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同步学习:演进、价值与未来议题

2021-12-14师亚飞童名文王建虎孙佳戴红斌魏艳涛

电化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师亚飞 童名文 王建虎 孙佳 戴红斌 魏艳涛

[摘   要] 混合同步学习因其有助于打破物理空间限制,提升教育灵活性,实现传统学习和在线学习的有机耦合,逐渐受到远程教育领域的关注。其源自对传统课堂教学限度的突破,萌发于在线学习创造的同步异步情境中,最后在同步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与调试中形成并为人们所熟悉。研究从其应用目的和学习组织方式的视角,将混合同步学习划分为教育公平和灵活便捷两种不同的应用价值取向,并对各自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展开系统阐述。重点论述了混合同步学习在促进教育均衡化、教师专业发展、终身学习以及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的重要价值和潜力。基于当前混合同步学习在实践应用中面临的困难,建议在未来研究与实践中,教学实践者应该更加平等地关注两端学生的需要,充分利用远程教师教学角色,发挥“双师教学”效用、创设数智融合的学习环境以及重视同伴互评和智能学习评价。

[关键词] 混合同步学习; 同步课堂; 教育公平取向; 灵活便捷取向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师亚飞(1992—),男,河南新乡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混合同步学习、学习动机与投入和学习分析研究。E-mail:shiyafei240@163.com。王建虎为通讯作者,E-mail:78085357@qq.com。

一、引   言

近年来,混合同步课堂作为破解教育均衡问题的有效途径日益得到我国政府部门的重视。2020年3月,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更是将“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作为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路径[1]。可以预见,在这三种教学模式的综合作用下,学生的学习形态也将发生革命性转变。

当前,混合同步学习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混合同步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模式研制以及教学实践探索三个方面,其中,教学实践探索又以研究师生教与学体验和学习效果评测为主要内容。就当前实践应用效果看,混合同步学习(亦可称为混合同步课堂)作为一种创新的学习形态,由于其极大地提升了教育的灵活性,扩展了教育发达地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可及性,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方面的作用也逐渐得到验证[2],被认为最有可能成为未来学校学习的主流形态[3]。因此,混合同步学习不仅能够提升教育的灵活性和便捷性,为高等教育和成人学习者提供持续学习的机会,并且在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方面也具有重要实践价值,更重要的是,还能为未来学校的学习与教学提供模式借鉴。鉴于此,本文将系统分析混合同步学习的演进历程,着重探讨其价值取向、应用潜能以及未来议题,以期为混合同步学习的相关研究者、教育实践者和管理者提供借鉴。

二、混合同步学习的演进脉络

混合同步学习的形成过程可以将其置于空间和时间两个向度下进行考察。如图1所示,目前主要存在着四种不同的教学形态,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传统教学形态(如面对面班级授课);同一时间、不同地點的纯同步在线教学形态(如直播课);不同时间、同一地点的个性化教学(如差异化分层辅导);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异步在线教学(如MOOC)。随着上述四种教学形态的不断深入实践和拓展,单一的某一种教学形态已无法应对复杂的教学现实需要,混合同步教学逐渐在实践中被催生出来,它兼顾了空间和时间双维需求的教学新形态,既保持了班级授课的传统优势,同时又弥补了单纯在线同步学习以及个别化辅导实施中的缺陷。接下来,本文将系统分析混合同步学习的演进脉络与发展历程。

(一)缘起:传统教学的限度

传统课堂教学具有天生的封闭性。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系统地阐释了班级授课制,从而为之后数百年的课堂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4]。其后,在大工业时期,为了进一步满足工业生产对于大规模劳动力的需要,班级授课制经由赫尔巴特、凯洛夫等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最终形成了在固定教学场所和固定时间,由固定的教师进行教学内容传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5]。传统教学也因这些特征具备了诸多优势。例如,固定的教学场所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统一课程目标的达成,容易形成教育共识等。教师的存在有助于对学习者进行监督,提高其学习投入度[6]。并且,学校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交场所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伙伴关系[7]。然而,传统教学环境下,空间向度的封闭性极大地限制了学习的灵活性以及教学资源的可及范围。例如,在传统的课堂环境下,当师生面临空间位置分离的场景时,如疫情、异常天气、灾难等,要实现正常的教学活动将变得异常艰难。

