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产大豆市场形势及有关建议
2021-12-14郑祖庭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 郑祖庭(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近年来,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持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5年增加,2020年大豆产量为196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受疫情、灾情、舆情等因素影响,全球通货膨胀预期及热钱炒作,国外农产品价格上涨向国内传导,2020年国产大豆上市以来,价格呈高开高走态势。2021年大豆种植面积预期减少,大豆市场供应偏紧,支持价格保持较高水平。
一、国产大豆生产和销售情况
(一)大豆面积和单产增加,产量再创新高
2020年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单产和产量连续第5年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1.48亿亩,同比增加825万亩,增幅5.9%;大豆单产132公斤/亩,同比增加3.0公斤,增幅2.3%;大豆产量1960万吨,同比增加150万吨,增幅8.3%,再创历史新高。增产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内蒙古和四川等地,以安徽为代表的黄淮海产区大豆减产。受收获前三次台风和强降雨天气影响,东北地区大豆收获较往年推迟15~20天,黑龙江部分地区10月下旬才完成收获。此外,强降雨天气导致部分地区大豆品质下降,蛋白含量较往年偏低。2021年4月下旬,东北地区新季作物春播工作陆续展开,受种植比较效益及价格预期影响,玉米面积增、大豆面积减的趋势基本确定,2021年大豆产量或将回落。
(二)多因素共振,大豆收购价格高开高走
2020年国产大豆上市以来,期货现货价格均保持上涨态势,2021年4月虽然有所回落,但总体仍保持较高水平。2021年3月8日大商所豆一主力合约期货价格最高涨至6375元/吨,比2020年10月初上涨46.2%,创历史新高;现货方面,2020年10月初黑龙江大豆收购开秤价4000~4200元/吨,同比上涨600~700元/吨。4月底,黑龙江国产油用大豆价格4780~4800元/吨,比3月初高点回落160~200元/吨,同比上涨740~780元/吨;食用大豆价格5640~5700元/吨,比3月初高点回落260~350元/吨,同比上涨640~700元/吨。国产大豆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大豆上市较常年推迟,企业库存水平低,收粮主体收购积极,农户囤粮惜售、贸易商持粮待涨。二是临储大豆去库存结束,没有临储大豆供应市场。三是海关部门不断加强进口转基因大豆管理,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了食用市场监督管理,进口转基因大豆进入国内食用领域数量减少。四是受疫情影响,俄罗斯非转基因大豆进口数量下降。
(三)大豆收购市场分化,加工企业开机率偏低
2020年国产大豆收购市场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入市主体更加复杂多元,收购市场愈加分化,小贸易商抢占传统大型贸易商和用粮企业收购空间。小贸易商积极入市收购,众多过去非涉粮主体参与了大豆收购,如农村超市、货车司机等,收购量在几百到几千吨不等,导致传统大型贸易商和用粮企业收购难度加大。二是疫情、灾情、舆情等因素诱发上涨预期,持粮主体惜售心理较重,农户售粮进度较往年明显偏慢,形成卖方市场。3月份以来产区农户大豆余粮基本见底,库存大多集中在贸易商手中,挺价意愿依然较强。受大豆价格持续上涨以及农户和贸易商惜售影响,大豆加工企业“一豆难求”,开机率较常年大幅下降,部分企业甚至因缺豆停工限产。4月底大豆加工企业库存普遍偏低,多数企业库存不足20天,少则不足一周,由于大豆原料紧张,大豆加工企业开机率明显下滑。山东等地大豆蛋白厂开机率仅50%左右,明显低于上年同期的80%,加工已接近亏损。
(四)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俄罗斯大豆进口数量减少
黑龙江与俄罗斯农业合作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近几年每年有70~80万吨俄罗斯大豆进入国内,是国内非转基因大豆消费的重要补充。受疫情和不利天气影响,2020年俄罗斯收获期也较常年偏晚,产量有所下降。同时,俄罗斯限制油料出口力度加大,国内还加大对进口俄豆的商检力度,通关口岸减少、时间延长,大豆回运困难,数量明显减少。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我国自俄罗斯进口大豆41.6万吨,比上年同期的52.5万吨减少20.6%。
二、大豆价格上涨有喜有忧
国产大豆价格上涨是多因素共振的结果,但主要还是由市场供需基本面形成的,具有合理性。大豆价格上涨有利有弊,总体利大于弊。
(一)一喜:价差扩大,有利于国内外“两个市场”形成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用途不同,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品消费,进口大豆主要用作榨油,少量用于饲料养殖加工膨化大豆。国产大豆走出了独立行情,国内外大豆价差明显拉开,有利于国内国外大豆“两个市场”形成。近期国际大豆价格持续上涨,国内外大豆价差有所缩小。据监测,2021年4月底,沿海地区进口大豆分销价格集中在4360元/吨,按照当前黑龙江食用大豆价格测算,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价差1300元/吨左右,明显高于往年的400元/吨水平,处于历史较高水平。随着价差扩大,进口大豆对国产大豆市场影响将减小,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优势进一步显现。同时,由于豆制品加工企业和大豆批发零售行业利润较高,虽然国产大豆价格上涨,但豆制品市场价格和商超零售大豆价格涨幅并不大,对下游市场影响较小。
(二)二喜:收益增加,有利于大豆种植面积稳定
