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辨伪

2021-12-14唐宇翔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八景岳麓书院潇湘

唐宇翔

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辨伪

唐宇翔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5)

在潇湘八景的研究中,通常认为是宋迪的《八景图》开创了潇湘八景的传统。但清代《新修岳麓书院志》和《白云居米帖》中收录的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称,在宋迪之前,李成已经绘制了《潇湘八景图》,只是两份文献矛盾之处颇多。考证《新修岳麓书院志》和《白云居米帖》的来源,可知米芾诗当出现于明末,篡改自明人邓云霄的诗作。米芾序文出自明人史九韶的《潇湘八景图记》,清人赵宁将之篡改为米芾所作。

米芾;《潇湘八景诗并序》;《新修岳麓书院志》;《白云居米贴》

通常认为,潇湘八景这一传统始于北宋画家宋迪绘制的《八景图》。不过,据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二的记载:“黄筌,字要叔,成都人……有《四时山水》《花竹杂禽》《鸷鸟》《杂禽》《狐兔》《人物》《龙水》《佛道天王》《山居诗意》《潇湘八景》等图传于世”[1]。黄荃是五代末宋初的画家,生活在宋迪之前。据清代的《新修岳麓书院志》和《白云居米帖》的记载,米芾曾购李成绘制的《潇湘八景图》,而且《白云居米贴》中的记载更是表明米芾也绘制过《潇湘八景图》(详见下文)。如此看来,“潇湘八景”这一传统似乎可以追溯至五代,而且从黄筌、李成、米芾到宋迪,脉络颇为明晰。关于黄筌绘制《潇湘八景图》的记载过少,难以深入考证。相比之下,记载李成、米芾绘制《潇湘八景图》的文献颇多却又矛盾重重。在此前的研究中,彭敏、冉毅的《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真伪考》[2]一文考察了以《新修岳麓书院志》为代表的湖南各级方志,但是对《白云居米帖》的研究则略有不足。因而围绕《白云居米帖》以及《白云居米帖》和《新修岳麓书院志》中的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的关系,仍需作进一步研究,同时,这也有利于探讨米芾《潇湘八景诗并序》的真伪。 

一 历代文献中的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

米芾的《潇湘八景图诗并序》(诸多文献对米芾的这组诗序的名称有不同的记载,本文所说《潇湘八景图诗并序》乃是通称)之所以被质疑,主要是因为在米芾的诗文集和其余宋、元文献中都没有任何关于这组诗序的记载。古人的诗文集中漏收诗文的情况并不少见,可疑的是米芾《画史》也没有记载这幅李成的《潇湘八景图》。米芾对李成十分推崇,在《画史》一书中,米芾详细记载了其所藏和所见的李成画作。其中一条称:“山水,李成只有二本,一松石,一山水。四幅松石,出盛文肃家,今在余家。山水,在苏州宝月大师处。”[3]如果米芾购得李成所画的《潇湘八景图》,那么《画史》当有记载,即使不记载,也不会说“山水李成只有二本”。

尽管宋、元文献缺乏相关的记载,但仍不能武断地认为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就是伪作,还需要对相关文献作进一步考察。

现有研究中,只发现清代文献收录有标记为米芾所作的《潇湘八景图诗并序》。清代文献对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的记载有两个系统,一是以《新修岳麓书院志》为代表的湖南各级方志,一是碑帖《白云居米帖》。

康熙二十六年(1687)刊刻的《新修岳麓书院志》(一说《新修岳麓书院志》刊刻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见朱汉民、邓洪波撰《岳麓书院史》)是已知最早的完整记载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的文献。在该书中,米芾诗序是以总序、小序并七绝诗、跋文的形式呈现。今录其中主干于下:

潇湘八景图诗总序

潇水出道州,湘水出全州,至永州而合流焉。自湖而南,皆二水所经,至湘阴始与沅之水会,又至洞庭与巴江之水合,故湖之南皆可以潇湘名水。若湖之北则汉荡荡,不得谓之潇湘。潇湘之景可得闻乎?洞庭南来,浩淼沉碧,叠嶂层岩,绵衍千里。际以天宇之虚碧,杂以烟霞之吞吐。风帆沙鸟,出没往来;水竹云林,映带左右。朝昏之气不同,四时之候不一,此则潇湘之大观也。若夫八景之极致,则具列于左,各系以序。