(二)萌发:在线学习的不足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科技的急速进步、知识的快速更新以及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人心,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学习需要。如何充分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进行学习,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0世纪末,远程教育逐渐崛起,在经历了函授、电视广播、网络教育后,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的重要形态。在一些情境中,如开放大学、课外辅导、职业培训等,在线学习成为主要形式。近几年,Coursera和edx等在线课程平台更是一度将MOOC这一在线学习形式推向了高潮。MOOC也因其高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等优势受到全世界学习者广泛追捧。然而,正当人们担心MOOC是否会取代传统课堂教学的主流地位时,MOOC却因其高辍学率和低完成率等诸多问题开始被人们冷静对待。

一般来讲,在线学习可以分为同步和异步学习两种形式[8]。两种在线学习形式也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例如,无论同步还是异步,在线学习模式在空间位置上都具有灵活性[9]。相较于异步在线学习,同步在线学习环境下师生之间可以实时进行互动,具有更强的归属感和社会存在感[10]。与之相对,异步在线学习则不需要师生双方同时在线,因此,在时间向度上具有更强的灵活性[11]。尽管在线学习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但是,空间位置的分离常常会导致远程学习者产生孤立感[12]。因此,传统的异步在线学习通常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动机、自信心和自律能力,然而,大量的学习者无法顺利地完成课程学习任务[13]。鉴于以上原因,在线学习通常不会作为一种独立的学习方式存在,而是经常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并且在线部分主要以异步学习为主[14],这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讲的传统混合异步教学(如图1所示)。而传统混合异步教学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和学生往往处于同一空间环境下,这就导致尽管异步在线学习部分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但是在线学习的灵活性和可及性优势却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浮现:混合同步学习的兴起

近年来,随着学习者对于学习灵活性需求的增加以及同步教学的支持技术不断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在线学习以及混合式学习等学习方式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正在不断走向融合和创新,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混合同步学习以一种新的学习形态开始浮现[15]。混合同步学习作为混合学习的一种具体形态,相较于其他形式的混合学习,尤其更加强调实时课堂交互。混合同步学习大致经历了起始、发展和高潮三个阶段,见表1。在混合同步学习的起始阶段,国内外几乎在同一时间发起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在这一时期,由于技术设备和网络条件的限制,异地师生之间还难以以视频形式实现实时的自然交互。之后,随着企业、高校、政府等多方的不断加入,混合同步学习呈现繁荣发展之势,在这一时期,与混合同步学习相关的技术设备、网络带宽、教学模式等均得到较大发展,如“三个课堂”以及Hastie等人提出的九种混合同步学习模式。2015年,Bower界定了混合同步学习(Blended Synchronous Learning)的概念,在国外混合同步学习领域引起巨大关注,标志着国外混合同步学习的研究进入高潮期。2020年3月,《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对“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三种模式进行了正式界定与解读,也标志着我国“互联网+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入新阶段。

混合同步学习能够将位于空间位置分离的两部分学生整合到同一学习环境下,并由同一位教师开展同步教学活动[19],不同于传统的面对面课堂学习和在线同步学习,它是两者的有机整合[20],同时能为师生提供实时交互的机会,重塑了传统的物理教室,能够为处于异地的两部分学生提供相同的学习机会和学习体验[21]。它兼具了在线学习的空间灵活性以及传统教学和同步教学所具有的强烈的共同存在感和社会存在感,能够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19]。

三、混合同步学习的双维价值取向

本研究依据应用目的和学习组织方式的不同,将混合同步学习大致分为灵活便捷和教育公平两种取向的混合同步学习模式。这两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灵活便捷取向模式中的远程学习场所结构松散,通常以单个学习者为主体;而教育公平取向模式中的远程学习者所处位置较为统一,通常以整个班级为主体。

(一)灵活便捷取向:学习场所的按需而定

灵活便捷取向是指对于某些由于特殊原因无法正常到达面对面课堂进行学习的学生,他们可以依据自身需求灵活地选择学习地点,通过网络与本地面对面学生同步地参与到课堂中(如图2所示)。由于该模式下的远程学习者可以自由地选取学习地点,因此,较之于以班级为主体的教育公平取向模式,它具有更强的灵活性[22]以及可扩展性。例如,灵活便捷取向模式的混合同步学习方式能够为有家庭或工作需要照顾的学习者提供在线同步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23]。然而,远程学习者离散的组织结构在带来学习灵活性的同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单个学习者从多个地点参与混合同步课堂会造成远程学习者学习氛围的缺失,进而产生远程学习的孤独感[24];此外,由于远程端教师角色的缺失,远程学生的学习投入也将难以得到有效监督[21]。因此,在灵活便捷取向模式下,如何有效地监督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创建具有良好学习氛围的虚拟学习社区,进而减轻因交互距离所带来的孤独感,成为未来研究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教育公平取向:学习资源的空间跨越

