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品格的培育策略

2021-12-14沈惠琴

魅力中国 2021年47期
关键词:品格英语教学教材

沈惠琴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实验小学,浙江 嘉兴 314000)

一个民族文化的盛衰取决于其文化品格。文化品格与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共同构成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来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文化品格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不仅指了解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评价、解释、比较和归纳文本反映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程晓堂、赵思奇,2016)。可见,“文化品格”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所提出的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之一的“文化意识”一脉相承,但其内涵又超出了文化意识所包括的文化知识、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此,日常英语教学实践,既要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更应注重学生文化品格的提升,二者缺一不可。

基于以上对于“文化品格”的解读以及对其教学意义的认识,本文笔者着重关注“整体规划”“情境体验”和“语篇感悟”,针对教学过程上的缺失,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以期提升学生英语文化品格。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品格培育的现象剖析

(一)重语言传授,轻文化渗透

教学理念上偏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多关注语言知识的学习,重视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忽视了语言背后的文化熏陶。有这样一个案例,学生学习了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这些句型之后,为了让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知识,教师创设了去同学家做客的情境,让学生用以上句型进行操练。其做法违背了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西方国家非常忌讳询问成年人的年龄。交流上能原谅语音、语法上的错误,但很难容忍语用上出现错误。

教师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重在渗透文化意识,使其了解英美国家人们的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而不能过分关注语言形式的讲解和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元素。

(二)重文化讲解,轻情境体验

文化素养的提升,以创设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文化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诱发学生自然习得。教学时,教师喜欢用说教的形式向学生解释西方文化礼仪和习俗。例如,有教师在教学句子Have some grapes.Thanks.I like grapes.时,一遍又一遍地让学生跟读句型,植入中文解释:当接受别人礼物的时候要说Thanks./Thank you.其实教师可以借助一串葡萄教具或者图片,边说Have some grapes,边将葡萄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接受葡萄,并说Thanks.I like grapes.进行模拟操练,学生接受他人礼物时自然会脱口而出:Thank you!创设真实语境是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有效途径,比单纯地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三)重文本理解,轻情感渗透

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是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但有些教师仍过分强调英语教学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篇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内涵。例如执教五年级下册Unit1My Day B 部分的对话时,教学抓住关键句型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I often/ usually…Sometimes I…进行教学,对于一些难点句子That sounds like a lot of fun.You are so busy .You need a robot to help you.等更是不惜时间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过程看似环环相扣,师生互动频繁,知识目标达成度也较高,但教师对该语篇的背景和意图理解不够到位。该文本展现的是一个乖巧的女孩因妈妈上夜班而代为购物的情景。可从问题式组织教学:Is Sarah a good girl? Why? What does she do on the weekend? Are you a good boy/girl at home? 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这样的做法,不仅能较好地落实知识、技能目标,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体会文本所蕴含的人文思想,促进学生心智发展。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品格培育的操作策略

(一)挖掘教材体系蕴含的育人价值,整体规划聚力,细节设计突破

语言承载着文化,文化影响着语言。英语是一种交际的工具,也是传递文化的工具。英语教学也应将文化教育放在首位,在其辅助下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如此注重文化渗透和文化教授的英语教学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知识,充分了解异域文化,开阔思想,拓展视野,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1.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合理规划,聚力提升文化意识。小学英语教材体系在育人价值方面有着整体的规划。比如三年级的称呼、问候到六年级的交通规则、人文历史,体现的是从相对注重个体到注重个体的社会化的整体设计理念。

人教版《英语》教材注重文化的渗透,编者将文化知识有的放矢地编排在教材的各个单元,旨在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全面感受中外文化。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各册教材各个单元文化知识的编排(表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教材中的许多文本包含大量的育人元素,文化渗透的比重大,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挖掘语言背后蕴藏的文化,在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单元教学亦如此。例如PEP教材六下Recycle单元涵盖语音教学、对话、名词单复数、特殊疑问词、时态复习和邀请函。通过介绍Mike 在农场的八天生活,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的语言知识。教师整合整个单元,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设计本单元的总文化目标为:学会健康饮食,提倡绿色生活;学会合理安排每日学习、活动;学会珍惜,心怀感恩;渗透理想教育,学会憧憬未来。落实到每一个分课时。分课时文化目标紧扣单元文化总目标,文化总目标与各分课时目标浑然一体。同时也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以细节决定成败的谋略注重设计,对比感知文化差异。细节决定成败。小学英语教学应以细节决定成败的谋略注重设计。课堂教学中的细节设计应当注重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Unit 5 Dinner’s ready B Let’s talk 板块,该课时的目标语是Would you like…? Yes,please./ No,thanks.我们可以从该文本中挖掘丰富的文化内涵,即中西方饮食的文化差异,比如不同国家的人对饮食的喜好不同等。通过学习该对话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二)减少教师文本解读的单向输出,引导学生情境体验感知,评价表达升华

文化品格的内涵,超越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它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生动形象、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常常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有时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1.借助模拟情境,让学生在具身体验中形成正确态度。儿童时期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时期,PEP 教材中有许多富含正能量的故事教学语篇,教师除了让学生理解故事、掌握故事中出现的语言知识点、发展语言能力之外,更要善于挖掘这些显性和隐性的人文性内容,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

另外,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Read and write 的故事Robin and the Ant 的故事教学,教师同样可以挖掘故事背后所隐藏着的情感暗线,引导学生体验人物心情变化的同时,通过适时追问等方式,让学生体会每个人都长处和短处,人与人之间需要友善相待、互相帮助的道理。

2.留白教学时空,让学生在评价表达中达到情感升华。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是有限的。教师更多地要给学生留有仿写时间,畅想的天空,注重学生个体参与,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营造文本学习的唯美语境,引导学生诵读语篇感悟,鉴赏语言品美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语言内部结构和语言外部因素折射出的文化意识,而忽视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拥有的内在之美。曾经有位专家说过,英语是一种美丽、丰富的语言,有着令人陶醉的魅力。人教版英语教材三、四年级的几册书中有着许多朗朗上口的小歌谣,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向学生呈现语言的内在之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中应该带着愉悦的心情引导学生诵读,让他们感受英语语言的节奏之美和韵律美,提高语言的敏感度,这也能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

1.借助音乐画面,让学生在视听诵读中提升理解能力。小学生年龄尚小,通过文字的理解来体会意境尚有一定难度。音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唤起想象,激发情感。它使学生身心放松,从而增强记忆力和思维力,同时又能渲染学习气氛,帮助学生悟情入境。

同样在PEP 教材Recycle 《A farewell party》 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播放一首 《Auld lang syne》,这是一首有名的诗歌,译成英文是《Friendship will last for ever》“无论历经多少岁月,我们心手相连,这美好的氛围直至永远…”伴随着幽幽的旋律,一幅幅唯美的音乐画面呈现在眼前,虽然里面的一些歌词学生们不会唱,但弥漫的离别之情学生已然感悟。

2.搭建鉴赏平台,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品尝语言魅力。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我们要有意识地搭建鉴赏平台,从而确保学生的英语素养大幅度提升。

结束语:语言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一门语言,必定要关注其背后所蕴含着的文化。学生文化品格的提升,是小学英语教学中育人价值的体现,英语教师不能因育人价值短期难以见效而不为。总之,教师应依据《小学生英语学科课程标准》,务必把语言教学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人文内涵,注重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帮助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得体地使用语言,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进而内化优秀的文化品格。

猜你喜欢

品格英语教学教材
浅谈O2O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教材精读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