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海南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与文化传承
2021-12-14邹亚男
□邹亚男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03)
传统村落是在长期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等功能,而且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价值。截至2019 年,海南省有64 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改革开放40 年以来,中国从农耕社会快速向工业社会转型,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聚集[1],导致出现乡村“空心化”、传统村落凋敝、本土文化流失等现象。乡村是承载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如何保护传统村落成为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课题。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海南的传统村落面临着既要保护又要发展的双重挑战。寻觅村落的“活化”之路[2],既要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要通过保护开发传统村落遗址、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让城市居民在感受乡村文化的过程中,促进城乡文化互通共融。
1 传统村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海南传统村落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和生态适应性,是乡土生态文明的典型范本。然而,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和国内许多古村、古镇一样,海南传统村落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1.1 传统村落建筑缺乏维护,新居建筑风格突兀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中的年轻人为了增加收入选择进城务工,导致因屋主迁离而空置废弃的老屋越来越多,经受风雨侵蚀、白蚁蛀咬,再加上年久失修,很多老屋与院墙倾颓倒塌。有些村民用现代材料翻新老屋,或在村中陆续建造外观各异的砖混楼房,使古村落逐渐丧失原有的风貌。此外,由于缺乏连续性的统筹规划和资金支持等,传统村落通常仅有短期修复保护,但后续长期无人看管、自生自灭,村落维护与开发后继乏力。
以海南传统火山村落美孝村、美梅村与博学村为例,3 个村子古朴风格保存相对较好的是美孝村,村内包括多间古屋,村庙、祠堂、民居、道路、院墙全部由火山石构筑,村内可见的火山石制成的生产和生活用具都体现了先民的智慧[3]。但火山石古建筑居住条件还保留以前状态,已经不适合现代人居住,很多房屋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后垮塌,屋内堆放杂物,院内杂草丛生。原有村寨的护村墙即现在村内景点“抗日墙”,现存状态不容乐观,毁坏严重。古村内缺乏合理规划,新建房屋错落其中影响原有村落风貌,无法向游客展现高质量的旅游景观。村内虽有政府制作的道路指示牌、景点介绍牌,但缺少维护,大部分已歪斜倾倒、字迹斑驳,失去指引功能。
美梅村的火山石古村门、护村炮楼与牌坊石匾依然保存完好,村口的“见血封喉树”有300 余年历史、巨冠如盖。古建筑保留最好的是建于清代的吴家大院,是一座前后相通、一列排开九进石屋。但目前屋主人在古屋旁边另建新房居住,新居与古屋建房风格不一,显得十分突兀,古屋木梁门窗等也并未得到很好的修缮维护。
博学里是相对较早的有组织地发展民宿和生态种植的火山口古村落。村内规划曾效仿台湾桃米村“青蛙共和国”社区营造理念,并于2012 年邀请韩国艺术家来博学村进行艺术创作,以“蜜蜂共和国”为主题设计现代雕塑、墙体彩绘、手绘路牌、景观小品等。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文旅产业包括乡村旅游等受到巨大影响,曾以海南第一条乡村山地自行车赛道、火山自由行闻名,并深受背包客喜爱的海南第一家民宿“花梨之家”也因此关闭了一年多。村内寂静萧条,村口活动室门楣上悬挂姚明题字“博学生态村”的匾额,但内部早已成为堆放杂物的场所。村内以“蜜蜂共和国”为主题设计的现代雕塑与墙体彩绘颜色脱落锈蚀,相当一部分作品已寥落残存。
1.2 村民观念落后,素质有待提升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都离不开“村民的素质”。这里所说“村民的素质”,包括生态环保理念、健康卫生习惯、创新发展意识等。以创新发展意识来说,博学村村民对“民宿”的创建及开展生态种植的态度可以为证。2009 年返乡创业的4 个新农人在“花梨之家民宿”进行乡村休闲体验与生态化改造初期,村民们对民宿抱着怀疑甚至是嘲讽的态度。火山村荔枝创始人鼓励村民以自然农法种植优质荔枝,并以高于普通荔枝的价格收购,并通过网络销售到各地,但是在项目启动初期,大部分村民不愿意参与其中,村民观念意识落后、不理解建设生态文明村的愿景、注重短期经济利益等成为博学生态村发展的阻碍。直到几年后自行车道与文化活动室建成,吸引了大量游客,村民看到了财富与生态村发展前景,改造建设乡村的热情才逐渐被调动起来。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 字总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让传统村落不被迅速发展的现代文明抛下,如何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和发展,如何再现传统村落古朴沧桑之美、延续乡村历史根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值得全社会共同思考的问题。
2.1 科学统筹规划,整体修复改造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必须遵循适度原则,需要在政府主导下,由规划、住建、旅游、文物等部门和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统筹协调,组织专业团队对村庄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既要让传统村落的实用性得到延续,也要兼顾精神性的文化传承。同时,规划方案应充分吸纳各方意见,以“尊重村民意愿、满足村民需求、为村民谋福祉”为前提,避免一味追求政绩、急功近利的过度规划设计。
