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蚕桑产业规划与发展策略探讨
2021-12-14李一然曾其国黎景锐祝钰虹张建华
王 谢,李一然,曾其国,黎景锐,祝钰虹,杨 巧,张建华
(1四川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成都 610066;2农业农村部西南山地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66;3成都师范学院,成都 611130;4四川师范大学,成都 610066)
0 引言
产业规划,即产业布局优化,是关系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1];它是指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分析工具,从当地实际状况出发,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及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布局、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实施方案等做出科学的计划。产业区域空间布局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使产业空间优化从传统平面空间布局规划设计朝着合理配置各种符合发展战略要素的产业空间资源设计转变,以实现经济、资源、人口、环境的高度协调均衡合理布局[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产业结构决定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只有在合适的地域发展合适的农业,才能实现农业发展的生产力与相对应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这就需要建立科学的农业生产新格局[3-4]。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和农业地理学家冯·杜能指出:根据经济分析与区位地租,在城市周围应根据距离城市的远近来划分不同类型的农业园区,才能保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使农业经营者处于有利的经营地位[5]。产业结构理论也认为,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与一定的产业结构相对应,不同的产业结构有不同的经济效益,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向更高的阶段演变,能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6]。产业集群理论还指出,培育区域优势农产品,要在合作机制上进行制度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长远“共赢”理念,利用品牌效益加强集群的凝聚力,带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这是欠发达地区进行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战略[7]。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蚕茧生产国,蚕桑产业是很多农村地区获得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为县域经济发展、山区生态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8]。四川省的桑蚕产业就像一个有机生命体,未来面对其他区域的竞争,呈现出“分厂转移”趋势[9]。四川省蚕桑产业目前向南集聚,当空间规模超过一定范围,就会出现负效应[10]。因此,四川蚕桑产业在土地配置规模上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故而,本研究以国内外农业产业规划研究为理论基础,以四川省蚕桑产业为研究对象,对四川省各州市蚕桑产业发展基础与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各州市的政策支持与环境容量,基于K均值聚类法,提出优化四川省蚕桑产业发展的策略与建议,合理规划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蚕茧生产优势,加快优势区域蚕桑产业的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推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
四川省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地处长江上游,辖区面积48.4万km²,有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16个县级市。地形西高东低,海拔在188~7556 m之间,包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等多种地貌[11]。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聚集了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到高原亚寒带各种气候带的土壤和植被,显著的地域环境差异影响了热量的再分配,温度、降雨等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
四川省是世界蚕丝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养蚕历史。作为全国蚕丝主产区之一,四川省的桑园面积居全国第2位,蚕茧产量居全国第3位,生丝产量居全国第1位,总体规模位居全国前3,是国内茧丝绸生产大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些年的发展也进入了调整转移的关键期,主要的蚕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主要聚集于攀西经济区、川南经济区与成都平原[12]。2018年全省有桑园面积约12万hm²,年养蚕204万张,产茧7.4万t,蚕桑产业综合产值达50亿元。
