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14□陈

山西农经 2021年12期
关键词:销售农产品电子商务

□陈 菲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传统的农产品生产、经营、销售等模式存在一定问题,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与限制较为严重,而且运营网络、销售网络不健全,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农业市场出现了农产品供大于求的现象。电子商务的融合与介入,有效弥补了传统农业的不足,为其提供了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途径。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引导农民合理使用电子商务进行生产与销售,以进一步优化供应链,提高服务质量,为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1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情况与我国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1.1 农业生产模式单一

当前,虽然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态势良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农业生产需求,但仍有部分农村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采用较为原始与传统的生产方式,不仅技术落后,而且需要大量劳动力,拉低了人均农业产值。

另外,虽然我国人口增长,但农业经济产出率较低,部分地区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增加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难度与障碍。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机制建设,助推农村经济发展[1]。

1.2 农产品标准化有待完善

首先,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产品种类比较单一,以玉米为例,我国玉米种类可分为黄马齿型玉米、白马齿型玉米、甜玉米、糯型玉米等,不同的玉米品种对土壤、湿度、肥料、温度等要求不同,农民在种植时对产品标准没有明确的概念,甚至没有根据土质选择适宜的品种,降低了农产品总产量,这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我国作为贸易大国,不仅要将各地优良资源出口国外,还要引进农产品,在这一环节出现了较大的质量、价格、规格与地区差异,使进口农产品与国内民众经济能力、口味不匹配,直接加大了农业经济发展难度。因此,国家应当完善农产品标准化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和软件配套,从电子商务角度入手,为落后的农村经济提供新的发展途径,构建良好的进出口渠道,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与平台。

2 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价值与作用

当前,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逐步凸显,不仅创新了营销方式,而且拓宽了农业信息流通及农产品销售渠道,为农业产业信息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2.1 加速农业信息流通

相比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不仅拥有较先进的信息技术,而且具有一条多元化、绿色化的高速产业链,既消除了传统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时空障碍,又通过信息手段与网络技术为供需双方提供了新的平台,优化了资源配置,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统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传统生产模式大多以家庭为单位,生产手段、技术较为落后,不存在相关信息交流,导致大部分农业生产全凭农民的经验进行,不仅降低了农业总产值,而且这种被动销售的局面使农产品单价较低,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电子商务的介入,使供需双方通过网络进行交流,突破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既优化了资源配置,又降低了农产品销售环节中的风险,为农民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2]。

2.2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首先,部分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对农产品销售造成了障碍,电子商务可以有效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电视等信息传播方式建立完善的终端服务平台,可以更好地开展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建立科学化、合理化、规模化的农产品流通渠道。

其次,网络销售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了信息对等的交易方式,使农民可以直接参与农产品市场销售环节,减少中间损失,为其提供了一个透明、和谐、平等的销售环境与渠道,避免了市场波动、中间商或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必要经济损失。

2.3 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与完善,人们对电子商务的依赖性逐渐增加,不仅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机等终端购买生活用品和服务,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与需求预定心仪的农产品,既节省了购买时间,又可以多家对比,实现无中间商的直接交易。

首先,电子商务为农民提供新的农产品营销方式,通过广告吸引顾客,打开传统营销渠道,可以为顾客直接提供订货、发货、售后等服务,缩短了销售时间,降低了市场波动带来的经济损失。

其次,电子商务平台让农民可以快速了解市场信息,避免因农产品过剩造成的积压,降低了由询价、议价等消息不对等带来的市场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民的收入与效益提供了良好保障[3]。

3 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具体应用对策

当前,电子商务虽然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化、现代化、技术化的销售平台,但是在建设与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不足。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中可持续发展,强调自然、社会和经济3 个子系统协调发展,农业经济系统只有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相协调与耦合,才能保障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可持续性[4]。

3.1 树立新型电子商务意识与理念

电子商务与我国农业经济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实现供需双方信息共享,降低由市场不对等、中间商等带来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规模化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可以为零散的农户提供便捷、快速的交易方式,满足现代市场需求。

首先,我国农民用户或中小型企业要树立新型电子商务理念与意识,既要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又要符合市场经济环境,使电子商务与传统农业模式相融合,紧跟现代信息化建设步伐。

其次,从国家角度出发,给予农民和小型企业政策与资金扶持,既完善必要的网络设施,又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为农民提供安全的网上农产品交易场所。

3.2 建立高效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的投入与使用既为供需双方提供了及时、准确、真实的信息,又为农民开拓了市场,有效实现信息筛选,农民可以利用市场信息实现供需双方无缝对接,确保交易正常、稳定进行。

首先,要构建完善的基础平台,改造和升级网络体系,为农民及小型企业提供稳定的网络宽带,保证交易过程中不出现断流现象。

其次,要为农村经济信息管理提供良好的硬件设备,根据当地的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软件开发,保证每个用户都能及时有效利用平台以获得有价值的市场信息。比如,部分农村地区互联网建设比较薄弱,或者受经济条件影响,一些农民家庭没有网络终端,无法获得相应的市场信息,此时政府应扩大消息传播方式,比如通过电视、广播等通用方式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发挥电子商务的功能与优势[5]。

3.3 建立高效的电子商务支付系统

电子商务模式的投入与使用,完善了传统交易模式,供需双方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完成交货和付款,既减少了中间环节,也降低了交易成本,节省了广告费用。

首先,当地政府应发挥自身的职能与优势,与银行共同为农民提供政策支持,为供需双方提供信息化、高效化的支付平台,确保交易平台稳定,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经济影响。

其次,政府应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电子商务属于新型交易形式,虽然为农民销售农产品提供了一定便利,但不健全的市场监督和不完善的信用环境也增大了农产品经营的风险。因此,政府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发展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监督机制,保证网上交易渠道正规化、稳定化、合理化,为供需双方营造透明和谐的法律环境。

3.4 建立规模化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虽然部分农村地区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是受配送、物流、销售等环节的影响,增加了经营难度,因此企业应完善配送体系,打造一条高效的物流运送道路,以保证农民的经济效益,为中小型农业企业提供良好、稳定的发展途径。

4 结束语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生产经营模式,满足了市场需求,保证了农产品销售、生产、储存、加工等环节科学、合理,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期性与稳定性。传统的农业生产销售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因此国家及相关部门应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促进电子商务与传统农业融合,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避免由市场波动、信息不对称等外在因素带来的经营风险。

猜你喜欢

销售农产品电子商务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新丝路电子商务公司办公室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农产品争奇斗艳
销售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