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与培养策略研究
2021-12-14韩迪娜
□韩迪娜
(沈阳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并对具体的振兴乡村行动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的现实背景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要求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为了有效激活人才这一关键动能,“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出台以后,各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选派干部与人才到农村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实施或选派人员到乡镇、村工作。大学生村官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直接的力量,是“三农”工作队伍中最具创造性的生力军。高校应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库支持。
1 大学生村官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1.1 大学生村官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乡村干部多为当地土生土长的村民,普遍存在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不高、思想保守等问题,干部队伍的素质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进程极不一致。大学生村官作为新时代的知识青年,具有一般农民所不具备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质,能够为基层带去新知识和新想法,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乡村振兴。因此,大学生村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
1.2 大学生村官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动力量
大学生村官既可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文件、方针、政策,利用自身所学,有力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也可以修正农村中大量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相违背的现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村官还能有效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找准问题、精准发力,不断完善基层党务工作。此外,大学生村官还能够承担多重角色,如农家书屋管理员、远程电教管理员、乡村文化宣传员等,引领乡风文明建设。
1.3 大学生村官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发展源泉
大学生村官是一批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可以通过发挥大学生的优势,有效地利用和发挥新时代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普及应用的优势,打造“互联网+平台”的模式,结合当下最流行的电商推广平台,为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更多机会,不断扩宽农业产品销售渠道,打造出网络营销的新举措,激发农民创业热情,调动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振兴发展建设的积极性,间接地促进农民就业,实现农民增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
2 大学生村官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2.1 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
2.2.1 专业对口度低,专业带动能力不强
当前大学生村官在选聘时,对于专业基本没有限制,农学专业学生偏少,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村官都是所学专业与岗位不对口、所学专业知识与基层工作契合度不高等问题,又因缺乏农村生活体验,缺乏农学专业相关知识,致使很多大学生村官难以适应基层工作,并且不能发挥自身优势,导致以专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能力不强。
2.2.2 岗位流动性大,工作分工不明确
目前,对大学生村官的身份一直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范,他们不属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而且对于大学生村官的职务定位和工作范畴也不明确,对其职责认可度不高,归属感不强,他们经常是在农村基层工作却又被借调到乡镇工作,久而久之就开始疏忽村内岗位工作,刚到农村工作时的满腔热情逐渐消退,把到农村工作和锻炼视为跳板,开始重新谋求新的发展和出路。
2.2.3 扎根农村意识淡薄,职业认知不清晰
目前,大学生村官任职聘期基本为1~2 年,普遍存在刚熟悉工作就面临着重新选择再就业等问题。也有部分大学生村官的应聘动机已从服务农村发展建设朝着任职期满的优惠政策偏离,把大学生村官工作当成跳板,不愿意从事基础性工作。
2.2 产生问题的原因
2.2.1 选聘机制不完善
首先,大学生村官选聘的岗位需求不完全切合实际。岗位需求应有所侧重,比如一些旅游产业地区、农业为主地区或需要从事管理、宣传、网络等领域应选拔相关专业学生,充分考虑大学生村官的专业能力、实际能力及自身优势等,这样才能让进入队伍的大学生村官发挥自己的专长。
其次,大学生村官选聘入口关把握不严。有些地区只是按照计划、指标选聘了符合条件的大学生,但对所选人员的考察过于松散,忽视了选聘对象的基本素质以及真实的动因[2],没有把真正热爱农村工作的大学生选进队伍。
2.2.2 考核机制不健全
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间,对大学生村官实行的考核机制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般当地村民委员会都能在其任职期满后给予一个不错的评价,但真正意义上的评价指标和体系还不够完备,并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
同时,选聘后的服务保障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给予的补贴相对不足,造成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动力不足。
2.2.3 发展前景不明晰
各地对大学生村官的要求和待遇补贴有差别,引起大学生村官心理不平衡,且待遇不高增加了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3],从而对职业发展感到怀疑,打击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其在任职期满后,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也没有清晰明确的认识,一些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岗位仍然需要考试合格才能入职,阻碍了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3 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和培养路径
3.1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应用型人才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人才培养内涵,可依托选修课、讲座、社团等方式增强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不断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输出实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在农村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让大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接触到农村生活,对于有意愿服务农村发展建设的大学生进行实地生活体验,使其更全面地了解农村发展现状,为将来到农村工作打下基层工作经验基础。
三是职业规划课程中把大学生村官纳入教学内容范围。通过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近年来对农村发展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等重大理论和实践现状,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良好的规划,为将来选择大学生村官工作做足准备。
3.2 不断优化选聘机制,引导其树立正确择业观念
大学生村官选聘要尽量考虑生源地分配原则,也要结合其自身所学专业,细化在农村工作的岗位和职责。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内容要更加测重于工作能力,对于农村的工作环境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政策都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良好的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意识。在面试环节,应合理设计面试基本内容,帮助大学生熟悉农村工作环境,培养优秀的基层人才,确保选出的大学生村官在思想政治以及基本业务素质方面过硬。大学生成为村官以后,要端正心态,迅速实现角色转换,真心实意地关心关爱农民的生产生活,发自内心地尊重农民。
3.3 有效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逐渐完善考评制度
要发挥政策制度的导向作用,统筹兼顾,完善岗位职责、考评、监督、未来发展体系,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长期实施提供制度保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理念,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细化考核标准,实施奖惩制度,激发大学生村官工作热情,为大学生村官适当增加压力,并且逐步解决个别地区大学生村官待遇低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其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工作中,确保大学生村官工作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大学生村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村官的价值,正确对待大学生村官发挥的作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指导,完善选拔、培养和激励制度,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大学生村官队伍,不断提升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的意识,促进乡村振兴和发展,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