潇湘夜雨(序)

苦竹丛翳,鹧鸪哀鸣。江云黯黯,江水冥冥。翻河倒海,若注若倾。舞泣珠之渊客,悲鼓瑟之湘灵。

大王长啸起雄风,又逐行云入梦中。想象瑶台环佩湿,令人肠断楚江东。

江天暮雪(序)

岁晏江空,风严水结。冯夷翦冰,乱飘洒雪。浩歌者谁,一篷载月。独钓寒潭,以其清绝。

蓑笠无踪失钓船,彤云黯淡混江天。湘妃独对君山老,镜里修眉已皓然。

余购得李营丘画《潇湘八景图》,拜石余闲,逐景撰述,主人以当卧游,对客即如携眺。元丰三年夏四月襄阳米芾书。[4]

以上是《新修岳麓书院志》对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的记载,其后不少湖南地方的志书收录有米芾的这一作品。这些记载应该是同出于《新修岳麓书院志》,但是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和《新修岳麓书院志》存在差异。比如在道光五年(1825)版的《洞庭湖志》中,米芾的《潇湘八景诗并序》只有总序、小序并七绝诗而无跋文。[5]在没有跋文的情况下,可以理解为这幅《潇湘八景图》是米芾的作品,和李成无关。

记载米芾诗序的另一重要文献是《白云居米帖》,今传《白云居米帖》共十二卷,其中第一至四卷刊刻于康熙六十年(1721),第五到第八卷刊刻于雍正四年(1726),这八卷都是姚士斌刊刻。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姚士斌之孙姚学经刊刻了第九到第十二卷。不同于《新修岳麓书院志》,在《白云居米帖》中,米芾的《潇湘八景诗并序》分别著录于第四卷和第十一卷。第四卷收录了七绝诗并附有跋文一则,今录部分于下:

潇湘八景图诗

潇湘夜雨

大王长啸起雄风,又逐行云入梦中。想象瑶台环佩□,□□肠断楚江东。

江天暮雪

蓑笠无踪失钓船,彤云黯淡混江天。湘妃独对君山老,镜里修眉已皓然。

余购得李营丘画《潇湘八景图》,拜石馀闲,逐景撰述,主人以当卧游,对客即如携□。建中靖国元年,襄阳米芾书。[6]

《白云居米帖》第十一卷,收录了米芾的总序、小序和跋文一则,亦录部分于下:

潇湘八景图有序

潇水出道州,湘水出全州,至永州而合流焉……若夫八景之极致,则具列于左,各系以序。(省略内容同《新修岳麓书院志》)

苦竹丛翳,鹧鸪哀鸣。江云黯黯,江水冥冥。翻河倒海,若注若倾。舞泣珠之渊客,悲鼓瑟之湘灵。 右潇湘夜雨

岁晏江空,风严水结。冯夷翦冰,乱飘洒雪。浩歌者谁,一篷载月。独钓寒潭,以寄清绝。 右江天暮雪

元丰三年夏四月,襄阳米芾书。[7]

不过,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中的相关文字在明代文献中已有,只是标记的作者不是米芾。在嘉靖三十三年(1554)初刻,嘉靖四十四年(1565)续刻的《湘阴县志》中,收录有一篇标记作者为史九韶的无题文[8];嘉靖四十四年(1565)刊刻的《古今游名山记》卷九也收录了这篇文章,题名《潇湘八景图记》,作者史九韶。[9]这篇文章和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中的总序、小序雷同。在万历三十五年(1607)刊刻的邓云霄的《百花洲集》卷下,有组诗《人有饷余〈潇湘八景画册〉者,退食之暇,逐景分题。空同子先有此作,余其为邻妇乎?加七言以别之》[10],邓云霄的这八首诗和米芾的《潇湘八景诗》只有诗题和诗中个别文字不同。

宋代文献中,米芾《画史》对李成山水画作的记载情况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在上述明清文献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在明代文献的记载中,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中的文字出现在两份文献中,而且总序、小序以及诗歌的作者都不是米芾。

