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造林营林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2021-12-14王仓满
□王仓满
(武山县林业和草原局 甘肃 天水 741000)
林业造林营林工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净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目前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并对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重视,采取更科学、务实的方法有效进行生态治理与自然灾害防控工作。
但是在开展生态治理工作的各环节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亟待完善与创新。目前,林业部门应进一步增强对造林营林工作的关注程度,在其实际工作中要密切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人才,为促进当前我国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 造林营林的意义
1.1 减少水土流失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大部分地区植被和森林覆盖率相对较低。如果遭受雨水的冲刷,可能直接对土壤造成侵蚀,泥沙流入河流,同时河流流动,泥沙随之发生迁徙。如果河流进入海口,由于海口的河床比较高,泥沙很难向外移动,就可能迅速集中于河床,这样就增加了安全隐患,破坏了生态平衡。
1.2 促进经济发展
在当前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行业都需要得到支持和大力发展的情况下,造林营林工作也可以发挥出显著的优势。其能够扩大森林种植面积,为新时期林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造林营林是一种有效促进我们国民经济繁荣与健康发展的方式。我国的树木种类多种多样,很多树木极具观赏性,若开展造林营林工作,就可以为游客提供观赏的树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
1.3 调节气候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更应重视造林营林工作。因为树木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大片的森林还能够调节气候,树木的枝叶能够吸收热量,维持生态平衡。通过造林营林工作,可以有效增加森林的覆盖面积,在吸收有害气体的同时还能释放氧气,改善空气质量。
2 我国造林营林工作的现状
2.1 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广阔的地域面积为林业资源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我国有着丰富的地形资源,如平原、高原、荒漠、丘陵等,这些地形的存在能够种植不同种类的树木,可以在荒漠种植防风固沙林,还可以在平原种植经济林。
由于我国地形具有多样性,林木的种植有很多选择。我国的气候差异比较明显,气候类型很多,这就使得在不同气候下适宜生长的林木种类变得丰富多样,有利于造林营林工作的进行。
2.2 树木破坏严重
虽然我国比较重视林业资源,呼吁保护和建设林业资源,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缺乏对林业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在实际生产中,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破坏树木,导致林业资源的破坏和流失。树木是不可再生的,即使重新种植,短期内也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不仅如此,现阶段在造林营林工作中,造林营林的方法并不科学,造林技术方法比较单一,无法对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森林资源作为我国林业经济生产的重要来源,它的储备量和品质给我国林业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针对现有造林营林的方法进行创新,提出适应我国林业发展需要的造林营林方法。
2.3 森林资源数量不足且分布不均
我国各地区的森林资源分布十分不均衡,导致我国森林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过去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和建设,不管是生产生活还是建筑使用,基本都以消耗林业资源为基础,这加剧了我国森林资源的流失,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最典型的就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社会和人民带来了无法想象的损失[1]。
3 林业造林法
3.1 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是一种相对简单的造林方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在土地上直接播种的方式进行造林工作。这种方法对于树种的要求比较高,一般需要选择比较容易发芽且在种植后能够更适宜生长的树木,比如油桃、山杏等。
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适当的处理,选择合适的土地,利用撒播或穴播的方法进行播种,这种方法可以有效保证种子在土壤中的存活率。通常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会选择在人烟稀少区域播种,避免人为踩踏影响种子发育和生长。
3.2 植苗造林法
在我国的造林营林方法中,植苗造林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很多优势。首先,树苗比起种子来说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其次,对于栽种的树种品种没有太大的要求,从而有效保证了树木的存活概率。但这个造林方法对栽种者的要求较高,栽种者必须有专业的技术,能够进行土地的挖穴工作,并且把树苗根部植入到地穴内。在这个过程中,栽种者一定不能让树苗受到损伤。
此外,栽种的深度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环境灵活选择,一般来说,气候干燥地区可以选用深栽法,如果气候相对比较湿润就可以选用浅栽法。栽种之前,为了保证幼苗健康生长,可以把幼苗用水进行浸泡,这样能保证树苗水分的充足。在选购幼苗时,也要仔细检查筛选,避免因为树苗质量不过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3 分殖造林法
这种方法相较于前两种比较特殊,是把树木的一段截取下来之后进行移植,采用这种方法的树木一般营养比较充足,这样生长得也会很快。这种方法可以细分为两种,一种是插条法,另一种是插干法。通常情况下,杨树以及柳树会运用插干法。由于树木对于营养的要求较高,对于种植地的选择相当重要,一般要选择土壤肥沃、营养充足的地区,必要时还需要人工为树苗提供养分,从而保证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拥有足够的养分。运用分殖造林法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缩短栽种时间。
4 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造林营林工作中的应用
4.1 树木类型要合适
在造林营林工作中,合适的树木类型对造林工作至关重要。首先,栽种者要考虑种植区域的地形条件、土壤类型等;其次,要考虑种植地区的气候环境。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才可以选择出更适宜种植的树木。
就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来说,该地区处于秦岭西北坡与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复合地带,是大陆性季风气候,温暖、风大,因此适合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的、耐水湿的树木,比如樟树。樟树一般适合在沙壤土地生长,喜光、耐寒性不强、耐湿、生长能力较强,根系发达,深根发育,具有很好的抗风效果,可以发挥出防风固沙的作用。
4.2 造林时间要适宜
我国植树造林一般都是选择冬天或者春天,但也不乏一些例外,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造林的时间。以北方地区为例,在冬天进行种植时,除了要保证树苗能够拥有充足的水资源,还要格外注意树苗的保暖工作。对树苗的根要进行特殊的照顾,保证其拥有充足的营养。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树苗的存活率,促使树苗的根系发达,提高树苗抗旱和抵御疾病的能力。如果在春天栽种树苗,就不需要注重保暖问题,只需要保证充足的水源[2]。
4.3 播种造林方法要适当
使用播种造林方法的树种,一般是种粒较大且容易发芽的树种,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拥有充足的水分。播种造林有多种播种方法,首先是撒播,这种方法是把种子撒播在地面上,要保证种子是经过严格挑选的,质量要过关,但是这种方法的成活率并不高,因为在撒播之后不会覆土,种子暴露生长,就容易被风吹走或被各种动物吃掉,很难保证树种的存活率;其次是条播,条播要保证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播种时既可以选择单数也可以选择双数,在播种后加入了覆土的步骤,这样可以有效提升树种的存活率;再有是穴播,穴播是一种比较严格的播种方式,树木之间的行间距和宽度都有严格的要求,需要保证在覆土时树种能够均匀分布,通常情况下这种方法比较灵活,被广泛应用在造林营林工作中。
5 结束语
林业资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有利于生态平衡和改善气候环境。虽然林业资源已被破坏,但随着国家对林业资源建设工作的大力支持,造林营林工作的发展前景很广阔。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根据地形、气候等因素选择造林方法,不断探索更加先进的造林方法,进行科学种植,提高树苗的存活率,以此增加森林的面积,为林业资源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