教育公平取向是指采用同步视频技术,将地理位置相分离、教育水平差异较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班级联结起来进行同步授课,使得位于偏远、教育不发达地区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发达地区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可及性,促进城乡乃至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如图3所示)。常见的如专递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其目的都是促进教育公平,追求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教育公平取向的混合同步学习模式在国内已经得到大量应用和研究。2002年,我国就已经开始探索借助同步课堂来提升西部贫困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实践[25]。随着这些年同步课堂的深入实践,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进,同步课堂的实践与相关研究也逐渐走向深入。为更好地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一些典型的实践案例不断涌现。例如,广东省的“千校扶千校”行动对于促进乡村教育薄弱地区的教学质量,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价值[26];湖北省具有区域在地化特色的“咸安模式”“三式”破“三难”的恩施模式对于解决鄉村教学点开不齐、开不好课的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18];江苏省盐城市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开通的“名师网络专递课堂”,跨越几千公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及文化的交流。教育公平取向的混合同步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在空间位置上的局限,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扩展了优质资源的空间可及范围。该模式下的远程学习者通常是以集体的形式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参与学习活动,并且远程端教室有教师负责教学管理和服务。因此,由于同伴和教师的存在,远程学习者相较于灵活便捷取向模式具有更高水平的学习投入,并且远程班级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固定的学习地点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限制远程学习的空间灵活性。

四、混合同步学习的应用潜能

就当前的相关研究看,国内外有关混合同步学习的研究侧重点稍有不同,国内主要探索混合同步学习在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以及鄉村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主题。国外则主要关注混合同步学习在满足成人学习者学习灵活性的需求以及应对突发性事件方面的潜在价值。

(一)共享优质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混合同步学习作为一种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可及性的有效途径,为破解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难题提供了可行思路[27]。例如,成都七中将其优质的课堂教学资源实时同步到我国西部边远地区的薄弱学校,不仅缓解了这些薄弱学校教师资源不足的困境,而且极大地提升了薄弱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17]。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则是直接提供个性化定制的优质教学资源给资源薄弱学校,然后由资源薄弱学校的教师使用这些资源来完成具体的教学活动[28]。这种模式更加突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对于教育均衡化的意义。孙佳等则从城乡学校校园文化共享的视角来破解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难题,认为城乡校际文化的交流能够为同步课堂的发展提供内生动力[29]。历经十余年的发展,混合同步课堂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成效已逐渐显现。例如,杨俊锋等经过两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参与混合同步学习的乡村班级学生的语文成绩得到显著的提升,并且还发现主讲教师对于两端学生的平等关注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2]。

(二)革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师资力量是影响学校教育水平的决定性因素[30]。然而,由于乡村贫困地区学校办学经费、基础设施等条件限制,教师外出交流以及接触新型教学理念的机会较少,这使得乡村教师专业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困难[31]。因此,从教师教学的视角来看,旨在共享优秀师资和教学资源的“双师教学”模式便成为自然之逻辑选择。“双师教学”是以促进城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再分配为初衷,以提升乡村学校学生、教师的学习和教学水平为路径,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的一种信息技术支持的新型教学方式,通常由城乡两端教师的课前同步备课、课中同步授课以及课后同步研讨三个环节组成[32]。双师课堂不仅能够解决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开不齐、开不好课的问题,而且可以作为一种陪伴式的教师研修方式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33]。因此,乡村教师可以通过与城市优秀教师的协同备课、课中观摩以及课后的点评反思实现自身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通过城市教师优质教学资源的定制化共享以及乡村教师的在地转化,乡村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进而促进了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重构教学场域,满足终身学习需要

社会生活的急速变迁要求个体离开学校后依然要保持不断的学习状态,因此,终身学习理念对传统教育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发起了新的挑战[34]。传统的围墙式课堂教育显然已难以应对[35]。然而,正规的课堂教学无疑是保证学习效果的最佳选择。因此,如何重构传统的教学场所使其不受空间大小以及地理位置的限制,满足学习者特别是远程学习者(如成人学习者)对于教育开放性和灵活性的需要,成为研究者关切的话题。远程学习者与传统的课堂学习者有诸多不同,如工作、家庭等,因此,他们有时无法按时到课堂中学习[36]。混合同步学习则可以为成人学习者提供一种通过网络与传统课堂学生一起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37]。并且,混合同步学习环境能够使得远程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本地教室,使其获得与本地面对面学生相同质量的学习体验[19]。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不断深化,混合同步学习所具有的沉浸感、临场感、交互性以及灵活性在未来将展现出更大的潜能。