第二,在《新修岳麓书院志》中,米芾的《潇湘八景图诗并序》是一组作品。而在《白云居米帖》中,米芾的诗和序分别见于卷四和卷十一,卷四的米诗以《潇湘八景图诗》为题,共有八首七绝诗。卷十一以《潇湘八景图有序》为题,其序和诗分别是《新修岳麓书院志》中的总序和小序。考虑到《白云居米贴》卷四刊刻于康熙六十年(1721),卷十一刊刻于乾隆五十六年(1790),可以说这是两份文献,这两份正好和明代的两份文献相对应。

第三,在《新修岳麓书院志》中,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只有一条跋文,据此,米芾在元丰三年(1080)购得李成的《潇湘八景图》。而《白云居米贴》卷四的《潇湘八景图诗》和卷十一《潇湘八景图有序》各有一条跋文。根据卷四的跋文,米芾在建中靖国元年(1101)才购得李成的《潇湘八景图》。而卷十一的跋文只有“元丰三年夏四月,襄阳米芾书”,意即米芾在元丰三年(1080)绘制了一幅《潇湘八景图》。也就是说,《新修岳麓书院志》和《白云居米贴》对米芾购得李成《潇湘八景图》的时间和米芾是否创作过《潇湘八景图》的记载是有矛盾的。

要梳理清楚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的来龙去脉,宋代文献一个问题,明清文献三个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

二 米芾《潇湘八景图诗》辨伪

《新修岳麓书院志》是现存最早的完整记载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的文献。不过就米芾《潇湘八景图诗》的考证而言,以《白云居米帖》卷四中的《潇湘八景图诗》为切入点更为合适。原因有二:首先,《白云居米帖》分开记载了米芾的诗、序,在形式上更接近明代文献;其次,作为书法作品,只要确定《白云居米帖》是米芾真迹,就可以断定米芾是《潇湘八景图诗》的作者。

《白云居米帖》的真伪仍存在一些争议。沈尹默《学书丛话》有云:“手边还有《白云居米》临本,遂奋发临习”[11],可见他认为《白云居米帖》是米芾真迹。张伯英则认为《白云居米帖》“全帖惟第六卷《方圆庵记》系从石本临摹而全失笔法,余皆与米无涉……似此自始至终无一真帖,亦事之大奇者。”[12]杨守敬在《学书迩言》一书中指出“米襄阳书,世多伪作,有《白云居帖》,今亦罕传。苏州重刻,庸陋不堪。”[13]在张伯英和杨守敬看来,《白云居米帖》造假极为拙劣,无须详驳。而详考《白云居米帖》中的《潇湘八景图诗》,可以断定这是不是米芾真迹。

从书帖中的笔迹来看,《潇湘八景图诗》跋文中的“芾”字存在问题。翁方纲《米海岳年谱》指出:“凡米迹此字误作一点一横,艹头下加市井之市者,皆伪作也。”[14]朱和羹《临池心解》亦言:“然‘芾’字上从卝,并非艸,即‘黹’字省耳。伪米迹,则直于艸头下加‘市’字,岂海岳善书,乃至自误其名乎?按:米书款,自元祐六年以前皆作‘黻’,六年以后改书作‘芾’。”[15]此说作为鉴定米芾书法真伪的方法,已为书法界所公认。而《潇湘八景图诗》中的“芾”字“卝”写为艹头,下为“市”字,正是翁方纲和朱和羹所说的伪作。对比米芾《烝徒帖》等帖中“芾”字,差别明显。

在米跋之后,还有明人的题跋,其一为袁凯的跋文:洪武己末四月,云间袁凯观于萧溪。[6]18-19据《真迹日录》[16]和《式古堂书画汇考》[17]等书的记载,这是袁凯在《蔡君谟十帖真迹》中的跋文。袁凯的跋文之后,还有陈继儒的跋文:“崇祯丙子十一月六日陈继儒观,时年七十有九。”[6]19清人端方在其《壬寅销夏录》中记载了《□氏墨拓》中的文字,其文如下:“崇祯丙子十一月六日,遇云客唐先生于虎丘半塘,明日携示,襄阳正书绝少,今已兔角矣,幸为云客所藏,非重赀购藏几不复见,汉官威仪,题此志快。陈继儒,时年七十有九。”[18]《白云居米帖》中的陈继儒跋当是取其首尾而成。

米芾《烝徒帖》“芾”字

《潇湘八景图诗》“芾”字[6]18

《白云居米帖》中的《潇湘八景图诗》系作伪无疑,这表明这一书法作品并非米芾真迹。不过,这组诗歌是否为米芾所作仍需进一步讨论。

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卷九中指出了《白云居米帖》等伪帖的来源和作伪手段:

