、中寨、桃花、干草冲五个自然村寨刘姓人家的逝者。原先是不分区的,后来逐渐形成不同的葬区,从左到右依次陈列,第一葬区是安放桃花组逝者的,第二葬区是安放鹅抱蛋组逝者的,第三葬区是安放新寨和中寨两个组逝者的,第四葬区是安放干草冲组和其他逝者的。洞中棺材有的叠置、有的单层陈放,其中最高的有6具棺材累叠陈放。棺木的材质以杉树为多,比较早的也有枫香树等其他树种。个别棺木前端刻有寿字、吉字和古钱、鱼类等象形图案。棺材颜色随着年代的变迁,显现出历经的沧桑各不相同。存放年代久远的,木质已饱受风霜浸蚀,逐渐腐朽;存放时间不长的,油漆正逐步斑驳淡化。其中最新的一具棺材是2014年6月27日才安放进来的。

非正常死亡者虽然不得葬于岩洞之内,但仍需给死者进行“砍马”仪式,之所以如此,当地苗族认为亡灵在回归祖地时需受把门人盘查,非正常死亡者所受盘查十分严厉,若他有马骑着,“人家就以为他是当官的,就放他过去了”。这一例子表明特殊的灵魂观念是人们采用某种特殊葬俗的重要因素。

除苗族外,壮族亦使用岩洞葬,如考古工作者在广西的龙州与宁明均发现有大量的岩洞葬及岩画遗迹。学者考证认为,族人认为崖上为其族群的祖居之所,因此将岩画绘制于崖上,并将逝者葬于岩画旁的岩洞之中,以希冀招聚亡魂,使之再生。

另据学者研究发现,壮族神话中将岩洞视为其创世女神——姆洛甲的阴户,因此壮族人死后葬于岩洞内,相当于回归到母体子宫之中,便于再生[10]。其说法与苗族的岩洞葬文化有极大的相似之处。

总而言之,洞葬是祖先崇拜与鬼魂信仰下的产物,反映出人们希望逝者能回归祖地并得以再生的民族文化观。且如一些学者观点,岩洞葬所反映的宗教观念带有浓厚的血缘色彩。

三、岩洞葬所见棺画

值得注意的是,据平坝区下坝棺材洞清理简报所载,26号棺见有圜形和渔纹图案,该画不早于明代。此外,仍有个别棺外木板绘有钱文[11]。 此外,前所述及的贵州荔波瑶麓的部分民族时至今日仍用岩洞葬。当地大户在举行葬礼时常进行砍牛仪式,以彰显逝者地位。砍牛时需跳打猎舞且敲击铜鼓,而后在死者棺木上放置木板雕成的“鱼”与牛角形的木板图,将“鱼”与“牛角”钉好后,由成年男子在其上以粉笔、炭、墨等绘制图案。如男性死者绘制猎枪、牛、狗、耙等;女性死者则绘雨伞、绣花、镰刀或鱼等,以期冀死者可在死后世界享用。从洞内所遗的“牛角”看,其色澤或为纯白色,或为有白、红、黑诸色相互掺杂。其内容多为前述者,亦兼有垂钓、踩碓以及猪、鸭,钱纹等图像。据学者调查发现,这些图像即有根据死者意愿所做的安排,亦有固定样板[10]226。

除上述地区外,贵州惠水仙人桥岩洞葬中亦见有大量棺画。该处所见棺画,共计36幅,图案数十种。因洞口处棺木长期受风雨侵蚀,很可能存有图案已损毁。现存棺画多集中于离洞口较远处——第三、第四区的棺木上。一般每棺仅绘一幅图画 ,图案长10cm左右,线条多宽约1cm,与平坝区棺材洞棺画所不同的是,棺板图样均为手指蘸取石灰水后绘制而成。其中可清晰辨识为马者14例,骑马人7例,另有绘于脚两端挡板与棺木头的太阳纹和铜鼓图案7例[12]。另有鱼形纹、“牛”字形纹和钱纹图案1至4例不等。据此不难发现,仙人桥棺画图案具有明显的西南系统岩画的特征,即其图案与西南其他地区岩画、棺画的主题均为铜鼓、牛、太阳纹、骑马人等元素,有所区别的是,仙人桥棺画铜鼓、太阳纹、骑马人等所占比例大约八成,其余元素较少。而岩洞葬中的“牛”字形纹,与上文牛角形的木板图较为相似,说明二者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因棺木年代多属明代,仅部分为清代,可推知棺画年底应与之相当。 其中长方形棺木及其棺画均晚于井字形棺木。但由于该岩洞葬中早期棺木上均未见有棺画,因此尚难推知棺画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规律。据上所述,贵州地区不同民族多有长期使用棺画的习俗,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尚需进一步厘清。