(四)打破空间局限,应对潜在突发事件

传统教学活动发生在同一时间和空间环境下。因此,当学习者面临一些突发事件(如时间冲突、伤病、流感、恶劣天气等)而无法按时到达教室时,学习者正常的学习活动将会被迫中断。混合同步学习则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在异地通过互联网同步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使得正常的学习活动得以延续。如Li等在香港某大学发起了混合同步学习项目以解决学习者因突发性事件(如时间冲突、身体疾病等)无法正常到教室上课的问题[38]。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同步学习满足了不同需求学生的需要,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并且使得学习变得更加灵活和个性化。此外,后疫情时期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也成为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Miller等认为,混合同步学习或许可以为后疫情时期的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39]。

五、混合同步学习研究的未来议题

作为一种浮现中的新型学习方式,混合同步学习在实践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我们认为,未来的混合同步学习的实践和研究还需要从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技术支持以及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着手。

(一)混合同步学习的教学策略:平等地关照两端学生需求

给予两端学生平等的关注是保障混合同步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在教育公平取向的混合同步学习模式下,本地和远程两端学生在认知水平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难度和教学进度方面应充分考虑远程乡村端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且由于师生空间位置的分离,混合同步学习模式在社会存在感方面有其先天的不足。此外,在混合同步课堂中,教师在授课时经常容易忽略或遗忘远程端学生的存在[40]。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有意地提高与远程学生课堂交互的频率。在现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城市端教师可以亲临乡村学校,有限度地将远程乡村端课堂作为主讲课堂,同时,让乡村端教师来负责维护城市端课堂秩序。城乡两端教师通过互换学校、互换角色,可以增强两端师生之间的亲近感,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空间位置分离所带来的低社会存在感,促进远程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课堂投入水平。因此,如何平衡城乡学生的机会供给,让技术冲破资源壁垒的同时,将两端学生融为一体,并得到公平对待,将会是混合同步学习未来最需要重视的议题。

(二)混合同步学习的教学模式:引导课堂由“主辅”向“双师”过渡

混合同步课堂中主辅教师角色的划分在同步课堂发展的初期对于其成功开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然而,混合同步课堂深入开展的同时,其弊端也开始显现,如远程辅助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降低、专业提升困难等。因此,在混合同步课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双师”教学模式便成为促进混合同步课堂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本研究认为,混合同步课堂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之对应的混合同步教学模式应该因时而变。具体来讲,在混合同步课堂的实施初期,城市端教师主要负责具体教学工作,而乡村端教师负责远程课堂的管理以及课堂观摩学习。随着混合同步课堂的不断深入,在长期地观摩和学习城市端教师的课堂教学之后,乡村端教师在教学技能和知识水平方面已取得较大的进步,亟须通过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来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教学方法和技能。因此,乡村端教师的角色应该由辅助课堂管理转向协同城市端教师一起承担课堂教学任务。在这一时期,混合同步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由主辅教学转向 “双师”教学,如何把握这种过渡的时机,以及过渡后如何实现混合同步中“双师”教学的生态化运行,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议题。

(三)混合同步学习的技术支持:营造数智融合驱动的学习环境

混合同步学习环境是一种富媒体学习环境,在这一学习环境下,教学活动的实施完全要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当前,网络带宽难以满足实际教学需求,依然是混合同步课堂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如声画不同步、画面不清晰等。近来,5G技术因其高网速、低延迟以及强网络效能等特性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41]。王运武等认为,5G技术将会显著增强同步课堂的互动体验,改善优质资源共享能力,提升智能化应用水平[42]。另外,有研究表明,教育智能体所特有的模拟社会性交互功能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表现[43]。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将教育智能体引入混合同步课堂来承担一部分教师的教学和社会性交互功能,从而形成本地端和远程在线端人机协同的混合同步教学模式,将有助于弥补远程学生因教师角色缺失所造成的社会存在感不足问题,进而提升远程在线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投入度。此外,人工智能技术支撑的智能教学分析将有助于解决远程学生缺乏有效监督的问题。例如,深度学习技术能够基于学生的身体姿态实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状态进行识别[44],并且这些过程性数据还能够为学生的学业评价提供参考。为此,如何让混合同步学习发挥新技术优势,破解传统教学业已存在的历史问題(如优质资源不均衡、时空受限等),同时创新地处理好技术应用初期已浮现出的新问题(如人机不协同,教学不精准)等,这无论是对教育技术的创新还是学习质量的保证都将是未来的关键议题。