嘉庆初年,有旌德姚东樵者,目不识丁,而开清华斋法帖店,辄摘取旧碑帖,假作宋、元、明人题跋,半石半木,汇集而成,其名曰《因宜堂法帖》八卷、《唐宋八大家帖》八卷、《晚香堂》十卷、《白云居米帖》十卷,皆伪造年月姓名,拆来拆去,充旧法帖。[19]

刊刻者姚士斌也提到了《白云居米贴》前四卷的来源:“先君幼好翰墨,尤专苏、米两家。癸酉岁,应金陵试,得杨氏《晚香堂苏帖》石版,喜不自胜,心摹手追,无间寒暑。嗣于歙浦购得米襄阳墨迹八种,先君见而赏之。”[6]29-30据此可知《白云居米帖》前四卷确实是来自书法作品。这进一步明确了《新修岳麓书院志》和《白云居米贴》中的米芾诗序属于两个系统。

至于《白云居米帖》等伪帖的作伪方式,则是“摘取旧碑帖,假作宋、元、明人题跋……伪造年月姓名,拆来拆去,充旧法帖”。事实上,《白云居米贴》所摘取的旧碑帖可能也是伪帖。比如同样收录于《白云居米帖》卷四的《真娘墓歌》就是如此。钱泳称:“旧有《含翠亭》伪帖,以宣城梅鼎祚《真娘墓诗》为米南宫诗,诗后有‘元丰壬辰米芾书’字样,考元丰纪元,始戊午终乙丑,而无壬辰,其为伪迹可知矣。”[19]172查梅鼎祚《鹿裘石室集》,确有《真娘墓诗》,而且诗后亦云:“此诗作于虎丘梅花楼……吴中有《含翠亭帖》,称元丰壬辰米芾书,考元丰纪元八年,始戊午终乙丑,而无壬辰,逗漏可笑。”[20]梅鼎祚所说和钱泳一致,而且如二人所说,《含翠亭帖》作伪手法低劣可笑。《真娘墓诗》无疑当属梅鼎祚所作,只是时人将之篡改为米芾的作品。《白云居米帖》中的《真娘墓歌》当是来源于明刻《含翠亭》伪帖。不过《白云居米帖》所收《真娘墓诗》的跋文为“元符庚辰米芾书”[6]10。显然,姚士斌在刊刻《真娘墓诗》时,意识到《含翠亭》伪帖中的低级错误,所以修改了跋文中的时间,其作伪的方式和钱泳所说的“伪造姓名年月”一致。《白云居米帖》卷四中《潇湘八景图诗》紧随《真娘墓歌》之后,《潇湘八景图诗》有可能也是出自明刻伪帖。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六云:“骨董自来多赝,而吴中尤甚,文士皆以糊口。近日前辈,修洁莫如张伯起,然亦不免向此中生活。至王百穀则全以此作计然策矣。”[21]张伯起、王百穀即张凤翼、王穉登,张凤翼系长洲人,王穉登祖籍太原,居于长洲,可见当时的长洲制作伪帖盛行。《人有饷余〈潇湘八景〉画册者,退食之暇,逐景分题,空同子先有此作,余其为妇乎?加七言以别之》收录于《百花洲集》,该集刊刻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这正是邓云霄为官江苏长洲令之时。邓云霄是岭南诗坛领袖,颇有文名,他的诗作也很有可能像梅鼎祚的《真娘墓诗》一样,为人所篡改。而且《白云居米帖》卷四正好有王穉登的跋文。[6]25-26如果《白云居米贴》的这一跋文保存了明代刻帖的原貌,那么王穉登有可能就是伪帖的始作俑者。明刻伪帖并未流传至今,不过,这一伪帖在明清时期流传到安徽歙浦,为姚继韬(姚士斌之父)购得,姚士斌刊刻,是可能的。

分析《白云居米帖》的来源和作伪方式可知,篡改他人著作是这类碑贴的常用手法,《白云居米贴》中的米芾《潇湘八景图诗》笔墨非米芾真迹,诗歌亦非米芾所作。在这种情况下,无疑当以《百花洲集》的记载为准,邓云霄才是这组潇湘八景诗的作者。