2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009—2018年四川省及各市州桑园面积与蚕茧产量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的“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全国桑园面积与蚕茧产量数据来源于中国丝绸协会与国家商务部历年发布的《中国茧丝绸行业运行分析与展望》及《中国蚕茧丝绸行业运行报告》。2009—2018年自然、社会与经济数据来源于四川统计局历年发布的《四川统计年鉴》。自然因子包括年降水量,社会因子包括15~65岁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经济数据包括第二产业生产总值。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发展基础、发展势能、政策扶持力度和环境容量4个方面,对四川省蚕桑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分析,运用Arcgis10.6对各项单个指标和综合指标进行空间规划和结果展示。
2.2.1 各市州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势能 用四川省各市州的蚕茧产量占四川省蚕茧总产量的比例来表征各市州蚕桑产业的发展基础。用蚕茧产量年际变化速率表征各市州的发展势能。将蚕茧产量对时间进行线性拟合,利用P值(P value)作为参数判定检验的结果。当拟合结果P值小于0.05,说明判定结果较强,表明蚕茧产量的年际差异显著,用拟合的斜率值表征发展势能。其中,斜率值为“正”表示近10年蚕茧产量总体趋势为上升,斜率值为“负”表示近10年蚕茧产量总体趋势为下降。拟合结果P值大于等于0.05,表明蚕茧产量的年际差异不显著,发展势能为0。
2.2.2 各市州的政策扶持力度 政策导向是蚕桑产业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本研究以政策中支持蚕茧业的区县个数衡量政策扶持力度。根据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四川省蚕桑丝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2年)》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组织相关单位编制的《四川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整理出四川省蚕茧业的重点县和基地县,按照每个州市重点县与基地县的个数进行累加,其中重点县得分为1,基地县产区得分为0.5,累加总得分为该州市的政策扶持力度。
2.2.3 桑蚕产业发展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主要受自然、人口和经济3大类驱动因子的影响,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13],环境容量计算见公式(1)。
式中,C为环境容量,Y为实际面积,Y’为预测面积。当C>0时,表明环境还有可支撑发展的面积,为正向驱动;当C≤0时,表明发展超负荷了,为负向驱动。绝对值越大表明驱动力越强。其中,预测面积Y’计算见公式(2)。
式中,X1为降雨量,X2为年龄在15~64岁之间人口数量,X3为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X4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Y’为预测面积。
2.2.4 聚类分析 K均值聚类分析,即K-means,采用距离作为相似性的评价指标,2个对象的距离越近,其相似度就越大[14-15]。运用SPSS软件对各州市2009—2018年蚕茧产量进行回归分析与K均值聚类计算。计算见公式(3)和(4)。
其中E表示误差平方和,k是样本总数,x代表样本,Ci是x所属的簇,µi是簇Ci的均值向量,代表簇对应的中心点,也称为质心。
本研究运用不同分组方式的组间方差与总方差的比例作为方差解释率,以表示分组对原有变量方差的解释能力。组间方差越大,则组内方差越小,点到指定聚类中心的平方和越小,模型分类越准确,包含的信息越全面。根据方差解释率来决定分类个数,同一类型的市州具有相似的集聚特征。
3 结果与分析
3.1 全省蚕桑产业总体发展情况
由2009—2018年四川省蚕茧产量(图1)及桑园面积(图2)的变化可知,近10年蚕茧产量与桑园面积变化呈相反趋势,即蚕茧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桑园面积逐年增加。其中,2009—2018年蚕茧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09年蚕茧产量为10.15万t,到2018年蚕茧产量为9.20万t,具体分为3个变化阶段:2009—2010年产量增加1800 t,增长率为1.8%,且2010年达到最高值11.33万t,2010—2016年期间蚕茧产量持续降低,年均减少2300 t,2016年起蚕茧产量有所回升;而2009—2018年桑园面积呈明显增加,2009年桑园面积为1.3×105hm2,到2018年桑园面积为1.4×105hm2。此外,桑园面积占全国总面积比例也逐年升高,10年中升高了5.8%;四川省蚕茧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却逐年递减,10年中降低了1.8%。
图1 2009—2018年四川省蚕茧产量变化
图2 2009—2018年四川省桑园面积变化
3.2 各市州的发展势能
