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盐废液中加入氯化钙除硫酸根的技术经济分析
2021-12-14王世忠刘素芹朱丽丽杨树娥
王世忠,刘素芹,朱丽丽,杨树娥,王 丹
(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450)
多年来,沿海盐化企业处理制盐废液均采用传统的苦卤(制盐废液)化工工艺,经过蒸发先后生产氯化钾、二效盐、分离盐、硫酸镁、氯化镁等产品,直至将制盐废液“吃干榨净”。此工艺已经沿用几十年,工艺技术至今未有大的突破,且此工艺由于能耗高、自动化程度低、设备腐蚀严重等诸多因素,致使该行业多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由于该行业还担负着处理制盐废液的环保职能,不能停产,因此给企业运营带来了很大负担。
文章在传统的工艺技术基础上进行工艺革新,开辟一条新的制盐废液综合利用新途径,通过采用不同的加入氯化钙方法除苦卤中的硫酸根来考察对氯化钾生产工艺的影响及经济效益情况比较。工艺路线有液相等量法、液相减量法、固相等量法、固相减量法。
1 不同工艺技术方案及流程描述
2 不同技术方案工艺及经济效益比较
基础数据见表1。
表1 基础数据Tab.1 Basic data
去除卤水中硫酸根时,不同的加氯化钙方法及加入量,直接影响氯化钾生产消耗及成本,详见表2~表6。
表2 液相等量法Tab.2 Liquid phase equivalent method
表3 液相减量法Tab.3 Liquid phase decrement method
续表3 (Continue)
表4 固相等量法Tab.4 Solid phase reduction method
表5 固相减量法Tab.5 Solid phase reduction method
表6 不同方案比较Tab.6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schemes
3 对比结果分析
1)经过越冬的卤水,硫酸镁和氯化钠含量均降低,氯化钾和氯化镁含量均提高,利于氯化钾生产,对降低能耗起到关键性作用。
2)采用二水氯化钙去除制盐废液(苦卤)中的硫酸根的成本以固相减量法为最低,液相法生产均需带有水带入系统,给后续蒸发带来负担,导致成本增加;固相等量法投入氯化钙的成本增加,不利于氯化钾经济效益,因此,以固相减量法工艺为最佳。
采用二水氯化钙去除制盐废液(苦卤)中的硫酸根方法中,降低使用二水氯化钙去除制盐废液(苦卤)中硫酸根的成本,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卤水质量。可采用的方法为,尽可能提高复晒后的卤水浓度,该卤水再经冬季除硫后再次复晒,得到硫酸镁含量较低、氯化钾含量较高的卤水,其次是采用减量法在苦卤中加入二水氯化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