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模式初探

2021-12-14武爱兵王迎新孙全利李俊荣李玉珍

山西农经 2021年3期
关键词:农技职业院校农民

□武爱兵,王迎新,孙全利,李俊荣,李玉珍

(衡水科技工程学校 河北 衡水 053000)

党中央、国务院针对乡村振兴提出了重要指示。根据我国2018 年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河北省积极落实国家的政策方针,编制了《河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要求,在5 年内,河北省需全面实现小康目标,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为农村现代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同时文件提到,2020 年乡村振兴需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农业良好发展。

2019 年3 月出台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 号)提出高职学校在乡村振兴中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供充分服务,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农村的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增强其专业技能,满足农民对生活的基本需求,促进农业有效发展,为农民的美好生活提供有力保障[2]。

职业院校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创新思路,服务乡村经济建设和人才建设,助力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在农业发展中应加强对技术的应用,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同时,不断培养专业的技术性人才,推动农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应做好职业培训,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的整体素质,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结合衡水市现状,以衡水科技工程学校为例,探索职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服务模式。

1 调整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能技术支持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职业院校培养技术人才,可有效改善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随着农业不断发展,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多,这就对职业院校提出更高要求。应推进课程建设实用化,传播实用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满足农业的发展需求[3]。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确保课程的实用性,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同时,需根据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对课程内容进行改进,使课程符合社会的需要,满足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有效应用到实际中,引进科学技术,培养大批专业人才,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衡水科技工程学校现有畜牧兽医、现代园艺两个涉农专业。随着农业转型升级,这两个专业课程已经不能满足衡水市对人才的需求。由于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因此这两个专业的招生人数连年下降。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2020 年学校根据衡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通过区域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预测,优化这两个专业的结构,提高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全面增强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

在课程设置上进行调整,不仅开设了农村发展需要的实用专业知识与技能操作,同时增加了团建课程、思政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和职业规划课程,使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既要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操作方面是行家里手,能够指导生产实践,还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农村、爱农民、爱农业,真正实现乡村振兴。通过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这两个专业的课程内容更加契合农村发展的需求,具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2 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服务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积极发展农村,让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应当以农民为主体。采用人才发展战略,可有效达到乡村振兴效果。农民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乡村的发展。为此,应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其经济收入,从而实现乡村振兴。衡水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大部分为初中毕业,其次是小学,再次是高中或中专,达到大专及以上者寥寥无几。

在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中,各行业对技术的要求逐渐增加。在农业生产方面,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以及质量,为农民带来更大收益,有效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从而促进农业发展。目前,农民文化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农民没有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随着我国市场竞争逐渐增加,现有的农业工作人员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无法满足农业的发展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培养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在农村农业发展中,对技术进行全面推广,从而达到科技兴农的目标。

衡水科技工程学校有着雄厚的师资和极强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应通过送教下乡、服务“三农”,结合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建设,向农民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管理技能,服务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服务保障,助力地方经济建设。2020 年衡水科技工程学校由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专家库的5 名专家和18 名涉农专业高级讲师组成“三区服务”科技下乡服务团队,定期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服务区域现代高效农业和乡村产业振兴。服务团队深入衡水市4 个县15 个乡镇,采用到乡村开展中短期科技培训、组织参观学习、进村宣传等方式,传播科技知识,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帮助农民更新观念,提高科技水平,加快由一般农民培训向职业农民培养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服务团队以农户、种养殖业主等为服务对象,进行产业发展规划、现场指导和技术示范,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同时,在蔬菜、作物生产技术关键环节和经济动物高效养殖饲养场开展实践指导。

通过现场教学,使学员对产业发展方向、模式、框架、经营管理等有进一步认知,为学员创业和发展提供新思路。累计培训和指导农民2 000 多人次,3 人驻点服务乡村振兴第一线,为当地农业科技发展、农业产业提升和农民收入增加作出了很大贡献。

3 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提升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与水平,是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院校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应切实加强和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巩固科技和人才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目前衡水市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配备不足,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衡水科技工程学校作为河北省农村农业厅授予的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基地,应加强对衡水市县、乡、镇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服务,大力发展农业技术,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提高对农业人才的培养水平。积极组织农业职业经理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基层农技人员和乡村党员干部参加培训,使其更新知识,提高其科技素质、技能水平,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衡水科技工程学校充分发挥河北省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基地的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服务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为导向,以建立服务、培训为原则,将理论内容充分应用到实践中。聘请省、市级专家、研究员、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校教授,以及活跃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语言表达能力强、学有所长的资深一线专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开展教学,重点开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农村政策讲解、科技扶贫、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转基因与农产品安全、绿色生态有机农业、农技推广效能提升、特色农业等内容的培训,促进地方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共举办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7 期,涉及河北省88 个县市区,累计培训现代青年农场主、基层农技人员、农村致富带头人、涉农企业主等各类乡村振兴人才1 300 余人。培训内容既贴近实际,又具有前瞻性,有效提升了基层农技人员的科技素质、技能水平,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创新了工作思路,提高了业务水平,推动了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工程长、任务重、意义大,职业院校是我国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保障基地。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农民的基本素养,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不断开发其潜能,继而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同时,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在职业办学和技术研究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和涉农人才培养内容,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尤其要培养涉农人才,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人才保障,进一步促进农村农业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农技职业院校农民
耕牛和农民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农民
26亿中央财政支持农技推广
齐心协力 同台唱戏 合力推进职业院校关工委建设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