邓云霄这组诗的诗题为《人有饷余〈潇湘八景〉画册者,退食之暇,逐景分题,空同子先有此作,余其为妇乎?加七言以别之》。邓云霄刊刻过李梦阳的《空同子集》,对李梦阳的诗集十分熟悉,李梦阳作《潇湘八景诗》五绝八首,而邓云霄正好借得到《潇湘八景画册》的契机作同题七绝诗。在潇湘八景的顺序上,除《潇湘夜雨》和《洞庭秋月》调换了位置之外,邓云霄诗中诸景的顺序和李梦阳诗一致,其中《山寺晚钟》不是通称的《烟寺晚钟》,当是沿袭自李梦阳《山寺晚钟》的诗题。[22]邓云霄推崇李梦阳,论诗、作诗也和李梦阳一样以唐诗为准绳,这组诗歌的风格近于唐人,关于这一点,彭敏、冉毅在《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真伪考》一文中已有论述。[2]88此外,诗中的《渔村夕照》《平沙落雁》在北宋称为《渔村落照》《平沙雁落》,《渔村夕照》和《平沙落雁》都是南宋以后的说法,这也是这组诗并非北宋米芾所作的佐证之一。而且,如诗题所说,这组诗缘起于和友人的交往,在这种场合下,邓云霄抄袭他人的作品似乎也有失礼节。

《白云居米帖》卷四《潇湘八景图诗》的来龙去脉已经明了,另一个问题是《新修岳麓书院志》中的米芾诗歌的由来。《新修岳麓书院志》中的米芾诗歌当是出自明刻伪帖,《新修岳麓书院志》的编修赵宁是浙江人,明刻伪帖从江苏传至浙江并被赵宁所了解是完全有可能的。当然,明刻伪帖只有诗歌,《新修岳麓书院志》中,还有米芾的序文,这一问题留待下文讨论。

此外,《新修岳麓书院志》中的米芾跋文和《白云居米帖》的记载存在出入。《新修岳麓书院志》中记载的跋文称,米芾是在元丰三年(1080)购得李成的《潇湘八景图》,这应该是沿用了明刻伪帖中的记载。而《白云居米帖》在沿袭明刻伪帖的同时,将元丰三年(1080)修改为建中靖国元年(1101)。如上文所说,米芾在元祐六年(1091)之后才将“黻”改“芾”,姚士斌可能是注意到了这一点,故而修改了年份。这一作伪手法,再次与钱泳的记载相印证。

三 《潇湘八景序》辨伪

《白云居米帖》卷十一有《潇湘八景图有序》,不同于卷四的《潇湘八景图诗》,其刊刻时间为乾隆五十五年(1790),而且最早只能追溯到《新修岳麓书院志》。所以考证米芾序文的真伪当以《新修岳麓书院志》的记载为切入点。《新修岳麓书院志》同时收录了米芾的诗和序,其诗出自明刻伪帖上文已有考证,而其中的序文究竟是不是米芾的作品,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如上文所说,明代的《(嘉靖)湘阴县志》和《古今游名山记》中收录的史九韶的《潇湘八景图记》(采用《古今游名山记》中的题名)和米芾《潇湘八景图诗》的序文雷同。为见《潇湘八景图记》和米芾序文的异同,今录部分于下:

客有持《潇湘八景图》示予请记,问曰:“子知潇、湘之所自乎?”予应之曰:“吾闻潇水出道州,湘水出全州,至永州而合流焉,自湖而南皆二水所经,至湘阴始与沅、资水会,又至洞庭与巴江之水合,故湖之南皆可以潇湘名之,若湖之北则汉沔汤汤,不得谓之潇湘。”

“潇湘之景可得闻乎?”