(四)混合同步学习的评价方式:深化远程同伴互评及智能评价

学习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诊断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来发现问题,进而及时地采取补救策略,更有甚者,评价本身就是为了学习。同伴互评是一种由学习者相互共享、相互评价与相互反馈的评价方法[45]。它不仅能够完成学业诊断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在同伴互评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彼此相互学习,从而提高社会存在感、学习动机、课堂参与度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最终实现自我水平的提高[46]。混合同步课堂中引入同伴互评能够增强两端学生之间的社会交互,有助于解决因空间位置分离所带来的远程学生社会存在感低下、学习动机弱以及课堂投入不足等问题。利用学生在课堂中自然状态下产生的学习数据,尤其是过程性数据,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动态的观测和评价,也是未来同步课堂中学习评价的主要方向。大数据支持的智能学习评价能够通过嵌入在学习环境中的传感器实时观测和获取学习过程数据,挖掘学生多模态数据,并据此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推断和预测,及时地修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精准性,提高教学绩效,进而改善远程学生的学习体验[47]。在未来的实践中,如何利用同伴互评与智能评价等手段来改进混合同步学习的成效,也将是摆在教师及研究者面前的全新议题。

六、结   语

混合同步学习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室围墙的空间限制,提高了学习灵活性,拓展了优质学习资源的空间可及性,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着巨大潜力,在贯彻终身学习理念和利用“互联网+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双重时代背景下,开展混合同步学习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以此为基础,开展混合同步课堂的实践应用,进一步检验和发展有关混合同步学习的理论和实践,以期为教育信息化的在地化实践提供更多的养料。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EB/OL].(2020-03-06)[2021-06-06].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0 03/t20200316_431659.html.

[2] 杨俊锋,崔丽霞,吴滕,潘慧,洪河条.混合同步网络课堂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12):50-56,77.

[3] HASTIE M, HUNG I C, CHEN N S, KINSHUK. A blended synchronous learning model for educational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J].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2010, 47(1): 9-24.

[4] 赵婷婷.班级授课制的历史演进及当代发展[J].浙江教育科学,2015(6):14-17.

[5] 胡弼成,孙燕.打破传统班级授课制:大学教学治理的重点和突破口[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7):81-86.

[6] GILLIES D. Student perspectives on videoconferenc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at a distance[J]. Distance education, 2008, 2(1): 107-118.

[7] ANASTASIADES P S, FILIPPOUSIS G, KARVUNIS L, et al. Interactive videoconferencing for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t a distance in the school of 21st century: a case study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Greece[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0, 54(2): 321-339.

[8] CHEN N S, KO H C, KINSHUK, et al. A model for synchronous learning using the Internet[J].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2005, 42(2): 181-194.

[9] MARTIN F, PARKER M A, DEALE D F. Examining interactivity in synchronous virtual classroom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ributed learning, 2012, 13(3): 227-261.

[10] OZTOK M, ZINGARO D, BRETT C, et al. Exploring asynchronous and synchronous tool use in online courses[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3, 60(1): 87-94.

[11] HRASTINSKI S. Asynchronous and synchronous e-learning[J]. Educause quarterly, 2008, 31(4): 51-55.

[12] OWENS J, HARDCASTLE L, RICHARDSON B. Learning from a distance: the experience of remote students[J].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2009, 23(3): 53-74.

[13] NORBERG A. Blended learning and new education logistics in Northern Sweden[M]// OBLINGER D G. Game changers: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Boulder, CO: EDUCAUSE, 2012: 327-330.

[14] ROSETH C, AKCAOGLU M, ZELLNER A. Blending synchronous face-to-face and 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a hybrid doctoral seminar[J]. TechTrends, 2013, 57(3): 54-59.

[15] ZYDNEY J M, MCKIMMY P, LINDBERG R, et al. Here or there instruction: lessons learned in implementing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blended synchronous learning[J]. TechTrends, 2019, 63(2): 123-132.

[16] RASMUSSEN R C.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human interaction in a synchronous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D]. Provo: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2003.

