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
2021-12-14张旭晨
□张旭晨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财务管理影响农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在当前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的形势下,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农业财务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应不断优化和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农业财务管理水平。
1 新形势下加强农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农业财务管理相关工作,是不断规范和完善农业财务管理相关体系的需要。目前,我国农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健全,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强相关农业财务管理工作,不但能够提高对农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同时可以降低发生腐败的风险,大大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的安全。
第二,在当前形势下,加强相关农业财务管理工作,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不断加强农村财务的自主性,提高民主管理水平,通过采用民主理财的方式,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参与集体财务管理的机会,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和决策权。
第三,在当前形势下,加强相关农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财务清理工作水平。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财务管理工作还比较混乱,很少有行政村能够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农业财务管理相关工作,有助于提高农村的财务管理水平,解决农村地区财务混乱的问题,厘清农村财务情况[1]。
第四,在当前形势下,加强相关农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由于农村地区在财务管理方面不够完善,导致腐败贪污现象严重、农村集体资产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时常出现,农村干部队伍风气受到了较大影响,不利于我国农村健康发展。不断完善农业财务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农村财务的透明度,加强农村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2 新形势下农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据调查,我国农业财务管理体制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尤其是在农村财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市。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很多农村地区的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对一些经济往来项目进行随意的篡改。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水平较低的农村,财务人员甚至直接编造虚假的经济业务应对检查[2-3]。因此,应该不断健全和完善农业相关财务管理体制,堵住财务漏洞,推动农业财务健康发展。
2.2 农业财务核算缺乏规范性
农业财务管理的工作范围比较广泛,需要负责和处理的事项也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更应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水平,通过统一的标准保障农业财务管理切实开展工作。然而,在经济水平不高的农村地区,农业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比如在农业的财务核算方面,财务凭证、账簿设置不规范,甚至存在漏记经济业务的问题,这些问题容易造成坏账情况的发生。此外,在编制会计凭证方面,没有完全遵循统一的准则,存在编造虚假业务、伪造发票单据和收款单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农业财务核算的规范性。
2.3 农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在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不断借助信息化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但是农村信息化程度不够高,没有形成完整的信息化体系,不利于提高农业财务管理水平。财务信息的传递需要时效性,而农村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不能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及时传递,降低了财务管理信息的时效性。此外,信息化水平低,降低了农村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不利于广大村民进行监督,容易发生贪污腐败行为。
2.4 农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农业财务管理队伍有待加强建设,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等有待提高。加强财务管理,不仅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同时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但是目前农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较差,不能有效完成财务管理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务管理的效果。此外,农业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在基层农村地区负责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工作时间短,流动频繁,导致农业财务管理工作缺乏连续性,容易出现财务管理断层现象,严重影响农业财务管理工作正常开展[4-5]。
3 优化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策略
3.1 健全和完善农业财务管理制度
要想提高我国农业财务管理水平,必须要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第一,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制度是保证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地方财政部门在严格贯彻相关制度政策的基础上,可以要求村集体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制定出满足自己需求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村集体的有关财务工作有规可依。
第二,严格贯彻村级财务公开制度。为了提高农业财务管理整体水平,应该从基层农村着手。保证村集体的财务变动能够受到全体村民的监督,提高村集体财务管理的透明度。要听取广大农民的呼声,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和决策权,让广大农民能够参与到村集体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
第三,健全农业财务管理审计制度。上级有关单位应不断完善审计制度,加强对农业财务管理的监督,比如定期委派专业人员对村集体财务进行审查,严格要求村集体遵守财务管理制度。
3.2 强化农业财务核算意识
针对当前农村地区会计核算意识不强,规范性不高等问题,应该不断完善有关会计资料的保管工作,提高农村地区财务管理人员的核算意识。当地财政部门应该对涉农方面的资金项目进行指导,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此外,基层单位也要固定财务工作人员,降低工作人员频繁流动带来的风险,并且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定时移交资料和相关档案,规范相关单据的办理流程,及时对财务资料进行装订和保管[6-7]。同时,加强对核算业务的审查工作,不断提高我国的农业财务管理水平,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3.3 提高农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大数据时代,在农业财务管理领域应用信息化技术,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因此,我国农业事业单位以及农村地区等应该重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构建,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引进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
同时,农村地区应该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保证财务管理资料能够及时有效传递,提高财务资料的时效性[8-9]。此外,为了更好地提高农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农业单位应该加大与企业和金融部门之间的合作,借助他们的技术和资金完善农业单位的信息化体系,提高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为促进我国农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提供动力。
3.4 提高农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财务管理人员在农业经济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想要获得及时有效和准确无误的财务管理信息,就必须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只有专业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财务管理人员才能作出更加高质量的财务管理信息报表。如果财务管理信息人员专业水平低、对农业财务管理部门没有充分的了解,那就很难及时传递财务信息,进而降低农业财务经济管理部门的时效性,影响财务信息质量和财务分析质量。
因此,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主动了解农业行业的专业知识以及金融和法律知识等,提高个人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为农业财务管理贡献个人力量[10-11]。只有具有高素质和专业能力强的农业财务管理队伍,才能提供更加准确和有效的财务管理信息,降低财务管理信息的错误,提高财务管理信息的质量,为农业财务管理提供帮助[12]。
4 结束语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农业财务管理工作还面临一些困境,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对农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有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完善制度、提高信息化水平、强化核算意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等措施,对症下药,切实解决我国农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我国农业财务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