曰:“洞庭南来,清以碧嶂,绵衍千里,际以天宇之虚碧,杂以烟霞之吞吐,风帆沙鸟,出没往来,水竹云林,映带左右,朝昏之气不同,四时之候不一,此潇湘之大观……苦竹丛翳,鹧鸪哀鸣。江云黯黯,江水冥冥。翻河倒海,若注若倾。舞珠泣之蛟客,悲鼓瑟之湘灵。孤舟老叟,寐也无成。拥蓑独坐,百感填膺。此潇湘之夜雨也……凡此八景,各极其致,皆潇湘之所有也。善观者合八景,斯足以尽其胜,不善观者反是。”

客作而谢曰:“悉哉先生之言也!不问王良,不知六马之骋;不从师旷,不知五音之正;不闻先生之言,不知潇湘之胜。”故书以为记。[8]27-28

不同于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序文的是,史九韶的《潇湘八景图记》是一篇主客问答形式的赋体文。不过,除了对话部分为米序所无和八景顺序不同之外,两者的文字近乎一致。那么究竟是史九韶抄袭了米芾的作品,还是清人将史九韶的作品篡改为米芾所作呢?

史九韶的《潇湘八景图记》中有“吾闻”二字,这容易让人以为这些文字乃是史九韶从他处转录。对于这段文字,还可以有另一种解释。史九韶“吾闻”只涵盖了“潇水出道州……又至洞庭与巴江之水合”一段。史九韶结合湖南的水文状况对“潇湘”作出了解释,回应了客人的提问。客人继而追问“潇湘之景可得闻乎?”之后便是史九韶对“潇湘八景”之胜的具体描绘。

那么史九韶的听闻来自何处呢?《(嘉靖)湘阴县志》援引了《(洪武)湘潭志》的记载:“潇水发道州,湘水发全州,至永州。”[8]14这段记载并不完整,但这残存的十三字和《潇湘八景图记》中的记载一致,这可能是史九韶的认识来源。不过,这一认识是错误的,在明代,沅水、资水没有流经湘阴,而且也没有和湘水汇合。这一错误的认识也许是洪武年间在当地流传的一种说法。史九韶久任湘阴教谕,但不可能去实地考察湖南的水文状况,他对湖南山水的认识只能来自文献或者他人的听闻,所以史九韶才说“吾闻”。此外,这一认识之中,潇水合于湘水之后,在湘阴与沅水、资水相会,湖南最为重要的潇、湘、沅、资四大河流都和湘阴有关联,湘阴作为潇湘之枢纽被置于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这位客人或许就是湘阴人,他知道这一说法,并以此为荣。

只根据“吾闻”二字断定史九韶的《潇湘八景图记》转录自米芾的《潇湘八景诗并序》未免过于武断,需要对米芾《潇湘八景诗并序》中的序文的文献来源作进一步分析。

米芾序文最早见于赵宁编修的《新修岳麓书院志》。不过,赵宁在此前的康熙二十四年(1685)还参与了《长沙府志》的编修,此书的主编是当时的长沙知府苏佳嗣,赵宁则和王骏一起担任主笔人。在《(康熙)长沙府志》卷十七中,收录有《潇湘八景记》,明确标记作者是史九韶。[23]同时,《(康熙)长沙府志》卷十九还收录了标记为米芾所作的《平沙落雁》和《渔村夕照》。[23]卷19这表明在编修《(康熙)长沙府志》时,《潇湘八景记》仍归属史九韶名下,和所谓的米芾《潇湘八景图诗》是作为两份文献存在的。而在赵宁主编的《新修岳麓书院志》中,史九韶的《潇湘八景记》却作为《潇湘八景图诗》的序文归于米芾名下。当然,赵宁在编修《新修岳麓书院志》时的改动,有可能是有意篡改,但也有可能是修订《(康熙)长沙府志》中的错误。不过,一些迹象表明这一改动乃是有意篡改。

《新修岳麓书院志》是为岳麓书院所修的志书,不过,赵宁同时表现出对“潇湘八景”的极大关注。就方志的编修而言,这一行为不太合理,所以赵宁在《新修岳麓书院志》卷一的《潇湘八景图序》中作了解释:

潇湘八景非岳麓有也,似可以不志。然考古长沙,南尽零陵,北逾下隽,潇湘二水合而入于三江,汇于洞庭,盖湖山千里,八景皆在其中。登岳麓者,远则睇收,近则襟举,莫不奄而有焉,是八景宜系于《岳麓志》,《岳麓志》不容不志八景也。因为图八,附于图后,而凡古今诗词之咏八景者,悉采入后之艺文,以资世之旷览者。[4]197