2009—2018年四川省桑蚕产业发展基础与发展势能如下图3所示。2009—2018年绵阳市、南充市、宜宾市与凉山彝族自治州为四川省蚕桑产业的优势产区,其中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产出最多的地区。2009—2018年期间凉山彝族自治州、宜宾市与攀枝花市蚕茧产量呈上升趋势,绵阳市与宜宾市仍旧为产量较高产区,但是产量却逐年降低。2009年绵阳市与宜宾市蚕茧产量占全省总产量比重分别为11.2%与16.1%,2018年则萎缩至8.5%与14.4%。2016年之前绵阳市的蚕茧产量一直稳定于14000 t左右,但是在2017年骤减了3656 t,同时南充市蚕茧产量也减少了4802 t。凉山州与宜宾市的蚕茧产量较为稳定,在2007年凉山州蚕茧产量占全省的比重超过了绵阳市与南充市,成为最大产区,2009年占全省总产量比重为18.9%,2018年则升至29.0%。攀枝花市的蚕茧产量在2009—2018年稳定上升。其中,自贡、南充、眉山、资阳、甘孜州的拟合结果P值大于等于0.05,产量年际差异不显著,发展势能为0;拟合结果P值小于0.05的州市中,年际变化速率只有凉山州、宜宾、攀枝花为正,产业发展为上升趋势,其余市州为下降趋势。
图3 发展基础与发展势能示意图
3.3 各市州的政策扶持
2009—2018年四川省各市州政策扶持力度如下图4所示。由图4可知,凉山州是政策支持最多的地区,其次为宜宾市。绵阳市、宜宾市、与凉山州是拥有重点县最多的地区。除此之外,南充、广元、成都、内江政策支持度也较高,广元与遂宁在2009—2018年蚕茧产量下降幅度大,自贡市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幅度小,年产量保持在2500 t左右。其余州市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小。
图4 各市州政策扶持力度
3.4 各市州产业发展的环境容量
2009—2018年四川省各市州产业发展的环境容量如下图5所示。比较预测面积Y值与实际面积的差异,当预测面积比实际面积小,说明该州市还有发展的空间,应该对其进行鼓励;若预测面积大于实际面积,说明蚕桑产业在该州市容易过剩,应该适当对其产业进行调控;若预测面积与实际面积相差不大,说明环境驱动产业发展各种因素相对平衡,市场相对稳定。其中,预测面积小于实际面积的州市主要有攀枝花、绵阳、南充、宜宾和凉山州,这表明蚕桑产业在该州市的环境容量为负,产业容易过剩,应该对其进行适当调控。而预测面积大于实际面积的州市主要有成都、自贡、泸州、德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眉山、广安、达州、雅安、巴中、资阳和甘孜,这表明蚕桑产业在该州市还有发展的空间。
图5 各市州产业发展的环境容量
3.5 K均值聚类法进行分类
使用K均值聚类法对各变异性变量的回归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分别设定K=2,3,4,5,6,7,8,9,10等10种聚类模式,分别计算各分类方案的方差总解释量(图6)。方差总解释量越高,则模型分类越准确,包含的信息越全面,方差总解释量达到99%时(K=5)所包含信息相对全面,为了便于分类,在此设定K=5进行聚类分析。
图6 K均值分类依据
K均值聚类的结果(图7)显示,同一类别的市州表现出明显的产业发展特征。根据这些产业发展特征(表1)的差异可知,Ⅰ类区共包含12个市州,Ⅱ类区共包含1个市,Ⅲ类区共包含5个市,Ⅳ类区共包含2个市州,Ⅴ类区共包含1个市。其中,Ⅰ类区包含了12个非产区,主要分布于成都平原、川西北地区以及川东北地区。该部分州市近年蚕茧产量低,发展基础弱,蚕茧产量减少趋势明显,政策扶持力度较低,环境容量大;Ⅱ类区含绵阳市1个主产区,近年蚕茧产量大,产量减少趋势明显,政策扶持力度高,处于刚饱和的状态;Ⅲ类区指德阳、内江、攀枝花、资阳和自贡,该类一般产区近年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发展趋势向好,政策扶持弱,环境容量大;Ⅳ类区指凉山州与宜宾2个优势产区,近年蚕茧产量高,发展基础好,产量为上升趋势,政策扶持力度大,但是环境容量小,产业容易过剩;Ⅴ类区包括南充1个主产区,发展基础好,政策扶持力度高,环境容量小,发展势能不足。通过该聚类方法,划分出产业发展相似的分区,从而可以更有针对性提出发展建议。
图7 聚类分析结果分区与蚕茧规划图
表1 K均值分类中心值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本研究以四川省市州尺度上的蚕桑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蚕桑产业的发展基础、发展势能、政策扶持力度和环境容量4个发展要素,并针对“近年来四川省桑园面积逐年上升,但蚕茧产量以及占全国总产量比例逐渐下降”这一矛盾现象,采用K均值聚类法确定了四川各市州蚕桑产业表现出的5种发展类型。结果表明:Ⅰ类区环境容量大,但发展基础薄弱、产区面积逐年减少、政策扶持力度弱,含成都市等12个非产区。Ⅱ类区发展基础好、政策扶持力度高,但环境容量小、产区面积逐年减少,含绵阳市1个主产区。Ⅲ类区有一定的发展基础、环境容量大、势能足,但政策扶持力度弱,含攀枝花市等5个一般产区。Ⅳ类区发展基础极好、势能足、政策扶植力度大,但环境容量小,含凉山州与宜宾2个优势产区。Ⅴ类区发展基础好、政策扶持力度高,但环境容量小、发展势能不足,含南充市1个主产区。
4.2 讨论
4.2.1 2009—2018年四川省蚕桑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
从2009年与2018年各州市蚕茧产量占全省蚕茧产量来看,有所上升的是凉山州、宜宾、攀枝花以及自贡。凉山州占比上涨最多,高达11.2%,2018年产量占四川省总产量的29%,其次为宜宾,占比上涨9.8%,2018年占比23.1%。目前凉山州与宜宾是四川省蚕桑产业重点州市,两地占比总和超过50%。攀枝花、内江、资阳、自贡、南充占比增减幅度相对来说较为平稳,南充与绵阳的产量占比虽然相对减少,但是仍旧高于其他州市。就未来发展来说,凉山州、宜宾、南充、绵阳仍旧是四川省蚕桑产业的优势产区,但是南充与绵阳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攀枝花在未来发展中会逐渐向优势产区靠拢。而产量不及总产量1%的州市,例如眉山、达州、遂宁、成都、巴中、乐山、雅安则会逐渐淘汰。
