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让“冰立方”魅力十足

2021-12-14冯为为武德俊

节能与环保 2021年11期
关键词:水立方冰壶可持续

文_本刊记者 冯为为 武德俊

“冰立方”标识在国家游泳中心内外随处可见;走廊与相关区域装饰色调以天蓝色与淡蓝色为主,场馆里“冬”的氛围浓厚且与冬奥会主题完美贴合;两场冰壶测试赛、一场轮椅冰壶测试赛的精彩举办,完美地展示了世界首个“水冰转换”奥运场馆的“可持续”智慧。在距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简称“北京冬奥会”)开幕80天之际,本刊记者一行走进了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场馆——“水立方”改造而成的“冰立方”,感受了一馆两用、水冰运动项目灵活切换奥运场馆的可持续性魅力,领略了奥运史上令人瞩目的“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中国方案”带来的震撼。

科研攻关:打造“水冰转换”可持续性奥运场馆

“冰立方”承担着北京冬奥会冰壶与轮椅冰壶赛事举办任务。为了将承担过夏季奥运会游泳与跳水、花样游泳比赛的“水立方”,改造成符合要求且全面贯彻“可持续”理念的冬奥会冰壶与轮椅冰壶比赛场馆,科研人员对此费了很大心血。

冰壶比赛对冰面和赛场环境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与游泳和跳水等水上比赛项目需要高温高湿的环境不同,冰壶比赛对赛场环境的要求是低温低湿。”国家游泳中心运行团队场馆和基础设施业务领域副经理齐志广告诉记者,对所有冰上的比赛项目来说,冰壶比赛对温度和湿度的环境要求最高,冰壶赛道的冰面温度在-8.5℃,冰面以上1.5米处温度需保持在10℃,湿度的最佳状态是20%~30%,看台(观众席)温度要达到16~18℃。因此,要将一个高温高湿的游泳比赛场馆改造成符合要求的冰壶比赛场馆,存在很大难度。

由“水”变“冰”,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游泳运动员在“水立方”里打破了21项世界纪录,“水立方”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快的游泳池”。如果为了达到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要求,简单地用混凝土将泳池填上改造成冰壶赛道,不仅可惜也不能全面贯彻“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的“可持续”理念。于是,科研团队针对冰壶场地转换、环境除湿、体育照明、建筑声学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研究,设计了“可移动冰场”。在比赛大厅泳池上搭建可拆装的冰壶赛道,通过搭建冰壶场地支撑系统,铺设可拆装制冰系统,添加除湿系统,实现北京冬奥会冰壶场地功能,不仅保留了泳池也实现了“水立方”与“冰立方”的互换,还能让转换材料重复利用,大幅降低了后期拆除改造成本,让一个场馆既能承担水上比赛项目又能承担冰上比赛项目成为现实。

创造并建起世界上首个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奥运场馆,在抽干水的泳池里“搭架子”看似容易,但钢结构加轻质混凝土预制板结构体系的设计考量和安装精度堪称精密,如何在保障冰面稳定与牢固的同时,还能达到冬奥会冰壶比赛要求?齐志广表示,在设计支撑冰面的可转换钢结构时就要将这些考虑到。支撑冰面的可转换钢结构由2600根3米高、2米长的薄壁工字钢搭建而成,施工团队进行了荷载试验,最终试验结果显示,每平方米增加1吨的荷载,钢结构的最大变形仅有1.6毫米,符合3毫米以内的设计要求。

作为支撑冰面“骨架”的一部分,制冰基础层施工也十分重要。国家游泳中心运行团队场馆和基础设施业务领域制冰除湿主管时玉桥说,“制冰基础层施工首先要在混凝土预制板面上铺一层PE膜,然后再铺两层挤塑保温板,并在保温板上再铺一层PE膜和抗滑移层,最后再铺上制冰管架与制冰排管。这样由可转换钢结构与制冰基础层共同组成的冰壶比赛场地就基本改建而成,在通过赛场旁边的一进一回两组管道与制冰机组相连,打开制冰机组使其运行,将载冷剂通过管道循环输送至冰场,就可保证赛场制冰顺利进行。”