一方面,赵宁认为“潇湘八景”并非岳麓所有,但另一方面却又寻找理由将“潇湘八景”和岳麓联系起来。并且在卷七《艺文》中收录“潇湘八景”相关的诗词一百多首。如此大规模的收录“潇湘八景”题材的诗词是空前的。不难看出赵宁收集“潇湘八景”诗词的原则是力求全备。但与此同时,赵宁在《新修岳麓书院志》中未收《(康熙)长沙府志》中关于“八景台”的记载:“八景台,在驿步门外,宋嘉祐中筑,宋迪作《八景图》,僧慧洪赋诗,更名‘八境’,陈傅良复旧名,益建二亭。今所传米芾《诗画图》行于世。”[23]卷14

宋迪、惠洪和陈傅良三人和潇湘八景密切相关,尤其是宋迪和惠洪。宋迪的《潇湘八景图》即使不是最初的《潇湘八景图》,至少也是作为“潇湘八景”最初的典范而广泛传播。惠洪作为知名诗僧,并且长期游历湖湘,留下了不少关于湖湘的诗文,《新修岳麓书院志》中就收录了许多惠洪的文章。而惠洪的“潇湘八景”诗也一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新修岳麓书院志》中,赵宁并没有在《古迹》一卷沿用《(康熙)长沙府志》对八景台的记载,也完全没有提及宋迪、惠洪、陈傅良三人和潇湘八景的密切关系。《新修岳麓书院志》中收录有元人欧阳玄(为避讳,原文“玄”改为“元”)的《八景台》诗[4]395,这表明赵宁没有否定八景台的存在。而且宋迪绘制《八景图》,惠洪赋诗,都有大量文献记载,依照赵宁收集“潇湘八景”文献的原则来看,即使不记载“八景台”,宋迪和惠洪的相关文献完全可以收入卷七的潇湘八景诗文之中。可见,赵宁之所以不在《新修岳麓书院志》中记载“八景台”,亦不提宋迪、惠洪和潇湘八景的联系,乃是有意删改。赵宁之所以隐去了宋迪和惠洪所开创的潇湘八景传统,很可能是因为李成、米芾的名气远高于宋迪和惠洪。赵宁有意将潇湘八景和李成、米芾联系起来,借此以彰显“潇湘八景”文化。为了凸显地方文化而滥收甚至是伪造文献是方志的常见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倾向以《(嘉靖)湘阴县志》《古今游名山记》和《(康熙)长沙府志》的记载为准。《潇湘八景图记》是明人史九韶所作,赵宁将之篡改为《潇湘八景图诗》的总序和小序。这解释了为何《白云居米帖》卷四只有米芾的《潇湘八景图诗》,因为邓云霄的《人有饷余〈潇湘八景〉画册者,退食之暇,逐景分题,空同子先有此作,余其为妇乎?加七言以别之》和史九韶的《潇湘八景图记》是两份文献,二者并无关系。《潇湘八景图记》最初只在湖南流传,江苏一带制作伪书帖的人自然无从知晓。

赵宁在编修《(康熙)长沙府志》时,已经收录了米芾的《平沙落雁》和《渔村夕照》,并且知道了史九韶的《潇湘八景图记》。赵宁在编修《新修岳麓书院志》时,已经有意宣扬潇湘八景,赵宁根据搜集到的明刻伪帖,补齐了米芾的“潇湘八景”诗和跋文。在此基础上,赵宁将史九韶的《潇湘八景图记》篡改为总序、小序归入米芾名下。至此,形成了现今所流传的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

《白云居米帖》卷十一的《潇湘八景图有序》刊刻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和《白云居米贴》卷四的《潇湘八景图诗》可以说是两份文献。《潇湘八景图诗》的源头只能追溯到《新修岳麓书院志》。姚学经也作了一定的修改,主要是以总序为序,以小序为诗,相应的,题名被改为《潇湘八景图有序》。为了避免和卷四的《潇湘八景图诗》相矛盾,姚学经删去了米芾购得李成《潇湘八景图》之说,并将“芾”改为“黻”,于是跋文为“元丰三年夏四月,襄阳米黻书”。这一改动的结果就是在《白云居米帖》卷四和十一的记载中,米芾在建中靖国元年(1101),购得李成绘制的《潇湘八景图》。而在此前元丰三年(1080),似乎米芾自绘了一幅《潇湘八景图》。