[17] 滕瀚.運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同步课堂教学的个案[J].中国远程教育,2006(4):63-65.

[18] 王继新,施枫,吴秀圆.“互联网+”教学点:新城镇化进程中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6(1):86-94.

[19] BOWER M, DALGARNO B, KENNEDY G E,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factors in blended synchronous learning environments: outcomes from a cross-case analysis[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5, 86: 1-17.

[20] CONKLINA S, OYARZUN B, BARRETO D. Blended synchron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student perspectives[J]. Research on education and media, 2017, 9(1): 17-23.

[21] RAES A, VANNESTE P, PIETERS M, et al.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in the hybrid virtual classroom: an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s' engagement and the effect of quizzes[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20, 143: 1-16.

[22] RAES A, DETIENNE L, WINDEY I, et al.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n synchronous hybrid learning: gaps identified[J]. 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 2020, 23(3): 269-290.

[23] WANG Q, HUANG C. Pedagogical, social and technical designs of a blended synchronous learning environment[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8, 49(3): 451-462.

[24] WANG Q, HUANG C, QUEK C L. Students' perspectives o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blended synchronous learning environment[J].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8, 34(1): 1-13.

[25] 李桂云.“基础教育同步课堂”——搭建东西部中小学教育的平台[J].中国远程教育,2003(2):13.

[26] 赵建华,徐旭辉,彭红光,林君芬,彭雪庄.以信息化促进城乡学校协同发展的案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11):10-18.

[27] 雷励华,左明章,武滨.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区域同步互动课堂建设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7): 53-59, 69.

[28] 周方苗,何向阳.以双师课堂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的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464(5): 45-49.

[29] 孙佳,童名文,师亚飞,戴红斌,牛浩宇,龙鑫.混合同步课堂生态机制重构研究[C]//黄龙翔,郑年亨,林秋斌,等.第二十四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0:596-603.

[30] 范国睿.当代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Z1):67-74.

[31] 乜勇,闫慧聪,穆萍.“双师教学”:一种促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的新模态[J].数字教育,2020,6(1):15-20.

[32] 郭炯,杨丽勤.协同与交互视角下的同步课堂:本质、困境及破解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0(9):89-95.

[33] 张素香.“双师课堂”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实践探究[J].数字教育,2018,4(4):82-85.

[34] 李国强.保罗·朗格朗与终身教育理论——兼论西方终身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7,38(6):146-150,158.

[35] 荆德刚.基于终身教育视域的开放大学新使命[J].中国远程教育,2020,542(3):1-4.

[36] WILES G L, BALL T R. The converged classroom[DB/OL].(2013-06-23)[2021-06-06]. https://peer.asee.org/the-converged-classroom.

[37] ABDELMALAK M M M, PARRA J L. Expanding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graduate students with HyFlex course desig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line pedagogy and course design, 2016, 6(4): 19-37.

[38] LI X, YANG Y, CHU S K W, et al. Applying blended synchronous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flexibl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at a university in Hong Kong[DB/OL]. [2021-11-20]. https://doi.org/10.1080/02188791.2020.1766417.

[39] MILLER A N, SELLNOW D D, STRAWSER M G. Pandemic pedagog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struction communication in remote, HyFlex, and BlendFlex courses[J].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2021, 70(2): 202-204.

[40] LAKHAL S, MUKAMURERA J, BéDARD M E, et al. Features fostering academic and social integration in blended synchronous courses in graduate progra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 2020, 17(1): 1-22.

[41] 袁磊,張艳丽,罗刚.5G时代的教育场景要素变革与应对之策[J].远程教育杂志,2019,37(3):27-37.

[42] 王运武,王宇茹,洪俐,等.5G时代直播教育:创新在线教育形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3(1):105-112.

[43] 刘清堂,巴深,罗磊,张翼恒,吴林静.教育智能体对认知学习的作用机制研究述评[J].远程教育杂志,2019,37(5):35-44.

[44] 魏艳涛,秦道影,胡佳敏,姚璜,师亚飞.基于深度学习的学生课堂行为识别[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7):87-91.

[45] 肖俊洪,张永胜,彭一为,肖哲英.同伴互评——远程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J].中国远程教育,2008(12):41-46,79.

[46] 许涛.慕课同伴互评模型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2):70-77.

[47] 张琪,武法提,许文静.多模态数据支持的学习投入评测:现状、启示与研究趋向[J].远程教育杂志,2020,38(1):7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