2019年,国家游泳中心首次完成游泳池与冰场的转换,成为世界首座完成“水冰转换”的可持续性奥运场馆,并于当年12月成功举办了中国青少年冰壶公开赛,完成了赛道认证,成为第一个开启了高规格冰上赛事、并率先进入实战测试阶段的北京冬奥会场馆。

强化管理:实现节能、可持续性目标,创低碳场馆

“水立方”变“冰立方”,根据改造方案,涉及制冰、除湿、照明、声场、机电、防水、膜维修等工程领域,约70个独立施工区,50000平米的改造面积。“水冰转换”只是通过了比赛场地的“可持续”考验。高标准完成改造方案里的各项要求,确保赛道两端相隔40多米远的运动员可以通过呼喊声清晰交流;确保在任何热负荷条件下,冰壶赛道冰面温度、冰面以上温度、相对湿度与看台温度都能保持不变,实现室内高大空间温度的分区调控;确保改造后的场馆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并实现低碳、节能及可持续性目标,这些要求才是“水立方”向“冰立方”变身的真正考验。

秉持“可持续”理念,“采用正式发文的方式,把北京冬奥组委出台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可持续性政策》与根据‘一馆一策’编制的国家游泳中心场馆可持续计划方案打包,要求总包单位根据这些相应的文件,编制施工方案、可持续监理方案、采购方案等。”国家游泳中心运行团队场馆和基础设施业务领域经理助理赵毓熙说,可以说在“冰立方”改造建设阶段,从施工管理和采购的各个方面,就已将“可持续”落实。

为使“冰立方”在不同的使用工况下,均能实现节能高效的运行,还需加强改造完成后场馆的节能管理与碳管理。国家游泳中心结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根据冰壶赛事特点与场地、光环境、温湿度要求,以及赛后应用对光环境和照明的要求,采用大功率LED照明灯具,通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不用调整灯位的情况下,可以一键快速切换游泳模式、冰壶模式、商演模式的照明。国家游泳中心运行团队电力业务领域副经理李欣竹表示,“强化节能管理后的智能照明方案,既满足了赛事传播及不同种类大型活动的照明需求,也满足节能高效运行要求,节能率达到15%。”

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冰立方”还严控空调温度和制冷机组开启,采用100%绿电替代传统能源满足场馆用能需求,达到节能减排目的。“夏季场馆内温度超过33℃才能开启空调,并且温度不得低于26℃;依据天气情况,每年8月以后只开一台制冷机,10月以后全部关闭。除特殊需求外,场馆所有区域用能都来源于张北柔性直流工程的绿电。”李欣竹说。

“水立方”改造为“冰立方”,改造工程已于2020年11月27日正式完工。作为北京冬奥会第一个实现完工的改造场馆,国家游泳中心已完成两次“水冰转换”工作,“水变冰”时间也得到“加速”,可在三周左右完成。比赛大厅具备冰上赛事、水上赛事及大型商业活动的承办条件。赛后,场馆将在水上和冰上运动之间不断切换。春夏秋三季为“水立方”,用于水上运动;冬季则变身为“冰立方”,用于开展冰上运动。同时,为做好场馆的后期运营,国家游泳中心还利用南广场地下空间建立了2块冰面,一块为标准冰场、一块为冰壶场地,届时将作为奥林 匹克中心冰壶项目体验基地,为大众提供开放的平台。改造后的国家游泳中心,已是名副其实的节能、可持续利用的低碳场馆。

全面融入:“可持续”全覆盖确保赛事成功举办

北京冬奥会的脚步逐步临近,“冰立方”作为冬奥场馆之一,已蓄势待发。从2019年12月的中国青少年公开赛到今年4月的“相约北京·冬季体育系列测试活动冰壶比赛”,“冰立方”都交出了高分答卷,参加比赛的教练员、运动员和现场观众都对场馆环境和冰面给予了高度赞扬。“虽然在支撑结构之上的冰面上滑行,但完全感觉不出来这是一块可移动的冰壶地面。”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满意地说。世界冰壶联合会制冰专家夸赞着说,“这是奥运会级别的赛道,支撑冰面的可转换结构‘很精准’,第一次使用就非常完美。”现场观众也惊喜地发现座席区域温度适宜,丝毫感觉不到寒意。