四 小 结

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当是伪作,而且诗、序并非一时一地的产物,其形成过程颇为复杂。大概在明末,邓云霄的《人有饷余〈潇湘八景〉画册者,退食之暇,逐景分题,空同子先有此作,余其为妇乎?加七言以别之》已被篡改为托名米芾所作的《潇湘八景图诗》。此后,米芾《潇湘八景图诗》通过伪法帖的形式在江浙一带流传,《白云居米帖》卷四的《潇湘八景图诗》和《新修岳麓书院志》中的米诗当是源出于此。只不过赵宁在《新修岳麓书院志》中进一步将史九韶的《潇湘八景图记》伪造为米芾的小序和总序,形成了完整的《潇湘八景图诗并序》。随着序文的进一步传播,米芾序文经过改写,被收入《白云居米帖》卷十一。

《新修岳麓书院志》以降,不少湖南的地方志都收录了米芾的这组诗作。不过,由于米芾的《潇湘八景图诗并序》原本是伪作,所以方志的编修者在处理这一文献时往往有不同的判断,这导致不同方志之间存在矛盾。比如前文提到的《(道光)洞庭湖志》只记载了米芾的诗序,但是并没有跋文,显然编者认为米芾不是为李成的《潇湘八景图》题写诗、序,而是为自己的画作题写诗、序。这些方志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光绪)湖南通志》,编修者发现清代方志记载的米芾诗序和宋代文献的矛盾之处,并指出:“潇湘八景之名,盖始于唐末五代,米元章谓李营邱已有图,据《事实类苑》……又似此图名目实始于迪,盖《八景图》正迪官荆南转运判官时作”[24]。编修者未下定语,但倾向于认定宋迪首绘《八景图》。

总的来看,在无法确认黄荃是否绘制有《潇湘八景图》的情况下,尚不能断定宋迪最先绘制《潇湘八景图》,但比较确定的是,李成、米芾并没有创作过《潇湘八景图》。

[1]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邓白,注.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6:133.

[2]彭敏,冉毅.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真伪考[J].中国文学研究,2020(1):85-93.

[3]米芾.米芾集[M].黄正雨,王心裁,辑校.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47.

[4]吴道行,赵宁,等.岳麓书院志[M].邓洪波,杨代春等,校点.长沙:岳麓书社,2011:391-393.

[5]陶澍,万年淳.洞庭湖志[M].何培金,点校.长沙:岳麓书社, 2003:570-572.

[6]姚士斌刊刻,程存洁主编.容庚藏帖:二十卷一七二种第十九卷第一百五十种附录二《白云居米帖》第二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11-18.

[7]姚士斌刊刻,程存洁主编.容庚藏帖:二十卷一七二种第十九卷第一百五十种附录二《白云居米帖》第四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34-36.

[8]张灯纂修,李廷龙续修.[嘉靖]湘阴县志[M].湖南省湘阴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5:27-28.

[9]何镗辑.古今游名山记[M].嘉靖四十四年刻本.

[10]邓云霄.百花洲集[M].明万历三十五年刻本.

[11]马国权.沈尹默论书丛稿[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1:149.

[12]张伯英.张伯英碑帖论稿(3)[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6:179.

[13]杨守敬.学书迩言[M].陈上岷,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61.

[14]翁方纲.米海岳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91:7.

[15]朱和羹.临池心解[M].清光绪五年刻本.

[16]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第四册[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3:406.

[17]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杭州[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456.

[18]端方.壬寅销夏录[M].《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34.

[19]钱泳.履园丛话[M].孟裴,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173.

[20]梅鼎祚.鹿裘石室集[M].明天启三年刻本.

[21]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杨万里,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552.

[22]李梦阳.空同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301-302.

[23]苏佳嗣.[康熙]长沙府志[M].清康熙二十四年刻本.

[24]李瀚章,等.[光绪]湖南通志:第八册[M].长沙:岳麓书社, 2009:5309.

I207.2

A

1673-2219(2021)02-0019-07

2021-03-01

唐宇翔(1996-),男,侗族,湖南怀化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日古典文学。

(责任编校:张京华)

猜你喜欢

八景岳麓书院潇湘
书法作品欣赏
担负时代赋予岳麓书院的新使命
走在全面现代复兴大道上的岳麓书院
人间最美是潇湘
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举办己亥年祭孔大典
湖南省历代八景中的景观构成特点
小小潇湘上学记
溪南八景图册
潇湘之梦