一方面,应以保护村落传统风貌为前提进行整体改造设计,优化空间布局。通过对古村建筑进行修缮复原、加固翻新、拆除改造、完善建筑内外设施配套等,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激活已失去原有功能的建筑[4],让历史遗存与现实生活共融;推进村内街巷道路、厕所和排水、垃圾处理、电力通信、文娱场所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宜居宜游环境;加强对村落周边自然地理风貌、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
另一方面,要突出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丰富古村落的内涵,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将宣传当地民俗文化、振兴传统工艺、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村落改造相结合,延续传统村落原生态的生活气息和风土人情,同时融入现代先进文化,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焕发生机[5-7]。
2.2 引进项目,培养人才
2.2.1 引进优质项目
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要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既要争取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也要发动社会资本参与,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引进优秀的文旅企业,做好古村落创意策划、包装宣传、策划营销工作。引进优质的传统村落“旅游+”项目,开发休闲度假、农事体验、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等旅游产品。如对修复的古民居进行特色情景营造,在其中经营民宿客栈、咖啡厅茶屋、书社画廊、民俗博物馆、特产贩卖店等,让古建筑在合理利用的过程中得到活化与复兴,展示其历史文化价值,提升外来游客的旅游参与度,获得更好的体验感,同时增加村民收入。通过旅游开发,让村落景观与人文内涵共生,使特色文化得以有效保护,形成村民宜居宜业、游客怡情怡乐的传统村落经济文化发展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海南一些乡镇积极学习其他地区乡村振兴发展的先进经验。以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儒本村为例,当地政府引进社会资本,指导企业、村委会、村组和农村合作社联合成立农旅产业公司,在对火山口古村落进行修复改造的基础上,制定了“火山大地艺术村”的规划方案,在80 hm2的土地上划分出大地艺术区、林下农艺区、农艺产业区、产学研艺区、火山艺宿区等五大区域,开发诸如火山迷宫、温泉宫、自然教育营地、骑士马术营、热带园艺产学研中心等运营项目,发展集康养旅居、亲子活动、研学教育、户外拓展等功能的特色休闲度假目的地。项目规划既完成了对古村落的修复与保护,也将村里的闲置土地资源、废弃的房屋资源及撂荒的产业用地资源进行了合理开发和利用,以“村企社”合作模式,带动当地农民走上致富道路[8]。
2.2.2 吸引各类人才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还需要学习先进经验,培养与引进人才。
一是要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及留住年轻的原住民,让广大村民享有相应的议事权和经营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主动参与到家乡的产业开发与建设中,让村民在旅游发展中得到相应的收益,以提高其保护村落的自觉性。加强对乡村基层干部及村民的培训,有条件的可组织相关人员去国内外其他保护比较完善的传统村落进行学习考察,激发村民对家乡独有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干部和群众都广泛参与到对古村文化和古村建筑的保护中。
二是要引进相关专家学者对传统村落的建筑风貌、民俗文化、人文历史的保护与开发出谋划策,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传授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
三是要以政策引导各类人才,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来到传统村落就业创业,投身到现代农业及传统村落复兴的事业中。
2.3 教育宣传,文化传承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等传播渠道,宣传古村落的艺术价值、历史典故、民俗文化等,扩大古村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社会公众广泛地参与进来,共同守护乡村历史记忆、延续文化传承。
传统村落可以与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合作,建立美术、自然、历史、农业等教育研究基地,感受乡村历史文化魅力。如利用传统村落的美术资源建立“写生课堂”,让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增进对文化遗产的了解,促进传统村落保护与艺术传播教育的互生共荣。
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举办各类研学、展览、论坛等交流实践活动来吸引热爱历史文化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公益性、志愿性社会团体参与村落建设与宣传项目。如在村落中建立志愿者工作营、匠师传习所、艺术家工作室,让当地传统手艺匠人与外来者共同完成建筑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践行活动,促进城乡文化的交融,唤醒社会公众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关注与支持。日本著名的乡村旅游观光胜地岐阜县白川乡提供了乡土文化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的范例,白川乡与丰田汽车制造公司联合在山间建造了自然教育为主题的教育研究基地“TOYOTA 白川乡自然学校”,通过参加丰富有趣的各式体验活动——植树造林、群落生境体验、保护古道、造房子等,使游客加深对自然环境保护和地域共生的理解。
3 结束语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加强传统村落历史人文风貌的保护与开发,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重要举措,是建设海南自由贸易区(港)特色美丽乡村、构建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也将为海南全域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