随着“相约北京·2021年世界轮椅冰壶锦标赛”在今年10月的成功举办,从“水立方”变身“冰立方”的绿色低碳“双奥场馆”,已为北京冬奥会赛事顺利举办积累了丰富经验。本次测试赛,是“冰立方”首次举办国际轮椅冰壶赛事,更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依然蔓延的形势下,借助服务国际级赛事的机会,向世界展示了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全覆盖“中国方案”的名不虚传。

国家游泳中心运行团队可持续业务领域经理马昱时说,“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工作很宏观,‘冰立方’的‘可持续’从改造工程设计到场馆改造施工以及赛时、赛后的可持续运行落实,是系统的‘全融入’。北京冬奥会赛时,场馆运行团队会在低碳交通、节能减排、环境管理、垃圾处理等方面进行全流程的可持续跟踪。”他表示,“相约北京·2021年世界轮椅冰壶锦标赛”具有竞赛规模大、入境人员多、赛事要求高、保障任务重等特点,整个测试赛的服务保障就是按照冬奥会赛事可持续全流程管理的标准,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对“可持续”进行全领域、全要素的实施。

借助综合管控智慧系统,对冰壶与轮椅冰壶测试测试赛进行运行指挥,检验场馆设施、磨合工作机制、落实属地保障,“冰立方”通过服务测试赛为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赛事积攒了宝贵经验。凸显“绿色”底色,对纸张进行二次循环利用,在所有功能区域张贴可持续宣传海报,在重点电源开关及空调等部位张贴节能减排提示,严控水耗、电能消耗;通过综合管控智慧系统实时关注场馆空气环境,对PM2.5、PM10、二氧化碳等进行监控;执行临设施利用可持续要求,做好临设施赛时、赛后可持续利用;对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使用可降解餐盒等。北京冬奥会时,除特殊情况外全部使用绿色电能车辆对裁判、运动员等进行从酒店到场馆的闭环接送。“整体来说,‘可持续’在北京冬奥会里是全覆盖地融合到了各个流程里。”马昱时说,这种全覆盖的形式,不仅仅是在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的冬奥会,更是可持续一起向未来!

为更好地做好北京冬奥会冰壶和轮椅冰壶比赛服务保障工作,“冰立方”组装了多间集装箱模块式的运动员更衣室,无障碍道路、停车位、出入口、电梯、坡道、卫生间等设施覆盖全场馆,不仅能够满足北京冬奥会比赛运行需求还能更好地为赛后场馆可持续利用提供长足保障。同时,针对轮椅冰壶,还采取了人性化的防疫措施,如增加测温门宽度,确保轮椅通过;降低残疾人防疫物品摆放台高度,方便残疾运动员使用等。世界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尼斯称赞道,“国家游泳中心是我经历过的历届冬奥会中最棒的冰壶场馆。运动员更衣室、无障碍坡道等设施设计非常精巧,考虑十分周到,各项防疫措施也很到位。”他表示,对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充满信心。

春夏秋冬,四季轮换,“冰立方”里4条冰壶赛道已搭建就绪,静静地等待着参加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的奥运健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全面且到位,已经过国际赛事实战检验。场馆不同点位的传感设备早已就位,综合管控智慧系统会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节,感知比赛大厅的温湿度、声光等环境。只待2022年2月,人们就能在“冰立方”里,在冰壶划过冰面的瞬间,感受可移动冰壶赛道带来的激情四射。

猜你喜欢

水立方冰壶可持续
冰壶书单
在“冰立方”里推冰壶
从“水立方”到“冰立方”
找冰壶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去鸟巢、水立方看电影
水立方2020年实现“冰水转换”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