首先对现今仍在使用岩洞葬的民族进一步深入了解,便可窥知棺画现今的文化含义。如前所述及荔波瑶麓青瑶,他们以牛血、墨汁等在棺木上方及两侧所钉的牛角形与鱼形木板上绘制各类图案,并悬挂逝者生前使用的斗笠。根据学者调查研究可知,之所以悬挂斗笠,是因为瑶麓瑶族认为逝者亡灵的归宿是去到该族先民曾居住过的美好家园,斗笠可为亡灵赶路途中避雨;而丧葬期间进行“砍牛仪式”并在木鱼及牛形木板上绘图,旨在将牛与鱼送于地下亡魂。其中木鱼不仅可为日夜兼程赶路的亡灵指引道路,亦可在亡灵遇到江河时驮其过河,而牛形木板则象征着亡灵到达目的地后,以牛耕田,从而在死后世界得以安居乐业。1饶有意思的是,白裤瑶虽与荔波瑶麓青瑶均属瑶族一支,但二者棺画含义却不尽相同。白裤瑶洞葬习俗已有较长的历史,如广西南丹岩洞葬很可能与此有关。据学者研究发现,白裤瑶与荔波瑶麓青瑶均认为人死后会回归到先祖生活过的地方,并且生活方式与活时无异。所不同的是,他们认为亡灵如未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则会加害于活着的人。因此,该族逝者下葬时往往会不遗余力举办“砍牛”等丧葬仪式,甚至有因此破产者。在仪式进行过程中,瑶族鬼师需要为亡者介绍亡灵所需经历的沿途风光,而后亲属开始表演穿林、渡河、上下坡等仪式[13]。而南丹棺画上诸多骑马人、山岭与马等图案即是白裤瑶为逝者亡灵送魂的写照。

从现有资料看彝族、布依族与苗族均有在岩洞葬棺木上绘图的传统。如贵定交界地区的布依族,亦常举行“砍牛”或“砍马”仪式。在仪式进行过程中,需敲击铜鼓,并吟唱砍马经。且部分族群画有马驮人的升天图,意在马载亡者之魂升天,并为亡魂服务[14]。此类图案虽非棺画,其意义却相近。另据《物始纪略·那史纪透》所载:“万事万物,各种形象,圣人所想象,由巧手绘画,挂在丧场上,传祖摩布旨意,以安慰亡灵,并镇厌恶魔。”[15]彝族在进行丧葬仪式时,亦绘有类似棺画的图画,与上文布依族传统相似,现称此类图为“那史”。

从现存岩洞葬来看,苗族绘制棺画是长久以来的传统。贵阳周边的苗族仍保留有“砍马”仪式,如非正常死亡者必须经历该仪式。惠水摆榜一带苗族甚至会用两匹马[16]。“马”之含义与木鱼类似,为供逝者乘骑,以便回归祖地。据现今石头寨苗族村民所述,当地苗族已鲜用“砍马”与“砍牛”仪式,而采用两种方式代替:一是在人逝世后,以马驮一草人,并着死者衣服,至岩洞墓地后,焚毁草人,可视为马驮亡者灵魂移居祖地。此类仪式称为“驮魂”;二是仍采用传统做法,在棺木上绘制马之形象,从而象征“砍马”仪式[17]。

现今望漠一带苗族已将棺画中除“牛”“马”外,多绘制“太阳花”图案,此类“太阳花”多作十二芒,当地人视该图案为祖居之地,万物均来源于此。有学者推测“太阳花”或源于秦汉时期阴阳五行中常用的“式图”[18],流传至偏远地区后,成为当地人生殖崇拜的象征。时至今日,则成为当地苗族的祖居之地,且亡者可因此再生。此类绘画在彝族的墓葬之中亦较常见。当地苗族将棺画衍生出两种形式:一为剪纸代替棺画,贴于棺木头端木板之上;二为将“太阳花”图案以刺绣形式盖于逝者面部,其含义与棺画相同。

综上所述,贵州地区岩洞葬棺画应是祖先崇拜与鬼神崇拜相结合的产物。其功能除避免死者鬼魂为害生者外,更具有将逝者亡灵带归祖居之地,或使其再生,或使其可在另一世界幸福生活,并庇佑子孙。

总之,贵州地区的岩洞葬是在多种文化与环境因素的交织耦合下得以沿传至今,成为研究相关地区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的“活化石”,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  莫雄亮,杨杰.荔波瑶麓瑶族乡分配葬洞[N].贵州都市报,2011 - 06 - 16(A12).

[2]  熊康宁,芳娟,廖婧琳.喀斯特文化与生态建筑艺术: 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的科技文化品位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239.

[3]  李再春.黔中苗族的洞葬习俗[N].贵州政协报,2002 - 10 - 18(007).

[4]  李飞.贵州崖葬略论[J].贵州民族研究,2009(1).

[5]  广西生物考古研究所,等.广西先秦岩洞葬[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7.

[6]  王亚新.原始记录——高坡苗族生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52.

[7]  严奇岩.从《龙村锁钥》碑看苗族洞葬的祖先崇拜与风水信仰[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8]  贵阳市志编纂委员会.贵阳市志·文物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95.

[9]  吴泽霖,陈国钧,等.贵州苗夷社会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62.

[10]李飞.魂兮归去:从贵州惠水仙人桥岩洞葬棺画论中国西南系统岩画[M]//四川大学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方民族考古(第七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26.

[11]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 .贵州田野考古四十年[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398.

[12]屈川.也谈"僰人"悬棺岩画中的铜鼓形象[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9).

[13]杨庭硕.贵州 “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汇编·回、白、瑶等族卷[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153.

[14]贵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古籍整理办公室,等.布依族古歌[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106.

[15]陈长友 .黔西北彝族美术·那史、彝文古文献插图[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35.

[16]黔南州苗学会.黔南苗族[M].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09:412.

[17]雷廣正,莫俊卿.黔南悬棺葬及其族属初探[J].民族学研究,1982(4):134.

[18]李零.中国方术正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7:69.

[责任编辑:龙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