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

2021-12-14王月先

山西农经 2021年20期
关键词:农民收入农民资源

□王月先

(梁山县小路口镇人民政府 山东 济宁 2726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如今,我国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若想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必须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政府应积极采取行动加以引导,明确经济管理理念。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化,农民生活更加富裕,收入渠道更加宽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因此,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起来[1]。

1 农民收入基本特征

1.1 来源多样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来源就呈多样化发展趋势。过去大部分农民仅通过农业生产来获取收入,现在不仅可以通过农业经营活动,也可以依靠工资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收入来充实。如一些农民可以通过外出打工或者流转土地获取收入,还能享受国家各种补贴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化。

1.2 收入增长非农化

如今很多农民进程务工,从农业生产走向工业生产及服务业。2021 年3 月1 日实行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办法》为农民利用土地流转的方式增加收入提供了保障。同时,国家对农业补贴力度也不断增加,农民在获取农业收入的同时还可以享受转移收入。

2 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

2.1 农村资源利用率不高

在过去,农民收入大部分依靠传统农业,并且生产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导致生产与市场脱节,与农业相关的科技、体制、政策相对滞后,因此农业资源利用率较低。农村地区可利用资源很多,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土特产、传统手艺、农业信息网站等,但是农村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起来,造成严重浪费,一定程度上使农民收入增加缓慢[2]。

2.2 农村劳动力综合参差不齐

农民基数很大,但大部分学历不高。如今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大数据等技术在各行各业逐步得到应用。虽然农业生产方面也逐步应用科学技术,但是应用范围不广,大部分农民没有意识到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还是采用体力劳动来进行农业生产,并且农民在求职过程之中能选择的职业范围较少,这也势必影响农民收入。

3 农民创业制约因素

一方面,政府应当持续关注农民创业,并制定相应的扶持措施。由于农民对创业认识程度较低,有些地方政府缺乏促进农村发展的方法,这是制约农民创业的因素之一。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虽然我国已经在各个方面出台配套措施,但是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农民创业优惠政策往往不能充分落实。

另一方面,创业环境差,同时大部分农民工只是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或在外打工,自身创业意识不充分[3],无法在大环境中找到创业方向。虽然在外打工可能会积累一定创业资金和经验,但是他们对创业环境了解不充分,并且不会正确利用互联网,只能局限于现有的工作中。

4 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路径

4.1 挖掘乡村各类资源

农村资源较为丰富,可将各地资源逐步变为资本,促进农民增收。如对承包地,以及废弃住宅、坑塘等进行梳理,促进农民经济合作项目建设,帮助农民通过转让出租以及入股经营等方式将手中资源进行流转,让土地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对于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为增加农民收入进行试点。通过村民代表讨论进行农村产权改革,比如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等进行登记,同时对不同资源进行流转、出租或者贷款抵押,使农村闲置土地、宅基地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成为农民创业的本钱。同时,政府要不断推广开发建设项目,引进推广分红经营模式,例如可以引进农家乐、采摘园、农耕文化体验园等休闲观光项目,以及发展传统手工业等,将农业发展与旅游文化业互相融合,真正实现农村资源向资产方向转变,增加农民收入。

4.2 完善农民培训体系

大部分农民综合素质不高,应将各种知识技能进行分类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在实施政策措施时,可以制定农民终身职业培训制度,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农民知识应用水平,提升相应素质能力。可以加强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政策培训;也可以针对业务进行培训,如农产品新知识,包括各种种养方法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要增加收入就要增强投资意识,改善投资理财观念,增加农民资产收益。部分农民对金融管理认识还比较少,只关注银行存款数字变化、通过体力劳动获得更多工作报酬;在财务管理整体认识上,对资金和投资兴趣不足,甚至有排斥理财的观念,因此可以利用农村居民喜欢的电视、广播和报纸进行宣传。积极鼓励农民运用自有资源和资产,尝试多种投资方式增加收入,并通过学习来规避风险。投资改变了传统农民收入构成,形成投资理财理念,营造了投融资管理氛围[4]。

4.3 改善农民创业环境

如今农民工返乡趋势不断增加,政府应该制定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对接服务平台,让农民工就业创业平台不断完善,激发农民创业潜力。另外,需要进行资金方面扶持,将金融扶持融入当地政府政策体系。可以搭建多维度平台,为农民提供后勤保障服务,政府可以对农民工开展政策培训,搭建创业平台,同时促进金融服务等相关经验,定期召开项目展示会,让农民全方位了解创业方向,不断优化当地创业环境。同时,政府应该探索当地不同行业融合发展前景,动员各方力量进行创业,推动创业创新,充分发挥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村官以及退伍军人的自身优势,创业方向也可以向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民宿方面倾斜,推动农民就业和创业创新发展,促进农民增收[5]。

4.4 振兴乡村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实现产业振兴,让农民真正富起来,就要推广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并且引导社会资本注入农村地区,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农民增收。同时,挖掘地域特色资源,引导地方发展小而精、精而美的乡土特色产业。将旅游业、服务业与农业深度融合,挖掘青山绿水以及乡村文化等重要资源,建设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农耕体验、康养基地等,延伸产业链条;做好新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可以推广“互联网+”农业形式,促进新型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服务型农业主体已成为现代农业建设骨干,在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时要坚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原则,培育农业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引进一批科技人员和社会资本入乡创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增加农民收入需要振兴乡村产业,拓展农民收入空间[6]。

4.5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首先,政府应引导农民改变传统收入观念,逐步引导相关部门农村对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产品创新,制定细化制度,增加各种投资收益渠道,促进农村金融市场要素向农村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政府要鼓励金融机构进入农村继续发展健康投资收益观,增加农民投资增收渠道,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支持和引导有关金融行业相关制度向农村倾斜,实施积极金融合作,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构建农村经济信息平台可以让农民获取投资信息,了解投资领域,以创新为平台,加强地权交易标准化建设。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发展重要潜力在市场,应发展农村多样化金融市场,扩大农民投资,增加农民收入。

再次,要完善农业保险市场主体,提高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障水平,完善大灾风险分散制度,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防范农业风险扩大,减少农民损失。

5 结束语

促进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我国农民收入在近年来持续保持增长势头,但是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如农村资源利用率不高、农民素质偏低、使用信息化技术不全面、创业环境不好等。需要从不同视角促进农民增收,综合提高农民理财观念以及就业创业的能力和渠道,实现农民增收。

猜你喜欢

农民收入农民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农村土地流转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