由于时代的变迁,四川省的蚕桑产业目前在全国形成了非常大的竞争力。在过去,四川省一直保持着蚕桑产业发展的优势;在当前,四川省正主动推动产业转型,使产业结构跳出固定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使蚕茧资源得到高效利用[16];在未来,四川省进一步划分产区,并定向地进行重点培育与扶持,这将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聚集。目前全国从桑蚕产业主要向中西部转移,此次桑蚕产业的转移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能够反映产业构成要素的迁移,可以将其作为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机遇和挑战[17-19]。产业的转移实质是比较优势的转化[20]。四川省目标是使蚕茧业的比较效益超过其他的农作物,并且降低蚕茧的成本,才能更加有竞争力。在市场不景气的条件下,仍然通过提高蚕茧单产质量来提高养蚕收益[21]。如果蚕茧业生产继续保持零星分散,粗放经营的状况,那么四川省在蚕茧市场的优势将被减弱。产业的横向转移与纵向区域性市场经济社会增长相有效紧密结合,应当分别坚持符合产业政策的横向区域产业化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纵向产业化,形成一种促进产业转移发展与推动区域性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相互适应和协调的新型发展机制[22]。农业产业劳动力的缺乏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劳动力分布不均,老龄化程度大,都影响了蚕茧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增加资本的投入,增加基础建设,引导蚕茧业的发展,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加强科技的支撑,在人工饲料养殖、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质量安全、产品生产标准等方面都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此外,还有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蚕桑产业的文化效益,文化的作用在蚕桑产业中相对隐性。只有培养好产业文化,并防止经济驱动力的衰退,西部的蚕业才能够得到健康发展[23]。
4.2.2 一般产区应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种植 政策的制定对引导规模种植、集约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24]。如“东桑西移”的推进,蚕茧基地的建设与升级得到了更高的支持,将东部的生产理念、生产方式与生产技术转移到了中西部,促进中西部农村生产力发展[25]。广西根据不同的州市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在宜州市实行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与扶持机制,在象州市加强资金投入与队伍建设,实行奖罚制度,以及百色市的保价收购政策,使广西的蚕桑产业规模、产量与产值呈正比例增长[26];贵州省台江县政府与丝绸公司联合,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定单生产,统一管理,抓点示范,把握了发展的契机,提高农民收入[27]。
一般产区在发展要素中具有一定的基础,如果未来重点培育,可以成为具有主产区效应的产区。如攀枝花市具有气候资源优势与蚕茧的质量优势,具有土地资源条件;蚕茧生产初具规模,具有产业化的雏形,具备以收购、加工企业为“龙头”,内联农户、外联市场搞产业化的有利条件,蚕茧生产已经被列入攀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攀枝花市也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应适当引导种植,推动发展模式与经营理念的转变。
4.2.3 主产区应稳面积、强势能 研究发现南充与绵阳近年蚕茧产量处于下降趋势,发展势能不足。南充与绵阳的蚕桑产业历史悠久,拥有多个重点以及非重点生产基地,随着近年新兴产业的兴起,内生动力不足,蚕桑产业逐渐产生过剩,产量及占比渐渐萎缩。根据《四川省“十四五”蚕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两市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都应该做到是稳中求进,充分利用市场主导、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激发企业自身创造新的生命力,强化农业与工业、商务、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协同联动,共同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强化对传统工艺技艺的继承与保护,推动传统工艺产业和现代信息技术、传统文化创意的深度整合,加快科技、应用、模式创新和设备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的驱动力。
4.2.4 优势产区应加强全产业链结构优化 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产品生产成本上升,这个时候欠发达地区更具有优势[28-29]。凉山州与宜宾欠发达地区多,加之产业基础雄厚,政策扶持力度高,未来应该加强产业结构上的优化,包括技术创新体系的优化和产业链的优化:引导科技人才、创新团队、高新技术与科技成果向蚕茧园区聚集,并加大创新投入,支持新品种、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应用,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优化蚕桑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成果研发平台等扩展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市场产业链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补齐产业链短板,促进产业链协同,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水平和协作能力。完善产业融通环境,支持企业农工贸一体化与平台化运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