价格上涨,卖方市场形成,改变了国产大豆市场一直存在的“收获无销路、收益无保障”状况。由于农民售粮习惯变化,推迟大豆销售,为此获得了更多价格上涨带来的实惠。尽管2020年大豆种植补贴较上年略有下调,但大豆种植收益较往年显著提高。按目前价格测算,2020年黑龙江地区自有地大豆种植收益635元/亩(含种植者补贴238元/亩,下同),同比增加180元/亩;租地收益310元/亩,同比增加160元/亩。大豆种植收益增加,有利于调动农民种豆积极性,有助于稳定大豆面积,保障国产大豆市场供应。同时也会刺激增加非转基因大豆进口,抑制国产大豆价格过度上涨。
(三)一忧:推高地租,租地种植经营风险增加
由于大豆、玉米价格大幅上涨,2021年产区地租上涨明显。据了解,2021年黑龙江省旱田地租普遍在7000~10000元/公顷,比上年上涨2000元/公顷左右,个别地区甚至高达12000元/公顷。其中位于一、二积温带的齐齐哈尔、哈尔滨和绥化等地区地租普遍在8000~10000元/公顷,三、四积温带的黑河南部、佳木斯、双鸭山和鸡西等地普遍在7000~9000元/公顷。吉林省旱田地租普遍在10000元/公顷以上,比上年上涨2500~3000元/公顷,部分地区高达15000元/公顷。地租过快上涨直接推升种植成本,蚕食粮食种植利润,租地种植经营风险明显增加,如果秋季农产品价格出现回落,则有亏损可能。同时,地租上涨制约土地流转,不利于规模经营和大面积连片机械作业。
(四)二忧:比价关系变化,大豆种植面积或将减少
2020/21年度大豆价格上涨,大豆种植收益提高。作为竞争性作物,玉米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按4月底价格测算,黑龙江自有地玉米种植收益690元/亩(含种植者补贴38元/亩,下同),租地收益365元/亩。2021年4月黑龙江省玉米价格2450~2500元/吨,比去年开秤价上涨550~650元/吨,同比上涨700~800元/吨,涨幅超40%。近几年玉米产需缺口持续存在,临储玉米库存基本消化结束,虽然有国内小麦、稻谷和进口的玉米、高粱、大麦和DDGS等替代品补充,但玉米供需形势仍然偏紧,支持玉米价格保持坚挺,农民扩种玉米的意愿增强。黑龙江农业农村厅发布消息,2021年黑龙江省将在上年基础上适当提高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保持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基本稳定。当前大豆种植收益已略低于玉米,加之种玉米比大豆省时省力且产量稳定,预计2021年大豆种植面积或将减少。
三、有关建议
民以食为天。在更高水平上保障我国食用大豆供应,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需要打好国产大豆这张牌,要立足国情,综合施策。
(一)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挖掘大豆增产潜力
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因地制宜培育适合不同区域种植的高蛋白、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推广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及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多措并举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坚持“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改革措施,完善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和保险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豆积极性。
(二)加强市场监测监管,加强预期管理
密切跟踪监测市场,发布信息引导预期。一是及时向市场释放明确信号,正确引导社会预期,防止大豆价格过快过热上涨。二是严控部分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发布虚假不实消息误导市场,引导用粮企业理性入市,农民、贸易商等存粮主体适时售粮。三是有关部门和交易所加强大豆期货市场管理,优化交割标准,维护交易秩序,加强资金监管。
(三)发挥储备轮换调节作用,保持大豆市场平稳
充分发挥储备轮换调节作用,合理把握储备吞吐节奏。在国内大豆增产、供应过剩、市场销售不畅的情况下适时启动储备收购,避免“豆贱伤农”,挫伤农民种植积极性。在大豆减产、供应偏紧、市场价格非理性上涨的情况下,适时投放储备大豆,平抑市场价格,保持食用大豆市场平稳。
(四)加强政策指导,防止土地租金大幅上涨
(五)加强大豆市场监管,坚决堵住进口大豆流入食用流域通道
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价差较大,受利润驱使,部分进口转基因大豆可能流入食用领域。建议有关部门继续加强进口转基因大豆分销管理,加强食用大豆市场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杜绝进口转基因大豆流入食用领域。
(六)拓宽非转基因大豆进口渠道,畅通俄罗斯大豆回运
地租是租地种植投入最大的成本,地租上涨直接推高种植成本,但种植成本的高低与农产品价格高低并没有必然联系,因此高地租直接增加租地种植成本,租地种植经营风险增加。2021年东北地区地租已经明显上涨,建议政府部门加强政策指导,根据价格设定合理地租波动区间,防止部分土地出租者坐地起价,规范土地租赁市场,引导土地有序流转,降低租地种植经营风险。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扩大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非洲等地区的非转基因大豆进口来源,促进食用大豆供需平衡。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及政策性基金为对外农业合作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建立健全进出口协调机制,优化进口税费制度。建议在加强疫情防控前提下,加快检验检疫进度,促进大豆有序顺畅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